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T直丝弓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麦克劳林·贝内特·特雷维斯(MBT)直丝弓矫正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2021年2-9月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A组(年龄范围13~18岁)、B组(年龄范围30~35岁)各45例,患者均给予MBT直丝弓矫正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患者分为100 g力组(A1组)22例和150 g力组(A2组)23例,B组分为100 g力组(B1组)22例和150 g力组(B2组)23例。观察年龄对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含量及咬合力的影响,结合施力后牙齿咬合力的改变及颌骨密度、高度的变化,评价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对不同矫形力施加过程中的拮抗作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骨膜蛋白、咬合力分别为(1 249.38±89.29)pmol/L、(1 038.37±79.54)N,均明显高于B组的(831.54±76.38)pmol/L、(921.45±81.36)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86、6.89,均 P < 0.05)。治疗1个月、3个月,A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改善程度均优于A1组( t=2.92、6.39、0.64、1.30、1.07、2.48,均 P < 0.05)。治疗7 d、14 d后,B1和B2组患者骨膜蛋白含量均升高,B2组高于B1组( t=0.59、1.89,均 P < 0.05);治疗1个月时,B1和B2组咬合力、颌骨密度、颌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治疗3个月后,B2组改善程度均优于B1组( t=0.27、4.02、3.07、1.52、0.06、1.57,均 P < 0.05)。治疗过程中出现牙齿松动3例、牙髓反应2例、黏膜溃疡1例、继发龋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 结论:MBT直丝弓矫正技术治疗牙齿畸形患者效果好,安全性高,上颌第一磨牙龈沟液中骨膜蛋白及咬合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矫正力可诱导骨膜蛋白表达的增强和活化,能改善牙周伤口愈合和再生,提高患者的咬合力、颌骨密度和高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通路激活自噬缓解氟骨症大鼠早期的骨质疏松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与自噬对大鼠氟骨症骨质疏松中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9月,采用灌胃给氟建立大鼠氟骨症模型,设立对照组、10 mgF -/kg组、20 mgF -/kg组、2 mg/kg雷帕霉素(RAPA)+10 mgF -/kg组和2 mg/kg RAPA+20 mgF -/kg组,每组20只,实验周期3个月。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骨组织的变化,骨密度仪和力学生物仪检测骨组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及最大承受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骨组织磷酸化mTOR(p-mTOR)、自噬相关指标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和微管相关蛋白II(LC3-II)、ALP、成骨细胞转录因子(Osteri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骨吸收指标RANKL的蛋白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 mgF -/kg和20 mgF -/kg组大鼠氟斑牙表现明显,骨膜厚度增加且出现吸收陷窝,血清中BGP、OPG、PINP、TRACP和RANKL含量上升( P<0.05),骨组织骨密度、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和最大承受力明显降低( P<0.05),骨组织p-mTOR和p62表达减弱( P<0.05),ALP、Osterix、Runx2和RANKL表达增加( P<0.05)。与10 mgF -/kg和20 mgF -/kg组比较,2 mg/kg RAPA+10 mgF -/kg和2 mg/kg RAPA+20 mgF -/kg组无明显氟斑牙症状出现,血清中ALP、BGP和OPG水平明显升高( P<0.05),TRACP和RANKL含量降低( P<0.05),骨组织骨密度、弹性模量、刚度、最大应力和最大承受力明显上升( P<0.05),骨组织p-mTOR、p62和RANKL表达减弱( P<0.05),LC3-II、LC3-II/LC3-I、ALP、Osterix和Runx2表达增加( P<0.05)。 结论:RAPA可能通过抑制mTOR磷酸化激活自噬,促进骨形成的同时抑制骨吸收,从而缓解氟骨症大鼠早期骨质疏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间歇充气加压联合红花注射液预防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对血清sTREM-1和骨膜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研究间歇充气加压联合红花注射液预防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对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和骨膜蛋白(periostin)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武威市凉州医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20例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充气加压泵方法,每次使用30 min,每天2次,持续1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红花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10 d.比较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凝血功能、炎症因子、sTREM-1和骨膜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有7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67%;观察组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降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sTREM-1和骨膜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联合红花注射液能降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sTREM-1和骨膜蛋白水平,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局部注射不同剂量抗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究局部注射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ligand,RANKL)抗体对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的影响及不同剂量间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30只(对照组9只,实验组21只),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建模5周后进行模型验证,模型验证成功后,将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Ⅱ、Ⅲ于1、3、7 d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腭侧黏骨膜下注射兔抗大鼠RANKL抗体0.1 μg/位点和1 μg/位点,实验组Ⅰ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测量右上第一磨牙区牙槽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V/TV);牙槽骨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破骨细胞数目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牙龈中 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比值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Micro-CT和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注射RANKL抗体后,牙槽骨BMD、BV/TV增加,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成骨细胞活跃,骨髓腔减小,但高、低剂量抗体相比变化不显著;ELISA结果显示,注射高剂量抗体后牙龈中RANKL/OPG比值显著降低,注射低剂量抗体后RANKL/OPG比值虽降低,但变化不显著.结论:局部注射抗RANKL抗体可以改善大鼠牙槽骨骨质疏松,低剂量即可达到改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PDGFRβ-PI3K信号轴介导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9/7
目的 验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磷酸肌醇3-激酶(PDGFRβ-PI3K)相互作用对于介导骨折后强大的骨膜细胞活化是否有必要.方法 收集正常活动或骨折手术后3 d的小鼠骨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分为空白组、阴性组、shPDGFβ组和各预处理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组和shPDGFβ组分别转染对照shRNA和PDGFRβ shRNA慢病毒,72 h后用于实验,各预处理组包括用生长因子(PDGF-BB,10 ng/mL)、PDGFR 抑制剂(SU16f,5 μmol/L)、小分子 AKT 激活剂(SC79,4 μg/mL)或 PI3K 激活剂(740 Y-P,25 nmol/L)单独或序贯处理30 min.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流式细胞术、EdU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和增殖活力.结果 与正常活动小鼠的骨膜细胞比较,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中PDGFR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约2.31倍.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骨折小鼠骨膜细胞中PDGFRβ阳性率为(73.26±3.17)%.在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实验中,shPDGFRβ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BB组和SC79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PI3K:1.22±0.09,p-Tyr-PDGFRβ:0.01±0.01)比较,PI3K 激活剂 740 Y-P 组可上调 PI3K 水平(1.67±0.13)和p-Tyr-PDGFRβ水平(0.0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PDGFβ水平无明显干扰.另外,与740 Y-P组[p-AKT(Ser473):0.32±0.03]比较,740 Y-P+PDGF-BB组进一步上调了骨膜细胞中 p-Tyr-PDGFRβ 水平(0.19±0.01)和 p-AKT(Ser473)水平(0.5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增殖实验中,没有对于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加入PDGF-BB后,细胞增殖活性几乎恢复至阴性组水平,明显高于未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结论 PDGFRβ-PI3K信号轴对于骨折愈合早期阶段的骨膜活化是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9/7
-
POSTN通过ERK1/2信号通路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索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PASMC)增殖在缺氧诱导肺动脉高压(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自雄性大鼠的原代PASMC暴露于缺氧环境模拟HPH,将细胞分为常氧组、缺氧组、缺氧+对照腺病毒转染组(Ad-shNC组)、缺氧+POSTN沉默腺病毒转染组(Ad-shPOSTN 组)、POSTN 组、POSTN+U0126 组.采用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评估PASMC的纯度,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ASMC中POSTN、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骨形态发生蛋白Ⅱ型受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type Ⅱ receptor,BMPR2)、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缺氧促进PASMC增殖和POSTN蛋白表达,抑制BMPR2蛋白表达.下调POSTN表达可抑制缺氧诱导的PASMC增殖,恢复BMPR2蛋白表达水平.此外,POSTN明显增加p-ERK1/2或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ASMC增殖,而这些效应可被U0126阻断.结论 在HPH病理机制中,POSTN促进PASMC增殖,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调节BMPR2表达和活化ERK1/2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白细胞介素-13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间质性纤维化疾病.白细胞介素-13(IL-13)被认为是一种中央介质,其通过复杂的信号通路,与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IL-13在IPF患者的肺组织中表达上调,可以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的分化障碍、促进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使其产生骨膜蛋白,与其他细胞外基质产生相互作用;而受损的肺泡上皮细胞可以促进IL-13的生成,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IL-13作为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可以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生长分化因子等激活M2型巨噬细胞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等促纤维化分子;而M2型巨噬细胞也可以释放部分抗炎细胞因子减少炎症浸润及损伤修复,从而在IPF发生发展中发挥双重作用.另外,IL-13可以诱导成纤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增加其迁移和侵袭性,并促进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导致平滑肌细胞收缩以及胶原合成,从而参与IPF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中性粒细胞型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与小气道重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分析中性粒细胞哮喘表型的炎症标志物和临床特征,以及肺小血管和小气道重构指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12月完成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的患者63例,收集一般资料,记录哮喘控制测试(ACT)结果和肺功能,分析患者的诱导痰细胞计数及分类、诱导痰活化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血清瘦素、IgE、骨膜素及TGF-β1水平,分析肺CT肺小血管横截面积及小气道横截面积.结果: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为嗜酸粒细胞型22例(34.9%),中性粒细胞型22例(34.9%),混合细胞型15例(23.8%),寡细胞型4例(6.3%).中性粒细胞型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型相比,痰活化MMP-9水平显著增高[179.1 (74.3,395.5)vs.50.5(9.7,225.8),P<0.05].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predicted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1st second,FEV1% pred)呈显著负相关(r=-0.304,P<0.05),与痰活化MMP-9水平成显著正相关(r=0.469,P<0.05),与小气道校正壁厚呈相关趋势(r=0.533,P=0.06).痰活化MMP-9水平与FEV1% pred呈负相关(r=-0.281,P<0.05),与小气道校正壁厚呈相关趋势(r=0.612,P=0.06),与校正管径面积呈正相关(r=0.636,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355,P<0.05),与痰MMP-9水平呈正相关(r=0.330,P<0.05).结论:哮喘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数量与肺功能相关,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释放MMP-9加重小气道重构;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炎症亚型的替代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氧化应激参与调控磷酸三钙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细胞凋亡和自噬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在磷酸三钙(TCP)磨损颗粒诱导假体周围骨细胞凋亡和自噬中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TCP磨损颗粒(TCP)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每组12只.TCP组和NAC组小鼠采用TCP磨损颗粒30 mg置于小鼠颅骨中缝骨膜外缝合皮肤构建小鼠颅骨溶解模型,NAC组小鼠于术后第2天颅顶皮下注射抗氧化剂NAC(1.0 mg/kg),2天1次.2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清和颅骨.应用HE染色观察小鼠假体周围骨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和硬化蛋白(SOST)等骨细胞特征蛋白水平;TUNEL和DCFH-DA染色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假体周围骨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化学比色法检测假体周围骨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假体周围骨细胞自噬关键分子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TCP组小鼠假体周围骨细胞死亡、功能损伤及骨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骨细胞中MDA和ROS含量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表达显著上调,LC-3I向LC-3II转换明显增加(P<0.05);与TCP组比较,NAC组假体周围骨细胞死亡、凋亡及自噬的活化均被明显抑制(P<0.05).结论:氧化应激参与调控TCP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细胞凋亡和自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OPG及RANKL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病变骨与骨膜中的表达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和胫骨骨折患儿骨与骨膜标本中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水平,明确OPG及RANKL在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与骨膜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由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PT组)和10例胫骨骨折患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BC法检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和对照组骨及骨膜中OPG、RANKL的表达,并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本研究发现OPG在CPT组(0.08±0.03)骨膜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1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5,P<0.01);RANKL在CPT组(0.24±0.07)骨膜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1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1);CPT组(2.37±0.29)病变胫骨骨膜中RANKL/OPG比值高于对照组(1.0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2,P<0.01).OPG在CPT组(0.17±0.09)胫骨中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0.2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5,P<0.01);RANKL在CPT组胫骨中的表达量(0.68±0.13)高于对照组(0.33±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4,P<0.01);RANKL/OPG比值在CPT组(5.12±0.60)胫骨中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1.12±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4,P<0.05).结论 RANKL/OPG失衡可能是儿童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出现胫骨不愈合和骨吸收的原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