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104例磨牙根管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试验组以双波长激光(Nd∶YAG和Er:YAG)联合iRoot SP糊剂进行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depth of periodontal probing,PD)和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根管填充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6、12周的IL-6、IL-17、TNF-α、BI、PD和C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波长激光联合生物陶瓷材料iRoot SP辅助磨牙根管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利于减轻牙周炎症和疼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Nd:YAG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联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Nd:YAG钬激光下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合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注射液(N-CWS)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的48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7.0±9.5)min,留置导尿管时间为(6.7±1.7)d,病理报告显示肌层检出率为81.3%(39/48),随访时间为9~58个月,失访3例,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术后行N-CWS膀胱灌注治疗,灌注次数为(16±5)次。7例复发,总复发率为15.9%;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Nd:YAG钬激光ERBT联合N-CWS膀胱灌注治疗NMIBC具有切割精确、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不高于常规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铒激光、钕激光和半导体激光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逐年增多,但目前对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存在争议。本文主要阐述这三类牙科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特点和各自的优势,为牙科激光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并为老年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532 nm皮秒与调Q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532 nm皮秒与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奉贤区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5(32.2±4.3)岁;均选择直径1~2 cm皮损,同一皮损处一半用532 nm皮秒激光、另一半用532 nm调Q纳秒Nd∶YAG激光进行自身对照,波长532 nm,观察皮损面积与色素消退,判断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53.33%(1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疼痛评分、痂皮脱落时间低于对照组,色素沉着发生也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532 nm皮秒激光和调Q纳秒Nd∶YAG激光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2 nm皮秒激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显著优于调Q纳秒Nd∶YAG激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重塑兔耳软骨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兔耳软骨后,导致兔耳软骨重塑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兔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6组,分别用于以下实验:筛选激光能量(6只),观察激光照射术后即刻(6只)、1周(6只)、3周(6只)、6周(6只)兔耳软骨组织的变化,以及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3只)。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左耳为不做处理,为正常对照侧;右耳进行激光照射(照射侧)。(1)激光能量筛选:使用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以不同能量密度(50、60、70、80、90、100 J/cm 2)照射6只兔耳右侧软骨后,取双侧厚度一致、相同规格、去除皮肤及软骨膜的软骨,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观察软骨细胞的变化,确定最适宜塑形的激光能量密度(简称最适能量密度)。(2)兔耳软骨组织学观察: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24只兔右耳,分别于术后即刻及1、3、6周取材双侧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3)转录组测序和样本验证:采用最适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3只兔右耳,照射后6 h内取下兔耳右侧软骨组织进行混合,设为激光照射组;取左耳相同部位、等体积的软骨组织,设为空白对照组,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1)经50~100 J/cm 2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后,HE染色显示,激光能量密度为80 J/cm 2时能使软骨细胞有改变但未发生空泡变形及凝固性坏死,损伤程度适宜。(2)80 J/cm 2的激光照射后,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即刻出现激光辐射带,辐射带上软骨细胞整体形态拉长,呈梭形细胞样改变,基质染色深,折光明显,Ⅱ型胶原相对增多,1周时辐射带变浅,细胞大小较前恢复;3周到6周时辐射带周围基质染色又逐渐加深,整体形态又拉长。(3)转录组RNA测序发现:激光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198个差异表达基因(70个基因上调、128个基因下调)。通过进一步筛选和研究,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基因表达上调。qPCR结果显示,激光照射组中CREB3L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CREB3L2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具有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长脉宽1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兔耳软骨后,上调了CREB3L2基因的表达,引起软骨细胞重排及增殖,导致耳软骨形态和生物力学发生改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点阵CO 2激光与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双侧睑黄瘤患者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38~67(51±7)岁。随机选取一侧皮损用剥脱性CO 2点阵激光治疗为点阵组,另一侧用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为Q开关组。两组均每28 d治疗1次共4次。治疗前和最后1次治疗后1个月,进行大体照片拍摄比较效果;皮肤超声测量治疗前后瘤体厚度差异;记录局部瘢痕、炎症后色素沉着或者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体照片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08, P<0.05)。皮肤超声下瘤体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60, P<0.05; t=17.29, P<0.05);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46, P=0.65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41, P<0.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点阵CO 2激光或者Q开关1 064 nm Nd∶YAG激光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睑黄疣,其中点阵CO 2激光临床效果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痤疮角质杆菌性慢性眼内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痤疮角质杆菌性慢性眼内炎是内眼手术及穿孔性眼外伤后迟发性感染性眼内炎最常见的病因,具有迟发、慢性沉闷性、反复及嗜晶状体的特征。痤疮角质杆菌是一种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常规细菌培养检测时间长、阳性率低,现代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显著提高了病原体的检出率。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方案,主要包括眼内注射抗生素,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囊袋部分或全部切除,及人工晶状体取出/置换术,大部分病例视力预后良好。痤疮角质杆菌性眼内炎早期易被误诊为非感染性虹膜睫状体炎、后发性白内障等,长时间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后囊切开会导致眼内炎症进行性恶化,因此本文就其致病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广角眼底成像评估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消融治疗有症状Weiss环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评估超广角眼底成像(UWFI)观察Weiss环(玻璃体漂浮物)的可行性以及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消融治疗有症状Weiss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爱尔眼科医院接受诊治的有症状Weiss环68例患者8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2例39只眼,女性36例41只眼;平均年龄(53.7±10.8)岁。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 D前置镜、UWFI检查。通过画图记录玻璃体漂浮物位置及形态。患眼均行Nd:YAG激光消融治疗。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将合计得分10、7~ 9、3~ 6、≤2分者分别定义为治愈、显著改善、部分改善、无改善。应用测量软件Gauge 1.0手动测量UWFI图像上玻璃体漂浮物长径、周长及面积。设置视盘直径为1 Unit (U),作为标准化参考值。UWFI未显示且前置镜检查未发现漂浮物者记录为0。治疗前后玻璃体漂浮物变化比较行Wilcoxon秩和检验;其治疗前后大小变化与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改善评分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80只眼中,UWFI上不可见玻璃体漂浮物59只眼(73.8%,59/80 )。治疗前,玻璃体漂浮物周长为1.84(1.07,2.64) U,长径为1.17 (0.84,1.66)U,面积为0.18 (0.08,0.30)U 2;治疗后周长为0.00 (0.00,0.23)U,长径为0.00 (0.00,0.23)U,面积为0.00 (0.00,0.01)U 2。治疗前后漂浮物周长、径长、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7.722、-7.560、-7.655, 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主观症状治愈、显著改善、部分改善分别为49 (61.3%,49/80)、25 (31.2%,25/80)、6 (7.5%,6/80)只眼。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主观症状改善程度与治疗前后UWFI上玻璃体漂浮物周长( r=0.812 )、长径( r=0.796)、面积( r=0.791)大小变化值均具有相关性( P<0.01 )。随访期间,所有患眼均未发生眼压升高或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结论:UWFI可客观对Weiss环进行成像,结合测量软件可对其大小进行相对性量化。Nd:YAG激光消融治疗有症状Weiss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参数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不同参数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与Nd∶YAG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2例。A组患者采取Nd∶YAG激光治疗,B、C组采取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B组设定能量为10 MJ,密度参数10%;C组设定能量为20 MJ,密度参数20%),比较三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及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差异。 结果:三组患者水肿持续时间、脱痂时间、炎症性色素沉着(PIH)持续时间、VAS疼痛评分存在差异,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增强典型相关分析法(ECCA)评分存在差异,A组>B组>C组(均 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三组的治疗有效率上升,且治疗三个月后B、C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均 P<0.05)。治疗前三组IL-1、IL-2、IL-6、IL-1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IL-1、IL-2、IL-6、IL-11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B组>C组。 结论: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相比于Nd∶YAG激光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加速瘢痕修复,且临床采用超脉冲CO 2点阵激光治疗时,密度参数设置为20%疗效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婴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相关生长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婴儿血管瘤内皮细胞相关生长因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活化培养的婴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分为3组,强脉冲光(IPL)组(23 J/cm 2,照射1次)、激光组(1 064 nm Nd:YAG激光,90 J/cm 2,照射1次)和对照组(不照射激光)。照射后第1、3、7天,RT-PCR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2(VEGFR-2)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VEGFR-2蛋白表达,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和bFGF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064 nm Nd:YAG激光照射后第7天,VEGF mRNA(0.363±0.021比1.000±0.023)、VEGFR-2 mRNA(0.483±0.017比1.001±0.031)、bFGF mRNA(0.402±0.040比1.000±0.004)表达均下降,VEGFR-2蛋白表达下降(0.332±0.055比0.768±0.096),VEGF[(69.389±24.179)ng/L比(334.506±13.084)ng/L]和bFGF[(2.386±0.151)ng/L比(9.165±0.232)ng/L]分泌减少,细胞凋亡率(18.413%±2.654%比4.300%±0.036%)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IPL组照射后第7天VEGF mRNA(0.436±0.041比1.000±0.023)、VEGFR-2 mRNA(0.493±0.037比1.001±0.031)、bFGF mRNA(0.490±0.044比1.000±0.004)表达下降,VEFGR-2蛋白表达下降(0.406±0.037比0.768±0.096),VEGF[(128.858±6.063)ng/L比(334.506±13.084)ng/L]和bFGF[(2.723±0.471)ng/L比(9.165±0.232)ng/L]分泌减少,细胞凋亡率上升(16.597%±1.877%比4.300%±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 064 nm Nd:YAG激光可能通过调节VEGF/VEGFR-2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因子,以及细胞凋亡发挥对血管瘤内皮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血管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