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风险相关分期的活检策略优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萎缩及肠化分期与胃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并优化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接受内镜检查并进行五点活检的患者资料。比较胃癌与非胃癌患者基线资料、不同部位萎缩及肠化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和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肠化生评估(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OLGIM)分期系统与胃癌的相关性。计算Kendall tau相关系数比较不同活检方案(两点、三点及四点)与标准五点活检进行OLGA和OLGIM分期的一致性。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不同活检方案对OLGA和OLGIM Ⅲ~Ⅳ期的诊断效能。结果:共122例患者纳入数据分析,年龄(61.0±10.0)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LGA分期与胃癌发生无关( P=0.788),OLGIM Ⅲ~Ⅳ期与胃癌发生相关( P=0.006, OR=3.39,95% CI:1.41~8.17)。萎缩、肠化在胃窦小弯[56.6%(69/122)和66.4%(81/122)]和胃角[57.4%(70/122)和52.5%(64/122)]的发生率较高,程度也较重,在胃体大弯发生率[2.5%(3/122)和5.7%(7/122)]较低,程度也较轻。四点和三点活检与标准五点活检进行OLGA及OLGIM分期时一致性较高,其中包括胃窦小弯、胃体小弯及胃角的三点活检一致性相当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和0.987。 结论:OLGIM Ⅲ~Ⅳ期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建议同时对胃窦小弯、胃体小弯及胃角三点活检,以筛查和监测萎缩或肠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木村-竹本分型与可操作的胃炎评价系统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癌风险分层中的一致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以癌症风险为导向的内镜下木村-竹本分型与可操作的胃炎评价系统(OLGA)在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根除后慢性胃炎患者胃癌风险分层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并成功根除 H. pylori的97例慢性胃炎患者。随访期间对患者进行统一放大内镜检查,应用木村-竹本分型法判断胃黏膜萎缩范围,分为无或轻度萎缩、中度萎缩和重度萎缩。根据新悉尼系统,对内镜下5个部位行活体组织检查的病例进行OLGA分期,分为0、Ⅰ、Ⅱ、Ⅲ和Ⅳ期。分别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两种分级系统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计算胃镜下胃黏膜萎缩分级对高风险组织学分期的预测能力。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两种分级系统一致性的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最终完成随访的病例共97例, H. pylori根除后随访时间为(37.38±13.18)个月。无或轻度萎缩患者OLGA Ⅲ~Ⅳ期比例低于中、重度萎缩患者[21.7%(10/46)比63.0%(29/46)、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6.07、13.30,均 P<0.001)。中度与重度萎缩患者的OLGA分期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种分级系统胃癌高风险评估的一致率为73.2%(71/97)。木村-竹本分型与OLGA分期的相关性中等( r=0.47),95%置信区间(95% CI)为0.30~0.61( P<0.001)。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分级系统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值为0.46(95% CI 0.29~0.64, P<0.001)。对于 H. pylori根除后的慢性胃炎患者,使用木村-竹本分型的中、重度内镜萎缩分级识别OLGA分期高风险的灵敏度为77.21%(95% CI 62.16%~88.53%),特异度为69.81%(95% CI 55.66%~81.66%),AUC为0.735(95% CI 0.636~0.820, P<0.01)。随着 H. pylori根除时间的延长( H. pylori根除后<18、18~36、>36个月),木村-竹本分型与OLGA分期对萎缩评估的一致性降低[7/8、84.4%(27/32)、64.9%(3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 P=0.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H. pylori根除后>36个月( OR=3.443,95% CI 1.117~10.614, P=0.031)和胃溃疡( OR=3.928,95% CI 1.177~13.110, P=0.026)是木村-竹本分型与OLGA分期一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H. pylori根除后慢性胃炎的内镜与组织学变化一致。在 H. pylori根除后的短期内(≤36个月),内镜下高风险分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中等的特异度,可一定程度上预测高风险的组织学分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胃炎评价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OLGA)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operative link on gastritis assessment based on intestinal metaplasia,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预测价值,以及可能的其他胃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经内镜结合病理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的643例患者资料。标准胃镜检查评估有无萎缩及其范围,病理证实并评估萎缩、肠化严重程度,以及有无上皮内瘤变。采用OLGA及OLGIM系统进行萎缩和肠化分期,比较OLGA和OLGIM低分级与高分级患者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检出率。结果:OLGA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89%,10/7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85%,22/571, χ2=13.618, P<0.001);OLGIM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13.41%,11/82)显著高于低分级患者(3.74%,21/561, χ2=14.150, P<0.001);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HGIN检出率进一步升高[21.21%(7/33)比4.10%(25/610), χ2=19.389,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LGA、OLGIM高分级患者发生HGIN的危险度是低分级患者的2.640倍(95% CI:1.083~6.439, P=0.033)及2.747倍(95% CI:1.156~6.528, P=0.022),OLGA与OLGIM均为高分级患者,比值比为6.300(95% CI:2.497~15.897, P<0.001)。 结论:OLGA与OLGIM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癌变风险预测价值,是患者进行胃镜精查和制定随访策略的重要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状态。高胃炎评价系统(OLGA)和基于肠化生的胃炎评价系统(OLGIM)分期(Ⅲ或Ⅳ期)与胃癌高危密切相关。本例患者为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1年后仍存在重度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OLGA/OLGIM分期为Ⅳ期/Ⅲ期),属胃癌高危人群。经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1年半后,患者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明显减轻(OLGA/OLGIM分期为Ⅰ期/0期)。现报告该病例,为临床治疗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规律治疗(110 U/次,3次/d)半年,并于治疗结束后行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体组织检查。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的胃炎评价系统(OLGA)和基于肠化生的胃炎评价系统(OLGIM)分期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相关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半年后,萎缩和肠化生的逆转有效率分别为45.4%(109/240)和37.9%(91/240),总有效率为62.9%(151/240);OLGA和OLGIM分期从高分期(Ⅲ~Ⅳ期)逆转为低分期(0~Ⅱ期)的有效率分别为53.4%(63/118)和54.5%(36/6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补充维生素(≥3次/周)、幽门螺杆菌阴性或根除成功和轻度炎症状态(炎症评分为1~2分)与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疗效的提高相关(比值比=1.798、3.730、2.817、4.631,95%可信区间1.055~3.064、1.197~11.627、1.171~6.779、1.480~14.493; P均<0.05),大量食用腌制食品(≥3次/周)与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疗效的降低相关(比值比=0.384,95%可信区间0.200~0.740)。 结论:羔羊胃提取物维B12胶囊治疗对萎缩和肠化生具有较好的逆转作用,并可能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癌发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血浆RIP1、RIP3和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关系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结构域样蛋白(MLKL)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表达及与幽门螺杆菌(Hp)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CAG患者117例(感染组),Hp阴性CAG患者133例(CAG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者150例(对照组),其中感染组依据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胃炎评估(OLGA)标准分为Ⅰ期39例、Ⅱ期26例、Ⅲ期32例、Ⅳ期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浆RIP1、RIP3、MLKL水平与OLGA分期和Hp感染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RIP1、RIP3、MLKL对CAG患者Hp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分别为(8.70±0.54)μg/mL、(16.49±0.51)μg/mL、(5.70±1.29)μg/mL,明显高于CAG组的(5.70±1.24)μg/mL、(9.02±0.46)μg/mL、(4.49±0.51)μg/mL和对照组的(1.12±0.34)μg/mL、(5.69±0.74)μg/mL、(1.26±0.48)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AG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LGA分期增加,血浆RIP1、RIP3、MLKL水平逐渐升高,结果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MLKL与OLGA分期均呈正相关(r=0.693、0.721、0.774,P<0.05),与Hp感染均呈正相关(r=0.0.785、0.711、0.8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IP1、RIP3和MLKL是CAG患者H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浆RIP1、RIP3和MLKL联合预测CAG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明显高于血浆RIP1、RIP3、MLKL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17、0.734、0.6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阳性CAG患者的血浆RIP1、RIP3、MLKL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OLGA分期和Hp感染关系密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CAG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白莲治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8/17
[目的]探讨中药白莲治萎方(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五指毛桃、丹参、郁金、白术、鸡内金、延胡索、莪术、陈皮、厚朴、甘草等组成)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摩罗丹丸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黏膜变化的可操作的与胃癌风险联系的萎缩评估系统(OLGA)分期评分和血清胃蛋白酶原 Ⅰ(PGⅠ)、胃蛋白酶原 Ⅱ(PGⅡ)及其比值(PGR)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为81.25%(26/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χ2检验)和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刺痛、口苦口臭、疲倦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胃镜下的黏膜变化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OLGA分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检测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血清P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血清PGⅠ、PGR水平的升高幅度及对血清PGⅡ水平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莲治萎方加减治疗脾虚湿热瘀阻型CAG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胃黏膜状态,调节血清胃蛋白酶原的表达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7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分级系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时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 magnification endoscopy,NBI-ME)分级系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 AG)实时诊断及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40岁以上接受NBI-ME检查患者的内镜和病理资料,评估NBI-ME 分级系统和组织病理学金标准—OLGA/OLGIM(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tis assessment/operative link for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assessment)分期系统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63例患者,男41例,女22例,胃窦和胃体部的NBI-ME评分和组织学评分的一致性均为73.0%,总体一致性显著(Kappa=0.695,P<0.05;加权Kappa=0.907,P<0.05),其中胃窦的一致性良好(Kappa=0.604,P<0.05),胃体的一致性中等(Kappa=0.487,P<0.05);Cochran-Mantel-Haenszel 分析表明,高危 NBI-ME 分级(Ⅱ~Ⅳ级)的患者诊断为高危OLGA/OLGIM分期的可能性更高(P<0.0001),NBI-ME分级诊断高危CAG/GIM的敏感性为81.8%(95%CI:59.7%~94.8%),特异性为95.1%(95%CI:83.5%~99.4%).结论 NBI-ME评分与组织病理学评分具有较高一致性,它是一种简便、经济并实时诊断CAG及识别胃癌高危人群的检查及随访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效果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背景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9 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治未病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结果为CAG伴IM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A 68例,治疗组B 67例,均参与6周治疗.(1)对照组: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3次/d);(2)治疗组A:予脾胃培源方分证型加减(2 次/d);(3)治疗组B:脾胃培源方(用法同组A)联合针刺(1 次/d),以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为主穴,据证型选用配穴.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记录OLGA、OLGIM分期,胃黏膜病理疗效,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 完成 6 周疗程的患者共 192 例(对照组:62 例,治疗组A:66 例,治疗组B:64 例)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 48.39%(30/62),治疗组A有效率为 69.70%(46/66),治疗组B有效率为 71.88%(46/64);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1).三组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慢性炎症、萎缩、I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活动性炎症、发育不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胃脘胀满、胃脘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RO量表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反酸、消化不良、排便、心理状态、全身症状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AE、A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比传统抗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高分期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脾虚血瘀型高分期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蛋白酶原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口服替普瑞酮胶囊、叶酸片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对照组加用胃复春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胃镜病理变化,并进行OLGA及OLGIM分期评价,同时观察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胀、胃脘痛、嗳气、纳差、便溏、乏力等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慢性炎症、活动性等病理改变评分及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OLGA分期及OLGIM分期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G I、PGR显著高于对照组,PGⅡ及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EAI、HCT、FBI、ES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加减能显著减轻脾虚血瘀型高分期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胃蛋白酶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还能促进胃黏膜修复、缩小胃黏膜萎缩的程度和范围、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及病理分期,达到延缓病程、降低癌变风险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