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质载体转运蛋白22A3基因rs7758229多态性与胰腺癌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转运蛋白22A3(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30日至2016年3月30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年龄范围为35~79岁,年龄(49.1±5.7)岁;男61例,女39例;胰头颈癌66例,胰体尾癌34例,TNM分期参考第7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胰腺癌分期系统,其中Ⅰ期19例、Ⅱ期56例、Ⅲ期25例,于入院第2天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测序法检测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对患者进行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观察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预后相关性。: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Hardy Weinberg平衡被用于检测患者基因型分布偏离情况,使用 χ2检验分析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OS相关性;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OS的预后因素分析。 结果: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3种基因型(GG型、GT型、TT型)在胰腺癌的分布频率不同,其中GG型28例(28.0%);GT型51例(51.0%);TT型21例(21.0%)。rs7758229单核甘酸多态性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09、10.826, P<0.05)。失访6例(GG型2例,GT型3例,TT型1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6个月,死亡73例。Kaplan-Meier分析并Log-rank检验显示,比较rs7758229 GG型患者,rs7758229 TT型患者总生存期(OS)缩短(Log-rank: χ2=11.254,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rs7758229单核甘酸多态性[TT型比GG型, P<0.05,比值比( OR):2.357,95%可信区间( CI):1.524~6.317]、TNM分期( P<0.05, OR:1.194,95% CI:0.031~3.491)、年龄( P<0.05, OR:1.354,95% CI:1.067~4.357)、肿瘤分化程度( P<0.05, OR:1.687,95% CI:1.108~4.217)、切缘情况( P<0.05, OR:1.947,95% CI:1.354~5.218)是影响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SLC22A3基因rs7758229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生存率相关,TT型患者的OS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精子症和特发性睾丸微石症合并炎症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告1例无精子症和特发性睾丸微石症合并炎症患者的诊治经过。24岁不育男性患者因睾丸外伤后出现疼痛和睾丸萎缩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特发性睾丸微石症(TM)伴炎症,精液分析提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切开组织活检病理显示生精小管纤维化、萎缩、钙化灶,未见到精子。TM相关的基因SLC34A2的突变分析未发现致病性变异。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获得精子并自然生育,建议定期睾丸自检和随诊。本病例的管理经验可能为处理类似复杂情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例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伴高钙尿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 SLC34A3基因变异致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伴高钙尿症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机制。 方法:总结1例不明原因的佝偻病伴低磷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提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可能的致病变异基因,应用Sanger测序对患儿父母相关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患儿表现为身材矮小、佝偻病、低磷血症、高钙尿;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 SLC34A3基因存在c.532_533delCA(p.Q178Vfs*6)及c.894_925+69del(splice)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都是这两个变异之一的无症状杂合变异携带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指南,2个变异均可评为致病性变异。 结论:SLC34A3基因c.532_533delCA(p.Q178Vfs*6)及c.894_925+69del(splice)复合杂合变异为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两个变异既往均未见报道,丰富了人类遗传性低磷血症性佝偻病伴高钙尿症的基因变异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9q34重复综合征合并10q26缺失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 女,4个月15天,因发育异常于2021年6月15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系G 3P 2,经剖宫产出生,出生体重2.35 kg,头围34 cm,身长47 cm。入院查体:体重4.6 kg,身高55 cm,神清,长斜头畸形、圆脸、长人中、小嘴、尖下巴、小下颌、手指及脚趾细长、大拇趾宽大等(图1)。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四肢肌力偏低,双侧膝腱反射可对称引出。患儿有一2岁的姐姐,体健。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3-K-002),在征得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血样进行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患儿核型为46,XX,der(10)t(9;10)(q34.11;q26.3)pat,其父亲核型为46,XY,t(9;10)(q34.1;q26.3),母亲核型未见异常(图2)。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9q34.11-9q34.3区存在约10.13 Mb的重复(chr9: ?_130 883 368-141 016 486_?)×3(精确断裂点未知),涉及 DNM1、COQ4、SLC27A4、GLE1、SPTAN1等基因,10q26.3区存在约3.30 Mb的缺失(chr10: ?_132 079 185-135 379 055_?)×1(精确断裂点未知),涉及 NKX6-2、TUBGCP2、ECHS1、SYCE1等基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泡微石症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28岁男性,因“发现双肺间质性改变3年,发热、呼吸困难4 d”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3年前体检发现双肺间质性改变,未进行治疗。4 d来出现发热,呈弛张热,伴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亲属有类似疾病及家族性遗传病史。入院后查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病变,考虑双肺间质性改变并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呼吸困难逐步减轻。1个月后复查胸部CT示双肺弥漫分布粟粒状结节,部分密度较高,边缘清晰锐利,双肺可见条状、片状钙化影,以双下肺为主,双侧胸膜见线状钙化影,侧胸壁与肺外缘可见狭长透亮带(图1,2)。考虑肺泡微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可能,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提示染色体4p15.2杂合无义突变及移码突变,主要累及SLC34A2基因8号和13号外显子,确诊为PAM。PAM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征是部分器官,特别是肺内钙异常沉积,部分PAM患者肺外器官如肾、胆囊、输尿管、精囊、胸膜和心脏也可见钙化。肺移植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效的PAM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LC34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儿童肺泡微石症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1岁患儿因“发现肺部影像学异常1年余”入院。完善基因检测提示SLC34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286C>T(exon4)、c.910A>T(exon8),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亲和母亲,诊断为SLC34A2复合杂合变异致肺泡微石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广州市Citrin缺乏症新生儿筛查及 SLC25A13基因变异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广州市Citrin缺乏症即Citrin缺乏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新生儿筛查的敏感性及人群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携带率。 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广州市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的124 250例新生儿行NICCD筛查,对疑似NICCD患儿行 SLC25A13基因变异分析确诊。回顾分析广州市2 395例健康儿童全外显子测序结果中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位点携带率。 结果:在124 250例新生儿中,NICCD筛查阳性31例,确诊1例,假阴性3例,NICCD筛查敏感性为25%(1/4例),4例患儿 SLC25A13基因型均为c.851_854del纯合变异。在2 395例健康儿童中,60例检出 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性杂合变异,包括8种变异类型, SLC25A13致病性变异人群携带率为1/40(60/2 395例),推测Citrin缺乏症患病率为1/6 400。c.851_854del为最常见变异,占检出位点的56.7%(34例),其次为c.790G>A,占23.3%(14例)。此外,致病性尚未确定的变异位点c.2T>C的人群携带率为1/20(117/2 395例),检出113例杂合子及2例纯合子。 结论:广州地区 SLC25A13基因已知变异携带率及理论推测Citrin缺乏症患病率较高。NICCD新生儿筛查的敏感性较低,既使串联质谱法多种遗传代谢病筛查阴性,对黄疸消退延迟的新生儿或小婴儿建议重新采血复查,以免漏诊NICCD。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泡微石症合并肺结核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肺泡微石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能与SLC34A2基因突变有关。该疾病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但影像学上容易与粟粒性肺结核、结节病、尘肺等疾病混淆,合并肺结核的病例更为罕见。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分子遗传学特征、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都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分析1例肺泡微石症合并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雷公藤甲素通过miR-34b-5p/Notch1轴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并诱导其铁死亡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探究雷公藤甲素(TPL)通过miR-34b-5p调控Notch1表达对骨肉瘤U2OS细胞铁死亡影响的机制.方法:常规培养U2OS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TPL(10 μmol/L)组、TPL(10 μmol/L)+Fer-1(铁死亡抑制剂,20 μmol/L)组、miR-NC组、miR-34b-5p组、miR-34b-5p+Fer-1(20 μmol/L)组、TPL(10 μmol/L)+anti-miR-34b-5p组、anti-miR-34b-5p+Fer-1(20 μmol/L)组.qPCR法、CCK-8法、铁离子检测试剂、DHE-荧光探针和WB法分别检测各组U2OS细胞中miR-34b-5p的表达、增殖能力、Fe2+水平、ROS水平以及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SLC7A11及Notch1蛋白)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4b-5p与Notch1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TPL可促进U2OS细胞中miR-34b-5p表达,Fer-1和anti-miR-34b-5p则抑制miR-34b-5p的表达(均P<0.05).TPL明显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GPX4、SLC7A11、Notch1蛋白的表达、增加细胞中Fe2+和ROS的含量,Fer-1可逆转TPL对U2OS细胞的作用(均P<0.05).过表达miR-34b-5p与TPL对U2OS细胞的作用相似(均P<0.05).miR-34b-5p可靶向结合Notch1(均P<0.05).miR-34b-5p抑制剂可明显抑制TPL对U2OS细胞的影响,Fer-1可增强miR-34b-5p抑制剂的作用(均P<0.05).结论:TPL可抑制U2OS细胞的增殖能力并促进其铁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34a-5p靶向调节Notch1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双胎妊娠合并Gitelman综合征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Gitelman综合征(GS)孕妇的临床诊治及妊娠结局,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取2021年9月27日,因孕龄为25+2孕周时产前检查发现低钾血症,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入院治疗的1例(患者1)双胎妊娠合并GS孕妇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1病史、入院相关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与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别以"Gitelman综合征""妊娠""Gitelman syndrome""pregnanc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妊娠合并GS相关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3年至2023年。总结患者1及GS相关研究文献涉及的GS孕妇临床表现、诊治方案及母儿预后。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患者1病史、入院相关检查结果、治疗方案与转归:年龄36岁,G3P1+1,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移植2枚囊胚,因常规产前检查发现其合并低钾血症(血K+浓度为2.60 mmol/L)及低镁血症(血Mg2+浓度为0.66 mmol/L),于孕龄为25+2孕周时入院。入院检查结果提示,碱中毒(血液pH值为7.530),肾性失K+(尿K+浓度为47.2 mmol/24 h),血压正常[102~125/60~77 mmHg(1 mmHg=0.133 kPa)],临床诊断为GS孕妇。对其采取静脉输注氯化钾(KCl)注射液、口服KCl口服液及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孕龄为28+1孕周时,病情稳定出院。出院后由多学科团队对其进行门诊随访。孕龄为36+6孕周时,对其采取选择性剖宫产术分娩2例活婴,手术顺利,术后第4天孕妇及其分娩新生儿顺利出院。随访至2023年6月结果显示,母儿情况均良好。②文献复习结果:由于国内外双胎妊娠合并GS报道较少,所以将文献检索结果中的单胎妊娠合并GS病例纳入研究。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计检索到有关GS孕妇研究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共计33篇,涉及55例(患者2~56)妊娠合并GS孕妇,共计67次妊娠(69例胎儿),双胎妊娠为2次(患者30~31),其中发生死胎者为4例(患者2、34、46、49),胎儿生长受限者为3例(患者29、41、53),新生儿生后第7天死亡者为1例(患者32),其余单胎及双胎妊娠新生儿均预后良好。GS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者为14例(患者3~4、7、11~12、26~27、33~34、36、39、42、52~53),羊水偏少/过少者为4例(患者8、28、34、4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为6例(患者27、34、41、43~44,患者41的2次妊娠均发生子痫前期)。在67次妊娠中,除1例(患者46)孕妇频发室颤及心脏骤停,预后不良外,其余均预后较好。结论:对妊娠合并GS孕妇,临床需进行多学科团队合作及个性化管理,采取严密监测及积极治疗措施后,多数GS孕妇母儿结局较为良好。虽未观察到双胎妊娠合并GS与单胎妊娠合并GS在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发病率及妊娠结局方面的差异,但是仍应对双胎妊娠合并GS孕妇加强管理与监测。由于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妊娠合并GS病例仍较少,特别是双胎妊娠,因此对双胎妊娠合并GS孕妇的临床特征、分娩方式及时机、治疗方式与目标等,仍需进一步探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