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蚊虫标本新发现乙脑病毒和盖塔病毒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吸血昆虫及其携带虫媒病毒的种类及分布,为虫媒病毒病的预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自然界使用灯诱法采集蚊虫标本,形态学分类后分装编号,液氮保存。组织培养法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多种生物学信息软件(BioEdit、MEGA等)对病毒核苷酸序列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2014、2017-201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5个县(旗)的采集点共采集到2属3种蚊虫24 240只,蠓虫17 110只。其中在淡色库蚊标本中检测到乙脑病毒基因阳性,并且获得4株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分离物,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盖塔病毒、浓核病毒。盖塔病毒(NMDK1813-1)E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与甘肃分离株(GS10-2)在同一进化分支,且有6个共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结论:本研究发现的乙脑病毒和盖塔病毒均是在内蒙古蚊虫标本中新近发现的病毒,这为内蒙古地区的虫媒病毒及其传播疾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对内蒙古的虫媒病毒及其病毒病的预防及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首次在山西省虫媒病毒调查中检测并分离到南定病毒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明确山西省五个地区虫媒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特征,对采集的蚊虫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于2020年7~9月采集当地的蚊虫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蚊虫标本中的8种虫媒病毒,通过细胞培养对其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在121批蚊虫样本中,检测到1批乙型脑炎病毒阳性,2批库蚊黄病毒阳性以及8批南定病毒阳性。分离到7株病毒分离物,编号为:SX-YJ-Cxp-4、SX-YJ-Ars-2、SX-YJ-Cxp-1、SX-LY-Cxp-10、SX-GP-Ars-5、SX-GP-Cxp-2、SX-GP-Cxp-4,鉴定均为南定病毒,对其中一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山西南定病毒分离株与云南南定病毒分离株属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首次在山西省分离到南定病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云南省蠓虫标本检出星状病毒序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索云南省师宗县蠓虫携带虫媒病毒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7月采集自云南省师宗县的74批3 705只蠓虫进行检测,然后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中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X软件ALIGN进行序列比对和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ML)方法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采集74批蠓虫样品中3批标本(SZC33、SZC42和SZ625C8-2)扩增出600 bp左右大小电泳条带;经过对以上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SZC33和SZ625C8-2样本获得西藏环状病毒序列,而SZC42样品测序失败;对SZC42样品PCR产物进行克隆,挑取5个克隆进行测序,5个克隆均获得一段长为589个核苷酸(nucleotide,nt)序列,经BLASTx比对发现这5个克隆的核苷酸序列均与美国蚊虫中发现的星状病毒样病毒(culex bastrovirus-like virus, CAVL)的非结构蛋白基因氨基酸同源性最高,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蠓虫(SZC42)样本检测到的病毒基因序列与美国蚊虫中检测到的CAVL(NC_040647)、巴西污水中检测到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AV)(MF042208)以及越南蝙蝠检测到的AV(NC_032426)遗传进化关系较近,但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结论:云南省蠓虫中发现的SZC42病毒序列为星状病毒序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寨卡病毒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逆转录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检测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方法,以实现ZIKV的现场快速筛查及诊断。方法: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选择ZIKV保守序列设计RT-RAA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用系列稀释的ZIKV重组质粒与毒株核酸验证方法的灵敏性与重复性,通过检测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病毒等其他虫媒病毒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建立的RT-RAA方法可在39 ℃恒温条件下30 min内对ZIKV进行高效扩增,检测系列稀释的ZIKV重组质粒,其95%检测限可达到15拷贝/反应,特异性强,与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病毒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且重复性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ZIKV的RT-RAA等温扩增方法,具有反应迅速,无需精密仪器,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于应急快速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诊断技术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病毒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病毒侵袭脑实质与脑膜导致的炎症性疾病。病毒性脑(膜)炎呈世界性分布,临床以急症和重症常见,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多种病毒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和虫媒病毒等,病原体鉴定仍是病毒性脑(膜)炎在临床上的主要难题。为规范、合理地应用病原体诊断技术开展脑脊液的病毒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由国内病毒学、传染病学、临床医学及医学检验等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经反复讨论达成本共识,主要从国内外病毒性脑(膜)炎病原种类、检测技术及检测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针对我国病毒性脑(膜)炎病原体的检测策略和方案,以期为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蚊媒病毒检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蚊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体内携带高度多样性的病毒,其中蚊媒病毒可在吸血节肢动物及脊椎动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能够感染人类或其他脊椎动物,具有严重的公共卫生危害。多年来,蚊媒病毒的监测主要依赖病毒分离培养等传统方法,而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蚊虫病毒组本底的了解,还为蚊媒病原体的快速筛查、新病原体的发现以及蚊媒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了基础。该文将详细介绍用于蚊媒病毒的高通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以及高通量测序检测蚊媒病原体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势与劣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西昌市虫媒病毒核酸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了解四川省西昌市蚊虫样本中虫媒病毒的流行情况,丰富四川省西南部地区虫媒病毒的活动规律和病毒遗传特征的研究数据。方法:2018年6月对采集自西昌市3个村不同猪圈环境中的三带喙库蚊提取核酸,使用云南环状病毒属、版纳病毒属、西藏环状病毒属(S7、S10)、黄病毒属、甲病毒属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对阳性产物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到蚊虫9 012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对采集到的三带喙库蚊分88批次进行扩增,分别检测出2株乙型脑炎病毒(JEV)、7株版纳病毒(BAV)、7株西藏环状病毒(TIBOV)和1株云南环状病毒(YOUV),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7株新检测病毒株均与云南分离株遗传关系接近,2株JEV位于GⅠ-b进化支;7株BAV为A2进化分支;7株TIBOV中,6株位于同一进化支;1株TOUV与云南分离株在同一进化支。结论:西昌市的三带喙库蚊中存在携带JEV、BAV、YOUV及TIBOV等病毒的可能,其中JEV为GⅠ-b型病毒,BAV为A2型,为西昌市虫媒病毒的检测及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武乡病毒TaqMan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武乡病毒(wuxiang virus, WUXV)的实时荧光定量TaqMan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方法:从GenBank中下载WUXV的全部基因序列,使用MEGA-X完成多序列比对分析,选择针对S段基因高保守区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分别对检测反应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特异性地检测WUXV,并且与多种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反应的灵敏度较高,最低检测下限为1 pfu/ml;同一样品重复检测循环阈值( Ct)的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0%;用本研究建立的TaqMan RT-PCR检测30批白蛉核酸样本,其中7批出现WUXV阳性扩增曲线。 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TaqMan RT-PCR方法可用于WUXV的大批量样本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盖塔病毒TaqMan 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且特异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盖塔病毒(getah virus, GETV)。方法: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GETV基因序列,使用Clustal X完成序列比对,针对高保守区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GETV核酸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分别对检测反应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能特异地检测GETV,与多种虫媒病毒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为1.0×10 pfu/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从湖南、河北、福建、重庆采集的196批蚊虫中检出1批GETV阳性。结论: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GETV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含内参的登革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并含人类基因为内参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内参、登革病毒以及寨卡病毒.方法 针对登革病毒4种血清型的保守区域和寨卡病毒的NS1基因以及人类各个组织中稳定表达的β-actin基因,设计3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构建4种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寨卡病毒以及β-actin标准质粒作为阳性质控品,采用L9(34)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及覆盖面进行验证与临床评估,并与检测登革病毒的商品化试剂盒进行了一致性评估.结果 本实验建立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与12种相近虫媒病毒无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对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99和2.18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在1.5%以内;与商品化试剂盒相比较,该检测方法对13株登革流行病毒均可获阳性结果;经过Bland-Altman 一致性分析,商品化试剂盒和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本检测结果一致性达到92.59%.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 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含内参的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可作为登革病毒与寨卡病毒感染者的早期快速鉴别诊断的有效工具,也可用于病毒暴发地区的快速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