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穗平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医案4则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黄穗平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梁乃津、吉良晨、余绍源三位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医临床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尤其擅长使用中医药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中每每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各种脾胃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点是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且病机多属于少阳证.笔者有幸跟师黄穗平教授门诊学习,现将其运用小柴胡汤辨证治疗脾胃病的医案整理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黄穗平基于抑木扶土法论治岭南地区妊娠剧吐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总结黄穗平教授基于抑木扶土法论治岭南地区妊娠剧吐(HG)的经验.黄穗平教授发现,岭南地区HG患者的病机多为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治疗时遵循抑木扶土理论,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为治法,可使肝气得疏、中焦得运,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黄穗平从脾胃论治噎膈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总结黄穗平从脾胃论治噎膈经验.黄穗平认为噎膈多因饮食劳倦、七情内伤而起,核心病机为脾胃失运,伴见热伤、痰瘀,甚至浊毒.治疗上应以健脾行气为根本,辅以清热、化痰、散瘀、解毒,恢复脾胃升降功能,使胃气得以和降,临床疗效满意.附典型病案2则以资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黄穗平治疗便秘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总结黄穗平教授治疗便秘的学术思想和辨治方法.认为便秘多由饮食失节、七情内伤、病后产后体弱或感受外邪等所致,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脾失健运,大肠传导失司.在审证求因、治病求本的基础上,临床治疗便秘补行兼施,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重在用补、滋、润三法并行,非泻非导切合病机;泻法中病即止,针对病因病机以固护根本为主,以通导泻下为辅,忌惮过用峻下;调理脏腑气机,尤重开宣肺气;重视气机升降,清升方能浊降,治疗以通为要、以降为顺、以调理脾胃升降为法,关键在于健脾理气和升脾降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穗平教授补土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常见性疾病,临床主要以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可伴有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1].CAG因其主要症状表现存在差异性及非特异性,中医诊断常不尽相同,大致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吐酸”等范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穗平治疗胃痞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胃痞病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病,常缠绵难愈.本文介绍黄穗平教授治疗胃痞病的临床经验:辨治胃痞,首分虚实;治疗以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为主;同时注重调肝、辨证和辨病结合;并重视饮食调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穗平教授从脾虚论治吐酸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吐酸病是指患者自觉胃中酸水上泛至食管、咽喉乃至口腔而引起不适的病症,患者可出现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热感,伴或不伴有上腹胀、恶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不适,亦有表现出咳嗽、咽喉不适、咽喉梗阻、哮喘等症状.吐酸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患者,西医认为其反流症状的产生机制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低下,食管推动性蠕动的能力低下,胃排空能力下降或十二指肠病变引起的抗反流防御机制的减弱[1].因此,西药治疗常以制酸、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胃肠动力为主[1],然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欠佳[2-3],停药后易复发以及长期抑酸带来其他不良反应是西药治疗的主要局限点[4-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黄穗平教授治疗痞满(FD)证治规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黄穗平教授治疗痞满(功能性消化不良,FD)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出色的疗效.该研究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等数据挖掘算法对黄穗平教授辨治痞满的经验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表明,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是痞满发生的核心病机,治疗痞满应以“健脾理气”为大法,其中补益脾胃是治本之法,调畅气机是治标之法,治疗应时刻注意顾护脾胃正气,并注意调畅脾胃升降气机和调理肝之气机.脾气健运则脾胃气机升降有序,脾气得升,胃气得降,痞满自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穗平治疗手足汗症的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黄穗平教授认为脾胃虚弱、营卫失调、元气不敛为虚证型手足汗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临证运用健脾补中法,辅以调和营卫、益肺敛元治疗虚证型手足汗症,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穗平从健脾调肺论治咳嗽
编辑人员丨2023/8/5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症,五脏六腑皆可令人咳.黄穗平教授治疗咳嗽尤重肺与脾.黄穗平教授临证多年,强调咳嗽需治病求因,先分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易影响肺之宣降布散,需以宣肺解表而调畅营卫;内伤咳嗽需分虚实.重视肺脾健旺对治疗咳嗽的作用,以调理脾胃为本,培土生金,充养肺气;慢性咳嗽的后期调护亦以养护肺脾为主.在健脾调肺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咳嗽,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