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MR、SOD、ACR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LMR、SOD、ACR在2型糖尿病(T2DM)病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研究三指标与T2DM出现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对T2DM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1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5例,女69例,分析有无并发症组、不同并发症数量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找出其中的危险因素,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并做ROC曲线.结果 无并发症组的男性比例高,有并发症组较无并发症组年龄、收缩压、ACR、LMR水平高,SOD水平低(P:0.036,<0.001,0.003,<0.001,0.011,<0.001).无并发症、一种并发症、多种并发症三组间性别、年龄、收缩压、ACR、LMR、SO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33,<0.001).LMR/性别、LMR/年龄、ACR/SOD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性别、收缩压/年龄、ACR/年龄、SOD/年龄、ACR/收缩压、SOD/收缩压、LMR/ACR、SOD/LMR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P<0.01).ACR为T2DM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33),SOD为保护性因素(P=0.001).ACR、SOD在有无并发症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25,两者联合预测值为0.756.SOD为T2DM出现多种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P--0.005),其在不同数量并发症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结论 T2DM无并发症患者LMR水平较高,ACR是T2DM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SOD是T2DM出现一种至多种并发症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联合检测ACR、SOD对T2DM出现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BUN、CREA、ACR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究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120例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达格列净治疗组(对照组)64例(给予达格列净治疗)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研究组)56例(给予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日用量间的差异,比较达格列净治疗组与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及BUN、CREA、ACR水平.结果 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达格列净治疗组82.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06,P<0.05).治疗12周后,与达格列净治疗组比较,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日用量也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49、9.958,P<0.05).两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均下降,且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组FPG、HbA1 c、BUN、CREA、ACR水平低于达格列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2、4.028、20.741、2.930、2.360,P<0.05).结论 与单用达格列净治疗相比,采用格列美脲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调节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BUN、CREA、A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胱抑素C对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观察并评估血清胱抑素C(Cys-C)对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TDR)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非随机对照的横断面临床研究.2022年1~10月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9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0例,女性42例;年龄(58.24±12.49)岁;糖尿病病程(13.18±8.35)年,其中病程≥10年者38例;高血压29例,其中病程≥10年者16例;慢性肾脏病2期17例.应用降血脂药物治疗23例.所有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ys-C、血脂、肾功能检查,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根据2003年美国眼科学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指南和国际临床DR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STDR组、非STDR组,分别为44、48例.STDR定义为重度非增生型DR、增生型DR、黄斑水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STDR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血清Cys-C、ACR预测T2DM患者发生STD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判其对STDR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STDR组、非STDR组患者血清Cys-C分别为1.10(0.94,1.28)、0.91(0.83,1.02)mg/L;ACR分别为4.29(1.05,21.89)、1.39(0.77,3.80)mg/mmol.与非STDR组比较,STDR组患者血清Cys-C、AC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84、-3.28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是ST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37,95%可信区间1.145~2.090,P=0.033),血清Cys-C每增加0.l mg/L,STDR发生的风险增加33.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1.065 mg/L联合ACR>5.84 mg/mmol预测T2DM患者发生STDR的AUC为0.661,特异性为95.8%.结论 血清Cys-C水平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ST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C对STDR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艾灸治疗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量效关系研究及对疲劳状态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观察不同频次艾灸对肝肾亏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及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35例肝肾亏虚型RA患者随机分为高频艾灸组(45例,脱落3例)、低频艾灸组(4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45例,脱落2例,中止1例).西药组予来氟米特片口服,每日1次,每次20 mg.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高频艾灸组和低频艾灸组均予艾灸阿是穴和双侧肾俞、三阴交,每次15 min.高频艾灸组每日艾灸1次,每周5次;低频艾灸组隔日艾灸1次,每周3次.3 组均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3组患者28 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中医证候积分、双手平均握力(GS)、30 s坐立起身测试(STS)、起立-行走时间测试(TUG)、20 m步行测试(20MWT)、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 1、3 个月随访观察 3 组患者疲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疲劳数值评定量表(BRAF-NRS)评分、Bristol类风湿关节炎疲劳多维度问卷(BRAF-MDQ)评分,于治疗后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50/70标准评定病情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3 组患者DAS28 评分、ESR、CRP、RF、中医证候积分、TUG、20MWT、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双手平均 GS、STS 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治疗后,高频艾灸组患者DAS28评分、ESR、CRP、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及低频艾灸组(P<0.01,P<0.05),双手平均GS、STS高于西药组及低频艾灸组(P<0.01,P<0.05),TUG、20MWT低于西药组(P<0.01,P<0.05);低频艾灸组DAS28评分、ESR、CRP、中医证候积分、TUG、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P<0.01),双手平均GS高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各时点,3组患者疲劳VAS、BRAF-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高频艾灸组和低频艾灸组患者BRAF-MD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西药组患者BRAF-MD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高频艾灸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疲劳VAS、BRAF-NRS及BRAF-MDQ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结束后 1 个月随访疲劳VAS、BRAF-NRS评分及治疗后BRAF-MDQ评分低于低频艾灸组(P<0.01,P<0.05);低频艾灸组治疗后各时点疲劳VAS、BRAF-NRS及BRAF-MDQ评分低于西药组(P<0.01,P<0.05).治疗后,高频艾灸组及低频艾灸组患者 ACR20、ACR50 比例均高于西药组(P<0.01);高频艾灸组患者ACR70比例高于低频艾灸组及西药组(P<0.05,P<0.01);低频艾灸组ACR70比例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艾灸可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RA患者疾病活动度,改善疲劳状态,其疗效与灸频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3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抗磷脂综合征分类标准》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特征是反复动脉、静脉或微血管血栓形成、病态妊娠或持续的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阳性。目前针对APS的研究和试验,应用的分类标准多为2006年于悉尼(Sydney)修订的札幌(Sapporo)标准,但其并未纳入基于证据的对分类标准的定义(如aPL阳性、微血管疾病或病态妊娠),导致研究包含了具有不同风险特征的异质性"aPL阳性"患者群体。基于此,为开发新的高特异性APS分类标准,EULAR和ACR采用分级聚类、加权和风险分层等多种方法制定出了新的APS分类标准,并于2023年8月在 Arthritis Rheumatol上发布。新的分类标准如图1所示,与2006年悉尼分类标准相比,除了明确各临床标准的定义,一个重要更新是确定了血栓事件的危险分层:(1)静脉血栓栓塞高危分层(≥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次要危险因素):①主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恶性肿瘤:未接受治疗/根治性治疗,正在进行根治性治疗包括激素治疗,或在血栓发生时尽管已接受根治性治疗,但仍有复发/进展。b:住院: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因急性疾病入院,并被限制卧床(仅允许如厕)至少3 d。c: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d:重大创伤:血栓发生前1个月内出现骨折或脊髓损伤。②次要危险因素:a:活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或活动性炎症性肠病:根据当前指导建议评估疾病活动度。b:急性/活动性严重感染:根据相关指南,如脓毒症、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c:中央静脉置管:在同一血管床。d:激素替代治疗、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或正在进行体外受精。e:长途旅行:≥8 h。f: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g:怀孕或产后:分娩后6周内。h:长期制动:如与活动能力降低相关的腿部损伤或在医院外卧床至少3 d。i:手术:血栓发生前3个月内全身/脊髓/硬膜外麻醉<30 min。(2)心血管疾病高危分层(≥1个高危因素或≥3个中危因素):①高危因素:a:严重动脉高压:收缩压≥180 mmHg或舒张压≥110 mmHg。b:慢性肾脏病:估计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超过3个月。c:糖尿病:伴器官受损或长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总胆固醇≥3 100 mg/L(8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4.9 mmol/L)。②中危因素:a:动脉高血压:治疗中,或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b:吸烟。c:糖尿病:无器官受损或短病程(1型<20年或2型<10年)。d:高脂血症:治疗中,或总胆固醇<3 100 mg/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900 mg/L。e:肥胖:体质指数≥30 kg/m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状腺结节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及结节性质术前诊断方法价值评估的单中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诊断结果,并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两种甲状腺影像与报告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于我院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结果的2 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年份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构成比、临床及病理特点;选取FNAC及彩超资料全的433个结节,根据术前高分辨超声图像对结节进行Kwak的TI-RADS(Kwak TI-RADS)及美国放射学会的TI-RADS(ACR TI-RADS)分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超声模式及FNAC的诊断效能。结果:(1)2 13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743例、恶性1 389例,均以女性多见,年龄(48.7±11.4)岁。初诊良性结节中检查发现占67.97%(505/743),自己发现占32.03%(238/743);恶性结节中检查发现占48.67%(676/1 389),自己发现占51.33%(713/1 389)。(2)甲状腺彩超资料全的1 118例患者,直径≤1 cm结节的恶性率最低,恶性结节中直径≤1 cm者占比最低。(3)2017—2019年,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总例数依次为628、722、78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结节的占比依次为56.37%(354/628)、66.48%(480/722)、70.97%(555/782),良性结节的占比依次为43.63%(274/628)、33.52%(242/722)、29.03%(227/782);所有恶性结节中,乳头状癌占比最高95.18%(1 322/1 389),其后依次为滤泡状癌4.32%(60/1 389)、髓样癌0.43%(60/1 389)、未分化癌0.07%(1/1 389),良性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占比最高95.56%(710/743)。(4)2017—2019年,术前行FNAC患者占比依次为57.96%(364/628)、63.43%(458/722)、69.44%(543/782),术前FNAC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依次为46.15%(168/364)、52.18%(239/458)、62.06%(337/543)。(5)FNAC及彩超资料全的433个结节中,FNAC、ACR TI-RADS、Kawk TI-RADS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1、0.74、0.5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CR TI-RADS、Kawk TI-RADS分类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84.34%、37.35%,特异度分别为56.29%、79.14%;Kawk TI-RADS分类较ACR TI-RADS分类灵敏度高(χ2 =77.02, P<0.001),曲线下面积小( Z=3.62, P<0.001),二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75);FNAC的曲线下面积比ACR TI-RADS分类( Z=5.16, P<0.001)、Kawk TI-RADS分类( Z=4.82, P<0.001)均大。 结论:2017—2019年,我院单中心甲状腺结节手术例数及恶性结节占比有增加趋势,术前FNAC的实施率及其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呈上升趋势;FNAC、ACR TI-RADS、Kawk TI-RADS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诊断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FNAC、ACR TI-RADS、Kawk TI-RADS。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鼻腔鼻窦IgG4相关性疾病1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以鼻炎或鼻肿物为主诉,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并行鼻黏膜活检的患者。依据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IgG4-RD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筛选出鼻腔鼻窦IgG4-RD患者10例,观察分析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及IgG和IgG4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范围30~71岁,中位年龄52.7岁。6例患者可见鼻息肉/鼻肿物,4例伴泪腺肿胀。4例血清IgG和IgG4浓度升高。镜下10例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黏膜大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以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4例可见闭塞性血管炎。鼻黏膜IgG4 +浆细胞计数均>10个/HPF,平均数为67个/HPF,严重纤维化病例IgG4计数明显减少,6例IgG4 +/IgG +浆细胞>40%。 结论:鼻腔鼻窦IgG4-RD是系统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IgG4-RD很少累及的部位,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其中,组织病理学具有核心诊断价值,对于无法取得活检标本的病例,IgG4血清学及影像学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O-RADS分类对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卵巢附件肿块超声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O-RADS)分类在卵巢附件肿块中的诊断价值,并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方法:两名超声医师回顾性分析本院收集的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271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附件肿块,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CR)提出的判定标准进行O-RADS分类,将肿块分为3、4、5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O-RADS各分类中恶性病灶的检出率。计算超声O-RADS分类对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得出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两名超声医师对卵巢附件肿块O-RADS分类存在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66, P=0.000);超声O-RADS 3、4、5各分类的恶性病灶检出率分别为1.6%、28.7%、70.6%;以O-RADS 3类判定为良性病灶,4、5类判定为恶性病灶,进行统计学分析,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2.520, P<0.05),其诊断卵巢附件肿块的灵敏度96.9%(63/65),特异度为60.2%(124/206),总正确率为69.0%(187/271),阳性预测值为43.4%(63/145),阴性预测值为98.4%(124/126)。超声O-RADS分类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 结论:超声O-RADS分类对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甲氨蝶呤单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再认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药物研究的深入,多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被批准用于治疗RA,但甲氨蝶呤(MTX)仍是RA治疗的基础药物。2019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202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RA的治疗推荐意见均指出对于初治RA患者,MTX单药治疗仍应作为首选方案,由此可见MTX单药治疗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回顾了近年来关于MTX治疗RA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单药方案用于RA初始治疗的相关文献,对MTX治疗RA的发展历程、疗效、治疗方式、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更全面地认识MTX在RA治疗中的重要性及MTX单药治疗的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身照射技术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全身照射(TBI)是一类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利用钴-60 γ射线或高能X线对全身进行放射治疗,常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预处理。本指南以国际[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等]TBI技术相关的指南共识作为参考,以国内外TBI技术临床应用发表的文献资料为支撑,结合指南各申请单位已有的知识积累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指南内容涵盖了开展TBI放疗技术的设备要求、医务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范围、临床应用的适应证、TBI技术应用流程及其相关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标准等,旨在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开展TBI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