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六家肿瘤中心与欧美肿瘤中心放疗医师培养工作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对比国内外优秀放疗中心肿瘤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经验,为中国肿瘤专科医院放疗基地医师培养体制提供改进的依据。方法:通过电子问卷邮件和在线调查,收取中国6家省级肿瘤专科医院和欧美5家肿瘤专科中心的住院医师及教师反馈,描述和比较培养模式。结果:中国26位住院医师和23位教师参与调查。国外20位住院医师和1位教师回答问卷,并反馈4份专科医师培养制度文件。中国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分成2个阶段,本研究结果反应第一阶段情况。在培养目标、临床实践培养形式、轮转培养规则以及考核设置上中国与国外相同。但中国比国外规范化培训时长少(2~3年比4~5年)。中国项目覆盖主要常见病种;国外按照病种轮转保证每个病种的实践。中国工作量多数为40~60 h/周,国外住院医师工作时间多依照本地法规要求,但美国纽约项目长达60~80 h/周。结论:中国6家肿瘤中心放疗专科医师培养第一阶段在总体目标、培养模式和考核方向上与欧美优质项目相似,但在项目总时长尤其是放疗科内轮转时长和按照病种轮转方面低于欧美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应急远程教学情境下医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业表现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应急远程教学情境下医学本科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和学业表现的关系。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31名2018级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学习动机与策略问卷(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MSLQ)的学习动机部分测量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SPSS 2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来描述学习动机和学业表现间的关系;使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不同特征的学生之间的差异。 结果:①学习信念、自我效能、学习目标、任务价值感4个维度两两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②学业表现与自我效能、学习目标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关系显著;③高表现组与低表现组的自我效能和学习目标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动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学习情境下,需增强大学英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设置注重深度学习的学习目标,提升学习任务价值感和学习信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管理科研基金对促进医院发展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院级管理科研基金项目对促进医院发展发挥的作用。方法:分析管理科研基金历年资助的项目数量,专业领域分布,项目负责人信息和项目产出情况,总结选题变化趋势与特点,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的方式,分析评价该项目在促进医院发展中发挥的作用。结果:基金设立以来,至今共资助管理课题113项,申报204项;80%的项目负责人来自行政管理部门;课题所属专业领域广泛;课题负责人呈现高学历、年轻化特点。结论:管理科研基金项目达到了设立时的目标,已形成稳定的影响力,选题围绕医院发展中持续提升的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能够促进管理干部的成长,是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进一步加强全过程管理、设立课题指南、完善评审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管理科研课题促进医院发展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促进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对护理学专业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英语水平和知识表达技能等综合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成立学习小组,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微课制作。以2017级和2018级护理学专业医学生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试验组教学与学生自学中应用微课。对比考试成绩和分析调查问卷,验证自制微课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采用SPSS 20.0进行 t检验。 结果:自制微课53部;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期末理论及实验考试成绩均提升( P<0.05),其中学习小组成员成绩优秀率达31.25%(10/32);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使用微课课堂教学满意度达90.24%(74/82),85.37%(70/82)的学生希望参与微课制作,100.00%(40/40)的学习小组成员认为制作微课带动了自主学习,82.50%(33/40)以上的学生表示知识表达得到有效锻炼,67.50%(27/40)的学生的医学英语从中获得提升。 结论:自制解剖学双语微课是实现护理学专业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8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证据应用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证据在我国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应用现状。方法:基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证据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我国81所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证据应用现况。结果:调查的81所医院中,93.83%(76/81)的医院将跌倒筛查纳入老年住院患者入院评估中,49.38%(40/81)的医院使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跌倒筛查。同时,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评估的医院占62.96%(51/81),而将害怕跌倒、尿失禁、鞋袜穿着、足部问题等纳入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筛查/评估的医院仅占25.93%~40.74%。此外,跌倒预防干预措施在调查医院中的实施率为12.35%~79.01%,且有实施个性化跌倒预防干预证据的医院仅占60.49%(49/81)。另一方面,护士、护工、患者、管床医生的跌倒预防参与率均高于80.00%,而药师、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的跌倒预防参与率仅为12.35%~24.69%。结论:医院应根据院内环境及老年住院患者特征,确立应纳入跌倒筛查/评估的危险因素并选择适合的筛查/评估工具;鼓励、培养本院所需要的人员参与其中,并建立适合的多学科跌倒预防团队,推动跌倒评估及个性化跌倒干预措施在临床中的实施,从而达到应用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证据,降低跌倒发生率及伤害率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科研案例中德育素材融合至"实验中医学"教学的实践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评价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融合至"实验中医学"教学的效果。方法:挖掘以往"实验中医学"教学中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并将其巧妙融入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设计调查问卷,从"通过案例讲解引申出其中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形式可好,是否有助于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态度是否有所触动""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触动学生的10项具体内容及认可度"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肯定授课形式,且认为此形式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的学生均占到95.8%,认为所融入的人文精神对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有所触动的学生占87.5%;对科学家感人事迹触动学生的10项内容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77.1%~89.6%,其中肯定比例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甘于寂寞、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尊重他人及其科研成果,同时又具有挑战科研权威的勇气"。结论:将科研案例隐含的德育素材融入"实验中医学"教学的形式和效果均较好,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早临床教学理念的儿科临床教学改革:以新医科职业体验社会实践课程为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为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本研究以开设的新医科职业体验社会实践作为研究课程,剖析儿科临床教学改革,并通过课堂访谈及课后问卷调查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多元评价模式,发现线下教学中动手更多的教学内容学生更感兴趣、评价度更高,八年制学生较五年制学生在线下教学中参与度更高,且八年制学生对线上教学评价也高于五年制学生。151名学生[84.36%(151/179)]通过本门课程了解了儿科医生的临床工作内容。说明基于早临床教学理念下的儿科临床教学改革,能达到医学生早临床、早接触的教学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效果分析与优化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针对性提出优化改进措施,达到培训效果同质化。方法:结合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结果,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针对2019年、2020年结业的324名住院医师进行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87.65%。通过比较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的首次执医和结业考核通过率、六大核心胜任力培训达标情况,得出其培训效果结论。采用SPSS 21.0进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首次执医和结业考核通过率并轨专硕和单位人均高于社会人,最高通过率分别达到100%(10/10)和97.3%(72/74);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两项通过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轨专硕的六大核心胜任力总体达标情况优于社会人和单位人;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在职业素养( P=0.048)、病人管理( P=0.030)、沟通合作( P=0.026)、学习提升( P=0.003)四大能力培训达标方面,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专业能力( P=0.131)和教学能力( P=0.061)培训达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研究者所在医院不同身份类型住院医师考核通过率无差异,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同质化培训目的。但在六大核心胜任力达标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国15岁及以上吸烟人群复吸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 OR=4.618,95% 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 OR=9.782,95% 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 OR=1.710,95% 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 OR=0.562,95% 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 OR=0.487,95% 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 结论: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体外动态心脏模型在心脏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动态心脏模型与基于案例和问题学习(case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CPBL)教学方法相结合在心脏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下文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心脏超声科进行住培的8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入科的40名学员设为试验组,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入科的40名学员设为对照组。试验组接受体外动态心脏模型与C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具与C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员出科时的考核成绩,并对两组学员进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员的理论考试成绩、读片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和人文素养成绩分别为(42.72±1.78)分、(43.00±1.91)分、(44.27±2.24)分、(43.37±2.35)分均高于对照组学员的(41.82±1.75)分、(41.55±2.26)分、(43.05±2.64)分、(41.57±2.48)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比对照组学员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92.5%(37/40)比75.0%(30/40)]、"培养临床思维能力"[90.0%(36/40)比70.0%(28/40)]、"提高影像读片能力"[92.5%(37/40)比72.5%(29/40)]、"提高上机操作能力"[90.0%(36/40)比67.5%(27/40)]、"提高学习兴趣"[90.0%(36/40)比72.5%(29/40)]和"提高学习效率"[92.5%(37/40)比75.0%(30/40)]方面的选择比例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体外动态心脏模型与CP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于心脏超声科住培,能够调动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完成住培培养目标、提高住培的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