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麻下利用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之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 2020年 8月—2024年 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骨伤科收治的 100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刀松解术治疗,试验组采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周,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为 90.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下利用 12号注射针头侧刃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提高手指肌腱总活动度优良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8年至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2年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 481例患者资料。采集不同年份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患者居住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 481例患者中,男1 427例,女1 054例;年龄35.9(26.0,51.4)岁。2018年至2022年收治的病例数依次为344、339、344、632、822例。不同年份间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疾病诊断前3位分别为膝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40.2%,998/2 481),膝关节内紊乱(30.7%,761/2 481),滑膜炎和腱鞘炎(5.5%,136/2 481)。不同年份之间患者疾病诊断构成、患者居住地构成、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女性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分别为膝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47.3%,675/1 427),膝关节内紊乱(32.2%,339/1 054)。广州市患者从2018年的22.4%(77/344)逐步上升至2022年的55.8%(459/822)。2020、2021、2022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18、2019年,2021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20年,2022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2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8年至2021年的患者住院费用呈增长趋势,其中2019、2020、2021、2022年均较2018年显著增多,但2022年的患者住院费用较2021年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018年至2022年膝关节镜手术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为膝关节损伤。广州市患者占比呈上升趋势,住院时间有缩短趋势,住院费用从2022年开始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狭窄性腱鞘炎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运用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58例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33例,女25例,无拇指外伤史,术前X线摄片排除骨关节疾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成手术切开组(A组)及B型超声下勾刀切割组(B组)。A组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4±1.1)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4例;B组患儿28例,男14例,女14例;年龄为(2.3±0.8)岁,患侧为左侧16例,右侧12例。A组患儿行腱鞘切开松解术,B组患儿行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收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综合疗效及瘢痕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B组患儿切口小,瘢痕程度轻,早期疼痛改善明显;切口长度在B组为(1.9±0.8) mm, A组为(12.5±1.4)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瘢痕情况评分在B组为(2.1±0.7)分,A组为(4.7±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1 d的疼痛评分在B组为(1.5±0.5)分,A组为(2.7±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所有患儿均完成随访,两组患儿末次随访均无复发,疗效评定均为A级,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复查B型超声均未见A1滑车处出现增生、粘连等情况,肌腱滑动情况良好。 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勾刀腱鞘松解术治疗小儿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微创、瘢痕小、安全有效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手腱鞘炎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双手腱鞘炎在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已确诊的RA患者进行双手超声检查,选取同时存在滑膜炎和腱鞘炎的RA患者45例为观察组,记录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DAS28、填写健康评估问卷(HAQ),对超声指标(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骨侵蚀)进行半定量分级。选取存在手部腱鞘炎的非RA患者42例为对照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秩相关,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① RA组滑膜增生[7.50(3.00,17.50)]、滑膜炎[6.00(2.00,14.00)]、腱鞘炎[6.00(2.75,12.00)]、骨侵蚀[0.50(0.00,4.00)]与非RA组滑膜增生[5.00(3.00,6.00)]、滑膜炎[3.00(2.00,4.30)]、腱鞘炎[2.00(1.00,3.00)]、骨侵蚀[0.00(0.00,1.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43, P=0.032; Z=2.756, P=0.006; Z=5.560, P<0.01; Z=2.550, P=0.011)。② RA组滑膜增生、滑膜炎与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血小板计数、CRP、DAS28呈正相关[滑膜增生( r=0.806, P<0.01; r=0.486, P<0.01; r=0.326, P<0.05; r=0.450, P<0.01; r=0.413, P<0.01);滑膜炎( r=0.819, P<0.01; r=0.446, P<0.01; r=0.351, P<0.05; r=0.481, P<0.01; r=0.412, P<0.01)]。腱鞘炎与SJC、CRP、DAS28呈正相关( r=0.436, P<0.01; r=0.496, P<0.05; r=0.359, P<0.05),骨侵蚀与病程、抗CCP抗体呈正相关( r=0.418, P<0.01; r=0.338, P<0.05)。③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骨侵蚀、滑膜炎联合腱鞘炎对RA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0.41,0.61,0.57,0.48,0.61,特异度分别为0.95,0.76,1,0.83,0.93。④腱鞘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841),腱鞘炎、滑膜炎联合腱鞘炎的曲线下面积与滑膜增生、滑膜炎、骨侵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腱鞘炎( Z=3.291, P=0.001; Z=2.651, P=0.008; Z=3.032, Z=0.002);滑膜炎联合腱鞘炎( Z=4.346, P=0.001; Z=3.753, P=0.001; Z=2.547, P=0.012)]。 结论:滑膜炎对RA诊断敏感度高,腱鞘炎对RA诊断特异度高,滑膜炎联合腱鞘炎可以提高RA诊断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骨水泥体外成形诱导膜技术在化脓性腱鞘炎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骨水泥体外成形诱导膜技术治疗化脓性腱鞘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外伤后化脓性腱鞘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体外成形包裹屈肌腱处理;3周后诱导膜形成,二期行骨水泥取出,修复创面。结果:所有患者一期彻底清创后诱导膜形成良好,二期骨水泥取出,感染创面完全愈合,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2~3个月,平均2.4个月,感染无复发,手指活动度按照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标准评定:优12例,良6例,差2例。结论:骨水泥体外成形诱导膜技术是治疗化脓性腱鞘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感染复发率低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肌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3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普通注射组和超声辅助注射组各67例。普通注射组给予肩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超声辅助注射组给予肌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主动前屈关节活动度(AFROM)、肩关节活动度(ROM)、功能评分、前屈力量评分、核磁共振成像(MRI)、局部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测量(TLHBB),评价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普通注射组与超声辅助注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肩周炎、肩关节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AFROM、ROM、功能评分、前屈力量评分、内侧开口角(MWA)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VAS评分及肱骨头最大直径(HHD)、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直径(BTD)、TLHBB测量值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超声辅助注射组AFROM、ROM、功能评分、前屈力量评分、MWA显著高于普通注射组( P<0.05),VAS评分、HHD、BTD、TLHBB测量值显著低于普通注射组( P<0.05)。超声辅助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普通注射组(97.01% vs 85.07%, P<0.05)。 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酶可有效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活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踝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合并 长屈肌腱鞘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镜下距后三角骨切除联合清理 长屈肌(FHL)滑膜治疗骨性后踝撞击综合征(PAIS)合并FHL腱鞘炎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踝显微外科收治的14例PAIS合并FHL炎的患者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29~53岁,平均42.4岁。采用后踝俯卧位全踝关节镜下切除距后三角骨和巨大的距骨后外侧突,并松解、清理FHL。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年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Maryland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活动度由术前跖屈19.2°±4.0°、背伸14.2°±2.9°改善为术后1年跖屈42.9°±2.7°、背伸24.5°±3.2°,AOFAS评分由术前的(42.1±4.2)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91.6±2.7)分,Maryland评分由术前的(43.9±4.1)分提高至术后1年(91.9±3.5)分,VAS评分由术前的6(6,7)分降为术后1年的0(0,0)分,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全踝关节镜距后三角骨切除联合松解FHL治疗PAIS合并FHL腱鞘炎效果良好,创伤小,能同时解决FHL病理性炎症、PAIS等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美国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数据库的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风险信号的挖掘和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挖掘并分析比较降尿酸药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不良事件(AE)信号,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两种药品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以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为目标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 ROR)法挖掘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风险信号,报告数≥3、 ROR的95%置信区间下限>1定义为阳性信号。对照药品说明书筛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新的AE风险信号,按照别嘌醇和非布司他的风险信号数量绘制雷达图,对阳性PT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别嘌醇和非布司他AE报告分别为105 532和9 949份。对报告数量排前100位AE分析的结果显示,别嘌醇阳性PT 82个,涉及14个SOC,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AE为61个;非布司他阳性PT 86个,涉及18个SOC,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AE为25个。别嘌醇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为药物反应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全身性症状、终末期肾脏疾病、高钙血症、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疾病;非布司他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为起止点病、皮肤肉芽肿、血甲状旁腺素降低、腱鞘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两药共有重叠信号49个,别嘌醇在代谢及营养类疾病、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等SOC检测到的风险信号种类较多,非布司他在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等SOC检测到的风险信号种类较多。结论:别嘌醇致肾脏和泌尿系统、血液和淋巴系统及代谢系统相关AE的风险较高,非布司他致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肝胆系统相关AE的风险较高。建议伴有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痛风患者慎用别嘌醇,伴有肝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慎用非布司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木瓜丸与追风透骨丸联用致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例63岁女性患者因腱鞘炎口服木瓜丸30丸、2次/d,追风透骨丸6 g、2次/d。服药10 d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并进行性加重;服药22 d后,患者发热、恶心、干呕、上腹轻度疼痛、全身浮肿、皮肤瘙痒,精神、食欲、睡眠状况不佳。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45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946 U/L,碱性磷酸酶(ALP)133 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170 U/L,直接胆红素(DBil)12.8 μmol/L,谷氨酸脱氢酶17.3 U/L。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和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停用木瓜丸、追风透骨丸,给予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治疗。患者肝功能逐步好转。12 d后,患者ALT 62 U/L、AST 49 U/L、γ-GT 38 U/L、DBil 7.2 μmol/L。调整用药为复方甘草酸苷3片、3次/d(服药2周)。4周后复查,患者ALT 31 U/L,AST 26 U/L,γ-GT 30 U/L,DBil 5.0 μmol/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与多排螺旋CT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超声与多排螺旋CT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诊治的54例RA手腕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行超声、多排螺旋CT检查。计算超声、CT检查对手腕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腱鞘炎、骨侵蚀检出率,以及对腕关节病变检出率,并分析超声、CT检查的影像学特点。结果:54例RA患者共检查1 188个关节,其中108个腕关节,540个掌指关节,540个近侧指间关节。超声检查对手腕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腱鞘炎的检出率与CT检查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对手腕关节病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2%(105/108)比46.3%(50/108), χ2=36.52, P<0.05]。超声影像特点:滑膜炎超声图像表现为关节腔内低回声,不受关节移位或压缩的影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超声图像中关节积液呈带状、条状无回声区,不均匀分布,图像受关节移位或压缩影响,CDFI未见血流信号;骨侵蚀超声图像表现为骨皮质连续性中断或呈"火山口""虫蚀"样缺损。CT影像特点:手腕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部分患者舟骨、桡骨远端可见明显骨侵蚀。 结论:采用超声与多排螺旋CT应用于RA手腕关节病变的诊断,两者在手腕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腱鞘炎检出率方面相当,CT检查在评估患者关节间隙及骨质变化方面略有优势,而超声在诊断手腕关节骨侵蚀及手腕关节病变方面灵敏度高于多排螺旋C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