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5例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成人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haplo-HSCT的15例成人原发性HL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5例患者中男10例、女5例,中位年龄21(18~52)岁。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2型(FHL-2)8例,FHL-3 4例,Griscelli综合征2(GS-2)、X连锁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1型(XLP-1)、XLP-2各1例。确诊HLH至接受haplo-HSCT的中位时间为7(2~46)个月。所有患者移植前均接受HLH-94、HLH-2004或DEP方案诱导化疗,8例获得完全应答(CR),7例获得部分应答(PR)。移植预处理:Bu/Cy方案7例,TBI/Cy方案8例。输注单个核细胞12.6(9.2~20.3)×10 8/kg,CD34 +细胞4.91(2.51~8.37)×10 6/kg。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3(10~23)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12(9~36)d。原发、继发性植入失败各1例。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71.4%(10/14),慢性GVHD发生率为30.8%(4/13)。移植后预期5年总生存(OS)率为65.5%(95% CI 34.9%~73.3%),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6.7%(4/15)。一线诱导治疗后立即接受移植(8例)、二线诱导治疗难治/复发患者(7例)的移植后预期5年OS率分别为87.5%(95% CI 38.7%~66.3%)、42.9%(95% CI 8.5%~65.2%)( χ2=2.387, P=0.122)。移植前CR(8例)、PR(7例)患者的移植后预期5年OS率分别为85.7%(95% CI 50.4%~89.8%)、42.9%(95% CI 6.4%~53.0%)( χ2=3.185, P=0.074)。 结论:haplo-HSCT是成人原发性HLH的有效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糖波动加剧1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8~12周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每组8只。3周后取大鼠主动脉,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其改变;用免疫荧光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分别测定Col Ⅰ和Runx2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以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即为正常葡萄糖组和高浓度葡萄糖组;通过交替给予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每12 h更换1次,培养72 h构建血糖波动细胞模型。3组细胞分别加入0.5 μmol/L NF-κB阻滞剂5-(4-氟苯基)-2-脲基噻吩-3-甲酰胺(TPCA-1),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细胞Col Ⅰ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纤维化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42±0.10)%、(21.30±0.74)%和(44.39±1.09)%( P<0.05);ColⅠ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2±0.88、50.04±3.56和77.52±2.69( P<0.05),其mRNA表达水平为1.00±0.10、2.02±0.28和2.83±0.33( P<0.05),蛋白表达水平为1.05±0.03、2.06±0.32和4.93±0.25( P<0.05)。(2)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Runx2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50.00±7.35、204.84±2.32和391.48±7.13( P<0.05),其mRNA水平分别为1.02±0.02、1.27±0.04和2.18±0.12( P<0.0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01、2.34±0.36和4.52±0.75( P<0.05)。(3)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1、1.96±0.13和2.64±0.21( P<0.05)。(4)加入TPCA-1后,高浓度葡萄糖组和波动葡萄糖组ColⅠ和Runx2的蛋白表达均较未加TPCA-1明显减少( P<0.05)。 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激活NF-κB上调Runx2的表达,从而加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靶向miR-126调节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外泌体(Exo)靶向miR-126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将hREC置于30 mmol/L葡萄糖EGM-2-MV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并于含1% O 2的低氧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建立高糖低氧细胞模型。建模后分为Exo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PBS组、Exo组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分别与PBS、100 μg/ml的hUCMSC Exo共培养。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浓度为500 nmol/L mTOR抑制剂ADZ2014、25 μmol/L HIF-1α抑制剂YC-1分别预处理hREC 12 h后,再行高糖低氧诱导后与PBS共培养。PBS+anti-miR126组、Exo+anti-miR126组:miR-126 LNA Power Inhibitor探针转染高糖低氧诱导的hREC,转染6 h后分别与PBS、hUCMSC Exo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PBS组、Exo组共培养0、8、16、24 h细胞中miRNA-126表达水平。共培养24 h时,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qPCR分别检测PBS组、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水平。Western blot、qPCR检测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表达水平。qPCR检测PBS+anti-miR126组、Exo+ 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 mRNA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共培养0、8、16、24 h,Exo组细胞中miR-126 mRN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95.900, P<0.05)。与PBS组比较,Exo组细胞中mTOR、HIF-1α蛋白表达( t=3.466、6.804)以及mTOR、HIF-1α、VEGF-A mRNA表达( t=8.642,7.897、6.099)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BS+anti-mTOR组、PBS+anti-HIF-1α组细胞中VEGF-A蛋白( t=3.337、7.380)、mRNA( t=8.515、10.400)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Exo+anti-miR126组细胞中VEGF-A、mTOR、HIF-1α 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664、6.136、6.247, P<0.05)。 结论:miR-126通过mTOR/HIF-1α通路参与调节hUCMSC Exo对高糖诱导的hREC中VEGF-A水平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反刍思维对首发抑郁症患者1年结局的影响: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是否能够预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访1年抑郁症水平,家庭功能是否在反刍思维与抑郁水平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方法:纳入符合入组要求的首发抑郁症患者65例,所有被试均接受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on response scale,RRS)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测验(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所有被试接受1年的随访,采用阶层线性回归分析与中介分析,研究基线阶段的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对随访1年抑郁水平的预测作用。结果:在基线阶段,首发抑郁症患者的反刍思维、角色、情感介入、总的功能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别为 r=0.49, P<0.01; r=0.30, P=0.02; r=0.43, P<0.01; r=0.50, P<0.01)。基线阶段反刍思维、情感介入与总的功能可以预测随访1年抑郁水平( β=0.315, t=2.954, P=0.005; β=0.261, t=2.550, P=0.013; β=0.323, t=2.952, P=0.005)。中介分析显示,情感介入与总的功能在基线阶段反刍思维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情感介入点估计值=0.040,95% CI=0.012~0.090;总的功能点估计值=0.066,95% CI=0.017~0.143)。 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基线阶段的反刍思维与家庭功能对随访1年抑郁水平有一定预测作用;家庭功能在基线阶段反刍思维与随访1年抑郁水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irc_0006577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和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irc_0006577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和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中的表达和影响,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潜在的功能。方法:使用重组蛋白TGF-β1(终质量浓度为10 ng/ml)诱导HK-2细胞作为肾纤维化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诱导48 h、96 h及144 h后的实验组四组,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使用新生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作为先天性肾积水模型,将动物分为SHAM组和UUO组两组,每组各3只,分别于术后第5天和第14天取左侧肾脏。采用qRT-PCR检测小鼠肾脏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BCL-2、BAX的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用于观察组织形态学和纤维化程度。将细胞分为nc+TGF-β1和si+TGF-β1两组,构建circ_0006577的siRNA表达载体,于HK-2细胞贴壁生长达30%时加入,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q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circ_0006577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cadherin、α-SMA、BCL-2、BAX的表达情况,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利用circbank和targetscan8.0数据库预测circ_0006577与RSU-1mRNA可能共同结合的microRNA。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qRT-PCR结果表明circ_0006577分别在TGF-β1诱导48 h、96 h、144 h后的实验组中表达上调(48 h表达量为1.757±0.269, t=-3.12, P=0.035;96 h表达量为2.519±0.381, t=-5.31, P=0.006;144 h表达量为3.121±0.660, t=-4.99, P=0.008)。与同一天数SHAM组相比,新生小鼠UUO组中circ_0006577的表达在第5天和第14天时表达上调(2.805±0.109, t=-24.33, P<0.001;4.121±0.104, t=-27.71, P<0.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表明,沉默circ_0006577后,与nc+TGF-β1组相比,si+TGF-β1组中α-SMA(表达量为0.363±0.059)、BAX(表达量为0.394±0.114)的表达减少,而E-cadherin(表达量为3.307±1.045)、BCL-2(表达量为4.051±0.705)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通过CCK-8分析测定,沉默circ_0006577在转染48 h后抑制细胞增殖率(相对吸光度值为0.093±0.019比0.179±0.0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78, P=0.032)。根据circbank和targetscan8.0数据库预测到circ_0006577与RSU-1mRNA可能共同结合的10个microRNA。 结论:circ_0006577参与先天性梗阻性肾病的发生发展,沉默circ_0006577可改善TGF-β1诱导的HK-2细胞纤维化和凋亡,这或可成为治疗先天性梗阻性肾病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生长撑开型非融合矫形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远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完成生长撑开型非融合矫形技术(growth friendly non-fusion technique, GF)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患者的远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10月完成GF治疗的26例EOS患者,男12例、女1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7.2±2.4)岁。16例患者采用传统生长棒技术治疗,10例患者接受纵向可撑开型人工钛肋技术(vertical expandable prosthetic titanium rib,VEPTR)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2次以上的撑开手术且完成生长棒及VEPTR治疗后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收集患者初次手术前、术后即刻、完成GF治疗时以及末次随访时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同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共接受145次撑开手术,撑开次数为(5.6±2.1)次。患者完成GF治疗时年龄(12.6±1.6)岁,GF治疗撑开时间为(4.7±1.4)年,完成GF治疗后随访时间为(2.9±0.9)年。内固定初次置入术后主弯Cobb角由术前81.2°±17.3°明显降低至41.1° ±13.1°( t=8.124, P< 0.001),末次撑开时增加至48.8°±15.4°。16例患者在末次撑开手术后再行终末融合手术,主弯Cobb角由末次撑开时52.8°±16.1°降低至45.4°±14.8°( t=2.415, P=0.035),矫正率为14.1%±9.4%;余10例患者未行终末融合手术而直接进行长期随访。患者完成GF治疗时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分别为44.9°±16.2°和45.2°±15.6°;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主弯Cobb角矫正率为44.3%±15.5%。内固定置入术后胸椎高度及脊柱高度均较初次手术前明显增加,生长棒撑开期间胸椎高度(T 1~T 12)和T 1~S 1高度分别增加(3.3±0.9)cm和(5.6±1.9)cm,每次撑开手术后胸椎高度和T 1~S 1高度分别可获得(0.6±0.3)cm和(1.0±0.4)cm的增加。术后14例患者发生36例次并发症,撑开期间13例患者共发生27例次并发症,完成GF治疗后的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发生9例次并发症。 结论:GF矫形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EOS患者畸形的进展,同时维持躯干的生长发育,完成GF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撑开期间明显降低,但反复撑开后行终末融合手术的矫正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图像分析的五倍子没食子酸薄层色谱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五倍子中没食子酸为研究对象,探讨Image J软件用于薄层色谱定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硅胶GF 254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酸乙酯-甲酸(5∶5∶1)为展开剂,紫外光灯(254 nm)下拍照;采用聚酰胺薄膜,以75%乙醇-冰醋酸(50∶1)为展开剂,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日光下拍照。将图像导入Image J软件进行分析,以外标两点法计算五倍子中没食子酸含量。采用HPLC法,以甲醇-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在273 nm波长下测定五倍子中没食子酸含量。 结果:硅胶GF 254薄层板没食子酸定量限为0.401 6 μg,线性范围2.855~9.515 μg( r 2=0.996 0),回收率为105.12%( RSD=3.48%);聚酰胺薄膜没食子酸定量限为0.363 4 μg,线性范围1.427~4.758 μg( r 2=0.991 5),回收率为103.75%( RSD=4.60%);HPLC法没食子酸的定量限为4.42 ng,线性范围0.122~0.977 μg( r 2=0.999 9),回收率为98.30%( RSD=1.40%),3种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 RSD值均<5%。使用Image J测得的没食子酸含量与HPLC测定结果比较,最大相对误差9.30%,最小相对误差1.62%。 结论:Image J软件可用于薄层色谱定量分析,可作为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补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肾脏病理结构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对无菌小鼠肾脏病理结构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瘦素缺陷的ob/ob雄性小鼠(ob组, n=20)高脂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 n=10)。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检测粪便菌群结构与多样性。选取无菌C57BL/6小鼠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菌正常组(GF-NC组)、无菌对照组(GF-CON组)和无菌糖尿病组(GF-DM组),每组各10只,分别以灌胃针将等容量磷酸盐缓冲溶液(不含粪便)、磷酸盐缓冲溶液(含对照组野生型小鼠粪便)、磷酸盐缓冲溶液(含ob组小鼠粪便)灌胃,每次0.2 ml,每日1次。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病理变化,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造模成功的ob组小鼠体重、血糖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肠道菌群的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66±0.16和4.40±0.13、0.028±0.002和0.046±0.005, t=3.19、2.57,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ob组小鼠肠道内厚壁菌门数量减少,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数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 P<0.05);放线菌门数量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菌群移植8周时,GF-DM组小鼠肾脏肾小球细胞数增多、体积增大,肾小管萎缩。与GF-CON组相比,4周、8周时GF-DM组小鼠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26±2.93)和(2.19±0.85)μmol/L,(11.04±3.32)和(3.13±0.74)μmol/L, t=2.80、3.65,均 P<0.01]。 结论:糖尿病小鼠菌群结构及多样性与正常小鼠菌群存在差异,肠道移植糖尿病小鼠菌群后的无菌小鼠肾脏病理结构出现异常,且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升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与组织胶注射治疗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与组织胶注射治疗带来的风险与获益。方法:2015年6月—2020年6月,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或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符合胃底曲张静脉呈蔓状隆起(Hashizume标准F1型)的食管胃连通型血管(LDRf分型标准Le,gf型)病例193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式分成胃底及食管套扎组(胃底和食管曲张静脉均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32例)、组织胶组(胃底曲张静脉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71例)和单纯食管套扎组(仅食管曲张静脉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90例),对比分析3组的再出血率、治疗有效率、治疗显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再出血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2.68%(9/71)和3.33%(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10, P<0.016)。(2)3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0%。治疗显效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37.50%(12/32)、25.35%(18/71)和14.44%(13/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702, P<0.016)。(3)3组均未出现肺部感染、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穿孔。胸痛或腹痛发生率胃底及食管套扎组、组织胶组和单纯食管套扎组分别为18.75%(6/32)、11.27%(8/71)和2.22%(2/90),仅在胃底及食管套扎组与单纯食管套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524, P<0.016)。发热、恶心呕吐发生率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同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以及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联合食管静脉曲张行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对于蔓状隆起型胃底静脉曲张病例并无更多获益,而单纯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可能获益更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尿中铊测定的胶体钯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建立尿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经硝酸-Triton X-100稀释液稀释后,以胶体钯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热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铊的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尿铊的胶体钯用量为6μl,灰化和原子化温度分别为600~800℃和1 700~1 900℃;铊浓度在0.33~5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2,检出限为0.33 μg/L,加标回收率为92.7%~102.3%,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2.55%~3.66%、1.77%~3.85%。结论:该方法测定尿中铊含量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可应用于职业接触铊工人的生物监测和铊应急中毒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