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替卡韦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恩替卡韦加鳖甲煎丸或恩替卡韦加鳖甲煎丸模拟剂治疗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组织硬度检测(LSM)值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对组间数据采用 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 χ2检验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和LSM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LSM值较基线均显著降低( P < 0.001),肝纤维化明显改善,且治疗组LSM值低于对照组[(8.67±4.60)kPa与(10.13±4.43)kPa, t = -2.011, P = 0.049]。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基线均显著降低( P < 0.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分别达74.19%、72.97%,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013, P = 0.910)。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与LSM值之间无明显的相关趋势;本研究观察期内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不管是否联合鳖甲煎丸均能有效降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瘀血内阻证患者的LSM值,改善肝纤维化,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症状。联合鳖甲煎丸较单用恩替卡韦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吉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治思想与验案举隅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张吉金教授深得哈氏妇科真传,结合自身临证经验,对PCOS的诊疗有独到见解,认为本病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伴发痰浊瘀血互结,其中以肾虚为根本,痰瘀内阻为关键,情志因素为重要致病因素。张教授按证候表现将PCOS分为肾虚痰湿型和肾虚郁热型,治疗主张肝脾肾三脏同调,配合月经周期调整用药,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常克教授从冲脉论治过敏性紫癜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3周前
本文总结常克教授从冲脉辨治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经验,明析其关于平逆冲脉,调理气血治疗过敏性紫癜的学术观点.常克教授根据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其与阳明胃、少阴肾之间生理病理联系,从冲脉致病的角度出发,诠释过敏性紫癜的疾病特点及发病规律,进而提出阴虚血燥,瘀血内阻为该病病情反复的始动因素;热伏冲脉,气血失调为该病的关键病机.进而提出从冲脉治疗,首辨气血,明析病位,分期论治结合脏腑辨治.早期重视解表利咽,凉血安冲;中期重视清胃泻火,平冲降逆;晚期重视消补并举,通利冲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不同中医证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2年在佛山市中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型以及就诊时的肝肾功能、血脂、肝脏瞬时弹性成像等临床数据,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129例患者中,男性128例(99.22%),女性1例(0.78%);平均年龄为(48.71±11.50)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3.82±3.98)kg·m-2.(2)中医证型分布方面,以湿热蕴结证最常见,共70例(54.26%),其余分别为肝郁脾虚证24例(18.60%)、痰湿内阻证22例(17.05%)、肝肾不足证7例(5.43%)、痰瘀互结证3例(2.33%)、瘀血内结证3例(2.33%).(3)临床特点方面,经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中医证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BMI、饮酒量、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肝脏硬度测量值(LSM)以及反映肝脏脂肪含量的受控衰减参数值(C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较为突出的特征是,仅有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及瘀血内结证等4型患者的BMI超标(>24 kg·m-2),而样本量占比高达54.26%的湿热蕴结证和肝肾不足证患者的BMI均在正常范围(分别为23.03 kg·m-2和21.42 kg·m-2),且此两种证型的BMI与痰湿内阻证(26.44 kg·m-2)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酒精性肝病有超过一半以上患者不会出现超重现象;另外,BMI最高的痰湿内阻证患者在血清TG(2.69 mmol/L)、CAP(292 db/m)等指标中也同样呈现出最高数值,提示痰湿内阻证患者的肥胖及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相对于其他证型严重;而代表肝脏慢性炎症损伤的AST和胆管细胞损伤的GGT,在湿热蕴结证和肝肾不足证中均有显著性升高,且此两型患者的LSM值也是所有证型分组里最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湿热蕴结证是酒精性肝病的主要中医临床证型;酒精性肝病的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和体质量超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呈一致性关系;不同中医证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异常指标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辨证时可将中医四诊资料与临床指标相互参照,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通窍活血汤对瘀血内阻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对瘀血内阻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1年9月柳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瘀血内阻型VCIN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通窍活血汤辨证施治,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指标[颈部血管斑块数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直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清对氧磷酶1(PON-1)、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观察组纳入44例、对照组纳入42例.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量表评分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oCA、MMSE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颈内动脉PSV快于治疗前,颈总动脉PI、RI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部血管斑块数量少于治疗前,CIMT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PI、RI小于治疗前,颈总动脉、颈内动脉PSV、EDV、TAmax快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部血管斑块数量少于对照组,CIMT及颈总动脉、颈内动脉PI、RI小于对照组,颈内动脉直径大于对照组,颈内动脉PSV、TAmax及颈总动脉PSV、EDV、TAmax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ON-1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ox-LDL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PON-1高于对照组,ox-LD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能够提高瘀血内阻型VCIN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升高PON-1、降低ox-LDL而减轻颈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邝卫红运用健脾疏肝、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邝卫红教授运用健脾疏肝、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邝卫红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调,致肝气郁结、脾气亏虚,进而引起气虚、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日久变生瘀毒,进而积聚为病.治宜健脾疏肝、化瘀解毒.选用四君子汤加五指毛桃、柴胡、三棱、半枝莲为基础方化裁,临证兼用调气、祛湿、散结之药,生活上嘱患者注意运动,以及情绪、饮食调摄,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邓福树教授运用脊痛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学术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后腰痛的重要原因.邓福树教授基于中医学理论中人体气、血、水在腰椎部位的生理关系和气滞、血瘀、水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病理联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阻、水液停聚,在治疗上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从中医证候特点和疾病发作机理出发,病证结合,针对性用药,创制了脊痛消胶囊,临床运用40余年,疗效确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清瘀温通法治疗子宫腺肌病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瘀血是子宫腺肌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女性体内瘀血的产生多与寒邪相关,而瘀久又易化热,故寒凝血瘀、瘀久化热是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本病应从寒热错杂、瘀血内阻角度出发,采用寒温并用、清瘀温通的治法.清瘀温通方由赤芍、桃仁、生蒲黄、五灵脂、乌药、小茴香、当归、生地黄、黄芪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止痛之效,可供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选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PLA2R1和HLA基因多态性与膜性肾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磷脂酶A2受体(PLA2R1)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与膜性肾病(MN)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48例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和不同实证(瘀血内阻证、风湿兼夹证、水湿内停证、湿热内蕴证)进行分组,统计所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PLA2R1(rs35771982、rs3749117)和HLA-DQA1(rs2187668)基因多态性,并分析PLA2R1和HLA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气阴两虚证组和脾肾阳虚证组PLA2R1 rs35771982位点G等位基因、PLA2R1 rs3749117位点T等位基因水平高于肺脾气虚证组和肝肾阴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瘀血内阻证组和水湿内停证组PLA2R1 rs35771982位点G等位基因、PLA2R1 rs3749117位点T等位基因水平高于风湿兼夹证组和湿热内蕴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虚证MN患者HLA-DQA1 rs2187668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实证MN患者HLA-DQA1 rs2187668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A2R1(rs35771982、rs3749117)基因多态性与MN患者中医证型相关,且虚症(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实证(瘀血内阻证和水湿内停证)患者多数存在PLA2R1位点基因变异,而HLA-DQA1 rs2187668基因多态性与MN患者中医证型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临床研究特征及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系统梳理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临床特征及结局指标现状,为优化临床研究设计及构建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肾损伤核心指标集提供参考.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近5年发表的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RCT,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干预措施、结局指标等,并进行描述性分析.最终纳入53篇RCTs,样本量多集中于60~80例,合并腹腔感染最多(15篇,83.3%),中医证候频次最高的是瘀血内阻证(9篇,50.0%),干预方式频次从高到低为中药汤剂(28篇,52.8%)、中成药(22篇,41.5%)、中医疗法联合(3篇,7.5%),干预周期多集中于≤7 d(34篇,69.4%).纳入研究偏倚风险多不明确.共涉及84种结局指标,分为9个指标域:理化检测63种(305次,72.2%)、病情程度4种(48次,11.6%)、临床有效率4种(15次,3.6%)、生存质量1种(1次,0.2%)、经济学评估2种(14次,3.3%)、中医病证1种(9次,2.1%)、远期预后2种(16次,3.8%)、安全性事件2种(6次,1.4%)、其他指标5种(8次,0.7%);累计频次422次,其中频次较高的结局指标有炎性因子(42篇,79.2%)、肾功能及肾损伤标志物(40篇,75.5%)等.纳入研究仅1篇(1.9%)提及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6篇(11.3%)提及安全性事件,13篇(24.5%)提及经济学评估.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RCT质量整体偏低,脓毒症、肾损伤及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不统一.结局指标存在主次区分不明确、忽视终点指标、缺乏中医特色指标的应用、安全性事件与经济学评估关注不足等问题.建议未来提升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构建核心指标集,为中医药干预脓毒症肾损伤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