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皮内注射二甲氨基乙醇对大鼠衰老模型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真皮内注射二甲氨基乙醇(DMAE)复合制剂(赛雷弗 ?)对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大鼠皮肤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 方法:2014年4—10月,在青岛大学解剖教研室进行实验研究。3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衰老对照组、衰老治疗组、正常组,每组各10只。衰老对照组、衰老治疗组两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 -1·d -1, 42 d。从18 d开始于衰老对照组、衰老治疗组臀背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赛雷弗 ? 1 ml,每周1次,连续4周。每次治疗后3 d,共聚焦显微镜(RCM)检测大鼠皮肤。42 d取大鼠注射药物区域皮肤,观察各组皮肤真皮厚度、胶原纤维密度、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变化,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Ⅰ、Ⅲ型前胶原(ColⅠ、ColⅢ)、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 mRNA表达,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TGFβ1表达。 结果:RCM显示,随着真皮内注射赛雷弗次数增加,衰老大鼠皮肤胶原纤维的密度逐渐增加。注射4次后,衰老治疗组大鼠真皮厚度、羟脯氨酸含量、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衰老对照组,但仍低于正常组( F值分别为25.45、98.90、37.94、21.35,均 P<0.05);胶原纤维密度、ColⅠ、Smad3 mRNA表达高于衰老对照组( F值分别为44.46、29.54、10.01,均 P<0.05);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CNA表达低于正常组,和衰老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ColⅢ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真皮内注射赛雷弗可能通过正调节TGFβ1/Smads通路分子表达促进Ⅰ型胶原蛋白合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山楂酸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山楂酸(M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使用ISO诱导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心肌纤维化,MA给药2周,检测MA对心功能和纤维化的影响。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纤维化标志物和信号通路分子变化。将原代培养的大鼠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BS+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PBS+MA、ISO、ISO+SB203580、ISO+MA。48 h后收集细胞进行后续检测。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心肌纤维化小鼠模型,ISO+MA组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和最大下降速率(±dp/dt)显著高于ISO组[分别为(35.1±1.8)%比(28.5±2.6)%、(7 256±153)mmHg/s比(6 402±240)mmHg/s、(7 156±163)mmHg/s比(6 319±219)mmHg/s, P<0.05];ISO+MA组间质和血管周胶原沉积程度高于ISO组( P<0.05),ISO+MA组的COL-1、COL-3和TGF-β mRNA相对水平显著低于ISO组(1.70±0.24比3.69±0.34、1.72±0.56比4.84±0.82、1.52±0.19比2.64±0.29, P<0.05);ISO+MA组的p38 MAPK和Smad3的磷酸化水平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ISO组(1.67±0.35比2.61±0.58、1.68±0.23比2.52±0.19、1.56±0.15比2.48±0.26, P<0.05);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组和MA组的COL-1、COL-3、TGF-β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ISO组(分别为2.25±0.51,2.16±0.48比5.29±1.21;1.58±0.34,1.69±0.29比4.97±1.32;1.41±0.31,1.55±0.38比3.53±0.56, P<0.05);SB203580组和MA组的p38 MAPK、Smad3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低于ISO组,TGF-β1的蛋白表达低于ISO组(分别为1.81±0.18,1.77±0.16比2.56±0.32;1.85±0.21,1.81±0.17比2.48±0.37;1.84±0.24,1.72±0.17比2.52±0.29, P<0.05)。 结论:MA可抑制p38 MAPK的磷酸化,进而抑制经典的TGF-β1/Smads纤维化信号通路来发挥抗纤维化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形态发生拮抗蛋白1参与调控脂毒性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骨形态发生拮抗蛋白1(Gremlin-1)在脂毒性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棕榈酸(palmitic acid, PA)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MIN6)作为脂毒性介导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模型,首先考察PA引起的脂质沉积及胰岛素分泌水平改变,明确脂毒性对胰岛β细胞的影响,进一步利用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考察PA对Gremlin-1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BMP4/Smads的影响。随后利用重组小鼠Gremlin-1和BMP信号通路抑制剂LDN193189干预细胞,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A刺激能够降低胰岛β细胞活力及胰岛素分泌能力( P<0.05)。同时,PA能够抑制细胞Gremlin-1的表达和分泌,增加BMP-4及其下游Smad-1、Smad-5的表达( P<0.05)。利用重组小鼠Gremlin-1蛋白干预细胞可使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显著升高,同时BMP4/Smads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分子表达降低( P<0.05)。而抑制BMP4/Smads信号通路可改善PA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结论:Gremlin-1参与调控脂毒性介导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该作用可能与BMP4/Smad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3,7,8-四氯二苯并二 英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2,3,7,8-四氯二苯并二 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发小鼠腭裂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将84只孕鼠根据体质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TCDD组和对照组(每组42只),在孕期第10天(gestation day 10,GD10)上午8时分别给予64 μg/kg TCDD和等量玉米油灌胃。HE染色观察GD13~GD15胎鼠腭发育的形态学变化,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免疫荧光观察TCDD对GD13~GD15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检测母系印记基因3(maternally expressed gene3,MEG3)在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Smad2、磷酸化Smad2(phospho-Smad2,p-Smad2)、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RNA 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RNA binding protein immunoprecipitation,RIP)验证MEG3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receptor Ⅰ,TGF-βRⅠ)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CDD组GD13( t=6.66, P=0.003)和GD14( t=6.56, P=0.003)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但在GD15时BrdU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 t=-5.98, P=0.004)。原位杂交显示MEG3主要表达于间充质细胞的细胞核。RT-PCR结果显示,TCDD组腭突间充质细胞内的MEG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GD13: t=39.28, P=0.012;GD14: t=18.75, P=0.042;GD15: t=28.36, P=0.045)。在GD14,TCDD组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内p-Smad2、Smad4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Smad2: t=9.48, P=0.001;Smad4: t=63.10, P=0.001),Smad7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t=30.77, P<0.001)。RIP实验结果显示,TCDD组GD14胎鼠腭突间充质细胞中TGF-βRⅠ结合MEG3的表达量(23.940±1.301)显著高于对照组(8.537±1.523)( t=24.55, P<0.001)。 结论:TCDD可能通过促进MEG3与TGF-βRⅠ的靶向结合影响TGF-β/Smad信号途径的激活,从而抑制腭突间充质细胞的增殖,由此导致腭裂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泌体lncRNA TTN-AS1通过miR-524-5p介导TGFβ/Smads通路调控乳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TN-AS1通过miR-524-5p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s信号通路,进而调控乳腺癌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SKBR-3 和乳腺上皮细胞 MCF-10A 中 lncRNA TTN-AS1 和 miR-524-5p 表达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 TGFβ1 和 p-Smad2蛋白的表达量.然后采用细胞转染技术抑制lncRNATTN-AS1表达,比较MDA-MB-231(阴性对照)和转染组lncRNATTN-AS1、miR-524-5p、TGFβ1和p-Smad2表达量.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力.结果:与MCF-10A 相比,MDA-MB-231、MCF-7 和 SKBR-3 中 lncRNA TTN-AS1 表达量显著升高,而 miR-524-5p 明显下降,TGFβ1 和p-Smad2上调(P<0.05).与阴性对照相比,转染组lncRNA TTN-AS1表达量显著降低,而miR-524-5p明显增加,TGFβ1和p-Smad2下调(P<0.05).细胞增殖率和迁移细胞数目明显下降,而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lncRNATTN-AS1在乳腺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促癌效应,通过抑制miR-524-5p表达并激活TGFβ1/Smad2信号通路活性来参与调控乳腺癌的增殖与凋亡.lncR-NA TTN-AS1 有望成为靶向干预乳腺癌的新型分子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虚、痰、瘀、毒理论浅析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炎症状态与中医药干预策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是常见的心力衰竭类型之一,约占全部心力衰竭的 50%,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再住院率及病死率.HFpEF的发病机制较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更为复杂,具有高度异质性特点.近年来,关于其细胞分子学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研究显示HFpEF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与炎症密切相关,微血管炎症和内皮细胞炎症是HFpEF的关键分子机制,涉及一氧化氮(NO)-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血管紧张素Ⅱ(AngⅡ)/TGF-β1/Smad2/3、白细胞介素-33(IL-33)/跨膜型ST2(ST2L)等信号通路.HFpEF合并症通过全身炎症和氧化应激,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炎症驱动心肌功能障碍及重塑.现代研究表明炎症与中医"虚、痰、瘀、毒"理论高度相似,结合HFpEF的致病因素、病理机制及病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药干预策略,注重补虚、化痰、祛瘀、解毒等治法的运用,结果显示中医药可以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纤维化,逆转心肌肥厚,进而保护心肌细胞,抑制心室重构,延缓HFpEF病理进程,能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文章试从虚、痰、瘀、毒理论浅析HFpEF病理变化,以期为临床防治HFpEF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温补肾阳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4/27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骨病,以骨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为主要临床特征,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医学将OP纳入"骨痿""骨枯""骨极"等疾病范畴,中医药被用于治疗OP由来已久,具有简、便、廉、验等优势.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深入融合发展,基础研究发现多种温补肾阳类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形态生成蛋白(BMP)/Smads、磷脂酰肌醇-3磷酸激酶/AKT/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PI3K/Akt/mTOR)等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以达到防治OP的目的,这有可能从分子机制上肯定了中医药治疗OP的科学性.该文综述杜仲、骨碎补等常见代表性温补肾阳类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防治OP的可能分子机制,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OP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SIRT1抗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对压力超负荷致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 Ⅱ)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在体实验通过不完全结扎大鼠腹主动脉,使压力负荷增加诱导心肌纤维化,给予SIRT1激活剂后,左室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组织TGF-β1/Smads蛋白表达.提取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给予Ang Ⅱ或Ang Ⅱ加SIRT1激活剂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及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collagen Ⅰ/Ⅲ,Col1 α1/3α1)、SIRT1及TGF-β1/Smads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压力超负荷模型组大鼠心肌间质出现显著的纤维化,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加,Col1α1/3α1、TGF-β1/Smads表达明显增多,SIRT1表达减少;给予SIRT1激活剂SRT1720干预后可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下调Col1α1/3α1、TGF-β1/Smads表达,上调SIRT1的表达;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SIRT1的蛋白表达与TGF-β1的表达呈负相关.另外,SRT1720亦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Col1α1/3α1及TGF-β1表达的增加.结论 激活SIRT1对压力超负荷导致的心肌纤维化及Ang 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抑制或逆转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去泛素化酶对TGF-β/Smads通路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2
去泛素化是指在蛋白质底物与泛素分子结合的复合物中去除泛素蛋白的一种重要翻译后修饰方式(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可通过蛋白功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TGF-β/Smads通路可调控细胞增值、凋亡、细胞周期、迁移、DNA修复参与炎症、胚胎发育、组织修复、调节免疫功能.文献报道,去泛素化酶可以调控TGF-β/Smads通路,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不同去泛素化酶调控TGF-β/Smads通路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异补骨脂素对光老化HDF细胞ER/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效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异补骨脂素对光老化人真皮成纤维(HDF)细胞ER/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效应.方法:建立长波紫外线(UVA)损伤HDF模型,给予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和通路阻断剂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和Real Time-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3)、转化生长因子(TGF-β1)、Ⅰ型胶原(COL1A1)蛋白和对应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增殖率及Smad3、TGF-β1、COL1A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增殖率和Smad3、TGF-β1、COL1A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异补骨脂素高浓度组比较,TGF-β1、Smad3、ER三个阻断剂组相对应的TGF-β1、Smad3和COL1A1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异补骨脂素能增加HDF细胞TGF-β1、Smad3、COL1A1蛋白及mRNA表达,对光老化HDF细胞胶原合成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能被TGF-β1、Smad3和ER阻断剂所抑制,推测异补骨脂素促进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与ER/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