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PC3对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C成员3(TRPC3)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和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健康SPF级7日龄C57BL/6小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IR组,每组16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OIR组小鼠诱导OIR模型。出生后第17天(PN17)采用视网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是否成功。将体外培养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转染试剂组和si-TRPC3组分别采用转染试剂和转染试剂+si-TRPC3转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RPC3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RPC3、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另将HREC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si-TRPC3组和Pyr3(TRPC3通道抑制剂)组,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的培养基(si-TRPC3转染72 h)和含有20 ng/ml VEGF重组蛋白+1 μmol/L Pyr3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REC增生能力;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横向和纵向迁移能力。结果:PN17时OIR组小鼠视网膜出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团簇强荧光染色。OIR组小鼠视网膜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57±0.244和1.517±0.2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983±0.033和0.874±0.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165、3.094,均 P<0.05)。si-TRPC3组TRPC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Nrf2和SOD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试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吸光度( A)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 A值明显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细胞横向迁移率高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细胞横向迁移率低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VEGF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si-TRPC3组和Pyr3组染色细胞数明显少于VE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中TRPC3表达水平升高,下调TRPC3可抑制HREC增生和迁移能力,其机制与Nrf2氧化应激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ROS在吡那地尔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与Nrf2-ARE信号通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ROS在吡那地尔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20):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吡那地尔后处理组(P组)和活性氧清除剂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MPG)+吡那地尔后处理组(MPG+P组)。C组持续于37 ℃ 95%O 2+5%CO 2培养箱中持续培养105 min;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制备:5%CO 2+1%O 2+94%N 2条件下缺氧45 min,复氧60 min;P组缺氧45 min,吡那地尔50 μmol/L处理5 min,复氧60 min;MPG+P组缺氧45 min,MPG 2 mmol/L处理10 min,吡那地尔处理5 min,复氧60 min。于复氧末检测心肌细胞Ca 2+含量和Nrf2活性;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并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Ca 2+含量、Nrf2活性和Flameng评分升高,Nrf2、SOD1、NQO1和HO-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加重;与H/R组比较,P组心肌细胞Ca 2+含量和Flameng评分降低,Nrf2活性升高,Nrf2、SOD1、NQO1和HO-1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与P组比较,MPG+P组心肌细胞Ca 2+含量和Flameng评分升高,Nrf2活性降低,Nrf2、SOD1、NQO1和HO-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加重。 结论:ROS参与了吡那地尔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过程,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富氢液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Nrf2/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富氢液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Nrf2/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2):假手术组(S组)、TBI组(T组)、TBI+富氢液组(T+H组)和TBI +富氢液+鸦胆子苦醇组(T+H+B组)。采用控制型皮质撞击损伤法制备TBI模型。T+H+B组于造模前10 d开始隔天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0.4 mg/kg;T+H组和T+H+B组于造模后1和6 h时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造模后24 h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测定蛋白浓度,取右颈总动脉血和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水平,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并进行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核Nrf2、总Nrf2和HO-1表达,RT-PCR法检测肺组织HO-1 mRNA表达。 结果:与S组相比,T组和T+H组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比值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升高,血清和肺组织TNF-α、HMGB1和IL-10水平升高,肺组织核Nrf2、总Nrf2、HO-1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与T组相比,T+H组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比值和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血清和肺组织TNF-α和HMGB1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肺组织核Nrf2、总Nrf2、HO-1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T+H+B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H组相比,T+H+B组BALF蛋白浓度、肺组织W/D比值和肺组织病理评分升高,血清和肺组织TNF-α和HMGB1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肺组织核Nrf2、总Nrf2、HO-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 结论:富氢液可减轻TBI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与激活肺组织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盐酸小檗碱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通路改善小鼠肝脏衰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对小鼠肝脏的抗衰老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取12只4周龄C57BL6/J小鼠,分为老年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老年干预组(含有1 g/kg盐酸小檗碱饲料喂养),每组6只,饲养60周。小鼠64周龄时取材,肝组织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小鼠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清中IL-8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p16、p2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 Nrf2)、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磷酸化(phospho, p-)NF-κB、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y κB, IκB)α、p-IκB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表达。同样饲养条件的普通饲料喂养16周龄小鼠作为年轻对照组。结果:与年轻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肝脏组织形态老化,抗氧化物水能力降低( P<0.01),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 P<0.05或 P<0.01);对比老年对照组,盐酸小檗碱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肝脏衰老形态,衰老标记物p16和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P<0.05或 P<0.01),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 P<0.05或 P<0.01),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P<0.05或 P<0.01),下调p38 MAPK/NF-κB蛋白及相关因子Nrf2表达水平( P<0.001)。 结论:盐酸小檗碱改善老年小鼠肝组织的衰老形态,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炎症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抑制Nrf2通路改善衰老机体的氧化应激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巨噬细胞极化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脓毒症表现为炎症过度反应性疾病,主要由各种感染因素诱发,其核心机制为免疫障碍。被称为先天免疫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巨噬细胞,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极化已被证明与炎症和免疫力密切相关。脓毒症中巨噬细胞极化表型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复杂,尚不完全清楚,多条信号通路如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AMPK-PPARγ)、Notch、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 2)等参与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各通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将成为防治脓毒症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的新靶点。因此,本文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上脓毒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活性氧在缺氧后处理激活大鼠心肌细胞Nrf2/ARE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活性氧(ROS)在缺氧后处理激活大鼠心肌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原代心肌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 n=20):正常组(N)、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后处理组(HPO组)及HPO+ROS清除剂组(HPO+MPG)。采用缺氧45 min复氧6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PO组缺氧45 min后,行3个循环的氧合5 min-缺氧5 min处理,再复氧60 min;HPO+MPG组缺氧35 min时加入ROS清除剂N-(2-硫基丙酰)-甘氨酸(终浓度2 mmol/L)继续缺氧处理10 min,余同HPO组。于复氧末,检测心肌细胞内Ca 2+水平和Nrf2活性,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并进行线粒体Flameng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Nrf2、醌氧化还原酶(NQO1)、SOD1、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其mRNA表达。 结果:与N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内Ca 2+水平、Nrf2活性和Flameng评分升高,Nrf2、NQO1、SOD1、HO-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与HR组比较,HPO组心肌细胞内Ca 2+水平和Flameng评分降低,Nrf2活性升高,Nrf2、NQO1、SOD1、HO-1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与HPO组比较,HPO+MPG组心肌细胞内Ca 2+水平和Flameng评分升高,Nrf2活性降低,Nrf2、NQO1、SOD1、HO-1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 结论:缺氧后处理激活大鼠心肌细胞Nrf2/ARE信号通路的机制可能与ROS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Nrf2/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ICR级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型(Nrf2-KO)小鼠各3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 n=10):对照组(C组)、TBI组(T组)和TBI+右美托咪定组(T+D组)。采用自由落体加速撞击法建立小鼠TBI模型,T+D组于造模前30 min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μg/kg,C组和TBI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8 h时排空小鼠膀胱,并经胃管给予含乳果糖13.3 mg和甘露醇10.1 mg的测试液200 μl。造模后24 h时收集尿液,测定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浓度比值,反映肠屏障通透性。经心脏采血,测定血浆LPS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回肠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IL-6和8-异前列腺素F 2α(8-iso-PGF 2α)的含量,采用羟胺法测定肠组织SOD活性,采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肠组织过氧化物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肠组织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C组WT小鼠比较,T组和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升高,肠组织CAT和SOD活性降低,Nrf2和HO-1表达上调( P<0.05);与T组WT小鼠比较,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降低,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升高,Nrf2和HO-1表达上调( P<0.05)。与C组Nrf2-KO小鼠比较,T组和T+D组Nrf2-KO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 2α含量升高( P<0.05),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T组Nrf2-KO小鼠比较,T+D组Nrf2-KO小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Nrf2-KO小鼠肠组织HO-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及预后相关的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肿瘤组织及转移灶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差异,筛选与预后相关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结直肠癌及转移灶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31418,包括莫菲特癌症中心MCC队列的样本数据517例和Consortium队列样本数据618例;从免疫学数据库和分析门户IMMPORT中下载免疫相关基因集,包含免疫相关的基因2 483个。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RNA测序数据共695例,临床信息627例。采用ESTIMATE算法计算转移灶组织和原发肿瘤组织的基质细胞评分、免疫细胞评分、基质免疫总评分,并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对结直肠癌原发肿瘤组织及转移灶组织的22种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根据各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表达水平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低表达组,分别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筛选两种方法结果中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均 P<0.01),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131418数据集中各基因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原发肿瘤组织和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灶组织基质细胞评分、免疫细胞评分、基质免疫总评分均低于原发肿瘤组织(均 P<0.001)。与原发肿瘤组织相比,转移灶组织中活化的自然杀伤(NK)细胞、单核细胞、CD8 + T细胞、T细胞、活化的树突细胞比例增高,而未活化的肥大细胞、未活化的树突细胞、未活化的NK细胞、活化的记忆CD4 + T细胞、M1型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肿瘤组织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289个,其中上调基因101个,下调基因188个。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在转移性结直肠癌转移灶组织的免疫微环境中,发生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检查点通路、辅助性T细胞(Th)1和Th2细胞分化、Th17细胞分化、NF-κB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信号通路的富集。筛选出7个预后相关的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ANGPTL5、FPR1、HSPA8、NR2E3、PSMD2、PSMD8、SBDS。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ANGPTL5( HR=2.69,95% CI 1.22~5.92, P<0.05)、HSPA8( HR=0.57,95% CI 0.33~0.97, P<0.05)、SBDS( HR=2.23,95% CI 1.18~4.21, P<0.05)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ANGPTL5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在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原发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高表达ANGPTL5的患者预后更差。HSPA8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在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原发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高表达HSPA8的患者预后更好。SBDS在肿瘤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在转移灶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原发肿瘤组织,而肿瘤组织高表达SBDS的患者预后更差。 结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微环境与原发肿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其免疫细胞浸润程度降低,整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筛选出预后相关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特异性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新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Nrf2/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咪达唑仑减轻新生大鼠HIBD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Nrf2/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咪达唑仑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生大鼠90只,7日龄,体质量16~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n=15):假手术组(Sham组)、HIBD组和咪达唑仑低剂量(10 mg/kg)组(L组)、咪达唑仑中剂量(20 mg/kg)组(M组)、咪达唑仑高剂量(40 mg/kg)组(H组)和Nrf2抑制剂ML385组(I组)。采用结扎左颈动脉并在缺氧环境中暴露2 h建立HIBD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咪达唑仑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Sham组和HIBD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I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40 mg/kg和Nrf2抑制剂ML385 30 mg/kg,均1次/d,连续给药8 d。给药结束后,称重并进行水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取腹主动脉血样,然后断头取脑。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铁、IL-6、TNF-α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测定海马组织铁和GSH含量。脑组织经HE染色和Nissl染色后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海马Nrf2/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GPX4、4-羟基壬烯酸(4-HNE)表达。 结果:与Sham组相比,HIBD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铁含量升高,GSH含量、Nrf2/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降低,Nrf2和GPX4表达下调,4-HNE表达上调,血清铁、IL-6和TNF-α浓度升高( 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与HIBD组相比,H组、M组和L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铁含量降低,GSH含量、Nrf2/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升高,Nrf2和GPX4表达上调,4-HNE表达下调,血清铁、IL-6和TNF-α浓度降低( 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与H组相比,I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铁含量升高,GSH含量、Nrf2/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降低,Nrf2和GPX4表达下调,4-HNE表达上调,血清铁、IL-6和TNF-α浓度升高( 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加重。 结论:咪达唑仑减轻新生大鼠HIBD的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GPX4信号通路,抑制海马神经元铁死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Keap1/Nrf2信号通路在丙泊酚减轻大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在丙泊酚减轻大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GD/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n=20):对照组(C组)、OGD/R组、赋形剂组(D组)、OGD/R+丙泊酚组(OGD/R+P组)、OGD/R+丙泊酚+Nrf2抑制剂组(OGD/R+N组)。采用氧糖剥夺6 h复氧复糖20 h的方法制备神经元OGD/R损伤模型。OGD/R+P组于复氧复糖即刻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0 μmol/L)。OGD/R+P+N组于氧糖剥夺前4 h时加入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终浓度100 nmol/L),于复氧复糖即刻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0 μmol/L)。于复氧复糖结束时测定神经元存活率和凋亡率、ROS活性、Bax、Bcl-2、KEAP1、Nrf2表达水平及Nrf2核转位情况。 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神经元凋亡率和ROS活性升高,存活率降低,Keap1、Nrf2及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 P<0.05),Nrf2核转位增多,D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OGD/R组比较,OGD/R+P组神经元凋亡率和ROS活性降低,存活率升高,Keap1、Nrf2及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 P<0.05),Nrf2核转位增多。与OGD/R+P组比较,OGD/R+P+N组神经元凋亡率和ROS活性升高,存活率降低,Keap1、Nrf2及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 P<0.05),Nrf2核转位减少。 结论:丙泊酚可通过激活Keap1/Nrf2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神经元OGD/R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