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金属材质假牙对舌癌放疗患者肿瘤靶区的剂量学参数影响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目的 探讨舌癌放疗患者植入的不同金属材质假牙对肿瘤靶区(GTV)的剂量学影响.方法 建立由组织补偿膜、牙齿和标准固体水组成的模体,获取镍铬合金、二氧化锆和钴铬合金3种金属假牙组成的模体CT图像.在假牙后方设置不同深度、半径为1.9 cm的GTV,并设计单射束开野照射计划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计算CT下不同假牙的靶区剂量分布,分析不同假牙对靶区剂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牙齿比较,镍铬合金、二氧化锆和钴铬合金3种金属假牙引起的最大剂量(Dmax)和平均剂量(Dmean)计算偏差均<3%,其中二氧化锆假牙对靶区剂量影响最大.当GTV深度为5.9 cm时,金属假牙导致的靶区剂量偏差最大.结论 金属假牙产生的CT伪影可影响舌癌放疗的靶区剂量.当GTV离金属假牙较近时,需要考虑拔除假牙或使用伪影修正算法对定位CT图像进行伪影修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7小时前
-
IPS e.max press热压铸造陶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修复患者牙龈健康美观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IPS e.max press热压铸造陶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冠对前牙修复患者牙龈健康、美观度的影响,为前牙美学修复的材料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接受前牙修复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52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以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修复效果及修复后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边缘密合度、继发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观察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等显著小于对照组,龈沟液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修复12个月后,观察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二氧化锆全瓷冠,IPS e.max press铸瓷全冠具有良好的前牙美学修复效果,可降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牙龈健康,并能提高前牙美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聚醚醚酮用于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桥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作为种植固定修复桥架的可行性.方法:建立以PEEK为桥架材料,树脂、全锆、PEEK、烤塑和二硅酸锂为冠修复体的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实验组,纯钛桥架全锆冠修复体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双侧第一磨牙垂直与斜向加载150 N,比较桥架、冠修复体、种植体、中央螺丝、松质骨、皮质骨压应力与拉应力最大值和von Mises应力值,分析PEEK材料作为桥架的可行性.结果:垂直加载时,实验组冠修复体von Mises应力全锆、二硅酸锂组较大,为361、295 MPa,树脂冠与PEEK冠应力较小,为35、37 MPa.实验组中央螺丝von Mises应力为694~724 MPa,远大于对照组的61 MPa,其中的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树脂冠、PEEK冠组.斜向加载时,实验组桥架的von Mises应力小于对照组,但最大应力出现在树脂冠、PEEK冠组.实验组冠修复体全锆、二硅酸锂冠von Mises应力较大,树脂冠与PEEK冠应力较小.种植体von Mises应力为对照组的2倍.实验组中央螺丝von Mises应力远大于对照组,应力最大值为对照组的22倍.实验组松质骨、皮质骨应力为对照组的2倍,差异大于垂直加载.结论:PEEK材料作为上颌牙列缺失种植固定修复桥架时,应优先使用弹性模量较低的树脂或PEEK材料作为冠修复体,以降低修复体内部应力,同时减少悬臂及侧向力,避免中央螺丝应力过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氧化锆种植体表面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氧化锆材料颜色与人天然牙较接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制作口腔种植体的一种较理想的材料。为提高氧化锆种植体的成骨性能,各种表面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可主要分为两大类:非涂层法和涂层法,而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有其优势也有不足。本文就氧化锆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两种修复流程制作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效果的3年临床随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全数字化修复流程与常规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拟行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修复的患者35例,女性17例,男性18例,年龄(49.0±15.4)岁(24~86岁)。分为全数字化组(采用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即种植体植入术后即刻口内扫描,用数字化模型直接制作全氧化锆单冠,共14件)和常规组(种植体植入术后3个月取常规印模,灌制实体模型,模型扫描为数字化模型后制作全氧化锆种植单冠,共21件)。修复后3年对修复体颜色、表面质地、外形、边缘适合性进行评价;检查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状况,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边缘骨丧失量以及机械并发症情况。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修复后3年修复体及种植体的总存留率均为100%(35/35)。两组修复体颜色、外形、表面质地和边缘适合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35件修复体中16件修复体出现邻接触丧失。35件修复体中10件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全数字化组修复体螺丝孔封闭树脂下沉或脱落的发生率(4/14)与常规组[29%(6/2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和种植体近远中颈部边缘骨丧失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142.50, t=-0.53, U=119.50和133.00, P>0.05)。 结论:全数字化修复流程制作的后牙全氧化锆种植单冠的3年临床效果稳定,其临床修复效果与常规修复流程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冠修复体的仿生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仿生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提高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并阐明其最佳弹性模量分布。方法:构建7种具有不同类型全冠修复体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有限元模型,分别为氧化锆全冠(A模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B模型)、氧化锆-饰瓷全冠(C模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饰瓷全冠(D模型)、仿人牙釉质8层结构全冠(E模型)、经遗传算法(GA)优化使全冠拉应力峰值最小的8层结构全冠(F模型)及经GA优化使水门汀黏接层剪切力峰值最小的8层结构全冠(G模型)。在全冠咬合面平行牙长轴模拟施加600 N载荷,计算并分析各模型的最大主应力,以提高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并阐明其最佳弹性模量分布。结果:冠部拉应力主要集中在颈缘及组织面。其中E模型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拉伸应力峰值17.72 MPa,其在F模型降至16.25 MPa,在G模型为25.79 MPa;水门汀黏接层的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肩台的轴壁侧及肩台外侧边缘。其中E模型剪切应力峰值为11.81 MPa,F模型为11.79 MPa,在G模型降至6.14 MPa。结论:经GA优化以降低水门汀剪切力峰值的弹性模量分布可更好地改善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后牙种植单冠修复中数字化和硅橡胶印模技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采用数字化印模技术和硅橡胶印模技术对牙列缺损患者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1月于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64例牙列缺损患者,男性31例,女性33例,年龄(49.3±13.3)岁;植入113枚种植体,根据取模方式不同分为数字化印模组(70枚)和硅橡胶印模组(43枚),上部修复体均为螺丝固位的氧化锆全瓷单冠;修复完成后随访观察3~36个月,分析种植体存留率、上部修复体、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和边缘骨吸收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种印模技术用于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64例患者中数字化印模和硅橡胶印模占比分别为62%(40/64)和38%(24/64),113枚种植体存留率为100%(113/113);种植单冠邻接丧失率为22.7%(41/181),食物嵌塞发生率为8.0%(9/113),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13),均为基台螺丝松动;患者均可保持较好的口腔卫生,植体周炎发生率为0.9%(1/113),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4.4%(5/113);种植体边缘骨吸收为(0.24±0.11)mm;患者各项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中位数为9~10分;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两种印模技术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均较好,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高,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修复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氧化锆陶瓷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美学性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临床常用的四方相氧化锆陶瓷在口腔环境中可发生低温老化,导致修复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微裂纹产生、力学性能下降等。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受晶体大小、应力、稳定剂含量和类型、表面处理、烧结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就口腔修复学领域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氧化锆陶瓷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数字光处理三维打印氧化锆与切削氧化锆断裂韧性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数字光处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三维打印和数控切削(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milling,CNC)两种加工工艺对氧化锆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DLP和CNC试件各52个,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各选取12个试件,进行密度和晶粒尺寸测量以及晶相成分分析。再根据断裂韧性测试方法将试件分为维氏压痕法(indentation method,IM)组(DLP和CNC试件各30个)和单边V形切口梁法(single-edge-V-notch-beam,SEVNB)组(DLP和CNC试件各10个)。IM组试件在49.03、98.07、196.10 N载荷下进行实验,两种试件每种载荷各10个试件,每个试件测15个点,根据压痕选择最适宜的载荷并计算该载荷下的IM断裂韧性。SEVNB组进行四点弯曲测试,记录试件压断时的最大载荷,计算SEVNB断裂韧性。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DLP和CNC试件压痕和断面。结果:DLP和CNC氧化锆微观结构基本一致,DLP氧化锆密度为(6.020±0.021) g/cm 3,晶粒尺寸为(0.603±0.033) μm;CNC氧化锆密度为(6.038±0.012) g/cm 3,晶粒尺寸为(0.591±0.033) μm;两种试件均由四方相氧化锆组成。两种氧化锆试件IM测试最适宜的载荷均为196.10 N。DLP氧化锆的IM和SEVNB断裂韧性值分别为(6.111±0.179)和(7.221±0.809) MPa·m 1/2;CNC氧化锆的IM和SEVNB断裂韧性值分别为(6.126±0.383)和(7.408±0.533) MPa·m 1/2;两种氧化锆的IM断裂韧性差异和SEVNB断裂韧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断面扫描电镜图像均示以沿晶断裂为主的混合断裂模式。 结论:DLP氧化锆的微观结构与CNC氧化锆几乎相同,DLP和CNC加工工艺对氧化锆断裂韧性的影响差别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颌第一磨牙不同位置和数目氧化锆桩核冠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建立近中颊壁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模型,模拟氧化锆桩核全瓷冠修复效果,分析不同桩核设计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提取锥形束CT扫描下颌第一磨牙离体牙的数据,使用Mimics、Geomagic、Ansys软件,建立氧化锆桩核全瓷冠修复近中颊壁缺损的下颌第一磨牙有限元模型,依据放置桩的根管数目和位置不同建立7组模型(A:远中根管;B:近中颊根管;C:近中舌根管;D:远中和近中舌根管;E:近中颊和近中舌根管;F:远中和近中颊根管;G:远中、近中颊和近中舌根管),比较最大载荷(F1)、垂直载荷(F2)、斜向载荷(F3)和水平载荷(F4)4种载荷下7组模型基牙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分布。结果:氧化锆桩核全瓷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壁缺损时,桩的数目、位置对牙本质Von Mises应力峰值及分布影响显著。G组模型在F1、F2、F3和F4四种载荷下,牙本质最大Von Mises应力分别为41.649 8、20.531 5、20.455 3、40.804 3 MPa,均小于其他6种模式;F组模型在F1、F2、F3和F4四种载荷下,牙本质最大Von Mises应力分别为41.818 1、20.541 4、27.271 9、43.661 8 MPa,除F3载荷时大于D组和G组模型外,F1、F2和F4载荷时均小于A、B、C、D和E组。结论:氧化锆桩核全瓷冠修复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壁缺损时,桩核的数目和位置会对修复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推荐在近中颊根管和远中根管均放置桩或3个根管均放置桩,3个根管均放置桩更利于分散牙本质应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