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苦微辛"治法在外感病治疗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叶桂提出"轻苦微辛"治法,意指味微苦、微辛,性质轻清药物配伍,可入上焦、中焦调节气机,即强调秉持方药作用的"流动"之性.常用药物如杏仁、白蔻、橘红、桔梗、郁金、枳壳、栀子、淡豆豉等,方剂如栀子豉汤及其变方、三仁汤等.临床可用于温热、湿热类邪气郁痹上焦所致中焦乃至三焦气机不利之外感病,且无伤正之痹,为外感病辨治开拓了思路,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补肾活血法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丢失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法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所致骨丢失的关键靶标和通路.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去势后予以 10 μg/d来曲唑溶液皮下注射构建绝经后AIs所致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药组同时予以黄芪补肾活血汤(HQD)19.24 g/(kg·d)灌胃预防骨丢失,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三个月后取小鼠股骨进行骨密度检测验证造模效果,并借助TMT蛋白组学测序分析获取其组学特征.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小梁结构疏松紊乱,数量减少,证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骨小梁粗大致密,数量增多,证明补肾活血法预防作用显著.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上调蛋白 275 个,下调 189 个;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调蛋白286 个,下调蛋白 898 个.三组对比后共有 18 个交集蛋白,分别为 Ptbp1、Epx、Ear1、Ear2、Col6a5、Mta2、Alox15、Lztfl1、Ccl6、Diaph2、Wfdc21、Smarcb1、Strip1、C19orf12、Pex14、Akr1b7、Fahd1、Nr1d2.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了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节、脂质代谢、核酸内切酶活性等生物过程,并在铁死亡、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肌钙蛋白细胞骨架调节、PI3K-AKT等信号通路显著富集.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有效预防AIs所致骨丢失的发生,其关键靶标和作用机制可能与Ptbp1、Alox15 及铁死亡、PI3K-AKT等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脓毒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脓毒性心肌病(SIC)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给予脓毒症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破格救心汤[组成:制附子 30g(先煎),红参 30g(另炖),山萸肉 60 g,干姜 30 g,生龙骨 30g(先煎),生牡蛎 30g(先煎),磁石 30g(先煎),茯苓 90 g,车前子 30g(包煎),炙甘草 60 g,麝香 0.5 g(人工)],每日 1 剂,早中晚各 100 mL分服;同时针刺双侧足三里、关元、内关、三阴交及气海穴,每日针刺 2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 7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乳酸(Lac)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血流速度峰值比值(E/A比值),同时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机械通气时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 28d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CRP、PCT)、心肌标志物指标(cTnI、NT-proBNP)、血流动力学及灌注指标(HR、Lac)、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SOFA)和 28d病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MAP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RP(mg/L):22.18±9.46 比 68.45±13.46,PCT(μg/L):1.16±0.59 比 4.35±1.28,LVEF:0.48±0.06 比 0.41±0.05,cTnI(μg/L):0.60±0.14 比 0.98±0.30,NT-proBNP(ng/L):204.35±26.54 比 240.12±56.12,HR(次/min):88.75±10.05 比 98.57±10.56,MAP(mmHg,1 mmHg≈ 0.133 kPa):82.10±5.08 比 73.46±3.55,Lac(mmol/L):0.75±0.28 比 1.60±0.36,APACHEⅡ评分(分):10.46±1.80 比 15.50±2.16,SOFA评分(分):2.60±1.24 比 6.76±1.60,均P<0.05].两组治疗后LVFS、E/A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VFS:(25.12±3.46)%比(22.61±3.88)%,E/A比值:1.16±0.46 比 0.96±0.32,均P>0.05];治疗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d):9.62±3.05 比 10.48±3.40,ICU住院时间(d):12.51±2.04 比 13.72±1.14,均P<0.05],MODS发生率和 28d病死率虽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8.89%(14/36)比52.77%(9/36),44.44%(16/36)比 47.22%(17/3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味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可改善SIC患者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控制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4 524例使用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通过收集使用安神补心六味丸(吉茹和-6)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初选本方的临床适应病证并局限治疗范围,为其精准临床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等3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遴选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过安神补心六味丸所有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对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和清洗,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做描述性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5 796份病历,通过数据规范化清洗整理后,最终符合标准的病历数为4 524份,其中男性41.95%,女性58.05%;年龄40岁以上占90%以上,以51~70岁居多;主治病种为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主治症状为头晕、头痛、气短、胸闷、心悸等;主治证型有赫依偏盛、希拉偏衰、血偏衰等;以早晚用药为主,常与珍宝丸联用;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最常合并使用2种蒙成药组合为珍宝丸和檀香三味汤.结论:安神补心六味丸临床适应证为头晕、头痛、气短和胸闷,西医治疗优势病种为心脑血管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蒙医治疗优势病种为赫依(蒙语,类似于气)偏盛伴希拉紊乱的心赫依病,具有"双心同调"与"心脑同治"的治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伤寒瘟疫条辨》疫病证治特点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22
基于《伤寒瘟疫条辨》,从病因、病机、治法、用药组方、复病治疗等角度探讨杨栗山疫病证治特点.疫病因杂气由口鼻入三焦所致,病机是阳热怫郁,治疗疫病以逐秽为第一要义,轻者用清法,选用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清凉散、大小复苏饮、增损三黄石膏汤八方;重者用泻下法,选用增损大柴胡汤、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六方;升降散轻重皆可使用.杨栗山应用下法时不拘结粪,下不厌早.素体虚弱气、血、阴、阳严重不足者感受疫病须攻补兼施.杨栗山认为疫病出现表证如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者,非表有实寒,禁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发汗的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三化汤化学成分鉴定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利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对三化汤化学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CORTECS T3色谱柱(2.1 mm×150 mm,1.6 μm);流动相乙腈-0.2%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 260 nm;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监测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 200.采用Xcalibur 2.1 软件并结合文献报道、质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从三化汤中共鉴定出 166 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蒽醌及蒽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生物碱类等,其中对照品指认的成分有 30 种.结论 该方法可实现对三化汤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别,为后续探究该经典名方药效物质基础、建立其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药及活性成分促进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由于生长因子类生物制剂药物在治疗伤口愈合中的局限性,从传统中药中挖掘缓解炎症反应、促血管生成、重塑上皮组织、加速伤口愈合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治疗慢性伤口有积极意义.除传统的活血止血类药物如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三七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姜黄 Curcumae Longae Rhizoma、乳香 Olibanum 等及其活性成分外,清热药如积雪草Centellae Herba、黄连Coptidis Rhizoma,补益药中黄芪Astragali Radix、淫羊藿Epimedii Folium等及其活性成分,复方托里消毒散、生肌化瘀汤等在伤口愈合各阶段都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活血止血类、清热类、补益类药物及其活性成分和复方治疗伤口愈合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了解中药药效物质在治疗慢性伤口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金银花—大血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分析金银花—大血藤药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 通过TCMSP、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获取金银花、大血藤药物作用及RA疾病靶点;基于Venny平台寻找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交集;通过Cytoscape软件及VLOOKUP函数建立"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金银花—大血藤药对靶点共323个,RA疾病靶点5 093个,"药物—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中筛选出核心靶点PTGS1、PTGS2,核心成分包括丁香酚、大黄素、β-谷甾醇、熊果酸、山萘酚、木樨草素、三羟黄酮、槲皮素;金银花—大血藤药对主要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滑膜细胞凋亡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等参与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淋巴细胞分化、生长因子调控、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等过程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8个核心成分与2个核心靶点之间亲和作用较好.结论 金银花—大血藤可能通过调节PTGS1、PTGS2表达从而减轻RA患者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