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微生物群-肠-脑轴”探析防治广泛性焦虑障碍的针刺选穴思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肠道菌群紊乱影响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脑内5-羟色胺(5-HT)的含量,并影响该病的发生发展,针刺在改善肠道菌群和防治GAD方面疗效明确并得到广泛认可。针刺治疗GAD的选穴大多以局部取穴及循经远端取穴为原则,选穴以百会、风池、印堂为主;调控肠道菌群选穴以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居多。近年来,从肠道菌群角度开展了诸多针刺治疗GAD作用机制的研究,而鲜有探析针刺防治GAD用穴的理论依据。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刺调节肠道菌群和治疗GAD的研究现状,探讨针刺调节“微生物群-肠-脑轴”防治GAD的理论依据,并提出“调腑安神解虑”针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衢州市第三医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失眠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93例。对照组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两组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并比较治疗过程中两组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7%(86/93),高于对照组的78.49%(73/93)(χ 2=7.32, P=0.007)。治疗后,观察组BRM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2.35±5.10)分比(30.09±5.42)分,(15.37±4.46)分比(20.63±4.09)分, t=-10.03、-8.38,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WCST、CPT、HVLT-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9.29±6.85)分比(47.48±7.14)分,(3.59±0.66)分比(2.81±0.73)分,(26.07±5.13)分比(24.64±5.08)分, t=1.76,7.64、1.91,均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均低于对照组[(60.26±10.31)ng/L比(79.35±9.82)ng/L,(49.27±8.33)g/L比(75.61±9.12)g/L, t=-12.93、-20.56,均 P < 0.001],BDNF、G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0.08±10.31)μg/L比(56.96±11.45)μg/L,(53.09±7.01)ng/L比(48.65±8.47)ng/L, t=-11.42、8.02,均 P < 0.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4.03~5.37,均 P <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2%(7/93),对照组为8.60%(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07, P=0.788)。 结论:“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肝气郁结证双相情感障碍合并失眠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躁狂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下调血清TNF-α、IL-1β水平,提高BDNF、GDNF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观察"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髓损伤后NB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无菌导尿、训练辅助排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调针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减少(P<0.05);观察组较对照减少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100.00%(30/30)]高于对照组[83.33%(25/30)](P<0.05).结论:"三调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后NB,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恢复排尿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探析六气针法联合三因司天方辨证治疗肾病
编辑人员丨3周前
五运六气视域下探析六气针法联合三因司天方治疗肾病的思路.中医学认为肾病病机呈虚实夹杂,表里同病之势,并在发病时体现出时相性的特点,应用五运六气理论辨证治疗肾病有着独特优势.在五运六气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患者出生时、发病时及加重时进行整体判断,能握机于发病之先,五象结合,一定程度上突破常规辨证的局限,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文章阐明了用五运六气理论审象握机,辨象而施针,因时而用方,针药合用,内外同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吗啡后处理经miR-9-5p/HSP90调控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深入挖掘吗啡后处理(M postC)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心肌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MI/RI组、MI/RI+M postC组.建立MI/RI小鼠模型并给予M postC.2,3,5-三苯基四唑氯化物(TTC)染色检测小鼠心肌梗死体积.Ca2+Green-5N荧光探针法检测小鼠左心室心肌组织来源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miR-9-5p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AA mRNA水平.Western blot试验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HSP90AA蛋白质及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因子PINK1和E3泛素连接酶的蛋白质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验证miR-9-5p和HSP90AA的序列互作.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I组比较,MI/RI+M postC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的T组Ca2+水平信号升高(P<0.05);与MI/RI组比较,MI/RI+M postC组的T组Ca2+水平信号降低至基线水平(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MI/RI组左心室心肌组织miR-9-5p 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HSP90AA 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PINK 1和E3泛素连接酶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MI/RI组比较,MI/RI+M postC组左心室心肌组织miR-9-5p 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HSP90AA mRNA和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INK1和E3泛素连接酶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共转染miR-9-5p mimic和HSP90AA-MUT的细胞比较,共转染miR-9-5p mimic和HSP90AA-WT的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 postC经miR-9-5p/HSP90轴可促进线粒体自噬,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五脏藏神理论运用"调神针法"辨治孤独症撷要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孤独症是一类以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重复刻板行为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期.基于五脏藏神理论,孤独症病机可归纳为五脏所藏之血、脉、营、气、精亏虚,五神失养."调神针法"基于五脏藏神经典理论,是一套以治疗神志病为主的针刺方法.临证治疗孤独症以"调神针法"调神为主,并补养五脏精气,首先选择当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甲三教授在治疗神志疾病时常用的"头三神"穴组,即神庭、本神、四神聪,从神调神,再以神门、内关、三阴交、太冲、太溪调补五脏精气,同时辅以辨证配穴,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张唐法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蕴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通过对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唐法的跟师学习和医案、著作的归纳整理,总结其针灸学术思想为:疏穴简针,用穴精当,善用夹脊穴和丰隆穴;独创捻转进针法,强调治神守气应体现在针刺治疗的全过程;从辨病、辨证、辨经络、辨分期入手来诊治疾病,以面瘫为例阐述临证思辨、分期而治的具体操作方法;巧施头针,善治神经系统相关疑难杂病;重视针、灸、药三法,尊古不泥,择善而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理论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总结马睿杰教授运用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阐释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并查阅中医典籍和现代医学对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从马睿杰教授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认识、和胃针法的组成及取穴依据、和胃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及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马睿杰教授对本病的辨治思路.[结果]马睿杰教授认为,人之寤寐由心神主导,依靠营卫阴阳调节,与脏腑功能相关,其中脾胃功能的失常与失眠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本病,重视经络病候理论和中焦脾胃气机,认为足阳明胃经经气逆乱、营卫失和,脾胃亏虚、心神失养,升降失常、斡旋失司是失眠发生的重要原因.和胃针法是马睿杰教授以天枢、足三里、内关、公孙为主穴治疗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此针法通过调畅脾胃气机、健运脾胃功能、平衡机体阴阳等改善失眠.[结论]和胃针法在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取穴精简、疼痛感轻、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失眠具有切实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敦土利水针法治疗脾肾两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理论探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育龄女性生殖内分泌代谢疾病.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高胰岛素血症与高雄激素血症共同影响生殖轴功能,引起卵泡发育障碍、不孕及脂质代谢障碍.敦土利水针法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患者脾肾不足、水湿停聚的病因病机,依据五行相克理论,以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丰隆为主穴,脾肾同治,行气利水,结合卵巢生理进行调周治疗,可达到调节糖脂代谢、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正常发育、改善卵巢功能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三调针法"联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观察"三调针法"联合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FMS)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 例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组 30 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三调针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三调针法"治疗(调神、调反射弧、调下焦和水道),rFMS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rFMS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三调针法"和rF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初始尿意容量(FDV)、最大膀胱测量容量(MCC)、储尿期最大逼尿肌压(Pdet.max)、储尿期最大膀胱内压(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 组患者治疗后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综合治疗组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治疗后,与"三调针法"治疗组、rFMS治疗组比较,综合治疗组FDV、MCC、Pdet.max均升高,Pves.max、日均排尿次数、日均漏尿次数、残余尿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均降低(均P<0.05)."三调针法"治疗组愈显率为 86.2%(25/29),rFMS治疗组愈显率为85.7%(24/28),综合治疗组愈显率为92.6%(25/27),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5.9%(22/29).结论 "三调针法"、rFMS均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状态,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