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脓毒症性心肌病患者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水平在脓毒症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入科时心脏超声显示射血分数是否<50%分为普通脓毒症组( n=79)和脓毒症性心肌病组( n=28),比较两组患者入科2 h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乳酸水平、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常规凝血指标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复合物(t-PAIC)、血栓调节蛋白(TM)、TAT、纤溶酶-α 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性心肌病的诊断界值,并用Kaplan-Meier法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率的影响。 结果:与普通脓毒症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02(0.01,0.09)ng/ml]、NT-proBNP[1 118.09(333.25,2 687.00)pg/ml]、乳酸[1.35(0.90,2.60)mmol/L]、TAT[6.50(3.94,12.14)ng/ml]、PIC[1.256(0.668,2.045)μg/ml]及t-PAIC[10.50(6.70,21.30)ng/ml]比较,脓毒症性心肌病组入科时的心肌钙蛋白I[0.75(0.01,6.02)ng/ml]、NT-proBNP[12 125.14(4 185.89,33 611.62)pg/ml]、乳酸[2.35(1.43,4.34)mmol/L]、TAT[19.85(9.08,45.78)ng/ml]、PIC[2.115(0.878,4.114)μg/ml]及t-PAIC[22.03(15.61,33.20)ng/ml]水平均升高( P<0.05)。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BNP阳性和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TAT水平预测脓毒症性心肌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取血浆TAT水平界值为8.26 ng/m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依次为0.82和0.63。K-M分析结果显示针对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者28 d生存率是未抗凝者的8.6倍。 结论:血浆TAT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心肌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TAT>8.26 ng/ml的脓毒症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22—2024年盐城市甲型H3N2流感病毒HA1和NA基因分子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2022—2024年盐城市分离的甲型H3N2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分子进化特征。方法:收集盐城市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间的流感哨点监测医院以及各县市区流感暴发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Rt-qPCR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甲型H3N2毒株,采用一步RT-PCR方法扩增HA1和NA基因并测序,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核苷酸、氨基酸位点变异及进化特征。结果: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间共采集5 020份样本,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8.59%(933/5 020)。2022年4月至2024年3月两个监测季冬春季流感峰明显,其中,仅2022年4月—2023年3月监测季夏季流感峰明显,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是两个监测季的优势流行株。遗传进化树显示:2022—2024年盐城市32株甲型H3N2毒株HA1和NA基因在各分支的聚类关系基本一致,2023—2024年24株分离株的HA1基因和NA基因与2022—2024年北半球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聚类位于3C.2a1b.2a.2a.3a.1进化谱系;2022年8株分离株与2021—2022年北半球疫苗株A/Cambodia/e0826360/2020(H3N2)聚类位于3C.2a1b.2a.1a进化谱系。6株分离株(A/JSTH/11735/2023、A/JSTH/11788/2023、A/JSTH/11974/2023、A/JSYD/353/2023、A/JSYD/354/2023、A/JSTH/138/2023)均发生F79L、N122D、P239S、K276E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既存在于散发株又存在于暴发株。盐城市甲型H3N2毒株HA1基因编码区抗原表位、受体结合位点、糖基化位点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异,基因层面上分析,2023—2024年24株分离株与2022—2024年北半球疫苗株A/Darwin/9/2021免疫原性匹配性较好,2022年8株分离株与2021—2022年北半球疫苗株A/Cambodia/e0826360/2020免疫原性匹配性较好。盐城市分离株未发生NA蛋白酶活性位点以及耐药位点的变化。结论:2022—2024年盐城市流行的甲型H3N2毒株HA1和NA基因正逐渐发生抗原性漂移,增加推荐疫苗株的不匹配度,造成流感的暴发流行。2022年盐城市分离株相对于疫苗株A/Darwin/9/2021(H3N2)已发生实质性抗原漂移。需要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变异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右肩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女,79岁,主因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个月余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不伴有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经休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后行局部小针刀对症治疗每周一次,共4次,症状仍无明显改善,再次就诊于疼痛科予局部封闭治疗,症状仍无明显好转,遂于我院就诊。临床检查:右肩稍肿胀,无明显畸形,局部皮肤无明显红肿、破溃,无明显肌肉萎缩,局部压痛阳性,右肩屈伸、内旋、外旋活动均受限,右上肢感觉无明显异常。行肩关节核磁检查提示右肩胛骨周围肌群弥漫性肿胀伴异常信号,软组织肿瘤?冈上肌腱撕裂。进一步完善肩关节增强核磁提示右肩胛骨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性大,骨转移瘤?骨质或软组织原发肿瘤不除外。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风湿免疫系列、肿瘤全组合系列等化验,红细胞沉降率58 mm/h,C反应蛋白29.47 mg/L,白蛋白33.6 g/L,余化验结果正常。行右肩肿物穿刺活检,病理考虑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B细胞源性,免疫组化:AE1/AE3(-),CK7(-),CK8/18(-),CK20(-),K1-67(约70%),LCA(+++),CD79a(+++),CD20(+++),CD43(+++),CD3(部分+),ACT(-),ALK(-),EMA(-),Desmin(-),S-100(少数+),Vimentin(+++),Myoglobin(-),Myosin(-),CD34(-),Calretinin(-),HBNE-1(-),CK5/6(-),SMA(-),TTF-1(-),HMB-45(-),WT1(-),Myo-D1(-),Melan-A(-)。PET-CT提示右侧肩胛骨局部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右侧锁骨上区、右侧肩胛后区、右侧肩部肌间隙、右侧腋下多发肿大淋巴结,代谢增高;结合病理考虑诊断右肩非霍奇金淋巴瘤,后于我院肿瘤科行R-CHOP方案化疗,目前随访患者右肩疼痛较前缓解,继续定期行化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基因组测序筛选非小细胞肺癌敏感甲基化位点的肺癌预警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测序筛选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敏感甲基化位点的肺癌早期预警体系的构建。方法:本研究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NSCLC手术切除的患者。实验分为两组:正常组织、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通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SCLC细胞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β-微管蛋白Ⅲ(TUBB3)和核糖核苷还原酶调节因子1(RRM1) mRNA的表达;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检测NSCLC细胞甲基化在基因上分布,使用测序数据进行胞嘧啶(C)-磷酸(p)-鸟嘌呤(G)甲基化图谱分析(CpG甲基化分析),组蛋白修饰数据分析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蛋白质免疫检测正常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组蛋白甲基化蛋和甲基化相关酶的表达。 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别用于分析连续和分类变量。Pearson(或Spearman)的秩相关系数用于分析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软件(版本3.1.1)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NSCLC细胞中ERCC1[(0.78±0.14)比(0.12±0.04), χ2=6.370, P<0.05]、TUBB3[(0.48±0.11)比(0.08±0.02), χ2=1.240, P<0.05]和RRM1 mRNA[(0.52±0.07)比(0.05±0.01), χ2=5.360, P<0.05]的表达下调表达;NSCLC组甲基化水平在转录起始位点升高,在基因间区降低( χ2=3.140, P<0.05);NSCLC组发现9个CpG的甲基化敏感位点(RUNX3、MIR196A1、HOXA11、OTP、GATA4、PTPRU、SLC15A3、ZIC1和TFAP2B);NSCLC组与对照组比较,组蛋白乙酰化(H3K9ac[(43.57±8.84)比(10.64±4.35), χ2=8.730, P<0.05]和H3K27ac[ (40.52±8.64)比(9.67±3.58), χ2=5.470, P<0.05])和组蛋白甲基化(H2az[(42.56±9.74)比(12.47±6.05), χ2=7.420, P<0.05],H3K4me1[(37.47±6.42)比(15.46±7.34), χ2=5.380, P<0.05],H3K4me2[(50.37±10.24)比(9.47±6.54), χ2=9.270, P<0.05],H3K4me3[(52.37±6.49)比(10.58±5.88), χ2=1.690, P<0.05]和H3K79me2[(34.55±6.42)比(11.23±6.94), χ2=3.450, P<0.05])降低;NSCLC组DNMT1(1.88±0.24)比(0.12±0.01), χ2=5.430, P<0.05]、DNMT3a(1.75±0.36)比(0.49±0.11), χ2=7.890, P<0.05]、DNMT3b(0.88±0.14)比(0.13±0.05), χ2=1.360, P<0.05]、H3K4me3(2.53±0.35)比(0.35±0.08), χ2=5.440, P<0.05]和H3K9me2(0.55±0.07)比(0.05±0.01), χ2=3.270, P<0.05]下调表达( P<0.05)。 结论: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密切相关,组蛋白甲基化和甲基化相关酶的表达也受到影响,甲基化敏感位点可以作为早期检测NSCLC的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治的23例MPNST,观察其临床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11~79岁(中位年龄36岁),其中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相关MPNST患者14例,散发性MPNST患者9例。发生于四肢7例、躯干4例、颈肩部3例、胸腔3例、脊柱旁2例、腹腔2例、腹膜后1例、盆腔1例。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条束状增生、紧密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17例(17/23,73.9%)肿瘤边缘可见神经纤维瘤样区域。低倍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丰富区与稀疏区交替镶嵌分布,形成大理石样外观。高倍镜下肿瘤细胞核形不规则,呈卵圆形或锥形、子弹头样或细长波浪样,7例肿瘤细胞明显多形性,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象活跃(≥3个/10 HPF),常可见地图样坏死。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阳性表达S-100蛋白(14/23,60.9%)、SOX10(11/23,47.8%);CD34纤维网格缺失(14/17),H3K27me3表达缺失(19/23,82.6%),1例出现SDHA及SDHB表达缺失。5例行二代测序患者中均发生NF1基因胚系或体系功能缺失性变异;4例有SUZ12基因体系突变,其中2例伴有TP53突变;1例伴有SDHA基因胚系突变及FAT1、BRAF、KRAS基因体系突变。随访19例,随访时间1~67个月;4例死亡,且均有NF-1病史。结论:MPNST的形态学谱系广泛,基因改变复杂,需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H3K27me3完全缺失是诊断MPNST的重要免疫标记,CD34纤维网格不完整常提示神经纤维瘤恶性转化,NF1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及PRC2基因复合物功能失活是较常见的分子诊断辅助依据,可能还伴有其他基因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ettl3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Ang Ⅱ诱导肾脏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3(Mettl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使用C57BL/6J小鼠,(1)细胞实验中,采用磁珠分选法培养纯化小鼠肾脏周细胞,并予以1×10 6 mmol/L的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Ang Ⅱ组;正常培养的周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及实时反转录PCR(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以验证转分化成功。采用斑点印迹、RT-qPCR、Western blot检测N6-甲基腺苷(m6A)修饰水平及相关酶[Mettl3、Mettl14、Wilms肿瘤蛋白1相关蛋白(WTAP)、肥胖相关蛋白(FTO)、ALKB同源蛋白5(ALKBH5)、YTH结构域家族蛋白(YTHDF)1、YTHDF2、YTHDC1、YTHDC2、YTHDC3]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转染Mettl3 shRNA的方法抑制细胞中的Mettl3表达,为sh-Mettl3组、Ang Ⅱ+sh-Mettl3组;以转染慢病毒空载体作为阴性对照,为Ang Ⅱ+sh-NC组,观察Ang Ⅱ对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并检测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包括PI3K、AKT(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73)[p-AKT(S473)]、AKT(苏氨酸磷酸化位点308)[p-AKT(T308)]等。加入放线菌素D与各组周细胞共培养以抑制PI3K基因的转录,通过检测不同共培养时间残余PI3K mRNA表达量以计算PI3K mRNA半衰期。在Ang Ⅱ+sh-Mettl3组周细胞中加入AKT激动剂SC79,观察是否可逆转Mettl3抑制对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作用。(2)动物实验中,分为假手术组(仅给予0.9%无菌生理盐水)、Ang Ⅱ组(泵入Ang Ⅱ溶液)、sh-Mettl3组(注射Mettl3 shRNA慢病毒溶液)、Ang Ⅱ+sh-Mettl3组(泵入Ang Ⅱ溶液+注射Mettl3 shRNA慢病毒溶液)、Ang Ⅱ+sh-Mettl3+SC79组(Ang Ⅱ+sh-Mettl3组处理基础上注射SC79),每组6只。手术前后采用尾夹法测定血压,术后4周测定血清肌酐、尿素含量及尿液白蛋白含量。28 d后取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三色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 结果:(1)磁珠分选法可获得原代肾脏周细胞,以1×10 6 mmol/L的Ang Ⅱ处理周细胞48 h可成功诱导其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斑点印迹结果显示,Ang Ⅱ组总RNA的m6A修饰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中Mettl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P均<0.05)。Ang Ⅱ+sh-Mettl3组细胞中的Mettl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Ang Ⅱ组,α-SMA、波形蛋白、肌间线蛋白、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a(FAPa)以及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亦低于Ang Ⅱ组( 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的PI3K mRNA表达水平上调,且p-AKT(S473)和p-AKT(T308)蛋白高表达;Ang Ⅱ+sh-Mettl3组的PI3K mRNA表达水平低于Ang Ⅱ组,p-AKT(S473)和p-AKT(T308)蛋白表达下调( P均<0.05)。Ang Ⅱ+sh-Mettl3组的半衰期短于Ang Ⅱ+sh-NC组(2.34 h比3.42 h)。而Mettl3抑制对Ang Ⅱ诱导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改善作用可被SC79逆转。(2)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ng Ⅱ组小鼠的血压更高,血清肌酐、尿素及24 h尿蛋白测量值更高,纤维化面积更大( P均<0.05);而Ang Ⅱ+sh-Mettle3组的纤维化面积小于Ang Ⅱ组( P<0.05),但在加入SC79后肾脏纤维化又加重。 结论:Mettl3介导的RNA m6A表观遗传调控参与Ang Ⅱ诱导的肾脏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Mettl3可能通过影响PI3K的稳定性,进而影响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解整合素金属酶结构域8调控软骨肉瘤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酶结构域8(ADAM8)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点(mTOR)通路调控软骨肉瘤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软骨肉瘤细胞株(SW1353及HCS-2/8)及人正常软骨细胞(HC)(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ADAM8及PI3K/Akt/mTOR通路蛋白。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HCS-2/8细胞分为3组:阴性对照(NC)短发卡RNA(shRNA)组,转染NC shRNA;shADAM8组,转染ADAM8 shRNA;shADAM8+SC79组,转染ADAM8 shRNA 48 h后进行10.96 M Akt激动剂(SC79)给药。观察各组细胞PI3K/Akt/mTOR通路、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变化。取20只BALB/c裸鼠,建立软骨肉瘤体内模型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C shRNA组10只及ADAM8 shRNA组10只,验证ADAM8对Akt/mTOR通路的作用机制。通过独立样本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免疫印迹结果表明,SW1353及HCS-2/8组ADAM8、p-PI3K、p-Akt、mTOR的表达均高于HC组(ADAM8:3.40±0.53及2.01±0.20比1.00, F=27.260, P<0.05;p-PI3K:0.52±0.07及0.53±0.04比0.21±0.05, F=22.120, P<0.05;p-Akt:0.58±0.05及0.61±0.08比0.14±0.04, F=38.540, P<0.05;mTOR:0.52±0.04及0.65±0.04比0.21±0.03, F=40.640, P<0.05)。sh-ADAM8组p-Akt及mTOR低于NC shRNA组(p-Akt:0.11±0.03比0.75±0.03, F=0.578, P<0.05;mTOR:0.11±0.02比0.79±0.07, F=69.60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h-ADAM8组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均低于NC shRNA组(72 h时细胞活性:0.81±0.01比1.56±0.01, F=255.200, P<0.05);迁移:[(47.67±2.62)%比(78.67±1.70)%, F=131.400, P<0.05];侵袭:[(127.67±3.68)个/视野比(249.30±3.29)个/视野, F=819.000, P<0.05],而sh-ADAM8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C shRNA组[(16.66±0.90)%比(4.34±0.61)%, F=158.300,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79逆转shADAM8对软骨肉瘤细胞的调控作用。在体内模型中,sh-ADAM8组p-Akt及mTOR分别低于NC shRNA组(p-Akt:0.03±0.01比0.29±0.10, t=3.092, P<0.05;mTOR:0.03±0.01比0.24±0.08, t=3.622,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ADAM8在软骨肉瘤中靶向Akt/mTOR通路。 结论:ADAM8通过Akt活化调控mTOR通路介导的软骨肉瘤细胞扩散及死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DGFRβ-PI3K信号轴介导骨折愈合过程中骨膜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验证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磷酸肌醇3-激酶(PDGFRβ-PI3K)相互作用对于介导骨折后强大的骨膜细胞活化是否有必要.方法 收集正常活动或骨折手术后3 d的小鼠骨膜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分为空白组、阴性组、shPDGFβ组和各预处理组,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组和shPDGFβ组分别转染对照shRNA和PDGFRβ shRNA慢病毒,72 h后用于实验,各预处理组包括用生长因子(PDGF-BB,10 ng/mL)、PDGFR 抑制剂(SU16f,5 μmol/L)、小分子 AKT 激活剂(SC79,4 μg/mL)或 PI3K 激活剂(740 Y-P,25 nmol/L)单独或序贯处理30 min.采用Western blot试验、流式细胞术、EdU染色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和增殖活力.结果 与正常活动小鼠的骨膜细胞比较,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中PDGFRβ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约2.31倍.通过流式细胞术验证,骨折小鼠骨膜细胞中PDGFRβ阳性率为(73.26±3.17)%.在骨折小鼠的骨膜细胞实验中,shPDGFRβ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GF-BB组和SC79组细胞p-AKT蛋白表达水平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PI3K:1.22±0.09,p-Tyr-PDGFRβ:0.01±0.01)比较,PI3K 激活剂 740 Y-P 组可上调 PI3K 水平(1.67±0.13)和p-Tyr-PDGFRβ水平(0.0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PDGFβ水平无明显干扰.另外,与740 Y-P组[p-AKT(Ser473):0.32±0.03]比较,740 Y-P+PDGF-BB组进一步上调了骨膜细胞中 p-Tyr-PDGFRβ 水平(0.19±0.01)和 p-AKT(Ser473)水平(0.51±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增殖实验中,没有对于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加入PDGF-BB后,细胞增殖活性几乎恢复至阴性组水平,明显高于未用740 Y-P预处理的细胞.结论 PDGFRβ-PI3K信号轴对于骨折愈合早期阶段的骨膜活化是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硫化氢通过激活Akt抑制铁死亡减轻ox-H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铁死亡及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用200 mg/L ox-HDL、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蛋白激酶B(PKB/Akt)激动剂SC79、Akt抑制剂MK-2206 2HCl(MK)和/或H2S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铁离子含量,单核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单核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的数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HDL组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蛋白表达升高1.45倍(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表达降低29.79%(P<0.05),ROS水平和铁离子含量分别升高4.81倍和1.40倍(P<0.01),p-PI3K/PI3K和p-Akt/Akt比值降低45.65%和41.68%(P<0.01),内皮细胞功能相关蛋白IL-6、ICAM-1和TNF-α表达分别升高1.18倍、1.24倍和1.41倍(P<0.05),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下降35.24%(P<0.01),与单核细胞的黏附作用升高3.43倍(P<0.01).与ox-HDL组相比,ox-HDL+H2S组内皮细胞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降低22.32%(P<0.05),GPX4增加1.27倍(P<0.01),p-Akt/Akt比值增加1.52倍(P<0.01);荧光显微镜结果表明ROS表达降低50.35%(P<0.01);IL-6、ICAM-1和TNF-α蛋白表达分别降低13.34%、9.83%和13.46%(P<0.05),eNOS升高1.22倍(P<0.01),单核细胞黏附数量降低59.05%(P<0.01).与ox-HDL组相比,ox-HDL+SC79组GPX4蛋白表达升高1.49倍(P<0.01),ACSL4表达降低20.72%,ROS和铁离子含量分别降低59.31%和23.85%(P<0.05).与ox-HDL+H2S组相比,ox-HDL+H2S+MK组GPX4蛋白表达降低21.28%,ACSL4蛋白表达增加1.16倍(P<0.05).结论:H2S通过激活Akt抑制ox-HDL诱导的HUVECs铁死亡,从而减轻其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组蛋白修饰对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选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和由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分化来的神经干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分析组蛋白修饰对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的调控作用.得到了两种细胞系差异表达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侧翼区域内八种组蛋白修饰的分布模式,以及组蛋白修饰功能簇.研究表明在两类细胞系中,八种组蛋白修饰谱分布模式一致,且呈现两种分布类型;H3K27ac,H3K4me3 和H3K9ac组成的功能簇是保守的;H3K27me3,H3K36me3 和H3K79me1 组成的功能簇以及H3K9me3 和H3K27me3 组成的功能簇在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消失.结果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对胚胎干细胞系向神经干细胞系分化过程的部分调控机制,为该分化过程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部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