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黑色素浓缩激素与2型糖尿病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黑色素浓缩激素(MCH)与2型糖尿病(T2DM)和超重/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门诊及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M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甘油三酯(TG)、瘦素,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研究对象BMI及糖代谢状态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BMI<25 kg/m 2,糖代谢状态正常)、超重/肥胖组(BMI≥25 kg/m 2,糖代谢状态正常)、T2DM体重正常组(BMI<25 kg/m 2)、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BMI≥25 kg/m 2)。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或 χ2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CH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MCH与超重/肥胖和T2DM之间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236例、健康体检者244例。其中,正常对照组160名,超重/肥胖组84例,T2DM体重正常组93例,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143例。T2DM体重正常组MCH最高,为(14.18±2.28)ng/ml;正常对照组最低,为(9.37±2.18)ng/ml( 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超重/肥胖组、T2DM体重正常组和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MCH均更高( P均<0.05);但T2DM体重正常组和T2DM合并超重/肥胖组间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CH与HOMA-IR( r=0.285)、FPG( r=0.551)、HbA 1c( r=0.569)、TG( r=0.317)、瘦素( r=0.511)均呈正相关(均 P<0.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多个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CH高者患超重/肥胖、T2DM体重正常、T2DM合并超重/肥胖风险仍然更高,OR值(95%CI)分别为1.336(1.031~1.733)、2.095(1.594~2.752)、1.858(1.402~2.463)。 结论:血清MCH与T2DM和超重/肥胖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电损毁下丘脑腹内侧核与弓状核致大鼠肥胖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两点法电损毁下丘脑腹内侧核和弓状核构建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使用1根25 GA(0.45 mm)实心铁针,针体涂上绝缘层,尖端暴露0.5 mm导电区域,参照大鼠图谱在立体定向仪下以(AP:-2.6 mm,ML:±0.6 mm,DV:-9.6 mm)为坐标,1.5 mA电流持续通电25 s,损毁SD大鼠的双侧脑腹内侧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和弓状核(arcuate nucleus,ARC)。实验期间规律记录两组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饮水量,术后28 d处死大鼠,检测肾周脂肪质量变化、体长距离,HE染色检测肝脏、脂肪组织变化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瘦素含量,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瘦素受体(leptin receptor,LEPR)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术后28 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427.5±17.7) g]、体质量增长[(208.5±14.8) g]较对照组体质量[(349.2±17.7) g]、体质量增长[(136.2±21.4) g]显著增加( t=7.661、6.806,均 P<0.001)。(2)术后28 d模型组大鼠日摄食量[(44.2±6.6) g]较对照组大鼠[(23.0±3.6) g]显著增加( t=6.918, P<0.001),但模型组大鼠日饮水量[(37.5±12.1) ml]与对照组[(35.0±11.8)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61, P=0.726)。(3)术后28 d模型组大鼠肾周脂肪质量[(13.4±2.7) g]较对照组大鼠[(6.3±0.9) g]增加( t=4.250, P<0.05),模型组大鼠体长[(21.8±0.4) cm]较对照组大鼠[(23.4±0.2) cm]减少( t=-6.788, P<0.01),模型组大鼠Lee指数(348.9±8.5)较对照组大鼠(305.5±4.3)显著增加( t=7.898, P<0.01)。(4)术后28 d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含量[(8 324.10±159.00) μg/L]较对照组大鼠[(2 705.31±407.10)μg/L]显著增加( t=25.712, P<0.001),模型组大鼠下丘脑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 area,LHA)LEPR蛋白表达量(1.3±0.1)较对照组大鼠(0.9±0.1)显著增加( t=4.932, P<0.01)。 结论:两点法电损毁SD大鼠的双侧VMH和ARC可构建下丘脑性肥胖大鼠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是一类新近发现的代谢调节因子,主要由肝脏分泌,与靶组织的FGF受体(FGFR)及共受体β-klotho形成的受体复合物结合,发挥减重、降血糖、改善脂代谢以及减少组织炎性反应等作用。实验证实,外源性给予FGF21能够通过诱导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分解、减少脂质合成、促进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增加脂联素水平和改善瘦素抵抗等发挥减重、改善糖脂代谢、保护胰岛和心肌细胞的作用。目前,基于FGF21的药物研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人FGF21类似物和FGF21受体激动剂两种,已在动物和人体试验中应用于改善肥胖症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相关疾病,有望成为治疗这些疾病的新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对子代代谢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对子代代谢特征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和嘉兴市秀洲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孕妇及分娩的单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经筛选后共有2 000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入该次的研究中。按照孕妇的孕前、孕期体质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 576例孕妇均为孕前、孕期体质量正常的孕妇,观察组424例为孕前、孕期体质量超重的孕妇。比较两组新生儿瘦素、血脂、血糖(FBG)、胰岛素水平(FINS)及下丘脑瘦素受体(OB-Rb)、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表达、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研究组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和孕期体质量[(30.91±1.86)kg/m 2和(21.25±2.61)kg]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26.87±1.05)kg/m 2,(14.57±1.36)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972, P=0.013; t=9.786, P=0.001)。研究组新生儿瘦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1.23±0.29)ng/mL,(0.65±0.16)mmol/L,(1.40±0.24)mmol/L,(0.76±0.13)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3±0.11)ng/mL,(0.38±0.16)mmol/L,(1.13±0.32)mmol/L,(0.56±0.09)mmol/L],且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1.26±0.1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26)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7.701, P=0.010; t=7.329, P=0.019; t=5.734, P=0.030; t=9.387, P=0.001; t=8.072, P=0.008)。研究组新生儿SOCS3mRNA、OB-RbmRNA表达[(1.44±0.29),(1.33±0.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19),(0.50±0.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987, P<0.001; t=11.037, P<0.001)。研究组的FBG、FINS水平[(22.06±3.94)mmol/L,(20.02±4.61)mU/L]明显高于对照组[(11.73±2.92)mmol/L,(13.31±3.43)mU/L],IRI(19.7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6.96±2.52),而ISI(-6.07±0.32)明显低于对照组(-4.98±0.3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133, P=0.001; t=4.498, P=0.027; t=7.352, P=0.002; t=8.244, P<0.001)。 结论:孕前肥胖与孕期过度增重会提高SOCS3基因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影响子代STAT3-SOCS3-瘦素/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胰岛素增敏剂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胰岛素抵抗及BMI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研究胰岛素增敏剂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肽素、胰岛素抵抗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及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体检健康的80例育龄期女性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 n=80),100例PCOS患者作为PCOS组( n=100),PCOS组再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 n=50)和对照组( n=50),对照组采用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肥胖相关指标(BMI、腰围/臀围比值、瘦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定量胰岛素敏感性指数(QUICKI)]及血清和肽素水平变化。 结果:PCOS组肥胖相关指标、血清和肽素、胰岛素、HOMA-IR、HOMA-β均高于健康组,QUICKI指数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PCOS患者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HOMA-IR、HOMA-β、血清和肽素及QUICK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PCOS患者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HOMA-IR、HOMA-β及血清和肽素均有所下降,QUICKI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观察组肥胖相关指标、胰岛素、HOMA-IR、HOMA-β及血清和肽素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QUICKI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用胰岛素增敏剂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与内分泌,调节代谢紊乱,降低血清和肽素水平,减轻体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瘦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6)及瘦素水平,探讨ANGPTL6、瘦素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素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 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 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 F=13.53, 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素呈正相关( r=0.23、0.30、0.17、0.21、0.23、0.29, P均<0.05);瘦素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 F=6.09, P<0.05),瘦素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 r=0.31、0.23、0.25、0.29、0.21、0.25、0.29, 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 β=76.24, P<0.001)、HbA1c( β=-28.36, P<0.001)、HOMA-IR( β=-145.13, P<0.001)、ANGTPL6 ( β=66.15, P<0.001)、瘦素( 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DN患者ANGPTL6、瘦素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轮班工作对非超重/肥胖女性脂肪因子、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轮班工作对非超重/肥胖且血糖正常个体生物钟稳定性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超重/肥胖的血液移植科轮班女性护士及体检科非轮班女性护士分为轮班工作组和非轮班工作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趋化素、内脂素)及褪黑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生物钟核心基因昼夜节律运动输出周期蛋白故障(Clock)和脑肌类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1(Bmal1)表达。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和空腹胰岛素水平,毛细管电泳法测定HbA 1C。此外,生物电阻抗法评估内脏脂肪面积(VFA),基于问卷计算睡眠中期时间复合相位偏差(CPD)。 结果:轮班工作组褪黑素明显低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23),皮质醇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01),Clock及Bmal1 mRNA表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34, P=0.047)。轮班工作组的空腹血糖、HbA 1C虽在正常范围,但已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11, P=0.033)。轮班工作组虽体重指数正常,但VFA已明显高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10)。且轮班工作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6、TNF-α、瘦素、趋化素及内脂素显著高于非轮班工作组( P=0.033, P=0.012, P=0.001, P=0.011, P=0.021, P=0.007)。此外,校正体重指数及活动因素发现,CPD与VFA( r=0.434, P=0.049)、炎症因子IL-6( r=0.514, P=0.017)、TNF-α( r=0.700, P<0.001)及促炎脂肪因子瘦素( r=0.473, P=0.030)、趋化素( r=0.439, P=0.047)、内脂素( r=0.521, P=0.015)呈正相关。 结论:轮班工作可影响女性生物钟稳定性,在尚未超重/肥胖时已出现内脏脂肪、炎症因子和促炎脂肪因子增多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肥胖所致脂肪胰及其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肥胖可致机体多余脂肪异位沉积在非脂肪组织如肝脏、心脏、肌肉、肾脏和胰腺等,并通过脂毒性损害靶器官功能。2011年Smits等将胰腺异位脂肪沉积命名为脂肪胰,其可表现为脂肪替代或脂肪浸润,后者是肥胖所致脂肪胰的主要表现形式。脂肪胰可能通过慢性炎性反应、内质网应激和瘦素抵抗等多种途径引起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或进展。目前,MRI为检测胰脏脂肪含量的首选方法,但尚缺少公认的疾病诊断和分级标准。已有研究表明,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以及合理用药可减轻肥胖所致的胰腺脂肪沉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下丘脑炎症对肥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肥胖的病因研究和干预目前已逐渐聚焦于中枢,尝试从源头上遏制肥胖的发生,下丘脑炎症在肥胖发生中一直是比较关注和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近期研究发现下丘脑炎症不仅可以导致能量失衡,同时也加重中枢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进而使周围组织脂肪蓄积,导致肥胖发生发展。同时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炎症先于体重增加和外周组织炎症发生,可能是饮食诱导的机体代谢异常的启动因素和助燃器。而下丘脑炎症的发生主要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能够快速激活的神经细胞,其中主要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及伸长细胞,这些细胞是维持下丘脑代谢稳态及复杂调节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研究也发现多种减重手段(减重手术、靶向药物、粪菌移植等)都能改善下丘脑炎症水平,因此,了解下丘脑炎症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神经细胞对肥胖的调控至关重要,有望将来找到干预和治疗肥胖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铁蛋白、脂滴包被蛋白、leptin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血清铁蛋白(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进行产检且住院分娩的126例GDM患者为GDM组,同期82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比较GDM组不同血糖控制患者、不同妊娠结局患者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的差异,分析GDM患者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及其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GDM组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152.48 ± 37.64)μg/L比(109.27 ± 32.16)μg/L、(857.06 ± 192.35)ng/L比(262.83 ± 104.7)ng/L、(23.54 ± 2.28)μg/L比(14.62 ± 1.83)μg/L]( P<0.05);GDM组血糖控制良好孕妇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低于血糖控制不良孕妇[(132.10 ± 36.52)μg/L比(176.37 ± 40.06)μg/L、(176.37 ± 40.06)ng/L比(946.42 ± 205.37)ng/L、(21.49 ± 2.16)μg/L比(25.94 ± 2.40)μg/L]( P<0.05);GDM组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与FPG、2 h PG、HOMA-IR水平呈正相关( P<0.05);GDM组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高于未发生患者[(182.86 ± 42.29)μg/L比(138.86 ± 35.47)μg/L、(1 013.35 ± 216.07)ng/L比(787.00 ± 183.49)ng/L、(27.04 ± 2.5)μg/L比(21.97 ± 2.07)μg/L](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水平升高均是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P<0.05);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联合预测GDM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3.91%。 结论:GDM患者SF、脂滴包被蛋白、瘦素呈异常高水平,且与血糖水平、HOMA-IR呈正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