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柔补肾健脾治疗骨髓衰竭性疾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骨髓衰竭性疾病是一组由于造血干/祖细胞损伤引起的造血功能不良为主的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麻柔教授认为此类疾病的共同表现为自身造血功能存在不同程度障碍,患者因先后天不足,精血生化无源,致新血不生,其病位在"髓",为肾阴阳俱损,常兼有气虚,根据病情出现偏阴偏阳的表现,治疗时以补肾为主,兼顾健脾,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麻柔运用顾护脾胃冲和之气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麻柔教授以中医理论结合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自身特点在临床形成了分阶段治疗、治病求本,补肾为主、重视脾胃、运用经方等治疗策略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病虽以"精气夺则虚"为基础病机,但精的形成有赖于脾胃气机升降有序所形成"冲和之气"的气化作用,故麻柔教授在补肾为主的同时亦重视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治疗AA时以护、调、守辨证处方,时时顾护脾胃"冲和之气",通过养其冲和,使中焦可有力发挥气化之能,以养精之化生为培补虚损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从重视脾胃角度,通过"顾护脾胃冲和之气"阐述麻柔教授治疗AA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麻柔基于脾肾同调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总结麻柔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麻柔教授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病程较长,脾肾亏虚、瘀血内阻为其病机特点,治疗宜采用脾肾同调、祛瘀生新之法,用药时注重脾肾与血的关系,从健脾补肾入手,以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对于难治且长久不愈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时可结合运用雄激素,加用雄黄以化解"肝劳"及"肾劳"所致的瘀血为患;加减用药时,首选"药食同源"的药物,调养将息顺应一日之中阳气"生长收藏"的规律.所附病案提示,补肾健脾祛瘀中药配合雄激素可调动机体自身造血能力,对于需要长期输血的患者可起到尽快脱离输血的作用,并通过长期持续的中药治疗可使患者血象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麻柔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麻柔教授通过多年临证经验治疗紫癜病从“火盛”“气伤”入手,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通过分析麻柔教授常用方“桂枝汤”“半夏泻心汤”“黄芪赤风汤”,总结其临床治疗紫癜病经验.麻柔使用桂枝汤加减治疗紫癜病是以平和之药调理营卫,顺势利导、调整阴阳偏胜,重视重建和恢复人体自身抗病能力,达到“气”之和,求得人体自组织开放性复杂巨系统的“有序”.对于典型的中焦“湿热兼虚”证或紫癜病病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则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调和寒热、辛开苦降、补益脾胃,对于辨证为气虚血瘀、营卫不和的慢性紫癜病临证加减使用黄芪赤风汤补气活血通络、扶正祛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麻柔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麻柔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用药规律和辨治经验.方法 通过搜集整理麻柔门诊治疗的MDS患者的219个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中药味的性味归经、用药频次、核心组方等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根据用药梳理出新的处方.结果 麻柔治疗MDS,所用药物以温补、平和为主,兼用寒凉.所用甘味药较多,辅用苦、辛之药.药物以归肝、脾、肾三经为主.单味中药频次由高到低为大枣、生姜、女贞子、萆薢、山药、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茯苓等.中药药对频次由高到低为"生姜、大枣""大枣、女贞子""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熟地黄、山药""熟地黄、大枣"等.核心药物组成有"党参、通草、太子参""当归、细辛、生地黄"等.凝练出的新处方有"党参、通草、太子参、当归、细辛、生地黄"等.结论 麻柔辨治MDS以温补为主,所用药物甘味为多,归肝、脾、肾三经.配伍上注重寒热同调、阴阳互补.符合其补脾肾而益生化之源,促进造血的"气血复生"辨治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麻柔辨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开展麻柔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为深入研究麻柔诊疗经验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麻柔门诊诊治的ITP患者的中药复方248个,通过平台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中所用药物的性味、归经、药物频次、核心组方等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新的处方.结果 麻柔治疗ITP注重清补平衡,其用药寒温并用并偏重于温性,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肾为主.单味药物出现频次最高的有炙甘草、萆薢、穿山龙、桂枝、生姜等.药对频次较高的有"炙甘草-大枣""穿山龙-大枣""穿山龙-萆薢"等.核心药物组合有"炙甘草-桂枝-山萸肉""蒲公英-土茯苓-清半夏""蒲公英-土茯苓-党参-黄连"等.提取出的新方有"炙甘草-桂枝-山萸肉-生地黄""蒲公英-土茯苓-清半夏-太子参"等.结论 麻柔辨证论治ITP的中药复方以清补为根本,所用药物以归肺、脾、肾三经为主,体现其在治疗过程中充分照顾到上、中、下三焦的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麻柔教授基于扶阳思想辨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范畴.基于扶阳思想,麻柔教授认为其基本病机乃素体阳虚为本、阳郁为标,治疗上提出"次第治疗"原则,初期、中期宜清通太阳阳明郁热,以通阳为原则,使邪有所出,同时恢复中焦枢转之机;后期宜温扶坎中元阳,以温阳为原则,旨在恢复阳气宣通温补,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麻柔教授基于五运六气对血液病病机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5
麻柔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50余年,基于中医血液病诊疗的困境,尝试将运气学说运用于血液病病机分析思考,从天人相应出发,摸索出"五运-人-脏腑-细胞"的病机分析模式,联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生、长、壮、老、已"分析造血细胞生长调控,提出人体气化功能失调是血液病的重要发病机制,结合《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及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病机,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麻柔教授基于运气学说治疗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编辑人员丨2023/8/5
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hronic 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CMPD)是一组以骨髓髓系中单系或多系细胞克隆增殖为特征的造血功能紊乱性疾病.随着细胞遗传学在CMPD中的研究进展,可分为Ph阳性CMPD和Ph阴性CMPD,前者主要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后者主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1].麻柔教授从事血液病中西医临床诊治近50年,基于运气学说治疗CMPD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主要报告麻柔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Ph阴性CMPD的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麻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麻柔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病机为气机紊乱,精气内夺、肾虚髓枯,或肾之阴阳失调,加之后天脾胃失养而致肾虚不能养髓,髓亏血少.故治疗从脾、肾入手,尤以补肾为要,方选六味地黄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同调.久病入络,虚久夹瘀者,加用性温之雄黄助阳生血兼祛瘀.麻柔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临证应病证结合,中西并重,分期论治,即根据不同病程阶段合理选用中西药,辨证论治.且以经典医案2则,以此介绍麻柔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