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ATAD3A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沉默三磷酸腺苷酶家族蛋白3A(ATAD3A)对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2019年8-12月在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例黑素瘤患者的黑素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ATAD3A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采用沉默ATAD3A慢病毒和空载慢病毒感染黑素瘤A375细胞系,构建沉默ATAD3A(shATAD3A)实验组和空载对照(shCtrl)组,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干扰效率。采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划痕实验比较两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两组细胞自我更新相关蛋白(NANOG、SOX2、OCT4)和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SLUG]的表达水平。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ATAD3A在3例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 t = 10.825, P < 0.001)。qRT-PCR和Western印迹显示,shATAD3A组A375细胞ATAD3A mRNA为0.230 ± 0.073,shCtrl组为1.000 ± 0.244,两组比较, t = 9.461, P < 0.00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79 ± 0.267和0.867 ± 0.115, t = 8.595, P = 0.002,表明成功构建沉默ATAD3A的黑素瘤A375细胞系。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实验显示,shATAD3A组克隆形成率低于shCtrl组(22.667% ± 2.510%比43.667% ± 5.030%, t = 6.464, P = 0.003),且细胞增殖活性自第2天开始直至第4天均显著低于shCtrl组。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ATAD3A组划痕愈合减慢,划痕愈合率自第12 h开始(32.920% ± 4.642%比49.302% ± 1.448%, t = 5.835, P = 0.004)至24 h明显降低,通过Transwell小室下室的侵袭细胞数减少(68.330 ± 13.050比234.330 ± 19.139, t = 12.411, P < 0.001)。Western印迹显示,shATAD3A组细胞NANOG、SOX2、OCT4、MMP2、波形蛋白、SLUG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 P < 0.05或0.001)。 结论:ATAD3A在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沉默ATAD3A能抑制黑素瘤A375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丙泊酚介导miR-137/FGF9通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丙泊酚介导miR-137/FGF9通路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375细胞,采用MTT法确定丙泊酚对A375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和半数抑制时间,lipofectamine法分别将miR-137 mimics和miR-137 inhibitors转染到A375细胞。将A375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miR-137 mimics组、丙泊酚+miR-137 mimics组、miR-137 inhibitors组和丙泊酚+miR-137 inhibitors组。选用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进行相应处理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37和FGF9 mRNA表达,同时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随着丙泊酚浓度增加,A375细胞增殖率降低,选80 μmol/L作为半数抑制浓度;随着丙泊酚作用时间的增长,A375细胞增殖率降低,选48 h作为半数抑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可以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P<0.05);miR-137 mimics可以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给予丙泊酚干预后,促进miR-137 mRNA表达、抑制FGF9 mRNA表达、抑制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效果更显著( P<0.05);miR-137 inhibitors可以抑制miR-137 mRNA表达,促进FGF9 mRNA表达,促进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 P<0.05),同时给予丙泊酚干预后,抑制miR-137 mRNA表达、促进FGF9 mRNA表达、促进A375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效果受到一定的抑制( P<0.05)。 结论:丙泊酚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丙泊酚抑制miR-137/FGF9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ABO血型重组等位基因的分子特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一例ABO血型重组等位基因的分子特性。方法:ABO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 ABO基因和 FUT1基因编码区序列检测采用PCR测序法。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测序技术鉴别先证者 ABO等位基因。先证者及其母亲 ABO基因全长序列测定采用二代测序方法。 结果:先证者红细胞与抗H不凝集, FUT1基因为c.551_552del AG纯合,判定先证者为类孟买型。先证者 ABO基因双链测序结果为c.261G/del、467C>T、c.526C>G、c.657C>T、c.703G>A、c.796C>A、c.803G>C、c.930G>A杂合。单链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有一个 ABO* A1.02等位基因,另一个为 ABO* O.01.01和 ABO* B.01重组形成的等位基因。二代测序数据显示可能重组的位置在核苷酸c.375-269到c.526之间,家系分析显示先证者重组等位基因遗传自母亲。 结论:ABO血型等位基因存在重组现象。发现了1例 ABO* O.01.01和 ABO* B.01重组形成的新等位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腰椎滑脱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围手术期失血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合并与不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腰椎滑脱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PLIF)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HBL),探讨RA患者术中HBL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合并RA的腰椎滑脱症患者(RA组),同时期筛选73例未合并RA的患者(NRA组)。分析比较两组基本信息、RA信息、手术情况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HBL作为主要结果;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细胞比容(Hct)和血红蛋白(Hb)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结果。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RA组HBL的相关因素。结果:RA组男9例,女41例,年龄(62±7)岁;NRA组男11例,女62例,年龄(64±9)岁。RA组病程为(14.4±11.2)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者最常见,两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两组在总失血量(TBL)、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3±315) ml比(630±365) ml、(454±373) ml比(414±375) ml和(653±376) ml比(675±400) ml, t=1.072、0.388、-0.189,均 P>0.05],而HBL及HBL所占TBL比例在NRA组中更低( t=6.157、2.965,均 P<0.05)。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NRA组中HBL和HBL所占TBL比例均优于RA组。次要结果对比Hct改变值在NRA组小于RA组( P=0.031),但两组Hb减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RA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DMARDS、Hb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HBL的独立相关因素(β=0.363、-0.272、0.210、1.204,均 P<0.05)。 结论:RA组和NRA组在TBL、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HBL以及HBL所占TBL比例在RA组高于NRA组;RA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DMARDs、Hb改变较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203调控锌指蛋白281表达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初步探究微小RNA-203(miR-203)调控锌指蛋白281(ZNF281)对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人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SK-MEL-28、SK-MEL-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细胞系中miR-203表达情况,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细胞系中ZNF281蛋白水平。A375、M14细胞分别分为5组: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miR-203模拟物对照组(加入miR-203模拟物阴性对照)、miR-203抑制剂对照组(加入miR-203抑制剂阴性对照)、miR-203模拟物组(加入miR-203模拟物)、miR-203抑制剂组(加入miR-203抑制剂)。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迁移数量,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A375、M14细胞中ZNF281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miR-203与ZNF281的靶向关系。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 q法。 结果:与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相比,黑素瘤细胞系A375、M14、SK-MEL-28、SK-MEL-2中miR-203表达水平较低(均 P < 0.05),ZNF281蛋白水平较高(均 P < 0.05)。与对照组、miR-203模拟物对照组、miR-203抑制剂对照组相比,miR-203模拟物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水平均显著升高( F = 487.632、68.454,均 P < 0.05),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ZNF28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miR-203抑制剂组A375、M14细胞中miR-203表达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细胞迁移数量均显著增加(均 P < 0.05),A375细胞中ZNF28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 P < 0.05),36、48、60、72 h A375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均 P < 0.05),24、36、48、60、72 h M14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均 P < 0.05)。miR-203与ZNF281之间存在靶位点。 结论:上调miR-203表达可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下调miR-203表达可促进黑素瘤细胞增殖、迁移,可能通过调控ZNF281的表达实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扎胞苷对黑素瘤A375细胞HOXA9基因表达及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阿扎胞苷(5-azaC)对黑素瘤A375细胞中同源框A9(HOXA9)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1、5、10、20 μmol/L 5-azaC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375细胞,以未经药物干预的常规培养A375细胞作为对照组,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不同浓度5-azaC处理后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筛选5-azaC最佳浓度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5-azaC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及细胞划痕实验分析5-azaC对A375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5-azaC作用后A375细胞中HOXA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对照组A375细胞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表现为甲基化状态,经5-azaC处理后,A375细胞中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非甲基化状态并存,且随5-azaC处理浓度的增加,HOXA9基因去甲基化程度越高,因此选择20 μmol/L 5-azaC浓度处理A375细胞72 h作为5-azaC处理组,用于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5-azaC处理组A375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72.46% ± 2.19%比100%, t = 28.09, P < 0.001),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242.70 ± 29.19)个比(466.00 ± 22.65)个, t = 10.47, P < 0.001],迁移能力减弱(27.56% ± 2.74%比35.69% ± 2.50%, t = 3.79, P = 0.019),HOXA9 mRNA表达量升高(1.73 ± 0.28比1.01 ± 0.15, t = 3.93, P = 0.017),HOXA9蛋白表达量增多(0.62 ± 0.03比0.50 ± 0.01, t = 3.82, P = 0.019)。 结论:5-azaC能够降低黑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且该过程可能机制之一是5-azaC反转HOXA9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激活基因表达,从而参与调控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皮肤黑素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VEGF-IL-6-STAT3信号交互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皮肤黑素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VEGF-IL-6-STAT3信号交互作用机制。方法:将血管内皮细胞EC-304分成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在含VEGF 165(50 μg/L)的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培养;A375共培养组,与黑素瘤细胞A375共培养。24 h、48 h、72 h后收集培养液,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量。将A375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常规培养;A375+ EC-304组,与EC-304共培养;A375+ EC-304+ IL-6组:与EC-304细胞在含STAT3通路激动剂IL-6(50 μg/L)的DMEM中共培养;A375+ EC-304+ JSI-124组:与EC-304在含STAT3通路抑制剂JSI-124(1 μmol/L)的DMEM中共培养。分别在24 h、48 h、72 h后收集细胞,用Western印迹、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性及侵袭活性。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 t检验统计分析数据。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GF组、A375共培养组EC-304培养基中IL-6分泌量均升高( FVEGF = 29.63, P < 0.001; FA375 = 11.09, P = 0.020)。与对照组比较,A375+ EC-304组A375细胞p-STAT3蛋白表达升高( P < 0.001),细胞活性增强( P < 0.001),侵袭细胞数从(86.13 ± 7.24)个增加到(152.66 ± 16.04)个( t= 4.43, P < 0.001);与A375+ EC-304组比较,A375+ EC-304+ IL-6组细胞p-STAT3蛋白表达升高( P < 0.001),细胞活性增强( P < 0.001),侵袭细胞数量增加至(187.34 ± 14.38)个( t= 2.17, P < 0.001);与A375+ EC-304组比较,A375+ EC-304+ JSI-124组细胞的p-STAT3蛋白表达降低( P < 0.001),细胞活性减弱( P < 0.001),侵袭细胞数减少至(124.92 ± 8.72)个( t=-1.86, P < 0.001)。 结论:皮肤黑素瘤A375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存在VEGF-IL-6-STAT3信号交互作用机制,这种机制可促进A37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发生情况及与严重感染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激素依赖/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SDNS/FRNS)患儿接受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HGG)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严重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接受RTX治疗的SDNS/FRNS患儿的临床资料。RTX治疗采用B细胞指导方案(单次剂量375 mg/m 2,最大500 mg/剂,复查外周血CD19 + B细胞≥1%时追加1剂)。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HGG分为HGG组与非HGG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GG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影响因素对HGG的预测价值。 结果:共纳入59例SDNS/FRNS患儿,男48例,女11例,首次RTX治疗时年龄[ M( Q1, Q3)]9.4(6.5,12.2)岁,应用3(2,4)剂RTX。随访15.5(9.9,22.8)个月,16例(27.1%)出现HGG,其中7例持续存在1年以上。与非HGG组相比,HGG组病程较短[3.3(2.1,3.6)比4.6(2.4,8.0)年, P=0.030],首次RTX治疗时年龄较小[6.2(5.6,7.4)比11.3(8.8,13.3)岁, P<0.001],血清IgG水平较低[5.9(4.9,6.4)比7.5(6.1,8.2)g/L,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RTX治疗时年龄小( OR=0.52,95% CI:0.35~0.78, P=0.002)是HGG的影响因素。首次RTX治疗时年龄预测HGG的AUC为0.887(95% CI:0.778~0.955, P<0.001),最佳截断值为8.3岁。随访期间,6例(10.2%)患儿发生严重感染,HGG组与非HGG组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2/16)比 9.3%(4/43), P=1.000]。 结论:SDNS/FRNS患儿接受RTX治疗后的HGG并不少见,其中近半数HGG持续存在1年以上,首次RTX治疗时年龄≤8.3岁者发生HGG的可能性大,但HGG并未增加患儿的严重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反式维A酸对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含10 μmol/L ATRA的DMEM培养基和DMEM培养基分别处理A375细胞24和48 h作为ATRA-1组和ATRA-2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EMT相关基因上皮钙黏着蛋白、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ATRA-1组、ATRA-2组、对照1组中上述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荧光强度。统计分析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 t检验。 结果:ATRA-1组和ATRA-2组分别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相比,上皮钙黏着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 F = 13.148、31.529, P < 0.05),而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均 P < 0.05);ATRA-2组上皮钙黏着蛋白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ATRA-1组( F = 13.148, P < 0.05),而其他3种蛋白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ATRA-1组(均 P < 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上述蛋白的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Western印迹法显示,与对照1组相比,ATRA-1组和ATRA-2组上皮钙黏着蛋白表达上调,而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表达均下调(均 P < 0.05);与ATRA-1组相比,ATRA-2组上皮钙黏着蛋白表达上调( P < 0.05),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表达下调(均 P < 0.05)。直接免疫荧光显示,ATRA-1组、ATRA-2组上皮钙黏着蛋白的荧光强度(6.23 ± 0.08、10.37 ± 0.13)显著高于对照1组(2.37 ± 0.14,均 P < 0.05),而波形蛋白的荧光强度(15.17 ± 0.18、10.29 ± 0.03)显著低于对照1组(50.16 ± 0.26,均 P < 0.05),抑制上皮向间质转化。 结论:ATRA可上调A375细胞中上皮钙黏着蛋白的表达,降低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β联蛋白的表达,可能抑制A375细胞发生EMT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癌基因ADCY2/4/5/8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腺苷酸环化酶(ADCY)2/4/5/8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作用及功能机制,验证ADCY2/4/5/8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GEPIA)和人类蛋白质图谱(HPA)数据库分析ADCY2/4/5/8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基因表达与预后的关联,UALCAN、DeMth和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ADCY2/4/5/8基因甲基化和突变状态,DAVID和STRING数据库对ADCY2/4/5/8基因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和通路分析。qPCR检测黑色素瘤A375细胞及色素痣FF细胞中ADCY2/4/5/8 mRNA的相对表达。将A375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ADCY2/4/5/8过表达质粒和对照空载体,采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ADCY2/4/5/8对A375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qPCR检测过表达ADCY2/4/5/8基因对A375细胞增殖、迁移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过表达ADCY2/4/5/8基因对A375细胞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558例正常组织中,ADCY2、ADCY4、ADCY5和ADCY8 mRNA在黑色素瘤组织( n = 461)中表达下调( P < 0.01)。对GEPIA数据库中黑色素瘤ADCY2/4/5/8 mRNA的表达分层分析显示,ADCY2 mRNA( P = 0.015)和ADCY8 mRNA( P = 0.038)的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表达越低,分期越晚。HPA数据库30例黑色素瘤临床样本和正常组织中,ADCY2/4/5/8蛋白在黑色素瘤组织较正常组织表达降低( P < 0.001)。UALCAN和DeMth数据库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ADCY2/4/5/8在黑色素瘤组织和转移性黑色素瘤组织中甲基化水平升高( P < 0.001)。DAVID、STRING分析示,ADCY2/4/5/8基因可能通过激活cAMP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qPCR检测显示,A375细胞中ADCY2/4/5/8 mRNA的相对表达均低于FF细胞。CCK8实验显示,培养48、72 h时,过表达ADCY2/4/5/8实验组A375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ADCY2/4/5/8实验组A375细胞迁移数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1)。qPCR结果显示,过表达ADCY2/4/5/8实验组A375细胞上皮钙黏蛋白mRNA相对表达高于对照组,Ki67、波形蛋白、神经钙黏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 mRNA相对表达低于对照组(均 P < 0.001)。Western印迹实验显示,过表达ADCY2/4/5/8实验组A375细胞cAMP和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表达高于对照组( P < 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PK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ADCY2/4/5/8在黑色素瘤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时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能作为潜在的抑癌基因参与黑色素瘤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