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link蛋白质组学建立鼻咽癌患者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前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急性放疗不良反应的关系,初步建立放疗期间重度急性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85例鼻咽癌患者。按照美国肿瘤放疗协作组(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评估放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和口干发生的最高等级不良反应,以其≥3级为重度。采用Olink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患者首次放疗前血浆中92种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标准化的蛋白表达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 t检验分析炎性细胞因子与临床因素及与放疗期间3种急性不良反应的关系。基于炎性细胞因子和(或)临床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以美国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评价标准评定的放疗期间最严重等级的不良反应是否重度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依据构建的各模型判断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效能。 结果:85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17例;中位年龄[ M( Q1, Q3)]49岁(43岁,6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其中64例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19例(22.1%)出现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1、2、3级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放疗前血浆白细胞介素22受体A1(IL-22RA1)、白细胞介素18受体1(IL-18R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4(TNFSF14)、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CP-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2、3级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放疗前血浆CD244、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LIF-R)和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1级和2级口干患者放疗前血浆IL-12B、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1(CXCL11)、LIF-R和IL-3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各临床因素与严重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均不相关(均 P>0.05),根据文献选取年龄、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患有糖尿病6个临床因素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1。根据细胞因子功能和既往文献,在差异细胞因子中选取IL-22RA1、IL-18R1、MCP-2、CCL11、CD244、CCL20和IL-33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2。结合上述临床因素和细胞因子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M3。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M1、M2和M3判断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7、0.841、0.868。 结论:不同等级急性放疗不良反应鼻咽癌患者间放疗前血浆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有差异,基于患者首次放疗前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合临床因素构建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重度急性放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脓毒症外源性ARDS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的转录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脓毒症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的差异表达基因(DEG),从转录组水平探讨脓毒症ARDS的早期诊断及防护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脂多糖(LPS)致脓毒症ARDS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LPS 15 mg/kg)与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6只。分别提取两组大鼠左肺组织RNA,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的双端测序模式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DESeq2软件以| log 2差异倍数(FC)|≥3且 P<0.001筛选DEG。对DEG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分离并提取2021年3月至1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收治的20例脓毒症患者及20例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共筛选出DEG 286个,其中上调基因202个,下调基因84个。GO富集分析表明,DEG主要参与了中性粒细胞趋化迁移、抗菌体液反应、宿主免疫应答及体液免疫反应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主要通过参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及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PPI分析共筛选出节点蛋白262个,相互作用关系852条边;筛选出前15位关键基因,分别为IL-6、TNF、IL-10、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L10、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XCR2、CXCL9、CC趋化因子配体7(CCL7)、CXCL11、CCL1、CXCL13、CCL12、CCL22。采用RT-qPCR对脓毒症ARD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PBMC进行差异基因测序验证,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5个代表性关键基因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IL-6 mRNA(2 -ΔΔCt):2.803±1.081比0.951±0.359,TNF mRNA(2 -ΔΔCt):2.376±0.799比1.150±0.504,CXCL10 mRNA(2 -ΔΔCt):2.500±0.815比1.107±0.515,CXCR3 mRNA(2 -ΔΔCt):1.655±0.628比0.720±0.388,CCL22 mRNA(2 -ΔΔCt):1.804±0.878比1.010±0.850,均 P<0.05〕,与RNA测序结果一致。 结论:炎症细胞趋化迁移脱颗粒、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和CXCL10/CXCR3、IL-17等信号通路在脓毒症外源性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肺损伤机制和临床防治的新思路及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过敏性哮喘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过敏性哮喘是以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复杂的、多基因相关的疾病。真菌、尘螨是过敏性哮喘最主要的吸入过敏原,并常以多种过敏原混合形式存在。近年来,遗传学研究证明多个基因与过敏性哮喘发作相关。该文主要对与尘螨、真菌所致过敏性哮喘相关的基因如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33,ADAM33)、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糖蛋白A为主的重复序列(glycoprotein A repetitions predominant,GARP)、Toll样受体3 (toll like receptor 3,TLR3)、甘露糖结合凝集素2(mannose-binding lectin 2,MBL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17[chemokine(C-C motif) ligand 17,CCL17]等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CCR6通过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检测人趋化因子受体6(CCR6)、人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在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CR6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至2017年资料齐全的62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54例、直肠癌8例)手术切除存档蜡块,其中包含同期切除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灶的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组织中CCR6、CCL20、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CR6、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肝转移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CCR6、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CCR6与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CCR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1%(41/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 %(17/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14/20)。CCL20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9%(52/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E-钙黏着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42/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0%(10/20),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0%(13/20)。波形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0%(49/62);在伴有肝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0%(17/20),在肝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0.0%(18/20)。CCR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χ2=11.142, P=0.001)、肝转移( χ2=4.694, P=0.030)、TNM分期( χ2=21.785, P<0.001)密切相关;E-钙黏着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 χ2=4.694, P=0.030)、肝转移( χ2=4.253, P=0.039)、TNM分期( χ2=7.867, P=0.005)密切相关;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 χ2=7.293, P=0.007)、TNM分期( χ2=5.712, P=0.017)密切相关。CCR6、E-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均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均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CR6( OR=6.812,95% CI为1.206~38.474, P=0.030)、E-钙黏着蛋白( OR=0.256,95% CI为0.069~0.945, P=0.041)是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2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组织中,CCR6与E-钙黏着蛋白表达( r=0.454, P=0.044)、波形蛋白表达( r=0.509, P=0.022)相关。 结论:CCR6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肝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支气管哮喘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筛选支气管哮喘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哮喘患者巨噬细胞基因芯片数据GSE22528,该数据集包括了10份人肺泡灌洗液的转录组信息,其中哮喘患者和对照个体各5份。采用R 4.0.4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筛选出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DEGs编码蛋白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核心模块并确定核心DEGs。结果:肺泡灌洗液标本均来自加拿大白种人,哮喘患者和对照个体年龄范围分别为20~37和18~36岁,各组男性均为3例。哮喘患者上调基因449个,下调基因47个。GO分析显示:哮喘患者上调基因主要涉及对未折叠蛋白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集中于未折叠蛋白和生长因子的绑定;下调基因主要涉及组蛋白脱乙酰作用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等生物过程,分子功能集中于组蛋白脱乙酰酶活性。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通路主要由上调基因富集,涉及Hippo信号通路、肥厚型心肌病、雌激素信号通路、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基底细胞癌、神经活化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扩张型心肌病和黏附连接等信号通路。PPI分析共得到两个核心模块,筛选出14个核心DEGs,分别为促黑色素聚集激素(PMCH)、孤啡肽前体(PNOC)、鞘氨醇-1-磷酸受体2(S1PR2)、鞘氨醇-1-磷酸受体5(S1PR5)、CC型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Kelch样蛋白25(KLHL25)、泛素结合酶E2V2(UBE2V2)、F-box蛋白17(FBXO17)、味觉受体2型成员3(TAS2R3)、生长抑素受体2(SSTR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GRM2)、李斯特E3泛素蛋白连接酶1(LTN1)、LIM域特有蛋白7(LMO7)和环指蛋白19A基因(RNF19A),其中LTN1和UBE2V2下调,其余均上调。结论:哮喘患者与对照个体存在DEGs、PMCH、PNOC、S1PR2、S1PR5和CCL21基因等可能为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IgA肾病伴扁桃体炎患者Th22细胞及CCL27/CCR10轴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IgA肾病(IgAN)伴扁桃体炎患者辅助T细胞22(Th2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轴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临床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肾脏病理类型及是否合并扁桃体炎分为IgAN合并扁桃体炎(IgAN+扁桃体炎)组、单纯IgAN(IgAN)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和对照组(H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h22细胞及Th22细胞CC型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CCR10表达阳性细胞占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22细胞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促分化因子IL-1β、IL-6、TNF-α、CC型趋化因子配体(CCL)22、CCL20、CCL27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肾组织中CCL22、CCL20和CCL27的表达。比较分析各组临床病理指标、Th22细胞占比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4例IgAN患者,其中14例合并扁桃体炎,另纳入10例MsPGN患者及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各组性别、年龄匹配,血压、肾功能、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IgAN组、MsPGN组及IgAN+扁桃体炎组外周血Th22细胞、CCR10表达阳性细胞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IL-22、IL-1β、IL-6、TNF-α、CCL20、CCL22、CCL27水平亦较高,且IgAN+扁桃体炎组更为显著(均 P<0.05)。各组肾脏组织CCL20、CCL22、CCL27表达改变与其外周血变化一致。合并血尿的IgA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无血尿组患者。病理分型(E1、S1或T1-2)较重的IgA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占比显著高于病理分型较轻者(E0、S0或T0)。 结论:Th22细胞及CCL27/CCR10轴参与了IgAN发病过程,扁桃体炎可加重IgAN的临床与病理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尿酸血症状态下低度炎症的病理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状态下低度炎症的病理特点.方法:根据体质量随机将迪法克鹌鹑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以普通饲料∶酵母浸膏粉=4∶1制备食饵,并以该食饵喂养模型组鹌鹑,正常组鹌鹑则自由饮食饮水.分别于造模第10、20、30天检测血清尿酸,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33、IL-2、IL-13、IL-8、IL-17、IL-6、IL-10、IL-12/P40、IL-16、IL-2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CC配体2(CCL2)及γ干扰素(IFN-γ)、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2(Netrin-2)、五聚蛋白3(Pentraxin 3),观察各炎症介质强度变化;造模第30天,取鹌鹑肝、回肠、肾各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造模第20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差异炎症介质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鹌鹑血清尿酸水平高(P<0.05),以血清IL-17、IL-6、IL-33等为主的白细胞介素类,以IL-8、CCL2为主的趋化因子类,IFN-γ、TNF-α、CRP及GM-CSF水平均升高(P<0.05),而IL-13、IL-10水平降低(P<0.05).造模第20天,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UA状态下的低度炎症可能是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从而诱导IL-6、TNF-α等炎症介质产生.2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回肠组织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肝、肾组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鹌鹑血清中IL-6、TNF-α、CRP、IL-33、IL-17、IL-8、IFN-γ、CCL2、GM-CSF、IL-1β、IL-2、IL-6 水平均与血清尿酸水平正相关,IL-10、IL-13 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负相关.结论:HUA鹌鹑模型存在低度炎症,该低度炎症可能与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K-STAT等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XCL16、CCL20与炎症因子和黏膜愈合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炎症因子和黏膜愈合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收治的UC患者17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XCL16、CCL20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UC患者血清CXCL16、CCL20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根据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预后情况分为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CXCL16、CCL20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6、CCL20对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CXCL16、CCL20、IL-1β、IL-6、TNF-α、IL-17及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UC 患者血清 CXCL16、CCL20 分别与 IL-1β、IL-6、TNF-α、IL-17及CRP呈正相关(P<0.05),血清CXCL16与CCL20呈正相关(P<0.05).愈合不良组血清CXCL16、CCL20水平显著高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XCL16水平升高、CCL20水平升高、饮酒史、病情分级重度、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升高、CRP水平升高是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XCL16、CCL20联合检测预测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血清CXCL16、CCL20联合ESR、CRP预测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的AUC最大.结论 UC患者血清CXCL16、CCL20水平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对UC患者治疗后黏膜愈合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四妙勇安汤通过MEK1/2-ErK1/2途径改善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四妙勇安汤对尿酸钠诱导的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四妙勇安汤干预痛风性关节炎的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关系网络.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对照,0.000 3 g·kg-1)组及四妙勇安汤低、中、高剂量(6.075、12.150、24.300 g·kg-1)组,每组8只,预防性ig给药,每天1次,持续7d,ig第3天,除了对照组,构建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测量并计算大鼠踝关节肿胀度,HE染色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试剂盒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A、IL-17F、环氧化酶-2(COX-2)、趋化因子配体2(CXCL2)、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关节组织中MEK1/2-ErK1/2途径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AKT1、ALB、TNF、HSP90AA1、EGFR、SRC、VEGFA、CCND1、HRAS、MAPK3、MAP2K1 可能是四妙勇安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木犀草素可能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较重要的有效成分;生物过程(BP)中富集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对细胞迁移的积极调节、对外部刺激反应的负调节、小分子代谢过程的调控等过程密切相关,细胞组分(CC)分析包括分泌颗粒、细胞质囊泡、内质网、高尔基、血小板颗粒等,分子功能(MF)中富集基因靠前的有转录因子结合、蛋白激酶活性、激酶调节活性等;KEGG代谢通路主要富集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与模型组比较,四妙勇安汤高剂量可明显改善踝关节肿胀度(P<0.05);中、高剂量可缓解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炎性浸润;中、高剂量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中、高剂量组MAPK3、MAP2K1的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高剂量组ErK1/2、MEK1/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 四妙勇安汤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关键靶点ErK1/2、MEK1/2的表达,抑制下游炎症因子IL-17、TNF-α、IL-1β表达,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发挥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高通量测序分析高血压伴或不伴牙周炎大鼠牙龈mRNA差异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高血压大鼠伴或不伴牙周炎状态下牙龈组织中的差异mRNA,旨在为高血压伴牙周炎的防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获得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给予含8%(w/w)NaCl的高盐饲料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使用3-0的无菌丝线结扎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高血压组(H组)和高血压伴牙周炎组(PH组),测量血压、心率、牙槽骨吸收量和牙槽骨中破骨细胞数量;取3组牙龈组织进行NGS,分析组间差异基因表达;H组和PH组间所有差异基因行基因功能(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筛选关键基因;免疫组织化学验证关键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在各组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关键基因在各组全身循环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终点(第11周)时,H组和PH组的血压均高于N组(P<0.001),但PH组的血压与H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Micro-CT显示PH组下颌第一磨牙的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骨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ABC)距离较N组和H组增加,牙槽骨中破骨细胞数量多于N组和H组(均P<0.016 7).3组的共同差异基因为0个,H组和PH组牙龈组织共 235 个差异基因,相较于H组,在PH组有P-选择素(P-selectin,SELP)、角蛋白 16(keratin 16,KRT16)和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A9,S100A9)等137个上调基因,以及FK506结合蛋白 5(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介体复合体亚基 22(mediator complex subunit 22,MED22)和含锌指和BTB域16(zinc finger and BTB domain containing 16,ZBTB16)等98个下调基因.H组和PH组差异基因的GO分析结果提示,主要富集的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es,BP)为白细胞迁移,主要的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CC)为胶原三聚体复合物,主要的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s,MF)为细胞外基质结构的构建;H组和PH组差异基因的KEGG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之间受体相互作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信号通路中.通过PPI分析筛选出4个作用于高血压状态下牙周炎的关键基因,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Ⅰ型胶原α1(collagen type Ⅰ alpha 1,COL1α1)、趋化因子配体 1(chemokine ligand 1,CX-CL1).与N组和H组比较,IL-1β和TNF-α在PH组牙龈组织及全身血清中的表达均上调(P<0.016 7).结论 高血压伴牙周炎或不伴牙周炎时的差异mRNA为IL-1β和MMP-9以及差异信号通路为IL-17和TNF-α信号通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高血压伴牙周炎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