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对肺结节病诊断效能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气管内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对肺结节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高度疑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取得病理结果并结合临床综合评估最终诊断明确.评价EBUS-TBNA联合TBLB诊断肺结节病的效能以及弹性成像在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胸部CT对于肺结节病分期的价值.结果:在131例高度疑诊为肺结节病的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为肺结节病的患者共有123例.其中105例患者单用EBUS-TBNA获得阳性的病理结果(阳性率为80.2%),58例患者通过单用TBLB获得阳性的病理结果(阳性率为44.3%);两者联合使用的诊断阳性率是89.3%.131例患者均进行胸部CT分期,其中Ⅰ期患者78例,Ⅱ期患者53例.在通过EBUS-TBNA及TBLB最终明确病理诊断后,根据是否出现上皮样肉芽肿浸润这一表现定义累及范围,发现根据胸部CT分类为Ⅰ期的患者中38.5%肺实质中检出上皮样肉芽肿浸润.结论:EBUS-TBNA联合TBLB可明显提高对肺结节病的诊断效能.单纯依靠胸部CT扫描进行肺结节病的分期并不可靠,会导致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估计不足.建议使用EBUS-TBNA诊断可疑结节病时,即使没有肺部浸润,也推荐常规联合TBLB,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和更充分地评估病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用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用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荣军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9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阻训练。两组干预1周。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3/45),低于对照组的24.4%(11/45)(χ 2=5.41, P=0.020)。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用力肺活量分别为(83.84±4.35)%、(96.53±3.45)L/min、(2.87±0.16)L,均高于对照组的(78.98±4.01)%、(92.13±3.08)L/min、(2.62±0.19)L( t=-5.51、-6.38、-6.75,均 P < 0.001);观察组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为(0.42±0.13)分,低于对照组的(0.87±0.19)分( t=13.11, P < 0.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89.53±3.67)分,高于对照组的(82.94±4.23)分( t=-7.89, P < 0.001)。 结论: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康复运动联合抗阻训练可提高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肺结节术后患者心理痛苦与知觉压力和护士关怀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了解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并探讨知觉压力、护士关怀能力对心理痛苦的影响路径。方法:于2019年10月—202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的415例肺结节术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关怀能力量表、知觉压力量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知觉压力对心理痛苦的影响。共发放415份纸质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11份,有效回收率为99.04%。结果:411例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为(4.82±1.42)分,≥4分者179例(43.55%)。不同婚姻、肺结节类型、担心癌变情况、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电子健康素养及疾病认知度的肺结节术后住院患者的心理痛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1)。心理痛苦与护士关怀能力呈负相关( r=-0.626, P<0.01),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 r=0.596, P<0.01)。护士关怀能力在失控感与心理痛苦之间的中介效应值为0.132,占总效应的32.84%(0.132/0.402)。 结论: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与知觉压力、护士关怀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护士关怀能力在失控感与心理痛苦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护士关怀能力可降低肺结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分析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结节病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探讨巨噬细胞极化在肺结节病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肺结节病相关RNA-seq数据集GSE83456、GSE34608、GSE42834、GSE16538、GSE18781、GSE19314、GSE19976和GSE37912。将GSE83456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其余数据集作为验证集。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5例肺结节病患者(Ⅰ期或Ⅱ期)、15例肺结核患者和15例肺腺癌患者,以及同期接受体检的20名健康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肺结节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样本,收集肺结节病、肺结核和肺腺癌患者的纵隔淋巴结样本(肺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阴性)。通过"xCell"包分析GSE83456数据集中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和M2巨噬细胞在肺结节病患者中的丰度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结节病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M1和M2巨噬细胞比例。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探索肺结节病组与对照组、高M1巨噬细胞组与低M1巨噬细胞组、高M2巨噬细胞组与低M2巨噬细胞组之间的潜在生物学差异。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与巨噬细胞极化高度相关的模块基因,将GSE83456数据集中肺结节病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基因与相关模块基因取交集,得到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通过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肺结节病患者巨噬细胞极化关键基因,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对GSE83456数据集中关键基因与巨噬细胞丰度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通过蛋白质印迹法验证关键基因在肺结节病、肺结核和肺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中的蛋白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关键基因表达蛋白鉴别肺结节病和肺结核的价值。结果:在GSE83456数据集中,肺结节病组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丰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0.27±0.09)分比(0.12±0.07)分,(0.18±0.07)分比(0.12±0.04)分,均 P<0.001]。肺结节病患者外周血M1巨噬细胞比例和M1/M2巨噬细胞比值均高于健康受试者[(0.60±0.12)比(0.47±0.11),(1.23±0.07)比(0.84±0.06),均 P<0.05]。炎症反应和干扰素反应等免疫相关通路富集于肺结节病组和高M1巨噬细胞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与差异基因分析的交集共获得32个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的差异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的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Lasso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肺结节病患者巨噬细胞极化关键基因ANKRD22。在7个验证集中,肺结节病组ANKRD22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且在GSE42834数据集中肺结核组ANKRD22 mRNA表达量高于肺结节病组(均 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GSE83456数据集中,ANKRD22 mRNA表达量与巨噬细胞丰度( r=0.65)、M1巨噬细胞丰度( r=0.54)和单核细胞丰度( r=0.45)均呈正相关(均 P<0.001)。蛋白质印迹法显示,肺结核患者和肺结节病患者的ANKRD2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肺腺癌患者,且肺结核患者高于肺结节病患者[(0.98±0.02)比(0.38±0.03),(0.62±0.02)比(0.38±0.03),(0.98±0.02)比(0.62±0.02),均 P<0.05]。ANKRD22蛋白鉴别肺结节病和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最佳截断值为0.58,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0.0%。 结论:M1巨噬细胞介导免疫炎症反应参与肺结节病的发生发展。肺结节病巨噬细胞极化关键基因ANKRD22可以作为肺结节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具有鉴别肺结节病和肺结核的潜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节病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节病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节病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胸部CT等。结果:共纳入9例(18眼)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结节病葡萄膜炎患者,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52.6±9.0)岁。结节病临床分期:Ⅱ期7例,Ⅰ期2例。6例患者因眼部症状就诊,从发病到确诊为结节病葡萄膜炎时间为9.0(2.6,20.3)个月。3例既往有结节病病史。2例有发热,3例有乏力,3例有体重减轻,5例有呼吸系统症状。均为双眼发病。其中,全葡萄膜炎10眼,后葡萄膜炎4眼,前葡萄膜炎4眼。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KP)10眼,颗粒状或无明显KP 8眼。虹膜后粘连9眼,白内障8眼,玻璃体炎性混浊8眼,黄斑水肿7眼,黄斑前膜6眼,视网膜血管炎2眼,青光眼2眼、视盘肉芽肿2眼。可查到周边眼底的13眼中,5眼可见周边多发脉络膜视网膜炎性病灶。结论:老年、女性、双眼发病及伴有发热、体重减轻和呼吸系统症状的葡萄膜炎患者应及时检查胸部CT,以排除结节病葡萄膜炎。结节病葡萄膜炎可表现为颗粒状KP或无明显KP,眼后节是其主要受累部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9例飞行人员肺结节临床特点及诊治初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肺结节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鉴定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39例肺结节患者的病史、X线胸片、胸部CT、PET/CT等结果,以及肺结节的诊治经过、飞行鉴定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例飞行人员肺结节患者中,发现时22例(56.4%)无呼吸道症状,X线胸片检查3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16例(51.6%)X线胸片检查与胸部CT检查一致,PET/CT检查14例(35.9%)。首次影像学检查显示恶性结节与良性结节、性质待定结节相比,发现时最大径最大、长短径比值最小( P值均<0.05),随访影像学显示,恶性结节与其它两类结节相比,最大径变化幅度、面积变化幅度均为最高( P值均<0.05)。胸部CT检查提示良、恶性结节密度、空泡征、边缘、分叶、毛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二者分布、边界及与血管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发现结节就诊时,27例(69.2%)均在3个月以上的地面观察后做出飞行结论。 结论:X线胸片用于肺结节的常规评估容易漏诊,胸部CT可进行评估和随访,PET/CT检查是CT检查的良好补充,有助于区分良恶性。发现肺结节后,无统一的飞行结论时间及流程、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能谱CT在肺纯磨玻璃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肺纯磨玻璃结节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行胸部能谱CT扫描且有病理结果的44例纯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26~79(51±12)岁。分为炎性病变组(12例)、浸润前病变组(17例)、浸润性腺癌组(15例);为判断水基值鉴别腺癌浸润程度的效能,进一步将以上三组合并为两组,即非浸润性腺癌组(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腺癌组。分别测量病灶动脉期、静脉期的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及水基值;计算病灶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K 40~70KeV)。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三组间比较及多重比较法进行两两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评估三次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水基值诊断效能。 结果:炎性病变组、浸润前病变组、浸润性腺癌组三组动脉期及静脉期的水基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期:(291.95±58.66)mg/cm 3、(297.61±63.96)mg/cm 3、(374.52±60.62)mg/cm 3;静脉期:(277.07±33.78)mg/cm 3、(291.74±50.49)mg/cm 3、(373.33±75.12)mg/cm 3](均 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动脉期、静脉期水基值在炎性病变组与浸润前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浸润性腺癌组与炎性病变组、浸润前病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鉴别浸润性腺癌和非浸润性腺癌组(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的纯磨玻璃结节上,静脉期水基值AUC最大(0.770),以349.31 mg/cm3为最佳阈值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7%、93.10%。动脉期、静脉期的能谱曲线斜率、碘相关参数(碘基值、标准化碘基值)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能谱CT定量参数水基值在纯磨玻璃结节定性诊断中能较好鉴别炎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腺癌,有助于肺纯磨玻璃结节的定性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结节性脂膜炎并气道中心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结节性脂膜炎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该疾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肺脏受累时的影像学表现也具有多变性、非特异性,且影像学上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结节病难以鉴别。皮肤活检为结节性脂膜炎的明确诊断提供了机会,但目前诊断结节性脂膜炎仍具有挑战,尤其是结节性脂膜炎合并肺脏受累十分罕见。本文报道1例结节性脂膜炎并气道中心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肌肉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1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探讨以肌肉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例以肌肉肿块为首发症状的结节型肌肉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 10例均为女性,2例单侧下肢可及肿块,7例双侧下肢可及肿块,1例双侧下肢及上肢可及肿块。10例均累及肺组织,9例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57~118 IU/ml。B超显示肿块无特异性表现。磁共振成像显示肿块可有典型“黑色星芒征”及“三层条纹征”。肿块组织活检病理为横纹肌内非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3例患者未治疗,7例患者使用0.5~1 mg ·kg?1 ·d?1泼尼松治疗,其中3例患者初始联合免疫抑制剂,4例随访期间加用免疫抑制剂。随访7~62个月,1例患者稳定,6例患者好转,3例患者复发。至随访结束,5例患者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CK)是一种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可对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进行负调节。RECK基因的表达可在转录、转录后和表观遗传水平受到调控。RECK对人体正常发育至关重要,在组织发育、形态发生、肌肉和血管形成等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下调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纤维化、肺结节病和肺癌等。本文就RECK的结构、表达调控、功能及其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