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可视化网络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与配伍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治疗小儿癫痫古方的用药特点,总结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对癫痫的中药治疗选择与相关成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中医方剂数据库中筛选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采用Excel 2013对纳入方剂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分析;采用R 3.6.3的arules包,基于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 3.6.3的sankey包及ggraph包绘制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所属及关联规则相关网络,实现数据可视化。结果:共纳入处方360首,剂型以丸剂为主;处方多由1~10味中药组成,共192首(53.33%,192/360);共涉及中药152味,使用较多的中药有甘草、麝香、防风、天麻、附子。高频用药(频次≥30)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归脾、肝经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常用的二联用药有牛黄-麝香、人参-茯苓、防风-甘草;常用的三联用药有天麻-附子-僵蚕、茯苓-甘草-人参、麝香-牛黄-雄黄。结论:治疗小儿癫痫的古方以平肝息风药、开窍药和补益药为主,核心组方思路主要为化痰息风、温经通阳、开窍止痉、清热开郁和益气和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填精益气法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诊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总结古代医家治疗“无子”经验基础上,提出“精”“气”是特发性少弱精子症(IO)发生发展之本,脾、肾是治疗关键所在,并认为临床中IO患者头胎不育与二、三胎不育在治疗上有一定差别。若头胎不育,可予玄冥汤,填精益气、补益脾肾,重在填精补肾;若二、三胎不育,可予育麟汤,固元填精、健脾益气,重在补气健脾。治疗可汤、丸剂结合,同时强调“男女同治”。内服中药治疗可以2个月为基础治疗周期,以治疗3个月为精液改善情况的评估周期,以治疗6个月为女方受孕的时间节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中药物料语义分类的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优化前期已建立的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该研究选择山药、益母草、党参、苦杏仁、煅牡蛎分别为粉性料、纤维性料、糖性料、油性料、脆性料的代表性中药,利用混料均匀设计得到模型处方,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E5)水溶液为黏合剂,采用挤出搓圆法制备临方水丸.结合丸剂制备过程中的评价指标和多个模型的统计分析,优化并验证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得到临方水丸黏合剂浓度预测方程Y1=-4.172+3.63XA+15.057XB+1.838XC-0.997XD(Y1<0时黏合剂质量分数为10%,Y1>0时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0%),黏合剂浓度预测模型整体正确率为96.0%;黏合剂用量预测方程Y2=6.051+94.944 XA1.5+161.977 XB+70.078 XC2+12.016 XD0.3+27.493 XE0.3-2.168 XF-1(R2=0.954,P<0.001).同时采用中药物料分类的语义预测模型对验证处方包含的中药物料进行分类,制备丸剂,验证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验证处方在制丸过程中均一次成型,且成型质量优于前期所建方法,实现了临方水丸制剂处方预测模型的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挤出搓圆法制备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复合辅料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为优选适于挤出搓圆法制备临方浓缩水丸的复合辅料种类和配比,并探究各辅料在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该研究首先以"零辅料"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中适宜充当"辅料"的纤维料和粉性料中药为对标物料,以粉体物理性质中对软材物理性质影响较大的吸水性能和转矩流变性为依据,确定复合辅料的种类;进一步采用D-最优混料试验设计方法选出最优复合辅料的配比.为了证明最优复合辅料的通用性,选取3个出膏率分别为低、中、高的中药复方对最优配比进行验证;并以丸剂成型质量的4个参数为指标,探究各辅料对临方浓缩水丸成型的影响.优化得到的复合辅料种类及最佳配比为糊精-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纤维素1∶2∶4,采用该复合辅料制备临方浓缩水丸工艺稳定,丸剂成型质量好,适用范围广.其中糊精充当稀释剂,同时会加快丸剂的出条速度;MCC主要起黏合剂的作用,增加丸条的内聚性和黏性;L-HPC作为吸水剂和崩解剂,可以吸收、容纳浓缩液的水分,同时具有强崩解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含热不稳定成分的中药临方浓缩水丸制备工艺选择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在临方浓缩水丸制备过程中,处方水煎液需要经过受热浓缩与辅料或者饮片细粉混合制备软材.而部分中药成分受热易分解或转化,因此,为了减少处方中热不稳定活性成分的损失,优选中药临方浓缩水丸的制备工艺,该研究以苓桂术甘方、小承气方、散偏方、小儿七星方、逍遥方5个含有热不稳定成分中药的复方为模型处方,基于研究团队前期建立的2种临方浓缩水丸制备技术,分别制备全浸膏浓缩水丸以及零辅料浓缩水丸,进行特征图谱表征,并与全方水煎液特征图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5个模型处方的零辅料浓缩水丸的特征图谱与全方水煎液接近,其特征峰的数量及峰面积均高于全浸膏浓缩水丸,且部分峰的峰面积高于全方水煎液.提示当处方中含有热不稳定成分的中药时,优先选择"药辅合一"的工艺制备零辅料临方浓缩水丸,以便更大程度地保留热不稳定成分,为后续中药临方丸剂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邓悦教授基于"剂证对应"理论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剩余风险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前中医医生诊治疾病基本遵从"方证对应"原则,但临证时"剂证对应"容易被忽视,本文通过邓悦教授基于"痰瘀伏邪"理论思想应用豁痰解毒通络方治疗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合并剩余风险经验分享,从更深的维度分析疾病病因病机,强调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残余风险时,应以改善远期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在长期的中药干预过程中,注意用药剂型的调整,有助于治疗该病证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经济负担.基于此思考,提出针对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剩余风险的汤-丸剂序贯治疗中医药方案,旨在为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事件提供临床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自制滴丸器在中药本科滴丸剂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滴丸剂制备是《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直观、操作简单的设备,制备合格的滴丸剂,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方法:设计研发简易滴丸器(已获专利),使其具有操作简便,制备过程直观,学生参与度高,仪器小巧环保、节约的优点.制备苏冰滴丸,中药组方:苏合香脂、冰片、聚乙二醇 6000,冷却液为液体石蜡.结果:滴丸外观圆润、均匀,重量差异符合《中国药典》(2020 版)制剂要求.结论: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可满足滴丸制剂实验教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备案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回顾四川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包括传统中药制剂和民族药制剂)的备案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方法 统计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6日发布的中药制剂备案信息,从备案中药制剂(剂型、功效主治)和备案机构(行政级别、地域分布)两方面分析四川省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的发展现状.结果 备案中药制剂2 720个,剂型以丸剂(48.20%)、散剂(19.93%)、胶囊剂(9.63%)为主.备案传统中药制剂1026个(37.72%),功效主治以活血(30.02%)、清热(18.81%)、补益(16.08%)为主;申报制剂备案医疗机构共76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9家,民办医院及诊所27家,多集中于成都市;公立医疗机构共备案中药制剂862个(84.02%),其中省级医院259个(25.24%)、市级医院421个(41.03%)、县级及以下医院182个(17.74%),且多数具备自行生产和配制的能力.备案民族药制剂1 694个(62.28%),分布于甘孜州(1 290个)、阿坝州(280个)、凉山州(124个),但申报制剂备案医疗机构仅15家.结论 四川省中药制剂备案数量较多,备案医疗机构主要为省级、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制剂备案情况区域性医疗特色较鲜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补肾功效中药成方制剂数据挖掘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对具有"补肾"功效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进一步规范其中药成方制剂提供参考,揭示其用药规律并发现潜在新方.方法 以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为数据来源,筛选具有补肾功效的相关中药成方制剂,收集处方、剂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运用SPSS modeler 18对使用频次≥20次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 收录中药成方制剂192个,涉及308味中药.发现存在相关禁忌不明、疗程未明确等不足.剂型以丸剂最多,主要治疗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相关疾病,肝肾不足是最常见的证型,补肾气是最常用的治法;熟地黄、茯苓、当归是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药物,性味以甘、温多见,肝经频次最高,补虚药运用最广;熟地黄-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茯苓是置信度或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提取了9个公因子,发现了5个聚类新方,构建了核心药物网络.结论 研究发现了其制剂基本规范中的不足,发掘了常用药对、核心药物组合及聚类新方,为进一步规范其中药成方制剂说明提供参考,并为中医临床治疗用药、新药研发提供文献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医院制剂乳腺增生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乳腺增生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5-1107,采用1:100稀释法测定需氧菌总数,常规法测定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检查控制菌是否存在.对近5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制剂室生产的共265批次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与丸剂水分、晾丸时紫外线照射时间、75%乙醇擦拭设备次数的关系,并检查乳腺增生丸中13种中药饮片的微生物限度.结果:乳腺增生丸共有20批次检出需氧菌,需氧菌总数随着水分的降低而减少,晾丸时紫外线照射时间2 h、使用75%乙醇擦拭设备2次,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小于10 cfu·g-1,控制菌均未检出.中药饮片中,红花、蒲公英的微生物检出结果较为严重.结论:该文所采用的方法可用于乳腺增生丸微生物限度检查,生产时应严格控制乳腺增生丸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标准,可为逐步提高医院制剂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