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麻下利用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之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8月—2024年 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 100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先天性肌性斜颈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及预后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肌性斜颈(CMT)再手术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CMT术后复发病例12例。患儿年龄8~16岁,平均13.2岁;男9例,女3例。分析疾病复发原因,随访观察患儿术后外观,利用患者满意度调查及Lee评分标准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2例患儿初次手术治疗在外院10例,本院2例;初次手术治疗年龄6个月~2.2岁;手术方式为微创小针刀治疗2例,小切口单头松解5例,单纯离断7例,断端丝线结扎4例。二次手术病例术中均证实存在胸锁乳突肌挛缩、黏连,其中颈阔肌挛缩黏连3例,术中颈血管鞘分离困难8例,2例颈内静脉破裂予以修补。手术均采取胸锁乳突肌双极松解,术中可无张力摆正颈部于中线为松解完全。患儿术后外观均得到满意改善。术后随访1.2~3.0年,平均2.3年,患儿满意度评分>90分9例,>80分3例。Lee评分观察患儿头颈活动度及头偏离中线的距离及度数,12例中效果优8例,良3例,中1例。结论:CMT患儿复发的根本原因为松解不彻底,肌肉瘢痕黏连,同时手术年龄过早、追求微创切口、术后康复缺失也可能是复发的直接因素。复发者通过双极松解,尤其是下极彻底松解,配合术后颈部牵引、固定、康复锻炼可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可拆卸内镜吻合夹治疗胃穿孔的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含视频)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应用新型内镜吻合夹全层闭合胃部穿孔,评价新型内镜吻合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共6头,每头动物胃部造2个10~20 mm穿孔模型,利用新型内镜吻合夹闭合穿孔,观察记录实验动物存活情况、组织愈合情况,30 d后取出全部吻合夹,一半动物安乐死取标本,另一半动物再观察30 d后安乐死取标本。结果:所有吻合夹植入成功(100%),30 d内创面均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吻合夹自然脱落率33.3%(4/12),余下的吻合夹均成功拆解并取出,取出30 d后创面愈合良好,动物均存活。结论:新型国产吻合夹操作相对简单,在动物实验中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专用扩皮针结合MST技术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专用扩皮针结合MST技术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扩皮刀扩皮并进行置管,干预组患者采用专用扩皮针结合MST技术进行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患者导管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低至6.1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54.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专用扩皮针结合MST技术应用于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过程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硬质支气管镜和球囊分别联合针形电刀及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瘢痕性插管后气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硬质支气管镜和球囊分别联合针形电刀及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瘢痕性插管后气管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的52例瘢痕性插管后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用针形电刀"十"字切开瘢痕狭窄,分别以硬质支气管镜(硬镜组)和球囊(球囊组)进行狭窄段扩张,待气道开放后继续行二氧化碳冷冻治疗,每周重复治疗1次,共4次。于首次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结果:2组患者在初次介入治疗1个月后,气促评分及管腔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值均<0.05),而狭窄长度无明显变化,球囊组狭窄程度高于硬镜组( P<0.05);初次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气促评分及管腔狭窄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狭窄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所缩短( P值均<0.05)。与球囊组比较,硬镜组的管腔狭窄程度更轻,额外介入治疗次数更少( P值均<0.05)。2组患者在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相关并发症。 结论:硬质支气管镜、球囊扩张联合针形电刀及二氧化碳冷冻均对瘢痕性插管后气管狭窄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硬镜联合治疗能够减少额外介入治疗次数,从远期疗效来看,较球囊组维持更宽的管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形气神一体观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介绍王海东教授基于形气神一体观应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思路.王海东教授基于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从形气神一体观出发,以解剖结构为基础,采用"颈七刀"技术以改善局部血供而治形;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舒筋解结术"以散结缓筋、濡润筋肉而调气;以督脉为总纲,采用"督脉刺骨术"以升举清阳、滋养脑窍而养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及对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 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AS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小针刀疗法)和治疗组(48例,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对比治疗后疗效、证候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BASDAI)评分、巴氏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ty index,BASMI)评分和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评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枕墙距、指地距、晨僵时间及胸廓活动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BASMI评分、BASDAI评分和BASF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两组后血清CRP、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四肢关节冷痛、颈项脊背僵紧疼痛、腰骶臀胯僵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较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枕墙距、指地距和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升高,胸廓活动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结论 采用解毒除湿通督汤联合小针刀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降低血清CRP、IL-1 β和TNF-α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不同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针刺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库建库至2024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提取数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其偏倚风险,最后通过Stata 17.0软件对临床有效率、临床治愈率和多伦多评分等结局指标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共计2 21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 108例,对照组1 104例,共涉及15种针刺疗法.浮针、毫火针+电针、埋线、埋线+电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刺、放血+电针、放血+针刺、温针灸+电针、小针刀+针刺、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针刺,埋线+电针、火针+电针、放血+电针、温针灸+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电针,火针+电针、放血+电针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放血+针刺,埋线+电针的临床有效率高于火针+针刺(P<0.05).浮针、毫火针+电针、埋线、埋线+电针、火针+针刺、火针+电针、穴位注射+针刺、放血+电针、放血+针刺、温针灸+电针、电针的临床治愈率均高于针刺,放血+电针、温针灸+电针的临床治愈率均高于电针,放血+电针的临床治愈率高于放血+针刺(P<0.05).不同干预措施患者的多伦多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临床有效率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温针灸+电针、毫火针+电针、埋线+电针;提高临床治愈率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温针灸+电针、放血+电针、火针+电针;改善多伦多评分排名前3位的干预措施为浮针、埋线、小针刀+针刺.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散点全部位于倒漏斗图内且左右分布大致对称,提示发表偏倚风险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温针灸联合电针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效果显著,浮针在改善多伦多评分方面优势明显,但仍需开展高质量临床试验予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探讨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炎症因子、骨代谢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莱氏(Lysholm)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骨钙素(BG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TNF-α水平、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BALP水平、IGF-1水平、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疗法联合自拟接骨活血方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中医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总结目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辨证论治为主的中医内治法,中药外敷、针灸、针刀、推拿等为主的中医外治法,中药加外治、手术等中医综合疗法及腰椎功能锻炼等,认为中医综合治疗LSS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腰椎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改善腰椎功能,同时又可抑制血清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术后血栓形成,加速患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