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处方的儿童高警示药品使用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儿科门急诊处方、住院医嘱中儿童高警示药品(HAM)使用状况。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年龄<18岁患者的所有门急诊处方和住院医嘱,根据《中国儿童高警示药品目录》,对处方/医嘱中儿童HAM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处方/医嘱297 968张,包括门急诊处方270 024张(90.62%),住院医嘱27 944张(9.38%);处方涉及的患儿包括男性162 521例次(54.54%),女性135 447例次(45.46%);年龄(4±3)岁,范围0~17岁;每张处方药品种数为(2±1)种,范围1~9种。297 968张处方/医嘱中涉及儿童HAM处方23 476张(7.88%),门急诊处方中儿童HAM处方占比明显高于住院医嘱[7.92%(21 381/270 024)比7.50%(2 095/27 944), P=0.013],外科处方/医嘱中儿童HAM处方占比[32.84%(1 220/3 715)]明显高于内科[8.17%(22 043/269 777)]和其他科室[0.87%(213/24 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23 476张处方涉及儿童HAM共13类42种,使用26 084例次。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药物类型包括中药注射剂(8 694例次、33.33%)、解热镇痛抗炎药(7 505例次、28.77%)和抗感染药物(4 011例次、15.38%),排名前10位的儿童HAM分别为对乙酰氨基酚、炎琥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K 1、阿糖腺苷、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类、苯巴比妥、异丙嗪注射剂和肝素。因儿童HAM用药错误导致9例患儿发生不良事件,均为E级,涉及的药物包括喜炎平注射液、对乙酰氨基酚和维生素K 1注射液。 结论:儿童HAM使用较普遍,中药注射剂相关HAM使用较多,门急诊和外科处方中含儿童HAM占比较高。儿童HAM相关用药错误可能导致严重不良事件,应加强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腺星状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作用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胰腺星状细胞(PSCs)和胰腺癌细胞(PCCs)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以及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体外培养人PSCs、PCCs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不同种类和浓度PSCs和(或)PCCs的上清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处理HUVEC;以仅加入内皮细胞完全培养液(C/E组)和仅加入DMEM/Ham's F12(D/F组)作为对照。观察指标:(1)不同条件下HUVECs的增殖。(2)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血管生成。(3)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迁移。(4)PSCs和PCCs上清液中MMP-2的表达水平。(5)MMP抑制剂GM6001对HUVECs迁移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1)不同条件下HUVECs的增殖。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掺入法检测HUVECs增殖结果显示:D/F组,不同浓度(25%、50%、75%、95%)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为12.4%±1.0%,24.5%±2.9%、25.3%±3.0%、22.8%±2.0%、22.9%±2.8%,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60, P<0.05)。不同浓度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与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D/F组,不同浓度(25%、50%、75%、95%)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为12.4%±1.0%,30.0%±3.2%、32.1%±1.0%、32.3%±3.5%、26.2%±5.6%,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93, P<0.05)。不同浓度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EdU结合率分别与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血管生成。D/F组、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血管生成的数量分别为(15.2±2.3)个、(49.7±3.2)个,血管总长度分别为(12.1±1.5)mm、(39.8±2.3)mm,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不同条件下HUVECs的迁移。单细胞追踪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PSCs、PC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迁移速度均较D/F组增快,其增强效应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比例PSCs和PCCs单培养物理混合上清液以及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均较D/F组增快,且共培养条件下迁移速度高于单培育物理混合条件,呈现出协同效应。(4)PSCs和PCCs上清液中MMP-2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结果显示:MMP-2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PSCs单培养上清液、PSCs和PCCs单培养物理混合上清液、PCCs单培养上清液。(5)MMP抑制剂GM6001对HUVECs迁移的影响。单细胞示踪法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浓度(0、1、10、25 μmol/L)GM6001后,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为(25.70±2.06)μm/h、(18.37±1.61)μm/h、(16.20±0.26)μm/h、(15.99±0.58)μm/h,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1.39, P<0.05)。加入1、10、25 μmol/L GM6001后PSCs单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与未加入GM6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加入不同浓度(0、1、10、25 μmol/L)GM6001后,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为(30.06±3.70)μm/h、(22.76±1.56)μm/h、(23.87±2.84)μm/h、(22.10±2.35)μm/h,上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06, P<0.05)。加入1、10、25 μmol/L GM6001后PSCs和PCCs共培养上清液孵育HUVECs的迁移速度分别与未加入GM6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SCs和PCCs均能刺激体外培养的HUVECs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PSCs和PCCs相互作用释放刺激内皮细胞重要因子MMP-2,从而增加血管生成的刺激活性和内皮细胞迁移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不同影像分型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不同影像分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学、肺功能等特点,提高ABPA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影像学不同分型的ABPA患者的临床、血清学、肺功能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44例影像学不同分型的ABPA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息、咳嗽、咯痰,伴有咯血。11.4%的患者误诊结核或肿瘤,6.8%的患者过去曾接受过不适当的抗结核治疗。ABPA伴高衰减黏液栓型(ABPA-HAM)组较ABPA伴支气管扩张型(ABPA-B)组及ABPA血清型(ABPA-S)组患者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及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均明显升高( P值均<0.05)。ABPA-HAM组曲霉特异性IgE较ABPA-S组明显升高( P<0.05)。ABPA-HAM组较ABPA-B组及ABPA-S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下降明显,受累的肺段明显增多( P值均<0.05)。 结论:ABPA-HAM组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和曲霉特异性IgE水平更高,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下降明显。早期对哮喘患者进行ABPA特异性检查的筛查,加强哮喘患者的随访,有助于早期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磷酸化tau蛋白181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 1-42)、磷酸化tau蛋白181(P-Tau 181)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长江大学附属江汉油田总医院记忆门诊、睡眠门诊和老年医学科符合入组条件的126例轻、中度AD患者,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将PSQI评分≥7分列入AD伴发睡眠障碍组(AD-SD组),PSQI评分<7分列入AD无睡眠障碍组(AD-NSD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体衰退量表(GDS)、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DR)、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评估患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Aβ 1-42、Aβ 1-40、P-Tau 181等生物学标志物。两组患者在运用多奈哌齐进行抗痴呆治疗的同时,对AD-SD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睡眠干预和治疗。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第6个月末进行神经心理评估和生化检测,并在基线和第6个月末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在治疗第6个月末,根据AD-SD组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细分为AD-SD康复组和AD-SD未康复组。 结果:(1)126例AD患者中有93例(73.8%)伴发SD。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发病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CDR、GDS、MoCA、Aβ 1-40、Aβ 1-42/Aβ 1-40等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HRSD、HAMA评分及Aβ 1-42、P-Tau 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2)第6个月末,与AD-NSD组相比,AD-SD组PSQI、GDS、HRSD、HAMA评分及Aβ 1-42、Aβ 1-40、P-Tau 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AD-SD组在基线时PSQI评分与其他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QI与HRSD( r=0.271, P=0.009)、HAMA( r=0.479, P=0.000)、Aβ 1-42( r=0.470, P=0.000)、Aβ 1-42/ Aβ 1-40( r=0.479, P=0.000)、P-Tau 181( r=0.371, P=0.000)相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Aβ 1-42、P-Tau 181、HRSD的评分对AD患者的睡眠质量变化具有预测作用( OR=1.897、1.269、1.889; P=0.000、0.003、0.000)。Aβ 1-42、P-Tau181、HRSD的评分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95% CI:0.860~0.991)、0.837(95% CI:0.746~0.927)和0.854(95% CI:0.776~0.932)。 结论:AD患者睡眠质量与血清Aβ 1-42、P-Tau 181具有相关性,高Aβ 1-42、P-Tau 181值和高HRSD的评分是AD患者SD的重要预测因素,可作为临床疗效判定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惊恐障碍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并分析BDNF基因甲基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MethylTarget技术对111例惊恐障碍患者和130例正常对照进行BDNF甲基化水平检测,同时采用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anic disorder severity scale,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结果:(1)惊恐障碍患者BDNF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1.087,95% CI=0.849~1.391, P>0.05);两者在BDNF基因启动子区的7个CpG片段甲基化水平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惊恐障碍患者BDNF基因启动子区BDNF_1、BDNF_2、BDNF_3、BDNF_4、BDNF_5、BDNF_7 CpG片段及BDNF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其HAMD总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r=0.194~0.364)。而惊恐障碍患者BDNF基因及各CpG片段甲基化水平与PDSS和HAMA总分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 P>0.05)。 结论:BDNF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与惊恐障碍不存在关联,但可能与惊恐障碍伴有的抑郁情绪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68例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阿戈美拉汀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2(FGF-2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和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68)和对照组( n=68)。对照组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在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PO、FGF-22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61, P<0.05);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MPO水平明显降低,FGF-22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M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GF-2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改善焦虑和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羊膜填塞与内界膜翻转填塞对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玻璃体切割(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高度近视MHRD患者15例16眼。所有患者均接受PPV,根据术中黄斑裂孔填塞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人羊膜填塞组7例7眼和内界膜填塞组8例9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定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激光扫描检眼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情况并判定黄斑裂孔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人羊膜填塞组6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即复位,内界膜填塞组所有术眼均实现一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初次手术后,人羊膜填塞组5眼黄斑裂孔闭合,内界膜填塞组8眼黄斑裂孔闭合,2个组间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个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4.420, 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均优于术前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间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组别=0.183, P>0.05)。人羊膜填塞组和内界膜填塞组分别有2眼和4眼出现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给予降眼压治疗1周后均恢复正常。 结论:PPV联合人羊膜填塞术及内界膜填塞术治疗高度近视MHRD均安全有效,且人羊膜填塞术在伴随复杂的眼底情况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视网膜解剖学复位及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通过干预细胞衰老相关表型改善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的抗细胞衰老作用,并分析该作用与改善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解放军第九○四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8例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D组),选择同期该院体检健康人群54例作为对照组,PD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在HBO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计时运动试验及10 m米折返运动试验判断患者运动症状;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测定并判断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治疗前后采集2组人员空腹血清,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PD组患者HBO治疗3个疗程后UPDRS总评分和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明显降低,计时运动试验及10 m折返运动试验结果明显改善;HAMA、HAMD评分明显减少,MMSE评分增加,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显著提高,NMSQuest频率及程度评分均明显下降,PDSS评分也明显升高;血清TNF、IL-1β、IL-6、MMP-3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BO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细胞衰老相关表型表达水平,进而对PD患者的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追踪延伸式护理对泌尿系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追踪延伸式护理对泌尿系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1 月1 日~2022 年2 月28日接受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 88 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追踪延伸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追踪延伸式护理能够改善泌尿系结石行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盐酸普拉克索对帕金森患者情绪状况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85例帕金森病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以及焦虑量表(HAMD)、(HAMA)的结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升高、UPDR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UP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两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普拉克索能够有效缓解帕金森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认知功能,并促进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的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