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POC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长期摄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6只,8周龄,体重18~24 g,按照体重分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24):对照饲料组(C组)、ω-3 PUFAs组(ω组)、对照饲料+POCD组(C+P组)和ω-3 PUFAs+POCD组(ω+P组)。ω组和ω+P组给予特制ω-3 PUFAs饲料[二十二碳六烯酸(DHA)0.14 g/100 g,二十碳五烯酸(EPA)0.03 g/100 g]喂养12周,C组和C+P组给予对照饲料喂养12周。12周喂养结束后,采用异氟烷麻醉下行胫骨骨折手术的方法制备小鼠POCD模型。造模后第1和3天进行条件恐惧实验和Y迷宫实验。在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海马组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DHA和EPA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成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和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ro-BDNF)的表达,ELISA法测定IL-1β和IL-6含量。 结果:与C组比较,ω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mBDNF/pro-BDNF比值升高( P<0.05),轮替正确率、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IL-1β和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P组小鼠DHA与EP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减少,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增加,IL-1β和IL-6含量升高,mBDNF/pro-BDNF比值降低( P<0.05);与C+P组比较,ω+P组海马DHA和EPA含量升高,术后第1和3天场景恐惧测试僵直时间百分比和轮替正确率升高,海马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密度减少,海马IL-1β和IL-6含量降低,mBDNF/pro-BDNF比值增加( P<0.05)。 结论:长期摄入ω-3 PUFAs可改善POCD小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升高mBDNF/pro-BDNF比值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中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影响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探讨口服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补充剂或含n-3 PUFA的肠内营养制剂对肌肉重量和力量的改善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MEDLINE、EMBASE、CENTRAL、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2年6月20日。纳入所有使用n-3 PUFA(包括口服鱼油胶囊、纯鱼油或口服营养补充剂)干预超过4周且受试者年龄≥18岁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采用平均差异或标准化平均差异和95%置信区间来评估集合效应。使用Cochrane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27项研究,包括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透析状态等疾病人群以及健康人群。风险评估为“低到高质量”。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相较于对照组,n-3 PUFA补充剂对无运动干预人群的肌肉重量维持有更好的效果,但对总体人群的肌肉重量和握力无显著改善。根据健康或疾病状态、干预时间、干预方式、剂量、偏倚风险进行亚组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3 PUFA补充剂对中上臂围和下肢力量的促进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0.8,95% CI:0.26~1.34, P=0.005; SMD=0.45,95% CI:0.21~0.69, P=0.0002)。 结论:口服n-3 PUFA补充剂不增加健康或疾病人群肌肉重量,但可改善中上臂围和下肢力量。纳入的研究样本量偏小,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限制了结果向临床转化的实践意义,需根据不同人群具体分析。未来需要进行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探索n-3 PUFA对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的作用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及其组合对斑马鱼阿尔茨海默病模型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和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能够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而EPA具有抗抑郁的作用.与EPA比较,DHA似对记忆的改善作用更强.由于两者在食物、衰老和疾病中的比值多变,其单一和最佳组合的功效不明,本实验拟利用AD模型比较研究EPA、DHA及最佳组合改善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 Al3+诱导斑马鱼AD模型,饲予EPA、DHA或EPA+DHA(1:2),评估新物体识别和T迷宫奖赏的记忆,GC-MS检测躯体PUFAs浓度变化,qPCR 检测脑内 AChE、Axl、APP、Bace1、IL-6、TNF-α、CD11b、CD206、VDAC1、Caspase-3、Caspase-9 和 Bax 的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脑内Aβ的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EPA仅明显改善了斑马鱼的新物体识别能力,而DHA与EPA+DHA均恢复了新物体识别和T迷宫中的记忆.给予EPA、DHA和EPA+DHA均明显抑制了 Aβ的蛋白浓度变化以及 IL-6、CD206、Caspase-3、Caspase-9、Bax 和 AChE 的 mR-NA表达,EPA和DHA均明显抑制了 Bace1、APP和TNF-α的mRNA表达.DHA和EPA+DHA还明显降低了 Axl和VDAC1的mRNA表达.结论 EPA+DHA的组合对Al3+诱导斑马鱼AD模型的记忆和认知障碍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脑内细胞凋亡情况来改善记忆和认知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血浆Omega-6/Omega-3脂肪酸比例与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死亡率的关联,为降低CVD患者死亡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英国前瞻性队列(UK Biobank)数据库,暴露变量为血浆Omega-6/Omega-3比例,结局为全因、CVD死亡、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死亡和卒中死亡.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Omega-6/Omega-3比例与CVD患者死亡风险的关联,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对性别、年龄等危险因素分层并分析其与Omega-6/Omega-3比例的交互作用,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法(restricted cubric spline,RCS)描述其剂量反应关系,利用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稳健性.结果 共纳入35 096名参与者,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Omega-6/Omega-3比例增加,CVD患者的全因死亡、CVD死亡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均增加(均P趋势<0.05).Omega-6/Omega-3比例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CVD和IHD死亡风险分别增加 2.1%(HR=1.021,95%CI:1.016~0.025)、1.9%(HR=1.019,95%CI:1.010~1.028)和 2.3%(HR=1.023,95%CI:1.013~1.034).将Omega-6/Omega-3比例按四分位数法进行分组后作为分类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分析,与Q1相比,Q4的全因、CVD 和 IHD 死亡风险 HR 分别为 1.394(95%CI:1.267~1.534)、1.292(95%CI:1.085~1.540)和 1.528(95%CI:1.200~1.945),未发现与卒中死亡风险有关(HR=0.987,95%CI:0.660~1.477).RCS 结果显示 Omega-6/Omega-3 比例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结论 Omega-6/Omega-3比例是CVD患者的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保护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方法 用综合法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9只.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日分别灌胃3、6、12 mL·kg-1 ω-3 PUFA.阳性对照组每日灌胃0.24 g·kg-1的维酶素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等量0.9%NaCl.持续给药1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胃黏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实验组、中剂量实验组、高剂量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的 IL-1β 水平分别为(58.96±8.23)、(140.02±19.65)、(109.81±14.35)、(98.72±12.64)、(85.31±11.42)和(77.64±10.23)pg·mL-1,凋亡指数分别为(7.89±1.36)%、(77.12±10.05)%、(42.33±6.87)%、(31.05±5.29)%、(22.76±4.16)%和(16.89±3.05),SOD 水平分别为(398.71±58.24)、(170.25±29.81)、(249.81±34.26)、(268.04±34.11)、(322.15±46.36)和(276.42±29.81)U·mg-1,MDA 水平分别为(3.55±0.87)、(11.02±2.15)、(8.02±1.50)、(6.92±1.23)、(5.98±1.27)和(6.67±1.32)U·mg-1.模型组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低、中、高剂量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ω-3 PUFA可改善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其机制可能与ω-3 PUFA的抗炎、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改善奥硝唑致少弱精子症雄性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小鼠精子发生改善作用的机制.方法 18 只 6 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少弱精子症组和Omega-3 PUFAs挽救组,每组 6 只.用奥硝唑造少弱精子症模型.取附睾尾测精子浓度和活动率;ELISA法检测生殖激素水平[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抑制素B(INHB)、睾酮(T)];HE染色观察睾丸和附睾组织结构;组织免疫荧光和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分析小鼠生精细胞Marker基因(DDX4、Lin28、C-Kit、SYCP3、Tex21、Tnp1)的表达变化;精母细胞染色质铺展和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小鼠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情况;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小鼠睾丸抗氧化应激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与少弱精子症组比较,Omega-3 PUFAs挽救组小鼠的精子浓度与活动率显著提高(P<0.01);血清中FSH、LH、INHB、T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睾丸结构改善,生精细胞数量与腔内精子数量显著增加,附睾结构也得到改善,腔内精子数量增加;生精细胞Marker(DDX4)阳性细胞数量增加,精母细胞Marker(SYCP3)、圆形精子细胞Marker(Tex21)和长形精子Marker(Tnp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减数分裂过程中细线期(P<0.01)、偶线期(P≤0.05)和粗线期(P≤0.05)的精母细胞比例恢复正常;抗氧化应激基因HO-1的mRNA表达水平有上升的趋势(P>0.05),NQO1、SOD3 和CAT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Nrf2 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 Omega-3 PUFAs可能通过提高睾丸抗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而维持精子发生的正常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以社会交流、交往障碍以及重复、刻板性行为、狭窄兴趣和活动等两大核心症状为主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1].发达国家ASD的患病率已高达1.5%[2-3],我国6-12岁儿童中ASD患病率为0.7%[4].目前,AS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多系统受累和多种共患病往往会导致患者的核心症状加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膳食途径摄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60只7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在正常环境中给予普通膳食饲养;B、C组是将小鼠与哺乳母鼠共同置于氧浓度为75%±2%的氧箱内饲养5d后转移至正常氧环境中饲养5d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其中C组按体质量给予ω-3PUFAs 7.5mg/(kg·d)饲养,B组给予普通膳食饲养.分别于出生后17d时处死小鼠,铺片法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对面积,HE染色检测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GC-MS检测视网膜组织中ω-3PUFAs/∞-6PUFAs相对含量和比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视网膜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re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mRNA表达.结果:出生后17d三组小鼠间新生血管面积及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新生血管面积=20.45,P<0.05;F内皮细胞核数=48.66,P<0.05),新生血管面积A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P<0.05),C组与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1,P<0.05).HE染色法观察内皮细胞核数,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1,P<0.05);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5).三组小鼠视网膜ω-3PUFAs和ω-6PUFAs相对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86、112.44,均P<0.05),C组含量分别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5、25.42;t=16.43、11.95,均P<0.05);三组小鼠视网膜ω-3PUFAs/ω-6PUFAs比例、视网膜PPAR-γ mRNA表达、视网膜VEGF-A mRNA表达、视网膜VEGFR-2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比例=10.30,FppAR-γ=138.24,FVEGF-A=69.12,FVEGFR-2=52.45,均P<0.05),C组ω-3PUFAs/ω-6PUFAs比例与B组比较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PAR-γ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VEGF-A mRNA表达水平及VEGFR-2mRNA表达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膳食途径摄入一定量的ω-3PUFAs,可能通过上调ω-3PUFAs/ω-6PUFAs比例,激活PPAR-γ,进而减少VEGF-A和VEGFR-2表达,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肠黏膜屏障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未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和研究组(添加ω-3 PUFA肠内营养损伤组,61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d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采用酶学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浆D-乳酸和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预后.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I-FABP)和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表达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第3天后炎症因子TNF-α、IL-6表达明显降低[TNF-α:(107.77±19.79) μg/L比(151.76±21.65) μg/L,P=0.01;IL-6:(76.85±7.15) μg/L比(105.27±10.12) μg/L,P=0.01];肠黏膜屏障功能敏感指标D-乳酸和I-FABP表达降低[D-乳酸:(69.81±6.32) μg/L比(89.80±8.75)μg/L,P=0.03;I-FABP:(40.81±6.73) μg/L比(56.60±8.58)μg/L,P=0.01];研究组神经损伤的标志物NSE蛋白表达在干预7d后降低[(13.63±2.53) μg/L比(19.12±3.00) μg/L,P=0.02].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在第14天GCS评分(9.74± 0.76比8.44±0.53,P=0.04)、APACHE Ⅱ评分(14.67±1.37比17.53±1.47,P=0.03)和住院天数[(19.37±2.27)d比(25.42±2.61)d,P=0.01]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含ω-3 PUFA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抑制伤后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程度,减少神经元损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Omega-3 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ω-3 PUFAs) 是指第1 个不饱和键位于碳链末端(甲基端)第3 位碳原子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有限,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由饮食获得,因而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其结构最简单的是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 18:3ω-3),ALA 在体内可代谢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C20:5ω-3)?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 C22:5ω-3)?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C22:6ω-3)等?ω-3 PUFAs 可通过血脑屏障,对大脑神经的形成?发育,以至退行过程起着关键性作用[1],在精神科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效应[2]?因此,本文将从理论层面简要说明ω-3 PUFAs 干预精神分裂症发展进程的生物学基础,并主要从临床应用层面综述相关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