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及对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及对病毒诱导激活先天免疫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Viral ToxGlo法测定复方一枝蒿颗粒体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先天免疫通路蛋白表达的水平;流式微球技术测定细胞因子表达的水平.结果 复方一枝蒿颗粒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物浓度与抗病毒作用呈量效关系;复方一枝蒿颗粒可促进先天免疫信号通路靶点核因子κB(NF-κB)抑制蛋白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TANK结合激酶1(TBK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的表达水平,对RSV病毒诱导表达的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表现出下调趋势.结论 复方一枝蒿颗粒可通过作用于先天免疫信号通路TBK1/NF-κB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BK1过表达对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TANK结合激酶1(TBK1)过表达对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自噬的关系。方法:正常培养的对数期小鼠HL-1心肌细胞,以1×10 6个/ml的密度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10):对照组(C组)、高糖组(HG组)、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和TBK1过表达组(TBK1组)。细胞密度达到50%时使用含1%胎牛血清+1%双抗培养基孵育细胞24 h,细胞密度达到80%时,以pcDNA3.1(+)为载体进行TBK1过表达。采用高糖培养基(33 mmol/L)培养24 h,37 ℃培养箱缺氧(94%N 2+5%CO 2+1%O 2)24 h,37 ℃含5%CO 2培养箱复氧12 h,制备高糖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复氧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LDH试剂盒检测上清液LDH活性,采用Mito-Tracter绿色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BK1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B和P62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 P<0.05);与HG组比较,HG+H/R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降低,上清液LDH活性增加,线粒体含量减少,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下调,P62表达上调( P<0.05);与HG+H/R组比较,TBK1组小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上清液LDH活性减少,线粒体含量增加,TBK1、PINK1、Parkin和LC3B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 P<0.05)。 结论:TBK1过表达减轻小鼠高糖离体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与其恢复线粒体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DDX56对脑心肌炎病毒体外增殖的调控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DDX56解旋酶在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感染A549细胞复制增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免疫印迹法、qPCR以及TCID 50检测上调/下调A549细胞中DDX56并接种EMCV病毒,以空载组为对照组,分析其对病毒增殖的影响及对病毒感染引起的RLRs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活化的影响。 结果:A549细胞接种EMCV后,DDX56蛋白水平表达量逐步递增。过表达DDX56可以促进EMC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干扰DDX56可以抑制EMC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并且DDX56通过负调控RLRs信号通路中接头分子MAVS、TBK1、IRF3的活化实现对EMCV复制的正调控作用。结论:DDX56促进EMCV增殖是通过抑制RLRs信号通路中接头蛋白的活化来实现的,为EMCV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和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TBK1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TANK结合激酶-1(TBK1)在急性肾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雄性野生型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ON组)、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对照+TBK1抑制剂组(CON-GSK组)和急性肾损伤+TBK1抑制剂组(AKI-GSK组)。AKI组和AKI-GSK组小鼠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AKI模型,叶酸注射后第1天开始,AKI组隔天腹腔注射1次1%二甲基亚砜20 ml/kg,AKI-GSK组隔天腹腔注射1次TBK1抑制剂GSK8612 1.5 mg/kg,共7次。CON组和CON-GSK组隔天分别腹腔注射1次1%二甲基亚砜20 ml/kg或GSK8612 1.5 mg/kg,共7次。叶酸注射后第14天,取小鼠眼球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的浓度;并提取小鼠肾组织,行天狼星红染色、Masson染色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肾纤维化面积,并行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p-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磷酸化肌醇需求激酶1α(p-IRE1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2(TRAF2)、凋亡调节信号激酶1(ASK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2(caspase-12)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p-JNK)的表达。 结果:与CON组比较,AKI组和AKI-GSK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肾纤维化面积增大,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升高,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p-PERK、p-eIF2α、ATF4、CHOP、p-IRE1α、TRAF2、ASK1、caspase-12和p-JNK表达上调( P<0.05),CON-GSK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KI组比较,AKI-GSK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肾纤维化面积减小,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降低,肾组织纤连蛋白、Ⅰ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p-PERK、p-eIF2α、ATF4、CHOP、p-IRE1α、TRAF2、ASK1、caspase-12和p-JNK表达下调( P<0.05)。 结论:TBK1参与AKI小鼠肾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内质网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信号激活及其参与慢性疼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作为先天免疫的组成部分,激活后可参与机体对异常双链DNA的防御。在中枢神经系统中,STING的异常激活与神经炎症间存在密切联系,进而影响慢性疼痛的发生与发展。文章对STING的病理生理作用,下游TANK结合蛋白1(TANK-binding kinase 1, 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 IRF3)、NF-κB信号通路激活过程与STING及其下游因子通过影响神经元、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参与慢性疼痛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以STING作为靶点缓解慢性疼痛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免疫激活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蒽环类药物除了损伤细胞DNA杀伤肿瘤细胞外,是否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采用THP1-Dual单核细胞中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报告系统,检测蒽环类药物伊达比星、柔红霉素和阿霉素对IS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蒽环类对干扰素(IFNB、IFNA4)和趋化因子IP-10的基因表达影响,以及检测伊达比星对多种肿瘤细胞IFNB的表达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蒽环类化合物对干扰素上游TBK1/IRF3信号通路的影响。最后,采用ATM抑制剂和TBK1抑制剂和STING敲除的THP1-Dual报告细胞,分析伊达比星是否通过DNA损伤感受通路刺激IFNB的生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蒽环类药物具有促进ISG的表达及干扰素基因(IFNB)生成的作用,其中伊达比星的效果最强,在1 μmol/L下作用24 h后对ISG激活约5倍( P<0.01),在1 μmol/L下作用6 h后对IFNB、IP-10和IFNA4基因激活分别达21.4、3827.2、4.3倍( P<0.01)。在多种肿瘤细胞株中,伊达比星能促进KG-1和JIMT-1中IFNB基因的表达,在3 μmol/L作用6 h后分别达28.0、81.3倍( P<0.01)。蒽环类化合物促进TBK1/IRF3磷酸化信号通路促进干扰素的生成,并通过使用ATM抑制剂(AZ31、KU55933)、TBK1抑制剂(MRT67307、BX795)和STING敲除的细胞模型,发现伊达比星促进干扰素通路是依赖于ATM、TBK1和STING分子,提示蒽环类药物通过诱导DNA损伤感受通路促进ATM的活化及STING/TBK1/IRF3通路,进而促进干扰素的生成。 结论:蒽环类药物特别是伊达比星具有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作用,它们通过诱导DNA损伤感受通路间接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异钩藤碱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异钩藤碱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及相应机制.方法 将144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脑梗死组、异钩藤碱低剂量组、异钩藤碱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异钩藤碱高剂量+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激动剂(ADU-S100)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采用线栓闭塞大脑中动脉法构建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右侧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不做插入线栓处理.建模成功后立即给药,异钩藤碱低剂量组和异钩藤碱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5mg/kg、20mg/kg异钩藤碱,且均需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尼莫地平组大鼠需灌胃30 mg/kg尼莫地平,且还需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异钩藤碱高剂量+ADU-S100组大鼠需灌胃20 mg/kg异钩藤碱且腹腔注射20 mg/kg ADU-S100;假手术组、急性脑梗死组大鼠均需灌胃10ml/kg与腹腔注射10ml/kg的等渗盐水.给药1次/d,持续2周.末次给药处理24 h后,采用Zela-Longa法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及原平台象限停留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采用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伊文思蓝检测各组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TING、磷酸化TANK结合激酶1(p-TBK1)、磷酸化干扰素调节因子3(p-IRF3)蛋白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末次给药处理24 h后神经功能评分[(2.96±0.32)分比0分]、脑组织含水量[(86.9±3.2)%比(71.8±3.1)%]、血清 TNF-α[(86.7±3.5)ng/L 比(35.6±1.7)ng/L]、IL-6[(167.8±6.1)ng/L 比(50.2±2.2)ng/L]、脑梗死体积[(28.6±1.3)mm3 比 0 mm3]、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1.57±0.13)g/L 比(0.96±0.08)g/L]及 STING[(1.83±0.16)比(0.86±0.08)]、p-TBK1[(0.89±0.07)比(0.41±0.03)]、p-IRF3[(0.67±0.05)比(0.13±0.01)]蛋白表达均升高,脑组织中 ZO-1 mRNA[(0.45±0.04)比(1.00±0.00)occludin mRNA[(0.23±0.02)比(1.00±0.00)]表达均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33.6±1.6)s比(12.3±0.5)s],原平台象限停留次数减少[(5.9±0.2)次比(15.7±0.4)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异钩藤碱低剂量组、异钩藤碱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大鼠末次给药处理24 h后神经功能评分[(2.37±0.21)、(1.14±0.17)、(1.18±0.13)分比(2.96±0.32)分]、脑组织含水量[(81.8±3.0)%、(74.9±3.0)%、(74.3±2.9)%比(86.9±3.2)%]、血清 TNF-α[(71.1±1.4)、(43.4±2.0)、(41.5±1.9)ng/L 比(86.7±3.5)ng/L]、IL-6[(129.8±5.4)、(81.2±3.8)、(80.0±3.6)ng/L 比(167.8±6.1)ng/L]、脑梗死体积[(21.7±1.0)、(10.5±0.5)、(10.7±0.5)mm3 比(28.6±1.3)mm3]、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1.39±0.12)、(1.16±0.10)、(1.18±0.19)g/L 比(1.57±0.13)g/L]及 STING[(1.50±0.14)、(1.02±0.11)、(1.01±0.09)比(1.83±0.16)]、p-TBK1[(0.75±0.05)、(0.54±0.04)、(0.52±0.05)比(0.89±0.07)]、p-IRF3[(0.51±0.05)、(0.25±0.02)、(0.27±0.02)比(0.67±0.05)]蛋白表达均降低,脑组织中 ZO-1 mRNA[(0.58±0.05)、(0.87±0.07)、(0.89±0.09)比(0.45±0.04)]、occludin mRNA[(0.36±0.03)、(0.71±0.06)、(0.69±0.05)比(0.23±0.02)]表达均升高,逃避潜伏期缩短[(28.6±1.0)、(16.5±0.7)、(16.4±0.7)s 比(33.6±1.6)s],原平台象限停留次数增加[(8.2±0.3)、(12.8±0.5)、(12.9±0.5)次比(5.9±0.2)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3)与异钩藤碱高剂量组比较,异钩藤碱高剂量+ADU-S100组末次给药处理24 h后神经功能评分[(2.12±0.14)分比(1.14±0.17)分]、脑组织含水量[(78.7±3.2)%比(74.9±3.0)%]、血清 TNF-α[(59.7±2.1)ng/L比(43.4±2.0)ng/L]、IL-6[(118.9±4.6)ng/L 比(81.2±3.8)ng/L]、脑梗死体积[(16.6±0.4)mm3比(10.5±0.5)mm3]、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1.36±0.10)g/L 比(1.16±0.10)g/L]及STING[(1.37±0.12)比(1.02±0.11)]、p-TBK1[(0.67±0.05)比(0.54±0.04)]、p-IRF3[(0.39±0.03)比(0.25±0.02)]蛋白表达均升高,脑组织中 ZO-1 mRNA[(0.63±0.05)比(0.87±0.07)]、occludin mRNA[(0.46±0.05)比(0.71±0.06)]表达均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23.4±1.0)s比(16.5±0.7)s],原平台象限停留次数减少[(9.6±0.3)次比(12.8±0.5)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异钩藤碱可抑制急性脑梗死大鼠炎症、减少血-脑屏障损伤、降低脑水肿程度,改善认知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ING/TBK1/IRF3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苍耳子散调控cGAS-STINS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免疫抗过敏性鼻炎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苍耳子散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20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经典护理疗法鼻腔填塞苍耳子散,对照组给药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两组疗程均28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鼻部分类及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鼻分泌物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Caspase-12、环状GMP-AMP合成酶(cGAS)、解旋酶41(DDX41)、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TANK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基因激活蛋白(STING)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鼻分泌物中IFN-γ分泌水平降低;鼻分泌物中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和Caspase-12、cGAS、DDX41、IFI16、STING表达水平降低;在实验执行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苍耳子散可通过调控cGAS-STINS信号通路增强机体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线粒体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强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线粒体稳态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CHF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强心汤组[12.25 g/(kg·d),按生药量计]、卡托普利组[10.38 mg/(kg·d)]、强心汤+卡托普利组(用法用量同各单药组),每组8只;另取正常大鼠8只,仅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但不结扎,作为假手术组.从造模成功次日开始,各药物组大鼠每天分2次灌胃相应药液,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梗死心肌组织中腺苷三磷酸(ATP)、腺苷一磷酸(AMP)、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观察其病理改变和线粒体形态,检测其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ANK结合激酶1(TBK1)、p6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明显,大量线粒体肿胀、融合,内嵴断裂;梗死心肌组织中AMP、FFA水平和Bax、p6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ATP水平和Bcl-2、TBK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和线粒体肿胀均有所改善,梗死心肌组织中AMP、FFA水平和Bax、p62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5),ATP水平和Bcl-2、TBK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P<0.05),且强心汤+卡托普利组的效果优于各单药组(P<0.05).结论 强心汤能够减轻CHF大鼠心肌纤维化、线粒体肿胀,改善其心肌能量代谢;上述作用可能与调控Bcl-2、Bax、TBK1、p62蛋白表达,促进心肌线粒体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异常流体剪切力通过cGAS-STING信号通路参与髓核细胞的凋亡、炎症与自噬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异常流体剪切力诱导髓核细胞(NPC)凋亡、炎症和自噬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NPC 加载24 dyn/cm2流体剪切力,时间分别为 0、60、90、120、150 min.使用细胞骨架染色研究流体剪切力对细胞骨架及细胞形态的影响;使用 5-乙炔基-2'-脱氧尿苷染色验证NPC的增殖能力;用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评估流体剪切力对线粒体的损伤效应;用赫斯特染色研究凋亡与流体剪切力的关系;用丹酰戊二胺染色研究自噬与流体剪切力的关系;探究细胞培养基酸碱度的变化,验证流体剪切力与炎症的关联;使用蛋白质印迹法研究 cGAS-STING 相关蛋白(cGAS、STING、TBK1)、炎症相关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COX-2)、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以及自噬蛋白(IL3-Ⅰ/Ⅱ、p62)的变化.结果 作为一种细胞间的机械刺激,24 dyn/cm2强度的流体剪切力可造成 NPC 形态由梭形转变为多边形,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培养基酸性增强,线粒体JC-1多聚体减少、单体增加;同时,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COX-2、Bax蛋白表达量上调,LC3 Ⅱ/LC3Ⅰ增加,p62、Bcl-2降解增加,出现凋亡、炎症、自噬以及线粒体损伤;加载 24 dyn/cm2的流体剪切力可以激活 NPC 内的 cGAS-STING 信号通路,且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120 min 时强度最高.使用 cGAS 抑制剂 RU.521 可以减缓24 dyn/cm2流体剪切力造成的 NPC 的凋亡、炎症、自噬以及线粒体损伤.结论 流体剪切力诱导的 NPC 凋亡、炎症和自噬与cGAS-STING 信号通路激活相关,抑制 cGAS-STING 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缓解异常流体剪切力造成的细胞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