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破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Jumonji结构域蛋白3(JMJD3)在炎症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牙周炎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分析2022年发表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牙周组织单细胞测序的结果,并收集2021年6至12月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和口腔颌面外科牙周手术和拔牙术中获取的健康及牙周炎患者的牙龈样本各9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构建小鼠牙周炎模型,实验分组为:健康对照+生理盐水组、丝线结扎+生理盐水组、丝线结扎+GSK-J4(JMJD3抑制剂)组。体外使用牙龈卟啉单胞菌(Pg)来源的脂多糖(LPS)(Pg-LPS)模拟牙周炎症微环境,并使用靶向Jmjd3的小干扰RNA(siRNA)、GSK-J4分别处理巨噬细胞。siRNA转染实验分组为:阴性对照序列转染(NC)组、siRNA-Jmjd3组、NC+LPS组、siRNA-Jmjd3+LPS组。抑制剂实验分组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GSK-J4组、DMSO+LPS组、GSK-J4+LPS组。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探索JMJD3在体内、体外环境下对巨噬细胞极化及牙周炎症的影响。结果: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的JMJD3表达(1.97±0.91)显著高于健康牙龈组织(1.00±0.33)( t=2.45, P=0.048)。体外实验RT-qPCR结果显示,siRNA敲低JMJD3或使用GSK-J4抑制JMJD3均可促进炎症环境下巨噬细胞的M1极化,抑制M2极化:NC+LPS组精氨酸酶Ⅰ(Arg1)的表达(0.90±0.06)显著高于siRNA-Jmjd3+LPS组(0.61±0.11)( P<0.01);NC+LPS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分别为8.50±0.16、5.56±0.20、3.44±0.16)均显著低于siRNA-Jmjd3+LPS组(分别为14.63±0.48、8.55±0.10、11.72±0.58)(均 P<0.01)。DMSO+LPS组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Ym1)、Il-10的表达(分别为0.82±0.01、0.35±0.16、1.47±0.11)均显著高于GSK-J4+LPS组(分别为0.55±0.03、0.22±0.21、0.51±0.11)(均 P<0.01);DMSO+LPS组Il-6、Il-1β、Tnf-α的表达(分别为2.03±0.13、3.63±0.14和4.06±0.03)均显著低于GSK-J4+LPS组(分别为2.69±0.16、15.04±1.15、4.36±0.10)(均 P<0.01)。体内实验结果发现,抑制JMJD3加剧了小鼠实验性牙周炎的骨丧失,增加了小鼠炎症牙周组织中巨噬细胞的M1极化,降低了M2极化。丝线结扎+生理盐水组的颊侧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腭侧CEJ-ABC及M1/M2型巨噬细胞比值[分别为(0.26±0.03)、(0.24±0.01)mm和0.35±0.10]均显著低于丝线结扎+GSK-J4组[分别为(0.34±0.04)、(0.30±0.05)mm和2.50±0.58]( t=3.65, P=0.006; t=2.67, P=0.049; t=7.31, P=0.004)。 结论:单细胞测序及体内外实验验证JMJD3在牙周炎牙周组织中表达上调,JMJD3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牙周炎的牙槽骨破坏,从而在牙周炎症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慢性睡眠剥夺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GSK-3β/β-catenin对慢性睡眠剥夺致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48只10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抑制剂组(LiCl)、慢性睡眠剥夺组(CSD)和抑制剂+慢性睡眠剥夺干预组(LiCl+CSD),每组 n=12。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和强迫游泳实验对小鼠进行焦虑抑郁样行为学测试;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β-catenin、GSK-3β和p-GSK-3β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CSD组小鼠体质量[(26.53±0.76)g]增长低于对照组[(28.00±0.37)g]( q=4.119, P=0.041),LiCl+CSD组[(28.04±0.86)g]体质量较CSD组升高( q=4.240, P=0.036)。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CSD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比[(48.44±9.16)%]、开放臂停留时间占比[(16.47±10.42)%]均较对照组[(68.92±11.71)%,(42.93±15.89)%]显著下降( q=4.660, P=0.018; q=4.346, P=0.029),LiCl+CSD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占比[(32.92±12.05)%]较CSD组显著升高( q=2.432, P=0.038)。强迫游泳实验中,CSD组小鼠漂浮不动时间百分比[(55.00±5.36)%]显著高于对照组[(39.95±2.87)%]( P=0.023),LiCl+CSD组小鼠[(42.00±7.92)%]较CSD组有所下降( P=0.04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SD组小鼠海马组织p-GSK-3β和β-catenin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40, P=0.008),GSK-3β表达显著升高( P<0.001);与CSD组比较,CSD+LiCl组p-GSK-3β和β-catenin明显发生逆转( P=0.034, P=0.038)。 结论: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CSD致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IGF-1对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海马IGF-1/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睡眠剥夺模型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J小鼠(8周龄大小)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CC组)、REM期睡眠剥夺5 d组(SD组)、REM期睡眠剥夺5 d+腹腔注射IGF-1组(SD+IGF-1组)、REM期睡眠剥夺5 d+腹腔注射PBS组(SD+PBS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小鼠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利用Elisa法测定小鼠海马组织IGF-1蛋白含量,利用RT-qPCR测定小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 mRNA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p-Akt、Akt、p-GSK3β、GSK3β、Bcl-2、Caspase-9蛋白表达量。结果:SD组小鼠处于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11.87±1.67)s,(12.50±5.54)次]低于CC组[(19.40±1.75)s,(22.17±8.2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1,2.26,均 P<0.05);SD+IGF-1组小鼠处于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18.11±1.12)s,(21.83±10.26)次]高于SD+PBS组[(10.60±1.36)s,(11.50±3.9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69,2.42,均 P<0.05)。SD组小鼠海马组织IGF-1蛋白表达量[(579.38±55.95)pg/mg]较CC组[(729.13±79.46)pg/mg]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 P=0.001);SD+IGF-1组小鼠海马组织IGF-1蛋白表达量[(665.50±55.21)pg/mg]高于SD+PBS组[(563.40±76.33)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1, P=0.017)。SD组小鼠海马组织p-GSK3β蛋白表达(1.51±0.02)较CC组(1.47±0.03)升高,p-Akt蛋白表达(0.92±0.04)较CC组(1.18±0.05)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07, t=10.85,均 P<0.05),SD组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9表达(0.65±0.03)较CC组(0.60±0.02)升高,Bcl-2表达(0.93±0.03)较CC组(1.00±0.04)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65,3.98, P<0.05);SD+IGF-1组小鼠海马组织p-GSK3β与p-Akt蛋白表达[(1.57±0.03),(1.20±0.04)]较SD+PBS组[(1.51±0.03),(0.92±0.05)]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3.98,11.49,均 P<0.05),SD+IGF-1组小鼠海马组织Caspase-9表达(0.60±0.03)较SD+PBS组(0.67±0.02)降低,SD+IGF-1组小鼠海马组织Bcl-2表达(1.00±0.03)较SD+PBS组(0.93±0.02)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19,3.83,均 P<0.05)。SD组小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 mRNA表达水平[(3.36±0.67),(2.00±0.40),(4.63±0.72)]较C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8,6.15,12.37,均 P<0.05);SD+IGF-1组小鼠海马组织TNF-α、IL-1β、IL-6 mRNA表达[(1.21±0.25),(1.08±0.33),(0.98±0.47)]较SD+PBS组[(3.86±0.79),(2.11±0.30),(4.43±0.67)]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81,5.76,10.39,均 P<0.05)。 结论:小鼠REM睡眠剥夺后认知功能下降,而腹腔注射补充IGF-1后认知功能改善,这可能与IGF-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凋亡相关信号转导和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睡眠障碍对辐照后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SD)对骨髓造血干细胞放射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6~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56只,以 60Co γ射线对小鼠进行全身照射5.0、7.5 Gy。通过睡眠障碍仪建立SD模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Con组)、睡眠障碍组(SD组)、单纯照射组(IR组)、照后SD组(IR+SD组)、照后SD给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组(IR+SD+PBS组)、照后SD给GSK2795039组(IR+SD+GSK组)、照后SD给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IR+SD+NAC组),共7组,每组8只。取小鼠尾静脉血,检测5.0 Gy受照后外周血变化;并观察7.5 Gy照后小鼠生存率。采用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观察骨髓细胞致密性与细胞数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造血干细胞(LSK)的数量,以及凋亡水平和细胞周期变化,分析LSK的活性氧(ROS)、线粒体来源活性氧(mtROS)等指标。采用酶标仪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NADPH)和谷胱甘肽(GSSG/GSH)观察LSK的氧化应激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的表达,分选小鼠LSK细胞,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NOX1-4、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IR组相比,IR+SD组小鼠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恢复显著减慢( t=4.39、6.37, P<0.05),骨髓细胞计数由(2.14±0.38)×10 7降至(3.59±0.29)×10 7( t=8.55, P<0.05),LSK细胞的G 0期比例显著降低,凋亡比例显著升高( t=7.53、8.21, P<0.05),ROS、mtROS、NADP+/NADPH水平均显著升高( t=22.99、29.47、3.77, P<0.05)。IR情况下,SD进一步促进NOX2及Caspase-1活化及下游IL-1β、IL-6、IL-18、TNF-α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升高( t=6.95、6.01、8.39、4.91、5.56, P<0.05)。抑制NOX2-ROS可以挽救SD诱导的照后造血损伤加重,从而显著减少LSK凋亡比例以及炎症因子表达,最终加速LSK的损伤恢复( t=9.24、3.92, P<0.05)。 结论:SD促进了IR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细胞损伤,主要通过激活NOX2-ROS-Caspase-1轴使细胞内炎症因子和ROS水平升高,促进细胞凋亡,最终抑制骨髓造血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交泰丸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的葡萄糖代谢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交泰丸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胰岛素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3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交泰丸低剂量组(2.1 g/kg)、交泰丸中剂量组(4.2 g/kg)、交泰丸高剂量组(8.4 g/kg)、多奈哌齐组(3 mg/kg),C57BL/6J雄性小鼠为正常组,10只/组.给药4周后,采用水迷宫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神经元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小鼠脑组织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情况,ELISA试剂盒测定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小鼠脑组织中Aβ42、胰岛素PI3K/AKT通路以及下游GLUTs等相关指标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稀疏,小鼠脑组织Aβ淀粉样斑块沉积显著增多(P<0.001),Aβ4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升高(P<0.001),小鼠海马PI3K蛋白以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海马与皮质AKT蛋白表达(P<0.05)、AKT mRNA表达(P<0.001)、InR蛋白表达(P<0.05),GLUT1、GLUT3、GLUT4蛋白表达(P<0.05)及mRNA表达(P<0.001)均降低,GSK3β蛋白表达(P<0.01)及GSK3β mRNA表达(P<0.001)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交泰丸各组和多奈哌齐组小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尤其是交泰丸中剂量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多,小鼠海马、皮质Aβ淀粉样斑块沉积减少(P<0.01),Aβ42蛋白表达下调(P<0.001),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P<0.001),小鼠海马、皮质PI3K、AKT、InR、GLUT1、GLUT3、GLUT4蛋白(P<0.05)及mRNA(P<0.01)表达不同程度升高,GSK3β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结论 交泰丸可通过激活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胰岛素PI3K/AKT通路,调控其下游GLUTs表达水平,提高大脑葡萄糖代谢能力,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代综方对肥胖小鼠白色脂肪组织糖原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代综方对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糖原代谢的影响,探讨其激活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建立肥胖模型,将成模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和代综方低(0.20 g/kg)、高(0.40 g/kg)剂量组,另取常规维持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2只,各给药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6周.测量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取肩胛棕色脂肪组织及腹股沟、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分别测定脂肪组织质量并计算体脂系数,HE染色观察脂肪组织形态变化,PAS染色观察脂肪组织糖原分布,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糖原合成酶2(Gys2)、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c(Ppp1r3c)、糖原合酶激酶(GSK)-3β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各时点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TC、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腹股沟、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及体脂系数显著升高(P<0.01),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细胞肥大、呈大空泡样,糖原积累较少,Gys2、Ppp1r3c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代综方高剂量组小鼠给药4、6周体质量和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G、TC、HDL-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肾周、附睾白色脂肪组织质量及体脂系数显著降低(P<0.05,P<0.01),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质量显著降低(P<0.05),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可见多处形态不规则的小空泡,周围伴有细胞核聚集,糖原积累增加,Gys2、Ppp1r3c阳性表达显著升高(P<0.01).各组小鼠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GSK-3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代综方可通过上调Ppp1r3c表达提高Gys2活性,促进糖原合成,诱导脂肪组织棕色化,增加脂肪产热,改善肥胖及相关糖脂代谢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EA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内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鞣花酸(ellagic acid,EA)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3(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探讨鞣花酸对双转基因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32只SPF级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 4 组,即 APP/PS1 组、APP/PS1+EA 组、APP/PS1+LY294002 组、APP/PS1+EA+LY294002 组,每组 8 只,另外选取8只SPF级C57BL/6J野生型小鼠(Wild type)作为空白对照组,即WT组.APP/PS1+EA组给予50 mg·kg-1· d-1 灌胃 EA;APP/PS1+LY294002 组予以 1.5 mg·kg-1· d-1 腹腔注射 PI3K 抑制剂 LY294002;APP/PS1+EA+LY294002 组予以 50 mg·kg-1·d-1 灌胃 EA,同时按 1.5 mg ·kg-1·d-1腹腔注射LY294002;WT组和APP/PS1组于相同时间点灌胃等体积10%二甲基亚砜(DMSO).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60天.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GSK-3β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WT组相比,其他四组的逃避潜伏期均增长(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APP/PS1组、APP/PS1+LY294002 组和 APP/PS1+EA+LY294002 组中的PI3K、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APP/PS1+EA组的PI3 K表达量降低(P<0.05),AKT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升高(P<0.05);与WT组相比,APP/PS1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线粒体结构破坏,大部分线粒体出现肿胀,线粒体的内膜和外模不完整,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微管、微丝缠结,排列紊乱,而APP/PS1+EA组神经元细胞数较APP/PS1组增多,线粒体结构较清晰,可见清楚的线粒体嵴,线粒体轻度水肿.微管、微丝排列较整齐有序.结论 鞣花酸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和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I3K、AKT、GSK-3β等相关蛋白降低AD模型小鼠海马氧化应激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GSK-J4减轻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GSK-J4 如何降低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方法 使用高脂饲料(HFD)喂养C57/BL6 小鼠 16 周后,连续腹腔注射GSK-J4 16 d,在此期间监测小鼠体质量和体温.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瘦素的表达.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附睾和皮下脂肪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评价附睾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程度.RT-qPCR分析巨噬细胞中相关细胞因子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GSK-J4 时间依赖性降低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清中瘦素表达水平(P<0.01);减少附睾和皮下脂肪组织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11c+减少;增加皮下白色脂肪棕色化程度;刺激棕色脂肪组织中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降低IL-1β表达水平.结论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GSK-J4 可以减少巨噬细胞的M1 极化.GSK-J4 处理小鼠后可显著降低HFD所致肥胖小鼠的体质量,增加能量消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氯化锂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维持缺氧心肌的缝隙连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在心肌慢性缺氧环境下,研究氯化锂对心肌间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 将25只C57BL/6J小鼠分为常氧组、缺氧组、常氧对照组、缺氧+生理盐水组和缺氧+氯化锂组.缺氧组采用10%氧浓度缺氧4周.缺氧+生理盐水组和缺氧+氯化锂组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氯化锂.用电生理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律失常情况、心率和射血分数.用免疫荧光观察连接蛋白43(Cx43)的分布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x43、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和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水平.结果 与常氧组比,缺氧组小鼠心率较快[(448±18)次/min vs.(401±13)次/min,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56±5)% vs.(73±4)%,P<0.05],心律失常评分增加[(3.4±0.5)分vs.(0.6±0.5)分,P<0.05],Cx43表达减少.与缺氧+生理盐水组比,缺氧+氯化锂组的小鼠心率降低[(412±11)次/min vs.(454±18)次/min,P<0.05],射血分数增加[(69±3)%vs.(55±4)%,P<0.05],心律失常评分减少[(1.8±0.4)%vs.(3.0±0.7)%,P<0.05],Cx43增加,p-GSK-3β与总GSK-3β的比值增加.结论 在心肌慢性缺氧中,氯化锂能通过抑制GSK-3β信号,维持缝隙连接,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对KK-Ay糖尿病小鼠骨骼肌糖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中药降糖复方水提取物(WEJTD)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模型KK-Ay小鼠骨骼肌糖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KK-Ay小鼠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MH,250 mg/kg)组和WEJTD低、中、高剂量(2、4、8 g/kg)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天ig给药1次,共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2周后,取小鼠血清,ELISA试剂盒法检测胰岛素水平;Trizol法提取肌肉组织中的RNA,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磷脂酰肌醇激酶-3(PI3K)、蛋白激酶B(Akt)、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β)、糖原合成酶(GS)、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mRNA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WEJTD高、中剂量显著上调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骨骼肌中IRS-1 mRNA水平(P<0.05、0.001);高、中、低剂量均显著下调骨骼肌中GSK-3β mRNA水平,显著上调PI3K、Akt、GLUT-4、GS mRNA水平(P<0.05、0.01、0.001).结论 中药降糖复方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糖原沉积,刺激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