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ttaFlow Bioseal封闭剂对椭圆形根管抗垂直折裂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讨GuttaFlow Bioseal根管封闭剂对椭圆形根管抗垂直折裂能力的影响.方法:CBCT扫描60颗正畸减数拔除的下颌单根前磨牙,当距离根尖5 mm处颊舌管径大于等于近远中管径2倍时,为符合筛选条件的椭圆形根管.使用Protaper系统将30颗椭圆形根管的离体牙预备至F2,随机分为GuttaFlow Bioseal充填组和iRoot SP充填组,每组分别用热垂直加压法、冷牙胶侧压法及单尖法充填根管.选取5颗离体牙作为阴性对照组.将充填完好的牙根在37℃、100%湿度的恒温箱中保存14天后,垂直放入自聚合丙烯酸树脂圆柱模型中,随后将样本固定于万能试验机的下板,用直径4 mm的球以1 mm/min的速度垂直向下加压,直至出现折裂,用N记载负载值.采用SPSS 2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进行LSD分析,显微镜下分析断裂模式.结果:GuttaFlow Bioseal充填组及iRoot SP充填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321),不同组间抗垂直折裂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使用热垂直加压充填法与单尖法时,GuttaFlow Bioseal充填后的样本牙抗垂直折裂能力显著高于iRoot SP,而使用冷侧压充填法时的抗垂直折裂能力显著低于iRoot SP.结论:使用热垂直加压充填法和单尖法充填根管时,GuttaFlow Bioseal有提高牙根抗垂直折裂能力的潜力,但仍需更多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GuttaFlow? 2充填系统与热牙胶充填系统对根管充填临床疗效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GuttaFlow? 2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技术与热牙胶充填进行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15例患牙系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7例患牙,共162个根管,用GuttaFlow? 2加大锥度牙胶尖充填根管;对照组58例患牙,共166个根管,用AH-PLUS加大锥度牙胶尖热牙胶充填根管.记录2组根管充填时间,通过数字化牙片评价根管充填质量并观察患者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前牙组和后牙组根管充填时间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1);2组数字化牙片根管充填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仅1例(2.33%),经观察后疼痛消失.对照组术后疼痛7例(17.50%),其中6例轻度疼痛经观察后疼痛消失,1例中度疼痛经调合后疼痛缓解.结论:GuttaFlow? 2常温流动牙胶在保证临床充填质量的前提下,可明显减少充填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但GuttaFlow? 2的长期封闭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根充止点下预备根管对常温流动牙胶充填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不同根充止点下预备前牙单根管对常温流动牙胶充填质量和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 离体单根管前牙60颗,按随机对照实验设计的原则,以不同根充止点(分别距根尖孔0.5 mm、1 mm及2 mm处)随机分为3组,均用0.06锥度MTwo镍钛器械预备至25号,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记录充填物超填情况,X线片评价充填情况,透明技术染料渗透法观察根尖封闭情况.结果 在不同根充止点下预备后,随着根充止点离根尖孔距离缩短,虽然超填的根管数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根充止点离根尖孔距离增加,欠填的根管数增加,其中根充止点离根尖孔2 mm组的欠填根管数显著高于离根尖孔0.5 mm组.根充止点离根尖孔处0.5 mm或1 mm,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后微渗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根充止点离根尖孔2 mm组微渗漏距离显著增加.结论 根充止点离根尖孔0.5 mm或1 mm可提高常温流动牙胶充填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根管终末冲洗方案对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与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新型根管冲洗药物QMiX,17%乙二胺四乙酸(EDTA)+0.2%西曲溴铵(CTR)作为终末根管冲洗方案对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GuttaFlow与根管壁牙本质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30颗单根离体人牙截冠后根管预备,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终末冲洗方案(n=10),QMiX组、EDTA+CTR组及生理盐水(NS)组.螺旋充填器导入GuttaFlow充填根管.每个牙根由冠方向根方依次获取3个厚度约为2 mm的水平切片,应用薄片推出实验进行粘接强度检测.体式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方式.结果 QMiX组的GuttaFlow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EDTA+CTR组和NS组(P<0.05),EDTA+CTR组与N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终末冲洗方案均以混合型断裂为主要断裂方式.结论 QMiX作为终末冲洗方案可提高硅氧烷类根管封闭剂GuttaFlow与根管壁牙本质的粘接效果,但EDTA+CTR配伍方案对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uttaFlow(R)2常温流动牙胶在磨牙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GuttaFlow(R) 2常温流动牙胶在后牙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疗效, 为更高效、更舒适、更简单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90颗后牙随机分为2组, A组45颗以GuttaFlow(R) 2常温流动牙胶配合主尖行单尖法一次性根管治疗, B组45颗以i Root SP配合主尖做一次性热牙胶充填.对A、B组治疗时间, 以及治疗后24 h、3 d、7 d、1个月、3个月疼痛指数与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 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在治疗操作时间上, A组为 (63.20±6.54) min, B组为 (86.12±8.08) min, A组明显优于B组 (P<0.01) .A、B 2组疼痛指数在治疗后24 h分别为 (2.40±0.54) 和 (4.60±1.31), 治疗后3 d分别为 (1.80±0.63) 和 (3.10±1.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7 d、1个月、3个月后均无明显差异 (P>0.05);A、B两组治疗有效率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GuttaFlow(R) 2常温流动牙胶在单尖法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比热牙胶充填有着其独特优势, 可普遍用于一次性后牙根管治疗, 同时也给专科医生提供了新思路, 为大家自主创新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uttaFlow2根管充填系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GuttaFlow2常温流动牙胶是一种新型的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质的硅酮类根管充填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包含牙胶和封闭剂两种成分,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引起学者们的关注.GuttaFlow2根管充填系统是一种永久性充填的冷流动系统,运用单尖法即可完成根管充填,不需要加热、加压,简单,高效且安全.本文就新一代GuttaFlow根管充填系统的特征、充填材料性能、充填技术等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锥形束CT评价3种根管充填方法的再治疗效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锥形束CT扫描评价3种方法根管充填后采用Mtwo-R再治疗的效率.方法 30颗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截冠后使用Mtwo镍钛锉根管预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iRoot SP单尖法充填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Mtwo-R再治疗锉去除根充物,记录再治疗所用时间.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BCT扫描,超声荡洗2 min,再次CBCT扫描,测量Mtwo-R再治疗后及超声荡洗后根管充填材料体积,计算剩余根管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结果 操作时间GuttaFlow组<冷侧压组
0.05).超声荡洗后剩余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GuttaFlow组 0.05).在辅助超声荡洗后,3组剩余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根管再治疗后3组均会残留根管充填材料,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后充填材料更容易被去除,iRoot SP最不容易被清除,辅助超声荡洗能提高iRoot SP的清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温流动牙胶Ⅱ行单根管根充后即刻桩道预备根尖封闭性的体外实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第二代常温流动牙胶(GuttaFlow2)充填系统在单根管根充后即刻桩道预备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选取单根管离体牙80颗,随机分为6组.A1组、A2组:Gutta Flow2+主牙胶尖根充(n=15、n=15);B组:AH Plus+热牙胶根充(n=15);C组:AH Plus+冷侧压根充(n=15);D组:为阳性对照(n=10);E组:为阴性对照(n=10).各组根管预备后按分组完成根充.A1、B、C组延迟桩道预备,A2组即刻桩道预备,D、E组不做桩道预备.染色,利用透明牙技术通过染料渗透长度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各组染料渗透长度比较A1,B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A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utta Flow2充填系统用于单根管根充并桩道预备后的根尖封闭效果优于AH Plus结合热、冷牙胶根充;即刻桩道预备对Gutta Flow2充填系统的根尖封闭性无明显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iRoot SP、GuttaFlow2、AH Plus根管封闭剂的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对两种常温流动根充封闭剂(硅酸钙基-iRoot SP、硅氧烷基-GuttaFlow2)结合单尖充填技术以及常用封闭剂(AH Plus)结合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短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将279颗患牙(656个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iRoot SP组、GuttaFlow2组以及AH Plus组.记录每个根管的充填时间,拍数字化牙片评估每个根管的充填效果,并于术后1周及1月进行回访,记录患者的疼痛发生率.SPSS18.0对以上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的根管充填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的充填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较AH Plus组明显缩短(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的术后疼痛无统计学差异(P>0.05),iRoot SP组与GuttaFlow2组均较AH Plus组疼痛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GuttaFlow2和iRoot SP配合单尖充填技术较常用热牙胶充填技术节省填充时间,且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疼痛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三种因素对根管桩道预备后根尖封闭性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价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根管封闭剂三种因素对桩道预备后根管的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共选取45颗规则的直根管牙根及40颗椭圆形根管牙根,分为9组.其中实验组A组为规则的直根管,A1.iRoot SP+热牙胶(n=10),A2.iRoot SP+单尖法(n=10),A3:GuttaFlow2+热牙胶(n=10),A4:GuttaFlow2+单尖法(n=10);实验组B组为椭圆形根管,Bl:iRoot SP+热牙胶(n=10),B2:iRoot SP+单尖法(n=10),B3:GuttaFlow2+热牙胶(n=10),B4.GuttaFlow2+单尖法(n=10);C组为空白对照组,规则的直根管,不作充填(n=5).实验组充填结束后均行纤维桩桩道预备.使用染料渗透技术评价根尖微渗漏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牙本质与根管封闭剂界面的微观形态.结果:A1、A2、A3、A4、B1、B2、B3、B4组分别为(2.97±0.89)、(2.93±1.36)、(0.98±0.68)、(0.99±0.73)、(3.20±1.08)、(3.26±1.17)、(1.10±0.85)、(1.04±0.97)mm,C组渗透根管全长.对结果进行三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根管形态及根管充填方法对根尖封闭性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封闭剂对根尖封闭性有显著影响(P<0.05).扫描电镜观察,使用GuttaFlow2组封闭剂与根管壁的结合较为紧密.结论:对于桩道预备后的根管,根管封闭剂是影响根尖封闭性的主要因素,GuttaFlow2略优于iRoot SP.根管形态、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三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