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音训练对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青年舌癌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语音训练对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青年舌癌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青年舌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二日开始康复训练,包括舌功能训练、异常语音矫正、网络平台辅助家庭训练和CSL生物反馈辅助训练。舌功能训练和异常语音矫正在住院期间完成,每日训练1次,每次共0~40 min,连续训练1周后出院;网络平台辅助家庭训练和CSL生物反馈辅助训练均待患者出院后在家中完成,每日训练1次,每次各20~30 min。于语音训练前和语音训练1周后采集50例患者的时域波形图、语音频谱图和能量瀑布图,并于粒子植入术前、语音训练前和出院1、2、4、6个月后对50例患者进行语音清晰度(PI)评估。 结果:与语音训练前比较,患者语音训练1周后时域波形图中的异常波形消失,语音频谱图中的擦音乱纹区域明显改善,能量瀑布图特征中能量分布均匀,呈现正常语音规则起伏趋势。50例患者行 125Ⅰ粒子植入术前的PI值为(39.92±8.46),语音训练前为(40.32±8.79),出院1、2、4、6个月后分别为(42.78±8.24)、(54.68±7.18)、(72.32±5.55)、(88.04±2.42),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出院2、4、6个月后的PI值与语音训练前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语音训练可显著改善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青年舌癌患者的语音清晰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T引导3D打印共面模板辅助 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壁转移瘤的疗效与剂量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共面模板(3D-printed coplanar template,3D-PCT)辅助CT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radioactive 125I seedimplantation,RISI)治疗胸壁转移瘤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并分析剂量学参数对疗效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3月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3D-PCT辅助CT引导 125I粒子植入治疗55例胸壁转移瘤临床资料。术前经TPS制定治疗计划,术中在3D-PCT辅助下行 125I粒子植入,术后第3天复查CT进行术后剂量验证。术后定期复查CT计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OS)率,并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相关并发症。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局部控制时间(local control time, LC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剂量学参数预测LCT的临界值。 结果:55例行3D-PCT辅助CT引导 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胸壁转移瘤患者术后1、2、3年OS率为72.7%(40/55)、21.8%(12/55)、16.4%(9/55);术后3、6、12、24个月局部控制率为96.4%(53/55)、86.5%(45/52)、85.0%(34/40)、91.7%(11/12)。术后GTV、粒子数目、 D90、 D100、 V100、 V150、 V200、CI、EI、H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 V90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病理分级、 D90、 D100、 V90和 V200对LCT有显著影响( P<0.05);将之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病理分级、 D90为LCT独立影响因素,其余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rank生存分析显示 D90≥127 Gy的患者比 D90<127 Gy局部控制时间显著延长(χ 2=16.61, P=0.000)。术后3个月疼痛缓解率为80.8%(21/26)。1~2级度放射性皮炎5例,Ⅲ度放射性皮炎1例。 结论:对于胸壁转移瘤,应用3D-PCT辅助CT引导 125I粒子植入剂量精准可控,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当 D90≥127 Gy时LCT显著延长, D90为LCT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内镜超声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因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内镜超声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的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吞咽困难分级情况及内镜下癌灶大小变化情况、随访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超声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未出现出血、胸痛、发热、咳嗽等并发症。治疗前吞咽困难分级Ⅱ~Ⅳ级,治疗后3个月降低至0~Ⅰ级,内镜下均可见癌灶有所缩小。随访12~23个月,3例生存,1例肿瘤晚期死亡。结论:内镜超声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125 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125I粒子植入术.所有患者按照三维实体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术后第2、6个月复查胸部CT.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1)测量患者实体瘤最大直径之和,评价两组实体瘤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术后2个月和6个月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70%和7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30%和35%,两组6个月总体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气胸、咯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率较单纯放射性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更高,疗效更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周围型NSCLC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50),实验组行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对照组行同步放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螺旋断层放疗,化疗方案采用PC方案(紫杉醇+顺铂)或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观察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0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2,P =0.319);中位PFS分别为16个月和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16,P=0.022);中位OS分别为26个月和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85,P=0.298).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炎(18.75%∶24.00%x2=0.314,P=0.575)、放射性食管炎(25.00%∶30.00%,x2=0.242,P=0.623)、消化道反应(21.88%∶26.00%,x2=0.180,P=0.671)、骨髓抑制(12.50%∶16.00%,x2 =0.014,P =0.907)和血气胸(6.25%∶0,P=0.149)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1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维打印模板辅助下放射粒子植入治疗上颌骨及颅底腺样囊性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将三维打印系统与放疗设计系统相结合,指导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上颌、颅底腺样囊性癌,探索更高精度植入125Ⅰ放射粒子的方法,从而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已累及颅底及眶尖周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方法:肿瘤侵及颅底、上颌的腺样囊性癌患者8例,术前进行增强CT检查,进行放疗设计并制作三维打印模板.术中在模板引导下进行手术.结果:术中避免了颅脑及眶内组织损伤.实现了放射粒子组织内均匀分布,定位准确,无一例出现颅脑损伤及视力影响,术中出血少,治疗有效率(response rate,RR)达100%,疗效确切.结论:三维打印模板辅助下进行颅底眶尖周放射粒子植入是精确、安全的,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恶性肿瘤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浅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治疗的 28 例恶性浅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近期疗效、1 年生存率、1 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治疗 6 个月时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 92.86%和 100.00%,1 年总生存率和 1 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 96.43%(27/28)、82.14%(23/28).中位总生存期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26.978 个月(95%CI:22.558~31.399)、16.932 个月(95%CI:14.471~19.393).0~Ⅱ度不良反应共 27 例,Ⅲ度不良反应 1 例,未见Ⅳ度不良反应.未发现125Ⅰ放射性粒子移位、血管栓塞以及血管破裂等症状.结论 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浅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明确,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较长且安全性较高,可考虑在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转移瘤并发膈肌穿孔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微波消融是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对肿瘤靶向定位,通过热力学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1994年日本学者Seki等[1]首次报道了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在18例小肝癌治疗中的成功运用.微波消融用于治疗邻近膈肌的肝肿瘤,可能造成不同程度膈肌损伤,轻者表现为胸腔积液,严重导致成膈肌穿孔、膈疝、胆道胸膜瘘和胆道支气管瘘等.现报道肝转移瘤微波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并发膈肌穿孔1例,结合消融相关的膈肌损伤研究现状,探讨消融引起膈肌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剂量学参数对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复发宫颈癌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的剂量学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CT引导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30例放疗后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中位年龄43.5(30 ~ 75)岁.通过术后计划评估剂量学参数.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无进展生存率(LPFS)和总生存率(OS),并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年和2年LPFS率分别为39.4%、22.5%.1年和2年OS率分别为57.3%、27.4%.术后计划,90%、100%大体肿瘤靶区(GTV)接受的剂量(Dg0和D100)分别为(132±47)和(51 ±24) Gy.接受100%、150%、200%的处方剂量的靶区体积百分比(V100、V150和V200)分别为88%±10%、69%±15%和51%±18%.Dg0≥105 Gy或D100 ≥55 Gy或V100≥91%,LPFS明显延长(均P <0.05).D100是影响LPFS的独立因素.但剂量学参数对OS均无影响(均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放疗后盆腔复发宫颈癌,当D90≥105 Gy或D100 ≥55 Gy或V100≥91%时可延长LPFS,D100是影响LPFS的独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Ⅰ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Ⅰ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只.每只实验兔在CT引导下分别植入4颗125Ⅰ粒子,粒子按照2×2排列,间隔1 cm.A组植入空仓粒子,B组粒子活度为2.22 MBq,C组为2.96 MBq,D组为3.70 MBq;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取实验兔血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术后第6个月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勾画B、C、D组120 Gy、140 Gy、160 Gy等剂量曲线图,计算与中心点距离,并取对应辐射区边缘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所有植入操作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前后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APRI指数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指标所处范围均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所有实验兔肝脏组织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肝脏损伤.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粒子活度增加,Knodell HAI评分有升高的趋势,但各组评分均小于2分,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结论 125Ⅰ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在本实验剂量及活度范围内,不同剂量、不同活度的125Ⅰ粒子肝脏植入,不会导致肝脏纤维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