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伴有LDLRAP1及ABCG8基因异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同时伴有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衔接蛋白1(LDLRAP1)及胆固醇转运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8(ABCG8)基因异常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一家系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2020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1例FH患者,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二代基因测序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基因变异情况。采用Pymol软件对基因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并使用Uniprot Modelling软件行蛋白结构建模。结果:先证者表现为贫血合并多部位黄色瘤、早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三支严重病变;腹部超声示脾肿大;血涂片示异型红细胞、大血小板散在可见;血清TC、LDL-C、豆固醇和谷固醇浓度均升高[分别为8.54 mmol/L(正常值2.3~5.7 mmol/L)、4.84 mmol/L(正常值1.3~4.3 mmol/L)、44 μmol/L(正常值1.0~10 μmol/L)、28 μmol/L(正常值1.0~15 μmol/L)]。基因测序示:LDLRAP1:NM_015627.2:exon 4 c.415 C>T(p.Q139X),该纯合突变形成的蛋白截断体丢失多个稳定蛋白结构区域,不具备正常功能。同时,先证者发现ABCG8基因变异:exon13 c.1895T>C(p.V632A),exon8 c.1199C>A(p.T400K)。2例家系成员HDL-C增高(Ⅱ5:2.33 mmol/L,Ⅱ6:2.96 mmol/L);3例带ABCG8基因变异的成员豆固醇(Ⅱ8:23 μmol/L,Ⅱ7:24 μmol/L,Ⅰ2:18 μmol/L)、谷固醇(Ⅱ8:41 μmol/L,Ⅱ7:33 μmol/L,Ⅰ2:45 μmol/L)轻度增高。结论:同时伴有LDLRAP1及ABCG8基因异常的FH患者,可出现植物固醇浓度异常,其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应综合考虑家族史及LDL-C、植物固醇水平及基因检测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ABCA4基因新突变导致的Stargardt病一家系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1个Stargardt病家系进行临床特征与遗传学分析,并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家族亚科A成员4(ABCA4)基因突变在Stargardt病中的致病性。方法:先证者因视力下降于2021年5月就诊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根据Stargardt病临床诊断标准评估确诊先证者为Stargardt病。提取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成员基因组DNA,对先证者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寻找致病的突变基因。通过PolyPhen-2、SIFT、MutationTaster等网站分析突变位点危害性,利用Sanger测序验证并确认致病突变,进行同源物种保守性分析及三维蛋白结构功能预测以分析其致病性。结果:眼科检查表明先证者双眼视力下降、黄斑萎缩并伴有“牛眼征”,其他家系成员均正常。通过先证者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和家系成员及正常对照的Sanger测序验证,ABC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215G>A和c.6563T>C)与该家系患者表型共分离。SIFT、PolyPhen-2和MutationTaster网站预测这2个突变均有害,保守性分析和三维蛋白结构模型预测表明该突变导致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影响蛋白质功能。结论:ABCA4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215G>A和c.6563T>C)为该Stargardt病家系携带的致病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152-3p表达下调降低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 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和耐药指数(RI).Western印迹法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蛋白表达.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miR-152-3p表达水平.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miR-152-3p抑制物降低A2780T细胞中miR-152-3p表达(miR-152-3p抑制物组),同时设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③用miRDB,Targetscan,miRWalk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2-3p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磷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予以验证.随后,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PTEN siRNA沉默A2780T细胞中PTEN表达,同时设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沉默PTEN表达后A2780T细胞存活率和IC50值,Western印迹法检测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结果 ①紫杉醇处理后A2780和A2780T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1),A2780T细胞RI为2.8.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P-gp,MRP1和ABCG2蛋白高表达(P<0.05,P<0.01).②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miR-152-3p明显高表达(P<0.01).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细胞迁移能力(P<0.05)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TEN是miR-152-3p的一个靶基因;Western印迹法验证显示,转染miR-152-3p抑制物组A2780T细胞PTEN蛋白表达低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高于A2780细胞(P<0.01).转染PTEN siRNA沉默PTEN表达后,与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IC50值(P<0.01)显著降低,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miR-152-3p在A2780T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下调可抑制A2780T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降低A2780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其靶基因PTEN表达发挥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ABCG2及microRNA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探讨ABCG2及microRNA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9年01月至2023年01月间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02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临床资料、采集鼻咽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并进行ABCG2基因、hsa-miR-499及hsa-miR-608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miR499:rs3746444(T→C)和miR608:rs4919510(C→G)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P<0.05).通过风险因素分析,证实以rs3746444TT对照,rs3746444C变异基因型(TC+CC)个体发生鼻咽癌的危险增加45%(OR=1.45,95%CI=1.05~1.78),携带miR608:rs4919510(C→G)GC+GG的基因发生鼻咽癌是携带CC基因的1.53倍,(OR=1.53,95%CI=1.02~2.26);总和分析ABCG2 G34A基因GA+AA在鼻咽癌组的分布频率为57.84%,与对照组相比(32.00%)明显增高(OR=1.20,95%CI:1.02~1.42).如果等位基因由G突变为A,发病风险亦明显提高(OR=1.18,95%CI:1.03~1.35);ABCG2 C421A等位基因由C突变为A,鼻咽癌发病风险亦明显增高(OR=1.12,95%CI:1.02~1.29).ABCG2 G34A、ABCG2 C421A使鼻咽癌发病风险明显增高;2年患者生存率91.18%(93/102),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吸烟、饮酒、EBV病毒感染及家族遗传史无差异(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ABCG2 G34A、ABCG2 C421A、miR499:rs3746444(T→C)及miR608:rs4919510(C→G)存在差异(P<0.05);miR499+G34A+C421A+miR608对鼻咽癌诊断价值最高.结论:ABCG2、miR499及miR608多态性与鼻咽癌易感性相关,影响患者预后,对鼻咽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他汀类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就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药物转运体同一编码基因突变对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 (SLCO1B1)521T>C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但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SLCO1B1 521T>C多态性与辛伐他汀致肌肉毒性的相关性更强.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 (ABCB1) 1236C>T、2677G>T/A和3435C>T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是否相关仍存有争议,而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2 (ABCC2)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调脂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则较少,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 (ABCG2)421C>A多态性可能与舒瑞伐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有关,而其多态性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则较少.临床在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时,除关注遗传因素外,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非遗传因素,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盐芥EsABCG25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旨在揭示盐芥(Eutrema salsugineum)ABCG25的结构及其对干旱、盐害以及温度等胁迫的响应.以山东生态型盐芥作为材料,通过电子克隆以及RT-PCR技术,获得一个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G(ABCG)家族成员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EsABCG25,GenBank登录号为KY111263.EsABCG25全长2 154 bp,含1 9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有660氨基酸的蛋白分子.该基因定位于盐芥第5染色体,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EsABCG25蛋白具有一个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BD)和一个跨膜结构域(TMD),与来源于同科植物芜菁的ABCG25亲缘关系最近.对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盐芥的茎部表达最为丰富,在莲座叶中表达丰度最低,且在不同组织中均有可变剪接事件.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受多种逆境影响,尤其受到ABA的明显诱导.EsABCG25具有ABCG家族的典型序列特征;该基因在盐芥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丰度存在差异,表达受到多种逆境的诱导,与盐芥的抗逆性关系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BCG2在自然流产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抗体(ABCG2)在人工/自然流产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表达差异及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对照组,n=65)及早期自然流产妇女(自然流产组,n=78)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经原代培养后,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情况,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对照组24 h、48 h、72 h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高于自然流产组(P均< 0.05).自然流产组48 h后G0/G1期细胞分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期细胞分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5.027,P<0.05).细胞培养24、48 h后,自然流产组ABCG2mRNA相对表达量(1.023±0.149,1.289±0.17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419±0.041,0.614±0.064) (P<0.05);细胞培养24、48 h后,自然流产组滋养层细胞凋亡指数(0.188±0.027,0.307±0.032)显著大于对照组(0.311±0.036,0.605 +0.050) (P<0.05);细胞培养24 h、48 h后,自然流产组ABCG2、p-PI3K及p-Akt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05),而Caspase-3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出现滋养层细胞凋亡及ABCG2低表达,可能与PI3K/Akt-Caspase-3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ABCG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易感性、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ABCG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易感性、预后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胃癌患者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信息及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测定并比较胃癌患者化疗前后ABCG2蛋白表达水平,并根据化疗效果,将80例胃癌患者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比较4组患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间、不同年龄段、不同浸润深度患者间ABCG2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低分化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高分化受试者、中分化者高于高分化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化疗后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为明显低于化疗前,化疗效果越差的患者ABC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 ABCG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化疗效果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latinum""Genetic polymorphism""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就DNA修复[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碱基切除修复(BER)、双链断裂修复(DSB)等]、转运蛋白、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对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48篇,其中有效文献66篇.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受DNA修复、转运蛋白、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NER途径相关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C118T、C8092A位点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尚存在较大争议;ERCC2基因Asp312Asn位点突变将不利于黄种人群NSCLC患者生存,而His46His位点突变将有助于提高其化疗效果,两者均可成为黄种人群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BER途径相关基因X射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G1196A位点突变可能会提高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的反应性,而C580T位点多态性则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无关.DSB途径相关基因XRCC3基因Thr241Met位点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仍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转运蛋白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G2677T/A位点及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A313G位点多态性均有可能影响黄种人群铂类药物化疗的效果,而GSTM1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仍有待商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方法 高尿酸血症患者357例为高尿酸血症组,正常对照人群932例为正常组,抽取两组静脉血提取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采用iMLDR方法分析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基因型.检测两组血清SUA、尿素氮(BUN)、肌酐(CREA)等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两组尿尿酸(UA),测算两组肾小球滤过率sGFR.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基因型GG、GT+TT分布频率分别为42.9%(153/357)、57.1%(204/357),对照组分别为53.6%(500/932)、46.4%(432/932),二者比较,P<0.05;等位基因G、T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5.3%(466/714)、34.7%(248/714);对照组分别为75.7%(1346/1864)、24.3%(518/1864),二者比较,P<0.05.随尿酸水平升高,GT+TT基因型分布频率逐渐升高,GG基因型分布频率逐渐降低,T等位基因分布逐渐升高,G等位基因分布逐渐降低(P均<0.05).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GT+TT基因型携带者罹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性是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的1.23倍(95%CI为1.101~1.381,P<0.05),T等位基因携带者罹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性是G基因型携带者的1.43倍(95%CI为1.256~1.628,P<0.05).sG-FR、SUA与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之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分别为1.34~37.39,1.51~17.86;OR分别为7.43,5.36;P均<0.05).与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GG基因型比较,GT基因型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SUA、BUN和CREA水平升高,sGFR降低(P均<0.05);与GT基因型比较,TT基因型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SUA、BUN和CREA水平升高,sGFR降低(P均<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GT+TT基因型分布频率高,T等位基因突变频率较高.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GT+TT基因型、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性较高.ABCG2基因rs2231142位点突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