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黄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通过搜集古代名医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中药地黄的不同经验及用量,总结出汤剂中地黄用量约10~440 g;常用剂量约10~30 g;散剂用量约0.305~12.393 75 g.如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硬皮病、肌无力、脑萎缩、老年性白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骨纤维发育异常等疾病,可使用熟地黄益精填髓,生地黄清热凉血解毒,常配伍当归、淫羊藿、生晒参、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等,剂量为15~30 g;再生障碍性贫血、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慢性乙肝、肝硬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可使用生地黄清热凉血解毒,常配伍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玄参、枸杞、当归等,剂量为10~30 g;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崩漏等疾病,可使用熟地黄补肾扶正,生地黄滋阴养血,常配伍淫羊藿、海风藤、乌梢蛇、山茱萸、生晒参等,剂量为10~30 g;治疗崩漏时常取其滋补肾精、充养冲任、凉血止血之功,常配伍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剂量为10~3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病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瘀血、痰浊,治疗宜益气养阴通络,益气用黄芪、党参、太子参,养阴用生地黄、熟地黄、铁皮石斛、黄精等补络脉之不足,行络脉之气血.气阴亏虚于内,水不涵木,则易生风动风,此为内风;本虚于内,易受外邪侵扰,此为外风.外风宜散,内风宜熄,临床常用僵蚕、生龙骨、生牡蛎平熄内风;穿山甲、乌梢蛇、海风藤、牛蒡子等散外风.祛痰通络用半夏、瓜蒌、白芥子以消肾络之痰浊.散结通络常用醋鳖甲、醋莪术等通络消积.络病日久,瘀血阻滞络脉,凝聚成形,络熄成积,痼结难解,此时单用草木之品难以奏效,常配伍虫类药以搜剔化瘀通络,常在丹参、川芎的基础上配伍地龙、全蝎、水蛭等虫类药.益气养阴药配伍祛风通络药、祛痰通络药、散结通络药以及化瘀通络药,有益气养阴、通畅肾络之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
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指纹图谱表征
编辑人员丨2024/8/24
目的 优化乌梢蛇醇溶蛋白质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指纹图谱表征.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进行FTIR、SDS-PAGE分析.结果 最佳条件为料液比 1∶43.15,乙醇体积分数 46.35%,提取温度 37.53℃,提取时间 250 min,提取率为 0.407 2%.醇溶蛋白质在 4 000~400 cm-1 波数范围内有 10 个吸收峰,并且其种类丰富,分子量在 11.19~158.10 kDa范围内,其中 26.48、19.67 kDa为指纹图谱主峰.结论 本实验可为乌梢蛇开发利用及分析鉴定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24
-
药用蛇及其水提物的DNA微型条形码鉴别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建立药用蛇及其水提物的DNA微型条形码鉴别方法.方法:通过比对药用蛇及常见11种混伪品的16S rRNA序列,建立约220 bp的蛇类DNA微型条形码,并与16S rRNA标准条形码比较,对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进行测序鉴定.采用MEGA-X软件分析遗传距离并以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DNA微型条形码引物对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的扩增率为100%,鉴定率为100%.药用蛇及其混伪品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均小于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且各物种在NJ系统发育树中具有良好的单系性,并与16S rRNA标准条形码原料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蛇类DNA微型条形码可有效实现药用蛇原料及水提物等制品的物种鉴别,为保障蛇类原料、临床汤剂及配方颗粒等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黑线乌梢蛇产卵及孵化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4/1/20
黑线乌梢蛇(Zaocys nigromarginata)隶属游蛇科(Colubridae)乌梢蛇属,国内己知分布于西藏藏东南、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国外分布于印度、布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和越南(赵尔宓2006,Vogel et al.2013).赵尔宓等(1998)记载曾于6月中旬采集的数条雌性黑线乌梢蛇中有一产卵22枚,卵径(42.5~56.2)mm×(17~21)mm.2019年6月23日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镇(26°50′32″N,99°54′22″E,海拔1 829 m)采集到1雌性怀卵黑线乌梢蛇(采集号:HSR19175),次日上午8时许,发现其产下9枚卵(图1a).将该蛇及卵带回实验室饲养和孵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基于DNA条形码的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混伪品等32种的鉴别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鉴别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 种蛇类.方法:收集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对样品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电泳后进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Aligner 11.0.1 软件对峰图质量进行比对、拼接,利用MEGA 11.0 软件对各物种碱基进行分析,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并计算遗传距离.结果:NJ系统聚类树显示,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种均独立聚为一支,眼镜蛇科与蝰科聚为一支,并与游蛇科并列聚类.游蛇科黄环林蛇、颈棱蛇与眼镜蛇科聚为一支,游蛇科赤链华游蛇、环纹华游蛇、草腹链蛇与蝰科聚为一支,锦蛇属玉斑锦蛇、黑眉锦蛇、百花锦蛇未聚为一支.结论:利用DNA条形码COⅠ基因能够准确鉴定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及其混伪品共 32种蛇类,赤链华游蛇、环纹华游蛇、草腹链蛇、黄环林蛇、颈棱蛇、玉斑锦蛇、百花锦蛇、黑眉锦蛇、宽吻水蛇、铅色水蛇、中国沼蛇、渔游蛇的种属归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中风2号对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复发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风2号对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02例,治疗组9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晚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风2号(姜半夏10 g,胆南星6 g,石菖蒲10 g,红景天10 g,红花10 g,地龙10 g,乌梢蛇10 g)治疗,每天3次.分别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观察中风的复发率,在观察结束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指数、血脂四项等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复发率为27.4%,治疗组复发率为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对照组证候疗效为78.43%,治疗组证候疗效为93.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血脂四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2号能降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复发率,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Barthel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四维整合理论病机学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银屑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特征的增生性炎性皮肤病,病情反复难治,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根据其临床证候特点,认为银屑病的病机与“毒”“瘀”“风”“湿”存在复杂的关系,四者往往混杂于银屑病整个治疗过程当中,可单独致病,亦能互相夹杂,故将其整合,称之为四维整合理论.蜈蚣败毒饮(蜈蚣、紫草、鬼箭羽、土茯苓、乌梢蛇、甘草)是根据银屑病的发病特点创制的一首中药复方制剂,方虽六味,却契合攻毒、散瘀、祛风、除湿的治疗思路,今综合论述,以探究蜈蚣败毒饮治疗银屑病的病机学本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测定乌梢蛇中六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乌梢蛇中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腺嘌呤、肌苷和鸟苷6种核苷类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Agilent T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0.05 mol/L KH2PO4-乙腈(99:1);体积流量为:0.6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0 nm;进样量:10μl.结果 测定了乌梢蛇药材种6种核酸的含量,尿嘧啶、胞苷、次黄嘌呤、腺嘌呤、肌苷和鸟苷6种核苷类成分分别在1.73~8.65、1.79~8.97、2.22~11.10、3.28~16.42、4.28~21.40、4.71~23.56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7%、97.70%、99.54%、99.15%、99.10%、99.91%,RSD<2.00%.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现性良好,可用于乌梢蛇核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及质量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乌梢蛇鉴别技术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乌梢蛇,出自《本草纲目》,又名乌蛇,始载于《开宝本草》,主要在中国分布,国外未见报道.乌梢蛇作为的临床功效确切的中药材,其质量鉴别技术至关重要.全文就20年来鉴别技术的研究发展,从传统技术和现代鉴别技术2个方面阐述,主要包括性状、显微、色谱法、PCR技术以及电泳等鉴别方法.对近年来乌梢蛇基于PCR技术,开发一系列高效、准确的分子水平的鉴别方法及基于化学成分分析,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概述,为以后蛇类鉴别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动物药的质量保证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