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和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硬骨素(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入院时及透析3、6、12个月时血浆SOST水平,以SOST均值为界分为低SOST组(56例)与高SOST组(52例),比较两组血清骨转换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骨钙素(OC)、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N-端骨钙素(N-MID-O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CC),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炎性因子及ACC评分的关系。结果:低SOST组基线(入院时)血清β-CTX、OC、PINP、iPTH、N-MID-OC水平均高于高SOST组[(976.03 ± 205.27)ng/L比(781.34 ± 150.45)ng/L、(175.31 ± 50.49)ng/L比(125.75 ± 40.17)ng/L、(321.45 ± 82.14)μg/L比(259.41 ± 75.36)μg/L、(345.26 ± 102.65)ng/L比(198.52 ± 45.71)ng/L、(19.96 ± 5.01)μg/L比(17.41 ± 4.23)μg/L]( P<0.05);低SOST组基线血清IL-1β、IL-6、CRP、TNF-α水平及ACC均高于高SOST组[(19.31 ± 6.01)ng/L比(15.23 ± 4.75)ng/L、(76.85 ± 20.34)ng/L比(57.98 ± 15.02)ng/L、(8.15 ± 2.36)mg/L比(7.23 ± 1.79)mg/L、(178.37 ± 55.52)ng/L比(157.42 ± 10.15)ng/L、(5.96 ± 1.78)分比(5.11 ± 1.15)分]( P<0.05)。治疗3、6、12个月,血液透析患者骨转换指标β-CTX、OC、PINP、iPTH、N-MIC-OC均上升,SOST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CRP、TNF-α均上升,ACC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液透析患者SOST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β-CTX( r = - 0.465, P<0.001)、OC( r = - 0.498, P<0.001)、PINP( r = - 0.511, P<0.001)、iPTH( r = - 0.396, P = 0.012)、N-MID-OC( r = - 0.323, P = 0.031)及炎性因子IL-1β( r = -0.305, P = 0.046)、IL-6( r = - 0.318, P = 0.041)、CRP( r = - 0.327, P = 0.034)、TNF-α( r = - 0.378, P = 0.024)均呈负相关,与腹主动脉钙化积分呈负相关( r = - 0.301, P = 0.048)。 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OST水平较低,与骨转换标志物及炎性因子、ACC呈负相关,低SOST水平可通过介导骨代谢紊乱,加重机体炎性反应等途径引起血管钙化,增加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清Cathe K、MGP、IGFBP-3预测乳腺癌根治术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血清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he K)、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预测乳腺癌根治术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完成乳腺癌根治术及术后1年随访的15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骨质疏松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骨转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Ⅰprocollagenamino-terminal peptide,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血清Cathe K、MGP、IGFBP-3水平,分析血清Cathe K、MGP、IGFBP-3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并分析各指标预测乳腺癌根治术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价值,对比血清Cathe K、MGP、IGFBP-3与骨转换标志物预测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价值。结果:15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根治术后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4.67%(52/150);发生骨质疏松患者血清Cathe K水平为(31.86±9.52)ng/L,高于未发生骨质疏松患者的(24.87±5.34)ng/L,血清MGP、IGFBP-3、PINP、CTX水平分别为(8.64±1.33)ng/ml、(10.13±2.29)μg/ml、(44.13±4.87)μg/L、(0.42±0.13)μg/L,低于未发生骨质疏松患者的(12.39±1.71)ng/ml、(13.10±2.63)μg/ml、(93.25±29.71)μg/L、(1.65±0.50)μ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77、13.75、6.88、11.82、17.41,均 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PINP、CTX水平与Cathe K水平呈负相关( r=-0.39、-0.47),与MGP、IGFBP-3水平呈正相关( r=0.51、0.60、0.42、0.49, P<0.05);血清Cathe K、MGP、IGFBP-3、PINP、CTX预测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4(95% CI:0.665~0.810)、0.81(95% CI:0.733~0.865)、0.83(95% CI:0.762~0.887)、0.82(95% CI:0.749~0.878)、0.77(95% CI:0.698~0.838),血清Cathe K、MGP、IGFBP-3联合的AUC最大,为0.92(95% CI:0.86~0.96)。 结论:血清Cathe K、MGP、IGFBP-3水平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骨转换密切相关,各指标联合在预测骨质疏松发生风险方面有一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河南省东北部地区男性血清性激素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成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甲状腺疾病、碘状态和糖尿病全国调查(TIDE)研究河南分中心调查队列中抽取707名男性受试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总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双氢睾酮(DHT)、游离睾酮(FT)、血清骨钙素、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97名男性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6.6±15.9)岁。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LH、FSH、睾酮、SHBG呈正相关,与雌二醇、DHEAS、AD、FT、β-CTX、骨钙素和PINP呈负相关,与DHT、25(OH)D和PTH无明显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与骨吸收标志物β-CTX呈负相关;睾酮与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呈正相关,FSH与其呈负相关;LH、FSH、SHBG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呈负相关,雌二醇、睾酮、FT、DHT、AD与其呈正相关。校正年龄和体重指数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睾酮仍与骨钙素和PINP呈明显正相关,睾酮每增加1 ng/ml,骨钙素和PINP分别增加0.302 ng/ml和0.015 ng/ml;雌二醇、DHT与PINP呈明显正相关,雌二醇和DHT每增加1 pg/ml,PINP分别增加0.250 ng/ml和0.047 ng/ml。 结论:年龄是性激素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因素,血清睾酮、雌二醇和DHT水平与骨形成、骨吸收指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4年1至10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碱性磷酸酶、血清胎球蛋白A、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性激素指标(雌二醇、睾酮和游离睾酮指数)。采用 t检验、秩和检验及 χ2检验进行不同性别组间的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经Lg转换后的胎球蛋白A水平与临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03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女48例,男55例。不同性别间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女性BMD值低于男性[腰椎分别为(0.739±0.117)和(0.930±0.161)g/cm 2,股骨颈分别为(0.650±0.095)和(0.824±0.116)g/cm 2,均 P<0.01],女性患者的β-CTX、骨钙素和PINP高于男性(均 P<0.01)。男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β-CTX呈负相关( r=-0.307, P=0.024),与BMD及T值无相关性;女性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 r=-0.336, P=0.020),与腰椎BMD、股骨颈T值均无相关性。在不同性别的老年T2DM患者中,血清胎球蛋白A与雌二醇、睾酮及游离睾酮指数均无相关性(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DL-C(β=0.349, P<0.01)、碱性磷酸酶(β=-0.295, P=0.024)及β-CTX(β=-0.039, P=0.026)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总胆固醇(β=0.280, P=0.026)及股骨颈BMD(β=-0.083, P=0.05)是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水平与性激素指标无相关性,胎球蛋白A是老年T2DM男性患者BMD的保护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维生素D与血清骨转换指标及愈合延迟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维生素D与血清骨转换指标及愈合延迟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募集120例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PVP手术后不接受任何维生素D3的补充,观察组患者在PVP手术后口服维生素D3滴剂。对比两组患者维生素D、血清骨转换指标、骨密度水平的变化,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分析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骨转换指标及骨折愈合延迟的相关性。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25(OH)D水平(18.79±1.68 vs. 16.38±1.27)、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Ⅰprocollagenamino-terminal peptide,PINP)/ β胶原降解产物( 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 β-CTX)水平(97.67±13.30 vs. 76.09±11.82)高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49.12±6.22 vs. 54.69±7.51)、PINP水平(28.12±3.17 vs. 36.33±4.84)、 β-CTX水平(0.29±0.02 vs. 0.48±0.03)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L1-4(0.91±0.07 vs. 0.84±0.06)、左侧股骨颈骨密度(0.83±0.06 vs. 0.72±0.05)高于对照组(均 P<0.05)。术后观察组维生素D水平(59.63±2.67 vs. 16.14±3.18)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Lane-Sandhu评分(11.20±1.85 vs. 6.52±2.14)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3.52±1.07 vs. 9.86±2.15)和骨性愈合时间(6.84±1.21 vs. 12.04±1.47)短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愈合延迟患者比例(26.7% vs. 10.0%)少于对照组( P<0.05)。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25(OH)D、PINP/ β-CTX水平呈正相关,与PTH、PINP、 β-CTX水平呈负相关。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呈负相关(均 P<0.05)。正常愈合的患者维生素D水平(40.22±21.90 vs. 29.67±20.51)高于愈合延迟患者( P<0.05)。 结论:在PVP术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多摄入维生素D,提高血液中25(OH)D的水平,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从而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与儿童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s-induced osteoporosis, GIOP)患者的骨密度相关性分析。方法: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就诊的53例GIOP患儿纳入观察组,47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但未患GIOP的患儿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RAS成分水平与骨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影响骨密度与GIOP的危险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疾病类型、糖皮质激素使用种类、是否使用抗骨质疏松(osteoporosis)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II,Ang Ⅱ)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的骨密度数值均低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1.19±0.23)、血管紧张素受体1(angiotensin receptor 1,AT1R)(1.24±0.24)、血管紧张素受体2(angiotensin receptor 2,AT2R)(1.14±0.17)、Mas受体(Mas receptor,MasR)(1.11±0.28)水平较对照组(1.00±0.23,1.00±0.25,1.00±0.21,1.00±0.20)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分析显示骨密度与ACE( r=-0.34, P=0.013)、AT1R( r=-0.41, P=0.002)、AT2R( r=-0.34, P=0.014)的水平呈负相关,逐步回归模型显示ACE( t=-2.21, P=0.032)、AT1R( t=-2.92, P=0.005)为影响骨密度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骨密度( OR=0.85, P<0.001)、Ang Ⅱ( OR=0.53, P=0.041)、AT2R( OR=2.00, P=0.024)是影响GIOP的独立临床危险因素。 结论:RAS成分ACE、AT1R是影响儿童GIOP的骨密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儿骨密度显著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硬骨抑素、Dickkopf相关蛋白1、鸢尾素水平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均有骨代谢异常,但发病机制存在差异。硬骨抑素(sclerostin, SOST)、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related protein 1, DKK-1)、鸢尾素是新近发现的骨代谢调节因子。本研究拟比较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OST、DKK-1、鸢尾素水平的差异。方法:本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至2019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101例1型糖尿病患者、2014年至2015北京昌平社区2型糖尿病管理项目中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确诊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9名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SOST、DKK-1及鸢尾素,并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本研究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49岁。1型糖尿病组较2型糖尿病组病程更长( P<0.001),HbA 1C更高( P<0.001),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均低于对照组[(8 579±400)pg/mL,(7 268±552)pg/mL对(10 051±618)pg/mL, P=0.039, P=0.001],而1型胶原C端肽交联β降解产物(β-CT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组SOST均高于对照组[(129.7±6.8)pg/mL,(104.8±6.8)pg/mL对(85.9±5.3)pg/mL, P<0.001, P=0.030],1型糖尿病与对照组差异在校正血糖、血脂等因素后失去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组组间SO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组DKK-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型糖尿病组DKK-1较2型糖尿病组更低或倾向于更低。1型糖尿病组鸢尾素高于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组[(16.6±0.7)ng/mL对(9.6±0.6)ng/mL, (9.8±0.6)ng/mL,均 P<0.001],2型糖尿病组鸢尾素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成骨指标P1NP受到抑制,破骨指标β-CTX无显著改变。SOST在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升高或呈升高趋势,可能与其成骨抑制相关。而1型糖尿病患者还存在鸢尾素升高,也可能参与其骨转换异常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和孕妇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骨代谢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反映骨骼转换状态。骨代谢生化指标不仅对个体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生理作用,而且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从新生儿与母亲孕期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出发,对两者相关性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实现胎儿期充足的营养储备以及新生儿期个体化的营养指导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呼吸系统疾病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长期疾病负担及相关药物使用使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成为呼吸系统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呼吸系统疾病合并OP致病危险因素及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类同于原发性OP,但由于各疾病发病机制不同,其骨量流失的特点、治疗方案均有所区别,需要制定针对性诊疗方案。本文分别从流行病学特征、相关危险因素或可能机制、骨代谢指标变化或骨损害特征、诊疗进展四方面对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继发性OP进行综述,以期为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继发性OP防治及推进多学科协作模式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和骨转换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骨转换指标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病程10年以上非透析男性T2DM患者年龄60~86(69.8±5.7)岁的住院老年患者206例(老年组),同时纳入年龄40~59(50.1±5.3)岁的中年患者220例(中年组),共426例。根据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CKD1期、CKD2期、CKD3期和CKD4/5期4组。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各组25(OH)D、PTH、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水平。结果:426例患者中位25(OH)D水平为17.10 μg/L(11.30~21.60),维生素D缺乏292例(68.5%)。老年组中位25(OH)D水平低于中年组(15.10 μg/L和17.15 μg/L, Z=-2.165, P=0.030),两组维生素D缺乏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4%和68.6%, χ2=0.002, P=0.966)。随eGFR下降,老年维生素D缺乏比例逐渐增高。老年组CKD3期25(OH)D水平分别较CKD1期和CKD2期两组下降(10.85 μg/L和16.80 μg/L, Z=-2.808, P=0.005;10.85 μg/L和15.60 μg/L, Z=-2.099, P=0.044),CKD4/5期较CKD3期进一步下降(6.65 μg/L和10.85 μg/L, Z=-1.956, P=0.048);中年患者CKD4/5组期显著下降。患者PTH、β-CTX水平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 r=-0.348、-0.263,均 P<0.001),其负相关趋势受eGFR影响。 结论:老年非透析男性T2DM患者PTH和骨转换指标β-CTX与25(OH)D呈负相关,且受eGFR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