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Ⅵ型新城疫病毒时空传播动态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是禽类最重要的疫病病原之一,其中基因Ⅵ型NDV在鸽群广泛流行,给养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深入了解基因Ⅵ型NDV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和宿主间的传播动态,本研究通过病毒分离鉴定、高通量测序、完整F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和贝叶斯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获得4株广西NDV分离株,均为基因Ⅵ型.进一步的时空分析显示,基因Ⅵ型NDV最近的共同祖先时间为1972年(95%置信区间:1965~1978),估计进化速率为1.43×10-3 substitution/site/year(95%置信区间:1.27×10-3~1.59×10-3);意大利是欧洲基因Ⅵ型NDV早期的外溢传播中心,该病毒从欧洲传播至我国,随后华东和华南成为我国的主要传播中心;病毒存在从鸽(Columba livia)到野鸟和鸡(Gallus gallus)、从野鸟到鹌鹑(Coturnix coturnix)等的跨物种传播,但病毒传播最重要的宿主是鸽.分析结果表明基因Ⅵ型NDV正快速进化,有作为突变库的潜在威胁.基于"One Health"理念,应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主动监测,改善家禽管理策略,避免不同家禽之间及不同家禽与野鸟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接触.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基因Ⅵ型NDV的起源、传播与进化,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UHPLC-Q Exactive Plus HRMS鉴定小续命汤中的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活性成分及潜在机制,鹌鹑胚绒毛尿囊膜(qCAM)实验可视化小续命汤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结果:从小续命汤中鉴别出麻黄碱、升麻素苷和黄芩苷等68个成分,包括氨基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丁基苯肽类等化合物;成分与中风的交集靶点建立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共筛选出IL-6、TNF、EGFR、PDGFRB和PIK3CA等33个核心靶点;麻黄碱、黄芩苷和人参皂苷Rg1等57种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的富集分析表明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可能主要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信号通路等与血管生成相关的通路.qCAM实验中阳性对照组(Gas,0.02 mg)和小续命汤高剂量组(XXMD-H,2 mg,折合生药量16.69 mg)的血管相对面积比空白组显著增加(P<0.05),较好地可视化了小续命汤促进血管生成.结论:本研究通过结合UHPLC-Q Exactive Plus HRMS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阐明了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药效物质,得出潜在作用机制可能与作用于PI3K-AKT、VEGF等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有关,并通过qCAM实验评价其促进血管生成活性,RT-qPCR进一步验证相关靶点,为小续命汤的质量研究与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超高龄患者腮腺恶性肿瘤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年龄91岁,身高155 cm,体质量46 kg。因"右面部无痛性渐大肿物1年余,伴溃疡半年"入院。1年前偶然发现右侧颧面部及耳屏前部有一"鹌鹑蛋"大小包块,无明显疼痛不适,后包块逐渐增大并溃疡,期间未做任何处理,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救治收入我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高尿酸血症状态下低度炎症的病理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状态下低度炎症的病理特点.方法:根据体质量随机将迪法克鹌鹑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0只.以普通饲料∶酵母浸膏粉=4∶1制备食饵,并以该食饵喂养模型组鹌鹑,正常组鹌鹑则自由饮食饮水.分别于造模第10、20、30天检测血清尿酸,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33、IL-2、IL-13、IL-8、IL-17、IL-6、IL-10、IL-12/P40、IL-16、IL-21、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趋化因子CC配体2(CCL2)及γ干扰素(IFN-γ)、神经突起生长导向因子2(Netrin-2)、五聚蛋白3(Pentraxin 3),观察各炎症介质强度变化;造模第30天,取鹌鹑肝、回肠、肾各脏器组织,进行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造模第20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差异炎症介质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鹌鹑血清尿酸水平高(P<0.05),以血清IL-17、IL-6、IL-33等为主的白细胞介素类,以IL-8、CCL2为主的趋化因子类,IFN-γ、TNF-α、CRP及GM-CSF水平均升高(P<0.05),而IL-13、IL-10水平降低(P<0.05).造模第20天,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UA状态下的低度炎症可能是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激活、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间相互作用,从而诱导IL-6、TNF-α等炎症介质产生.2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回肠组织黏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肝、肾组织未见明显差异.差异炎症介质与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鹌鹑血清中IL-6、TNF-α、CRP、IL-33、IL-17、IL-8、IFN-γ、CCL2、GM-CSF、IL-1β、IL-2、IL-6 水平均与血清尿酸水平正相关,IL-10、IL-13 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负相关.结论:HUA鹌鹑模型存在低度炎症,该低度炎症可能与尿酸代谢靶点群通过IL-17、JAK-STAT等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调控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家禽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7/6
CRISPR-Cas系统是细菌或古细菌内抵御病毒再次入侵的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能够对靶向核酸进行切割.基于Cas9 蛋白及其突变体的特性,科学家开发出多样化的基因编辑工具,能够对细胞内的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等基因编辑操作,实现生物的遗传变异;或对DNA或RNA进行表观修饰,调控基因的表达,已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禽类是农业中的重要物种,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质.在禽类的基因组编辑和修饰中,CRISPR-Cas9 技术仍处于研究状态,且只在鸡和鹌鹑两种家禽上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从CRISPR-Cas9 系统的组成成分、传递方法、优化策略介绍了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家禽生产和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开发适用于家禽体系的CRISPR-Cas9 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咽后隙巨大脂肪瘤伴术中哮喘发作1例
编辑人员丨2024/6/22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 岁,因"发现颈部包块 3 月"入院.患者诉 3月前发现颈部包块,右侧明显,约鹌鹑蛋大小、柔软,未予以重视,近 20 天感吞咽不适、呼吸不畅,夜间打鼾明显,近 2 天症状加重,入院前 1 天于县医院行CT示颈部脂肪瘤可能.病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无改变,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超声诊断右膝外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术后复发1例
编辑人员丨2024/5/25
患者 男,63岁.因"右膝关节外侧发现肿物9月余,进行性增大2月"于2020年3月9日收住入院.患者入院前9月余无明显诱因发现右膝关节外侧包块,约鹌鹑蛋大小,无压痛,质韧,局部无红肿、破溃,当时未予重视.随时间推移,包块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并出现局部胀痛不适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建立封闭群实验用鹌鹑微卫星DNA遗传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鹌鹑微卫星位点,利用种间转移法,在鹌鹑近缘物种—鸡和鸭筛选适合鹌鹑的微卫星DNA位点.提取鹌鹑肝组织DNA作为模板,并通过PCR扩增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相应的位点进行筛选.最后根据所选微卫星位点扩增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筛选出适用于鹌鹑遗传质量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并建立检测方法.结果 初步确定适用于封闭群实验用鹌鹑遗传检测的23个微卫星位点组合.结论 初步建立了实验用鹌鹑的遗传质量检测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奥马珠单抗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患者男,93岁,全身反复起水疱伴瘙痒3+年,加重1+月.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控制病情,此次因停药后病情复发加重,皮肤科情况:颈项、躯干及四肢散见蚕豆至鹌鹑蛋大小水疱、血疱,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躯干及四肢见黄豆至鸡蛋大小糜烂、溃疡面,基底潮红,部分触痛明显.经皮损病理回示确诊为大疱性类天疱疮.排除绝对禁忌症后予奥马珠单抗300 mg皮下注射2次后瘙痒明显缓解,皮损消退.出院后继续每月予奥马珠单抗300 mg皮下注射1次.随访2个月,患者皮损未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子宫内膜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表现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患者女性,49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4个月就诊,流血呈淡粉色,量少,持续至下次月经来潮。同期出现颈部鹌鹑蛋大小肿物,活动度尚可,伴腹胀、腹痛、呃逆、食欲缺乏、乏力等症状,体质量下降10?kg。患者孕1产1,平素月经规律,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大小正常,未见正常内膜结构,宫腔内见4.9?cm×4.8?cm×2.9?cm大小的明显极低回声占位(),内部回声欠均匀,与肌层分界清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其内可见较丰富条状血流信号,分布欠规则(),呈低阻血流频谱。双附件区未见明确囊实性包块;盆腔少量积液。行宫腔镜检查见内膜明显增厚,呈粗大占位状,表面可见异常小血管()。刮宫2周,刮取大量内膜组织,宫腔刮出物送检病理提示弥漫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为明确淋巴瘤受累范围,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提示:左侧颈部、双腋下、腹膜后、双侧髂血管旁、胃小弯侧、肠系膜、盆腔内及右侧腹股沟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全身骨髓代谢性弥漫性增高;脾、子宫内膜区、胃肠道代谢增高。胃肠镜检查证实胃窦、胃体小弯、十二指肠降部、回盲部等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