-
改良芒硝多纳敷袋在四肢骨折早期患者中消肿止痛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芒硝多纳敷袋在四肢骨折早期患者中消肿止痛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11例四肢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2018年1—8月入院的患者53例为对照组,使用普通芒硝袋联合冰袋外敷;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患者58例为观察组,使用改良芒硝多纳敷袋局部外敷。观察2组患者伤后72 h内疼痛程度、皮纹症出现时间、重度肿胀出现例数、等待手术时间、患者使用的依从性和舒适性。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程度、皮纹症出现时间、等待手术时间、重度肿胀出现例数分别为(1.8 ± 0.7)分、(4.5 ± 1.2)d、(5.7 ± 1.2)d、1例,均低于对照组的(2.2 ± 0.8)分、(6.0 ± 1.5)d、(6.5 ± 1.4)d、19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6、-5.6、-3.3, χ2值为21.8,均 P<0.05)。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82.76%(48/58),高于对照组的56.60%(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9.34, 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为82.76%(48/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7%(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69.8, P<0.05)。 结论:改良芒硝多纳敷袋在四肢骨折早期患者中的应用能减轻肢体肿胀,减少皮肤水疱出现,达到止血止痛的作用,缩短等待手术时间,同时提高患者使用的依从性和舒适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肺部感染、DVT发生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及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46例)和优化组(48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优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下床活动、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 w内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生存质量。结果:优化组疼痛缓解、下床活动、肿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 w内优化组患者肺部感染、压疮、DVT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较手术前升高,且优化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结局回溯性优化护理策略干预胫腓骨骨折患者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两种牵引复位方法在桡骨远端Colles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指套悬吊牵引复位和传统双人徒手牵引复位两种方法在桡骨远端Colles骨折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共收治114例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接受保守治疗患者,分为指套悬吊牵引复位组和传统双人徒手牵引复位组,两组在复位后均采用掌屈尺偏位石膏夹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表现(掌倾角、尺偏角)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Colles骨折患者在性别、年龄、部位、致伤原因以及骨折AO/OTA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4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两组患者复位前、后分别通过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与尺偏角,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复位过程中和复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复位前后腕部软组织肿胀评分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和6个月复查腕关节活动度及握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两种复位方式在Colles骨折保守治疗过程中均有效,指套悬吊牵引在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并没有明显优势,但在牵引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比双人徒手牵引复位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路径护理结合冷敷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路径护理结合冷敷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踝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冷敷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赏识教育引导功能锻炼路径护理。比较两组功能训练依从性、踝关节功能、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功能训练总依从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踝-后足功能量表(AOF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护理效果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赏识教育引导的功能训练结合冷敷可提高踝关节骨折患者功能训练依从性,促进其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对踝部骨折患者早期软组织肿胀的护理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应用于踝部骨折患者护理中,探讨对患者早期软组织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踝部骨折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张力性水泡发生率及术前等待时间。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干预1 d、干预3 d的踝关节肿胀程度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2.85±0.67)分、(1.48±0.2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0.85)分、(2.51±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张力性水泡发生率0及术前等待时间(3.18±0.38)d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9%(4/31),(4.32±0.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消肿止痛膏外敷干预应用于踝部患者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踝关节肿胀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张力性水泡发生率,加快患者手术治疗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间歇式压力充气泵使用方法以及时间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两种常用的间歇式压力充气泵的方法以及时间,旨在观察间歇式压力充气泵使用方法以及时间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髋部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其中A、B间歇式压力充气泵的使用时间相同,比较方法的不同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C、D组间歇式压力充气泵的使用方法相同,时间的不同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结果:出院时C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A组,D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C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四组皆有下肢肿胀的发生。 结论:间歇式压力充气泵的使用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时间越长,压力越高,预防效果越好,下肢肿胀发生率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围手术期高压氧处理联合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4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高压氧(HBO)处理对经皮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PPRCSF)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CF)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毓璜顶医院收治的81例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 n=44)和对照组( 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前常规治疗,主要为抬高患肢、抗生素治疗、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等消肿治疗,待患者足跟皱褶试验阳性时进行PPRCSF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HBO治疗,其他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术后第8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切口肿胀、皮温低、表皮水疱、皮缘色暗等血运不良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AOFAS)及Maryland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和Gissane角、跟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切口血运不良率(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29.73%)( 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AOFAS、Maryland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 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OFAS、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明显增大,Gissane角明显缩小,跟骨高度降低,跟骨宽度增大( 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宽度和跟骨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围手术期HBO处理联合PPRCSF治疗SandersⅡ、Ⅲ型CF有利于患者术前组织肿胀消退,促进术后创面及骨折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经过筛查、挑选后的210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给予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握球训练,观察组在原干预方案的情况下,联合应用强化专科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屈曲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伸展活动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有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成人骰骨相关解剖及其压缩骨折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成人骰骨解剖特点,总结骰骨闭合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例新鲜冰冻人体足标本进行解剖,分析骰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特点。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6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8例(78足)成人骰骨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8.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72 h ,平均8.5 h。致伤原因:扭伤26例,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21例,重物压伤18例。按骰骨骨折分型标准分为Ⅰ型8足、Ⅱ型42足、Ⅲ型28足。5例(5足)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采用膝下石膏托外固定保守治疗;73例(73足)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58例(58足)术中采用植骨修复遗留缺损。术后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足部疼痛肿胀情况。术后1年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足部功能。结果:骰骨解剖观察显示:骰骨内侧长、外侧短,主要为松质骨;骰骨主要与第4、5跖骨基底、第3楔骨、跟骨周围骨质相关节,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组织保护。78例(78足)骰骨压缩骨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33个月。5例(5足)保守治疗患者,伤后6~8周畸形愈合。73例手术治疗患者中,9例(9足)骨折复位不充分,术后6~8周畸形愈合;64足骨折复位充分,术后8~12周骨折愈合。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微型钢板引起的腓骨肌腱激惹、断裂,无骨关节炎、足外侧柱短缩及骰骨处明显疼痛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年根据AOFAS标准评分75~97分,平均93.5分;依据评分评定足部功能:优64例(64足),良14例(14足)。结论:通过对新鲜人体足标本的解剖观察,了解其解剖形态特点,对骰骨压缩骨折的治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对于骰骨闭合压缩骨折,采用微型接骨板"桥"式支撑内固定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SchatzkerI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SchatzkerI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8年1—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SchatzkerI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术后常规开展护理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术后不同时间膝关节肿胀度与术前术后Harris评分系统(HSS)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2.58±20.65)、(8.40±2.32)d,短于对照组的(108.56±25.38)、(15.86±2.8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930、12.309, P<0.05)。观察组术后2周及6周的膝关节肿胀度分别为(1.42±0.58)、(0.52±0.25)cm,小于对照组的(1.86±0.62)、(0.78±0.34)c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3.110、3.697, P<0.05)。2组术前Harries评分系统(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2周、6周,观察组的HSS评分分别为(62.36±6.85)、(70.32±5.69)分,高于对照组的(58.42±6.02)、(63.45±6.2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592、4.864, P<0.05);2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83.33%(30/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3.956, P<0.05)。 结论:对于SchatzkerII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可快速缓解其肢体肿胀,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和骨折愈合,使其早日康复,提升其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