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微RNA-130b-3p、果蝇母系DPP同源物4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病人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究血清微RNA(miR)-130b-3p、果蝇母系DPP同源物4(SMAD4)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病人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不孕病人172例为PCOS组,另取同期体检的180例月经周期正常且已婚已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30b-3p的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SMAD4水平.判断PCOS病人人工授精结局并分为临床妊娠组(n=146)和未临床妊娠组(n=26).Pearson法对PCOS病人血清SMAD4、miR-130b-3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的相关性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OS不孕病人人工授精后未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miR-130b-3p、SMAD4水平预测PCOS病人人工授精未临床妊娠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血清miR-130b-3p(1.02±0.24比2.16±0.34)水平较高(t=36.47,P<0.05),血清SMAD4[(71.15±11.62)ng/L比(36.05±6.37)ng/L]水平较低(t=34.92,P<0.05),与临床妊娠组相比,未临床妊娠组血清miR-130b-3p(2.04±0.31比2.85±0.51)水平较高(P<0.05),优势卵泡数≥2个比例(78.08%比50.00%)及血清AMH[(8.27±1.85)pg/L比(6.16±1.01)pg/L]、SMAD4[(38.27±6.99)ng/L比(23.60±2.91)ng/L]水平较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PCOS病人血清中SMAD4与miR-130b-3p呈负相关(r=-0.56,P<0.05),PCOS病人血清中miR-130b-3p与AMH呈负相关(r=-0.46,P<0.05),血清中SMAD4与AMH呈正相关(r=0.46,P<0.05).logistic分析显示,miR-130b-3p水平升高是PCOS不孕病人人工授精后未临床妊娠的危险因素(P<0.05),AMH和SMAD4水平降低是PCOS不孕病人人工授精后未临床妊娠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30b-3p、SMAD4联合预测PCOS病人人工授精未临床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其灵敏度为96.20%,特异度76.70%.结论 PCOS病人血清miR-130b-3p水平升高,SMAD4水平下降,二者对PCOS病人人工授精未临床妊娠有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s表达谱的初步分析和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鉴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人血清外泌体微小RNAs(microRNAs)差异表达谱,探索miRNAs在NAFLD发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各取4例人口学特征、个人史相近的S2~3级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清外泌体miRNAs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最显著的4条miRNAs按S1组、S2~3组、对照(Control)组每组各20例行qRT-PCR验证,并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 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和非正态分布资料使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初步鉴定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且差异表达在2倍以上的血清外泌体miRNAs共19条,hsa-miR-122-5p、hsa-miR-146b-5p、hsa-miR-197-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S2~3组>S1组>Control组,hsa-miR-483-3p的相对表达关系为:NAFLD组(S1或S2~3)>Control组。GO分析显示靶基因在分子功能、细胞组分、生物过程均有广泛的注释,靶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共84条,从20条与NAFLD最密切的通路中筛选出与至少10条通路都相关的靶基因共5个,即PIK3R2、AKT2、AKT3、MAPK1、NFKB1。 结论:初步分析了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外泌体miRNAs差异表达谱,研究了4条miRNAs对于判断肝脂肪变性程度的价值,预测了数以千计的靶基因及其参与的复杂信号通路,为寻找无创诊断NAFLD的生物标志物和特异性治疗的新靶点提供了新的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和微小RNA-146a在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微小RNA(miR)-146a在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诸城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91例患者分为无心肌损伤的多发伤组(44例)和合并心肌损伤组(47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 d的静脉血,测定cTnⅠ和血清NT-proBNP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PCR分析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分析两组患者不用时间点cTnⅠ、血清NT-proBNP和miR-146a的表达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TnⅠ、血清NT-proBNP和miR-146a对诊断多发伤后合并心肌损伤的价值,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TnⅠ水平[(0.05±0.01) n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1.46±0.44) ng/ml, t=20.26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cTnⅠ水平[(0.06±0.02) n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0.46±0.14) ng/ml, t=18.51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cTnⅠ水平[(1.46±0.44) ng/ml]高于入院3 d患者[(0.46±0.14) ng/ml, t=14.94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240.20±20.37) p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353.57±15.67)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46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NT-proBNP水平[(254.83±20.92) pg/ml]明显低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302.04±18.67) pg/ml, t=11.19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353.57±15.67) pg/ml]高于入院3 d患者[(302.04±18.67) pg/ml, t=14.94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iR-146a水平(1.55±0.13)明显高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0.79±0.17, t=23.050, P<0.05)。多发伤组患者入院3 d血清miR-146a水平(1.49±0.15)明显高于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1.36±0.12, t=4.810, P<0.05)。合并心肌损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miR-146a水平(0.79±0.17)明显低于入院3 d后水平(1.36±0.12, t=18.550, P<0.05)。三者联合诊断多发伤合并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为89.65%,特异性为87.49%,准确性为84.67%。 结论:多发伤合并心肌损伤患者cTnⅠ和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增加,而miR-146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三者联合对诊断多发伤后心肌损伤具有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小RNA-937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937在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生存期、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146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定义为距离癌灶边缘>2 cm)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微小miR-937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和分析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性别、年龄(≥55岁或≤55岁)、甲胎蛋白(AFP,>50 ng/ml或≤50 ng/ml)、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Ⅰ~Ⅱ期或Ⅲ~Ⅳ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分析探究miR-937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关系。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癌旁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低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1.04±0.13比2.65±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9, 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患者miR-937表达水平(2.43±0.45比2.79±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73, P<0.05)。miR-937高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低于miR-937低表达人群的生存时间(18.7个月比2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385, P<0.05)。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能够预测肝癌患者的3年OS率( HR=2.856, P<0.05)。多因素COX分析表明肝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期比Ⅲ~Ⅳ期)是影响肝癌组织中miR-937表达水平危险因素( P<0.05),miR-937表达水平变化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miR-937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上调,且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生存时间明显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对高糖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RMECs,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或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另取正常培养的HRMECs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46a mimics或相应mimics对照转染至HRMECs,并采用含25 mmol/L D-葡萄糖的培养液培养48 h,分别记为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采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相关蛋白NF-κB p65和p-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和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10、0.22±0.02、0.21±0.02和0.88±0.09,细胞活力分别为(100.00±10.06)%、(68.41±6.67)%、(67.91±6.74)%和(90.46±8.9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1±1.02)%、(27.28±3.56)%、(27.44±4.03)%和(7.29±2.11)%。高糖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水平和细胞活力值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糖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糖+miR-146a拟似物组细胞中Bax和p-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糖组和高糖+拟似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组间细胞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106, P=0.955)。 结论: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高糖所致的HRMECs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基因rs2910164 G/C多态性与miR-146a异常表达与胃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146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910164 G/C是否影响miR-146a的表达并改变其对胃癌的易感性。方法:选取53例胃癌患者和6株胃癌细胞株(AGS、BGC-823、HGC27、MKN-28、MKN-45和SGC-7901),采用Taqman定量PCR检测miR-146a的表达,构建miR-146a过表达细胞模型,探究miR-146a过表达对胃癌细胞AGS生长的影响,然后对417例胃癌患者和420名无癌对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检测miR-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基因分型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判别法;用Taqman对65例已知基因型胃癌患者的成熟和pri-miR-146a转录本进行定量分析。结果:miR-146a在53例胃癌和6种胃癌细胞系中表达下调,miR-146a的过表达通过抑制AGS细胞G1/S期转变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GG基因型受试者相比,携带GC/CC基因型的受试者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与GG基因型相比,GC/CC基因型miR-146a G/C SNP显著提高成熟miR-146a水平。结论:miR-146a的下调在胃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46a基因rs2910164多态位点可通过影响成熟miR-146a的加工过程而降低胃癌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LINC0135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LINC01352对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口腔鳞癌SCC25细胞,分为LINC01352过表达(pc-LINC01352)组及其阴性对照(pc-NC)组、miR-629-5p mimics组及其阴性对照(miR-NC)组,将pc-LINC01352、pc-NC、miR-629-5p mimics、miR-NC分别转染相应组的SCC25细胞中。pc-LINC01352组和pc-NC组SCC25细胞转染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LINC01352、miR-629-5p的相对表达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采用EdU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LncRNASNP2在线网站预测LINC01352潜在的下游靶基因及其与LINC01352的结合位点。使用转染后的miR-629-5p mimics组、miR-NC组的SCC25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352潜在的下游靶基因及其与LINC01352的结合位点。结果:SCC25细胞转染pc-LINC01352后,pc-LINC01352组中LINC01352的相对表达量(4.99±0.77)高于pc-NC组(1.00±0.07),miR-629-5p的相对表达量(0.32±0.01)低于pc-NC组(1.0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8.94、15.72, P值均<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pc-LINC01352组在转染后24、48和72 h的OD值均小于pc-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EdU检测结果显示,pc-LINC01352组细胞阳性率为9.37%±1.30%,低于pc-NC组的25.92%±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29, P=0.001)。pc-LINC01352组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3±6)、(50±4)个,分别低于pc-NC组的(186±9)、(146±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0.25、19.64, P值均<0.001)。预测LINC01352潜在的下游靶基因为miR·629·5p,LINC01352与miR-629-5p的结合位点为miR-629-5p的3’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629-5p mimics组LINC01352-WT的荧光素酶活性为0.42±0.04,低于miR-NC组的1.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45, P<0.001),而2组间LINC01352-MT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上调口腔鳞状细胞癌SCC25细胞中LINC01352的表达水平,可以降低SCC25细胞的活力,抑制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为LINC01352与miR-629-5p的3’UTR区直接结合,下调了miR-629-5p的表达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小RNA-146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大小在21~25个核苷酸的单链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的抑制广泛参与不同细胞生物学过程。MiR-146a是miRNA家族中成员之一,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同时也在恶性肿瘤和炎症疾病的进展中发挥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miR-146a在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及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中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上调或下调miR-146a的表达量对于免疫细胞功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提示miR-146a很可能成为AID治疗的潜在靶点。文章就miR-146a在免疫细胞中的表达、调控及相关机制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为探索AID的相关诊治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croRNA在炎症性皮肤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microRNA(miRNA)是一类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皮肤各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miRNA表达谱的变化已被报道与部分炎症性皮肤病相关,例如miR-203、miR-146a、miR-21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miR-155、miR-146a在特应性皮炎皮损中表达上调;miR-21、miR-223、miR-142-3p、miR142-5p在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皮损表达上调;而miR-146a、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表达下调;miR-223在皮肌炎皮损中表达下调等。本文综述miRNA与部分炎症性皮肤病发生、发展之间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miR-146a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miR-146a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JI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sJIA患儿26例(初发活动组14例,稳定组12例)、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15例、少关节型JIA患儿15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46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JIA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间PBMCs中miR-146a表达水平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对sJIA患儿PBMCs中miR-146a相对表达水平与临床炎症指标及血清中细胞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1.miR-146a在初发sJIA患儿PBMCs中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多关节型JIA组、少关节型JIA组(8.77±3.15比4.40±1.59、2.55±1.15, t=6.27、14.23,均 P<0.05);sJIA活动组显著高于sJIA稳定组(8.77±3.15比3.63±1.37, t=10.27,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JIA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sJIA活动组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JIA稳定组[(58.56±17.47) ng/L比(26.32±10.54) ng/L,(73.72±11.16) ng/L比(23.20±9.12) ng/L,(70.93±19.97) ng/L比(24.25±9.49)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sJIA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sJIA患儿PBMCs中miR-146a表达与血清铁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以及血清中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 r=0.542、0.433、0.329、0.306、0.333、0.342、0.319,均 P<0.05)。 结论:miR-146a可能参与sJIA疾病炎症活动过程;miR-146a能较好区分sJIA与多关节型JIA、少关节型JIA;TNF-α、IL-1β、IL-6参与sJIA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