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RNA-203对食管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203对食管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顺铂(DDP)耐药食管癌细胞株TE-8/DDP和亲本细胞株TE-8细胞中miR-203表达水平。将TE-8/DDP细胞株分为对照组和miR-203组,采用慢病毒感染建立对照和miR-203过表达细胞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对照组和miR-203组细胞对DDP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水平;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miR-203靶基因。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miR-203靶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亲本细胞株TE-8细胞miR-203表达水平(1.31±0.15)明显高于DDP耐药食管癌细胞株TE-8/DDP中miR-203表达水平(0.5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01, P<0.05)。对照组细胞经50 μg/ml和100 μg/ml DDP处理36 h后细胞吸光度值(1.98±0.13、1.43±0.12)明显高于miR-203组细胞吸光度值(1.58±0.11、1.11±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81、3.017, P<0.05)。对照组细胞经50 μg/ml和100 μg/ml DDP处理36 h后细胞凋亡率[(30.54±5.81)%、(51.45±6.29)%]明显低于miR-203组细胞吸光度值[(49.29±5.00)%、(78.27±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81、3.017, P<0.05)。100 mg/kg DDP治疗20 d后,对照组细胞形成肿瘤体积[(498.35±43.10) mm 3]明显大于miR-203组细胞体内肿瘤体积[(309.44±27.87) 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091, P<0.05)。对照组细胞形成肿瘤质量[(8.91±1.29) g]明显高于miR-203组细胞体内肿瘤质量[(4.73±1.01)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82, 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结果显示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是miR-203的靶基因。对照组细胞ABCE1表达水平(0.89±0.09)明显高于miR-203组细胞ABCE1表达水平(0.25±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61, P<0.05)。对照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表达水平(0.38±0.09)明显高于miR-203组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1.2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281, P<0.05)。 结论:miR-203通过靶向ABCE1蛋白调控食管癌对顺铂的耐药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TP结合盒转运子E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周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手术收集的71例神经胶质瘤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ABCE1蛋白表达水平。将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分为对照组和ABCE1 KD组,分别采用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ABCE1 shRNA慢病毒感染建立稳定细胞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凋亡变化;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凋亡和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ABCE1蛋白表达水平(0.87±0.12)明显低于神经胶质瘤组织(2.0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09, 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值(1.88±0.22)明显高于ABCE1 KD组(1.3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19, 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59.32±6.09)%]明显高于ABCE1 KD组[(30.12±4.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891, P<0.05)。对照组细胞凋亡率[(3.01±0.34)%]明显低于ABCE1 KD组[(19.43±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11, 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97.43±5.89)个]明显高于ABCE1 KD组[(57.91±4.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09, P<0.05)。对照组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1.38±0.31)明显低于ABCE1 KD组(2.0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18, P<0.05)。对照组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1.19±0.15)明显高于ABCE1 KD组(0.5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91, P<0.05)。 结论:ABCE1蛋白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并参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等恶性细胞生物学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三七总皂苷调控巨噬细胞sortilin表达及胆固醇代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巨噬细胞分拣蛋白(sortilin)、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的影响和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巨噬细胞分为A组(常规培养)、B组(转染空载慢病毒)、C组(转染过表达sortilin慢病毒)、D组(转染过表达sortilin慢病毒+60 μg.mL-1 PNS)和E组(转染过表达 sortilin 慢病毒+10 μmol·L-1 PD98059+60 μg.mL-1 PNS).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sortilin、ABCA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磷酸化ERK(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用50 μ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用油红O染色评估各组巨噬细胞的脂质含量.结果 A、B、C、D、E组的sortil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8、0.91±0.15、2.28±0.13、1.62±0.09 和 2.01±0.08,ABCA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 1.00±0.01、0.92±0.07、0.29±0.04、0.66±0.09 和 0.44±0.07,p-ERK/ERK 比值分别为 1.00±0.09、0.92±0.05、1.03±0.12、2.00±0.12 和1.64±0.14,脂质含量分别为(4.82±2.19)%、(6.70±0.88)%、(44.56±4.15)%、(27.66±3.25)%和(41.67±5.45)%.除 p-ERK/ERK 外,C组的其他指标与A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组的上述指标与C组、E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PNS通过抑制sortilin表达和上调ABCA1表达,从而减少泡沫细胞的形成;ERK是参与PNS调节sortilin和ABCA1表达的主要信号通路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AP1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化疗耐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接头相关蛋白复合物1亚基σ1(AP1S1)基因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化疗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AP1S1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的乳腺癌患者和乳腺正常组织的AP1S1表达水平差异进行分析.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探究AP1S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化疗患者无复发生存预后的关联.通过细胞培养、RNA提取、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及药物敏感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手段,基于AP1S1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模型,研究AP1S1基因高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化疗耐药的影响,并考察AP1S1过表达对肿瘤细胞干性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特性标志物表达的作用.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AP1S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不同分期,AP1S1基因的表达水平均表现出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4期肿瘤的过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腔(Luminal)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乳腺癌组织较正常组织均表现出AP1S1基因高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在HER2阳性型和三阴型乳腺癌组织中AP1S1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AP1S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无复发生存期显著短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在三阴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AP1S1高表达与化疗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37、0.017);Luminal B型患者中,AP1S1高表达与较长的无复发生存期显著相关(P=0.007).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AP1S1过表达的细胞系CAL-51-oe-AP1S1、Hs-578T-oe-AP1S1中AP1S1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1、6.22,P均<0.05);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 AP1S1 过表达的细胞系 CAL-51-oe-AP1S1、Hs-578T-oe-AP1S1中AP1S1蛋白水平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药物敏感性基因组项目(GDSC)数据库中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CAL-51、Hs-578T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8 398、0.000 935 μmol/L;药物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P1S1显著增强了乳腺癌细胞CAL-51、Hs-578T对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的耐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4、9.90,P均<0.05);三维培养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AP1S1的CAL-51细胞形成更多的球体细胞团,而对照组的结构在药物作用下显著恶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CAL-51-oe-AP1S1、Hs-578T-oe-AP1S1乳腺癌细胞系中,AP1S1过表达在转录水平上显著上调了干细胞标志基因纳诺克同源盒(NANOG)、辛烷结合转录因子4(OCT4)、性别决定区相关HMG盒基因2(SOX2)、B细胞特异性分化基因1(BMI1)以及多药耐药相关基因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5、39.05、28.55、29.76、94.18,24.78、17.79、19.60、14.10、16.79,P均<0.05);同时显著降低 了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CDH1)和紧密连接蛋白1(TJP1)的mRNA表达,并增加了与EMT相关的标志物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CDH2)和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6、4.99、9.79、5.23,13.25、19.87、13.83、11.42,P均<0.05).在CAL51 细胞系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1S1的过表达导致干细胞标志基因SOX2的表达水平上升和多药耐药基因ABCG2的表达增加,同时显著抑制了细胞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并促进了 N-cadherin的过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P1S1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不仅促进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的耐药性,还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干性增强并诱发EMT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四逆散改善Mdr2-/-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研究四逆散对Mdr2(Abcb4)基因缺陷(Mdr2-/-)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缓解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C57BL/6J背景的Mdr2-/-小鼠作为模型小鼠,设模型组和四逆散低、高剂量(按生药量计为3.12、6.24 g·kg-1)组.四逆散组连续3周ig给予四逆散水提物,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纯水.试剂盒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水平;取肝脏、脾脏称质量,计算肝脏、脾脏系数;结合小鼠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纤连蛋白(Fibronectin)、细胞角蛋白19(CK19)的免疫组化染色,明确四逆散对Mdr2-/-小鼠肝纤维化及胆汁淤积的影响.基于小鼠肝脏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挖掘四逆散改善Mdr2-/-小鼠肝损伤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肝纤维化[fibronectin(Fn1)、胶原蛋白1(Col1a1)、角蛋白19(krt19)]、炎症[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细胞焦亡[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Pycard)、Il18]、胆汁酸合成[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7A1(Cyp7a1)]及转运[胆盐输出泵(Abcb1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c3)、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lc10a1)]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高剂量显著降低血清总胆汁酸的水平(P<0.05);明显缓解了Mdr2-/-小鼠肝脏中央静脉及胆管周围炎性细胞的浸润和胶原纤维的沉积,并显著抑制胆管反应的发生.转录组学及qRT-PCR结果共同表明,四逆散下调Mdr2-/-小鼠肝脏纤维化、炎症、细胞焦亡相关基因的转录(P<0.05);同时,四逆散下调胆汁酸合成关键限速酶调控基因Cyp7a1和调控胆汁酸向肝内转运的基因Slc10a1的转录,并上调调控胆汁酸外排的基因Abcb11、Abcc3的转录.结论 四逆散能缓解Mdr2-/-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炎症反应、细胞焦亡以及胆汁酸的合成和转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康莱特注射液调控胆固醇代谢以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明确康莱特注射液(KLTi)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对肺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A549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CON组)、KLTi组、顺铂(DDP)组及KLTi+DDP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干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分组的药物干预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确定IC50值用于后续实验;使用细胞划痕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不同分组药物对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分组药物对A549细胞晚期凋亡水平的影响;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促炎因子释放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胆固醇含量水平的组间差异,借助WB法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膜通道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及功能蛋白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肽基脯氨酰异构酶B(PPIB)表达水平差异.结果:KLTi及DDP对A549细胞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均P<0.05),最终选择2 mg/mL KLTi、3 μg/mL DDP作为干预剂量,按分组加药干预48 h后显示,KLTi单用或联合DDP均可抑制A549细胞克隆形成、迁移、侵袭能力且促进其晚期凋亡,KLTi+DDP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或P<0.01);KLTi单用或联合DDP可通过调控E-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从而影响A549细胞EMT进程(P<0.05或P<0.01),同时下调IL-6及IL-8的释放水平(P<0.05或P<0.01).KLTi单用及联合DDP均可以明显降低A549细胞胆固醇含量(P<0.05或P<0.01),并且对ABCA1、ACLY、PPIB表达具有调控作用,联合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或P<0.01).结论:KLTi可能通过调控胆固醇代谢水平及相关通道蛋白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及EMT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明确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 通过转化技术,在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前期研究获得的表达载体pGEX-4T-1-ABCE1-55,获得GST-ABCE1-55重组融合蛋白表达,应用GST pull-down的方法验-pGEX-4T-1-ABCE1-55与β-肌动蛋白有无相互作用.结果 GST-ABCE 1-55是带有GST标签的含有357个氨基酸的重组蛋白,大小约66×103,在GST pull-down实验中,GST-ABCE1-55并不能与β-肌动蛋白特异结合.结论 肺癌转移相关基因ABCE1编码蛋白与β-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构域应位于ABCE1蛋白第358位至第600位编码氨基酸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7β-雌二醇通过SOCS3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明确雌激素是否能够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泡沫细胞中的胆固醇流出.方法 在体研究通过对5周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小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n=16)或假卵巢切除术(Sham组,n=8),将卵巢切除的小鼠分为2组:OVX+E2组(n=8)小鼠皮下注射溶于丙酮的17-β雌二醇(E2)5μg/d,OVX组(n=8)注射丙酮作为对照.观察2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脂质沉积和胆固醇流出情况的差别;体外研究通过干预RAW264.7细胞,观察其胆固醇流出的水平.结果 与OVX组相比,Sham组和OVX+E2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与OVX组相比,Sham组和OVX+E2组斑块面积分别减少22.03%和21.84%,脂质沉积分别下降20.57%和30.36%(P均<0.01).E2增加了斑块中ABCA1和SOCS3的表达.在细胞RAW264.7中,E2能够逆转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ABCA1表达的抑制,但这种逆转作用在SOCS3受抑制的细胞中未发现.SOCS3过表达能够通过抑制JAK2/STAT3的磷酸化提高ABCA1的表达.结论 E2能够上调巨噬细胞ABCA1的表达,并可通过上调SOCS3进而调控胆固醇流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PPARγ通路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发病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y)通路探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鼠模型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血瘀组、痰浊组、痰瘀互结组.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其余各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在8周末时,对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小鼠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假手术组小鼠行穿线不结扎.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PPARy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PPARy、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ABCA1)、CD36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0、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IL-6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痰瘀互结组小鼠血清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瘀组小鼠血清中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小鼠血清中Ang Ⅱ水平显著升高(P<0.01),PPARγ水平降低;在肝脏组织中,血瘀组、痰浊组和痰瘀互结组小鼠PPARy、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CD3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主动脉组织中CD40、MMP-9、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发病过程中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通过激活PPARγ通路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麝香保心丸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麝香保心丸在载脂蛋白E(ApoE)敲除小鼠中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8月于武汉科技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实验.ApoE基因敲除雄性小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只.干预组小鼠予麝香保心丸(25 mg/kg)研沫+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与干预组等体积)灌胃.2组小鼠均高脂饲养20周后处死,取主动脉树及主动脉窦染色,比较2组小鼠主动脉树及主动脉窦部斑块面积,取血液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免疫荧光法及PCR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肝细胞X受体-α(LXRα)、LXRβ、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BCG1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组小鼠主动脉树及主动脉窦部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t/P=3.021/0.019、3.238/0.001);血清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074、6.327、4.492,P均<0.001),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t/P=3.138/0.001).干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IL-6及TNF-α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P=3.027/0.017、2.478/0.019),主动脉组织LXRα、LXRβ、ABCA1、ABCG1 mRNA均高于对照组(t=5.276、6.137、4.565、5.136,P均<0.01).结论 麝香保心丸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和促进胆固醇流出,可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