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精准诊断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与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LA)-B 27相关、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早期一般仅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亦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晚期可因脊柱和外周关节的骨化而导致驼背或跛行。AS是一种全身性炎性疾病,可伴有前葡萄膜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传导阻滞、肺上叶纤维化、神经系统受累或肾淀粉样变(继发性)等。因此内科医生应予足够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糖波动加剧1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8~12周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霉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每组8只。3周后取大鼠主动脉,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其改变;用免疫荧光法测定Ⅰ型胶原蛋白(ColⅠ)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RT-PCR)分别测定Col Ⅰ和Runx2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原代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别以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细胞,即为正常葡萄糖组和高浓度葡萄糖组;通过交替给予含有5.5和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液,每12 h更换1次,培养72 h构建血糖波动细胞模型。3组细胞分别加入0.5 μmol/L NF-κB阻滞剂5-(4-氟苯基)-2-脲基噻吩-3-甲酰胺(TPCA-1),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细胞Col Ⅰ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ColⅠ、Runx2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纤维化占总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42±0.10)%、(21.30±0.74)%和(44.39±1.09)%( P<0.05);ColⅠ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2±0.88、50.04±3.56和77.52±2.69( P<0.05),其mRNA表达水平为1.00±0.10、2.02±0.28和2.83±0.33( P<0.05),蛋白表达水平为1.05±0.03、2.06±0.32和4.93±0.25( P<0.05)。(2)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中,Runx2的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50.00±7.35、204.84±2.32和391.48±7.13( P<0.05),其mRNA水平分别为1.02±0.02、1.27±0.04和2.18±0.12( P<0.0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3±0.01、2.34±0.36和4.52±0.75( P<0.05)。(3)血糖控制组、血糖未控制组和血糖波动组大鼠主动脉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02±0.01、1.96±0.13和2.64±0.21( P<0.05)。(4)加入TPCA-1后,高浓度葡萄糖组和波动葡萄糖组ColⅠ和Runx2的蛋白表达均较未加TPCA-1明显减少( P<0.05)。 结论:血糖波动可能通过激活NF-κB上调Runx2的表达,从而加剧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纤维化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物制剂在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膜后纤维化是一种以腹膜后组织的持续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常常累及腹膜后脏器,包绕腹主动脉、髂血管和输尿管等;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严重时可造成终末期肾病等严重后果。糖皮质激素单独或与他莫昔芬和(或)免疫抑制剂联用是本病的一线用药。但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大,且减药或停药后复发率高。另外,部分患者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反应欠佳,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生物制剂的普及,多种生物制剂,如靶向B细胞、IL-6受体抑制剂、靶向TNF通路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心血管MR T 1 mapping/iECV定量分析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评价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MR(CMR)定量技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指数(T 1 mapping/iECV)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患者的临床价值,并探索其与传统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影像及临床资料确诊为慢性AI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常规扫描序列、初始及增强后T 1 mapping检查,CMR图像经后处理分析,计算主动脉瓣反流分数、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质量分数、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和iECV。基于CMR反流分数结果,将AI患者分为轻度组(9例)、中度组(14例)和重度组(13例)。3组AI患者初始及增强后T 1值、ECV及iECV等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心血管相关病史、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LGE阳性率等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左心室常规功能参数LVEF与iECV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 结果:3组AI患者年龄、性别、心血管相关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3组不同反流程度AI患者比较:(1)3组患者LGE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随着主动脉瓣反流分级程度增高,替代性纤维化发生率增加。(2)3组患者初始T 1值、增强后T 1值及ECV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H值分别为1.815、0.929、2.496, P均>0.05)。3组iECV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6.725, P<0.001),重度组iECV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 P<0.05)。iECV与LVEF呈负相关( r=-0.649, P<0.001)。 结论:无创性CMR定量参数技术T 1 mapping/iECV能识别不同反流程度AI患者发生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并与传统心功能参数LVEF有较高的相关性,具有反映左心室功能失代偿前可逆阶段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腹主动脉腔静脉内瘘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通过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构建腹主动脉腔静脉内瘘(abdominal aortocaval fistula,ACF)模型,为后续机制及干预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250~300 g),按6∶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肾衰竭组( n=60,0.75%腺嘌呤饲料)和对照组( n=10,不含腺嘌呤的相同饲料),喂饲4周后,肾衰竭组按1∶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选取30只行开腹手术构建ACF模型(肾衰竭+ACF组)。通过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检测及Masson染色评估肾衰竭模型的建立,应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验证ACF模型的构建情况。ACF手术6周后取材,心脏采血法取血并留取ACF大鼠血管组织进行病理学(HE染色)研究。 结果:喂饲4周时,与对照组( n=10)比较,肾衰竭组( n=10)大鼠血肌酐[(63.8±23.5)μmol/L比(33.0±3.8)μmol/L, Z=3.651, P<0.001]和血尿素氮[(13.1±6.9)mmol/L比(5.3±0.6)mmol/L, Z=3.254, P=0.001]水平均较高。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肾衰竭组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间质纤维化及血管损伤等病理改变。ACF术后5只大鼠死亡,存活率为83.3%。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肾衰竭+ACF组通畅(23/25)的ACF吻合口处探及动脉向静脉分流的湍流血流。HE染色结果显示,肾衰竭+ACF组ACF静脉流出道出现典型的偏心性新生内膜增生。 结论:腺嘌呤诱导的肾衰竭大鼠ACF模型构建成功,ACF表现典型的偏心性新生内膜增生,该模型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新生内膜增生的机制研究及干预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KKε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促进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IKKε对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载脂蛋白E敲除(ApoE -/-)的小鼠与载脂蛋白E和IKKε双敲(ApoE -/-IKKε -/-)的小鼠用生理盐水(salin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分别刺激28天,检测小鼠的代谢水平以及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小鼠的动脉直径,应用HE染色检测动脉瘤的病理性变化,马松染色检测小鼠动脉的纤维化水平,荧光法检测活性氧的产生和释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 结果:ApoE -/-IKKε -/-双敲小鼠与ApoE -/-单敲小鼠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oE -/-IKKε -/-双敲小鼠动脉直径显著小于ApoE -/-单敲小鼠。ApoE -/-IKKε -/-双敲小鼠纤维胶原化水平显著低于ApoE -/-单敲小鼠,且ApoE -/-IKKε -/-双敲小鼠中活性氧的产生水平明显低于ApoE -/-单敲小鼠。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均发现,ApoE -/-IKKε -/-双敲小鼠中LC3B与Beclin-1的表达水平均较ApoE -/-单敲小鼠有明显的降低。 结论:小鼠IKKε基因的敲除能够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自噬,从而减少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星状神经节切除对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切除左侧星状神经节(left stellate ganglion,LSG)或右侧星状神经节(right stellate ganglion,RSG)对大鼠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区别。方法:取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LSG组、RSG组3组,每组各10只。3组均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模型;LSG和RSG组分别通过手术钝性分离并切除LSG或RSG,对照组不做此处理。记录3组大鼠术前、术后30 min及术后10周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前及术后10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心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并计算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和射血分数,判断大鼠心功能的状态;术后10周取大鼠心脏标本,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程度,判断心室重构情况。结果:术后30 min,对照组、LSG组、RSG组大鼠的心率分别为(352.4±4.3)、(320.3±4.0)和(297.9±5.9)次/min,血压分别为(142.8±2.3)、(123.4±2.7)和(129.6±2.9)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0周,3组大鼠的心率分别为(352.9±4.0)、(321.6±3.4)和(301.0±4.1)次/min,血压分别为(145.6±1.9)、(124.8±1.7)和(130.4±4.4)mmHg。LSG和RSG组术后30 min及10周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RSG组心率低于LSG组( P均<0.001)。术后10周,对照组有严重的左心室扩张,LSG和RSG组虽有左心室肥厚,但程度较轻;对照组、LSG组、RSG组大鼠的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3.2±0.3)、(2.5±0.1)和(2.5±0.1)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为(7.5±0.3)、(5.5±0.3)和(5.7±0.2)mm,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分别为(9.5±0.3)、(4.5±0.2)和(4.8±0.2)ml,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分别为(21.6±1.3)%、(49.1±3.9)%和(47.4±1.5)%,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0.9±2.5)%、(81.9±2.1)%和(80.0±2.3)%。LSG和RSG组较对照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小,左心室缩短率和射血分数高( P均<0.001);术后10周,对照组、LSG组、RSG组大鼠Ⅰ型胶原纤维的值分别为(0.354±0.013)、(0.211±0.012)和(0.243±0.013),Ⅰ和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分别为(1.109±0.065)、(0.737±0.055)和(0.839±0.075)。LSG和RSG组较对照组Ⅰ型胶原纤维,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低( P<0.001)。 结论:星状神经节切除后可减轻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切除LSG和RSG有类似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Erdheim-Chester病的突变谱系及治疗选择
编辑人员丨4天前
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 ECD)是最常见的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930年由Jakob Erdheim和William Chester首次报道,目前全球有约1 500例已知病例。ECD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略多,主要累及骨骼、肺、腹膜后、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垂体、眶后组织及皮肤等。骨骼受累者主要表现为双侧长骨骨干和干骺端对称性骨皮质硬化,仅50%的患者存在骨痛。胸膜或肺实质受累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肺功能可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减低,胸部CT可表现为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小叶中央结节影、磨玻璃影或肺囊肿等。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可因肾周脂肪和肾周筋膜对称浸润出现"毛肾"现象,病变可包绕输尿管造成输尿管狭窄、肾积水、慢性肾功能不全。大血管受累患者病变可累及主动脉干分支,可出现腹痛、胸痛、背痛。ECD可累及心脏,右心房或房室沟占位最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是不良预后因素,临床表现受病灶部位影响,不同部位病变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垂体受累导致的尿崩症是ECD患者最常见的内分泌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眶后组织增生或眼睑黄色瘤。ECD的诊断需要依靠特征性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若患者有不明原因骨痛(特别是四肢远端骨痛),伴心血管、神经系统或皮肤表现,同时骨显像提示长骨骨干和干骺端对称性骨皮质硬化,应怀疑ECD。ECD的病理表现为受累脏器中有泡沫样组织细胞,伴炎性细胞和多核巨细胞(Touton细胞)浸润,纤维组织混合其中或包绕在外,免疫组化:CD68(+)、XⅢa(+)、CD163(+)、Fascin(+)、CD1a(-)、langerin(-)、S100(+/-)。2012年在ECD病灶组织中发现了BRAF V600E突变,从而确定ECD为一种克隆性肿瘤;RNA测序发现ECD具有与髓系祖细胞或巨噬细胞类似的转录谱,且有研究在BRAF V600E突变阳性ECD患者的CD34 +造血干/祖细胞、单核细胞和髓系树突状细胞中也发现了BRAF V600E突变,提示ECD是一种髓系来源的肿瘤;还有研究发现,ECD患者IL-6、INF-α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升高,这些因子可能发挥了组织细胞的局部激活和募集作用,进而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因此目前认为ECD是一种炎性髓系肿瘤。ECD的一线治疗包括干扰素-α(IFN-α),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等。本文回顾了ECD相关文献,对ECD的突变谱系及治疗选择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流出道梗阻和医源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主动脉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退包括人工瓣叶撕裂、钙化、纤维化及血管翳形成等,可造成瓣膜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生物瓣狭窄或者关闭不全。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该文报道1例TAVR术后瓣下梗阻患者,考虑为严重血管翳形成伴医源性室间隔缺损,采用经导管主动脉瓣中瓣植入术和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完成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β受体阻滞剂阻断TLR4炎症通路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脓毒症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e组)、脓毒症组(CLP组)、艾司洛尔组(CLP+ES组)、TLR4抑制剂组(CLP+TAK-242组)每组15只。Shame组实施盲肠探查术,CLP组、CLP+ES组与CLP+TAK-242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法(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CLP+ES组于CLP术后12 h给予腹腔注射艾司洛尔稀释液20 mg/kg;CLP+TAK-242组于上述相同时间点给予腹腔注射TAK-242 3 mg/kg;Shame组与CLP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采集并处理标本。取心肌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心肌组织中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及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采用马松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NF-κB以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aspartic acid specific cysteine protease 1,caspase-1)蛋白表达;取腹主动脉血采用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Shame组相比,CLP组心肌病理损伤、纤维化以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加重,心肌损伤指标cTn-I与炎症介质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升高[(8.70±0.22) vs. (4.41±0.31),(445.57±9.13) vs.(219.60±5.52),(165.55±2.18) vs.(93.47±3.37),(124.12±2.59) vs.(67.63±6.04),均 P<0.05];与CLP组相比,CLP+ES组与CLP+TAK=242组心肌损伤显著减轻,炎症递质水平明显降低[(5.38±0.18)与(5.37±0.13) vs.(8.70±0.22),(322.73±7.63)与(300.58±17.47) vs.(445.57±9.13),(121.28±5.44)与(120.30±4.95) vs.(165.55±2.18),(102.60±4.09)与(105.08±7.21) vs.(124.12±2.59), 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CLP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LR4、MyD88、NF-κB及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均比Shame组明显升高[(1.79±0.15) vs.(1.15±0.04),(4.70±0.30) vs.(3.87±0.10),(0.35±0.04) vs.(0.18±0.02),(2.27±0.29) vs.(1.15±0.07),均 P<0.05 ],而CLP+ES组与CLP+TAK=242组中该四个蛋白表达较CLP组显著降低[(1.31±0.16)与(1.18±0.14) vs.(1.79±0.15),(1.50±0.16)与(1.46±0.19) vs.(2.27±0.29),(0.27±0.02)与(0.24±0.01) vs.(0.35±0.04),(1.50±0.16)与(1.46±0.19) vs.(2.27±0.29),均 P<0.05]。 结论: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来减轻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及抑制炎症介质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