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p12.1微缺失相关神经发育障碍1家系报告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本文回顾性分析1家系16p12.1微缺失相关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家系的表型与遗传学特点.先证者为8岁女性患儿,自幼全面发育落后,间断抽搐4年.表现为小头畸形、特殊面容.头颅MRI提示胼胝体发育不良,侧脑室增宽.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发现患者在16p12.2(Chr16:21751935-22374309)存在0.622 Mb杂合缺失,经验证该缺失片段来自表型正常的母亲,目前表型正常的弟弟也携带该变异.文献复习16p12.1微缺失相关神经发育障碍以智力障碍及发育落后为主要表现,临床表型异质性极强,存在外显不全现象,二次打击模型是其主要致病机制.该病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及遗传咨询带来一定困难,本报告可提高同行对16p12.1微缺失相关神经发育障碍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点的认识,同时基因检测及家系分析可协助诊断并指导优生优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小时前
-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危及生命的输血急性并发症。TRALI是临床综合征,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TRALI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二次打击模式假说被普遍接受。TRALI的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尚无针对性的特效治疗。合理用血是避免TRALI的基本措施。实施以避免输注多产次女性献血者血浆成分为主的预防措施降低了TRALI发病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IGF-1和p-AKT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通过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水平促进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6只雄性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自制重物打击装置进行骨骼肌钝挫伤造模。正常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造模后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大鼠于造模后24 h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设定体外冲击波刺激能流密度0.14 mJ/mm 2,频率10 Hz,冲击500次,间隔4 d后再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分别于造模后1、3、5、7 d,对各组大鼠腓肠肌进行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肌纤维排列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和分析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成肌分化抗原(MyoD)1、IGF-1、p-AKTs473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①HE染色显示,模型组较正常组肌细胞排列间隙增大,治疗组可见较多新生单核或多核肌管;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骨骼肌再生修复作用均优于模型组;②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的Myostatin表达量均明显增加( P<0.05),且治疗组较模型组的表达均有明显下降( P<0.05),至7 d时治疗组与正常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③免疫印迹检测,模型组在第1天和第3天时的MyoD1表达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 P<0.01),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表达亦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模型组的IGF-1和p-AKTs473的表达均高于同时间点的正常组( P<0.05),且治疗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 P<0.01)。 结论:体外冲击波可能通过调控IGF-1及p-AKT水平促进骨骼肌损伤的再生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igh risk multiple myeloma,HRM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240例HR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化疗后治疗方式的不同,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二次ASCT组(20例)、单次ASCT组(80例)和未移植组(140例),比较诱导化疗后深度缓解[疗效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 VGPR)及以上)]率及3组间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 )的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RMM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单次ASCT组诱导化疗后和移植后的深度缓解率分别为67.50%(54/80)和80.00 % (64/80 ),前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72)。二次ASCT组诱导化疗后和移植后的深度缓解率分别为65.00 % (13/20)和95.00 %(19/20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8)。②二次ASCT组、单次ASCT组、未移植组患者2年PFS分别为75.00%±2.90 %、71.25%±3.00%和61.43%±3.10%。未移植组和二次ASCT组与单次ASCT组2年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365和0.052 ),二次ASCT组与未移植组2年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2 )。二次ASCT组、单次ASCT组、未移植组的2年OS分别为90.00%±3.50%、78.75%±2.70%和62.86% ±2.50 %。未移植组和二次ASCT组与单次ASCT组2年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71和0.057 ),二次ASCT组与未移植组2年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3)。③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重打击、R-ISS Ⅲ期、诱导4疗程后疗效未达VGPR、未行二次ASCT是P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多重打击、R-ISS Ⅲ期、未行二次ASCT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 结论:二次ASCT不仅可以明显提高HRMM患者的深度缓解率,且可进一步提高HRMM患者的2年PFS和OS,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多辅助功能创缘和管口闭合扣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常需要经过拆线、清创、引流及杀菌抗炎等流程直到创面感染控制后再次创缘缝合,给患者身心造成了二次打击。为此,以大连医科大学为主要研制者等专家们设计了一种多辅助功能创缘和管口闭合扣,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9 2 1803918.4)。该闭合扣由2块设置有粘接层的块体和拉紧机构3个部分构成,操作简单,在实现对创缘、管口良好对合的基础上,能有效起到镇痛、抗菌及促进切口愈合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PIGA突变阴性的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2岁,于2020年8月因“确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0年,贫血加重半年”入住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先后予以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达那唑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促造血、口服磷酸芦可替尼靶向治疗,半年后贫血进行性加重,且出现茶色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克隆及FLaer结果均为阳性,PIGA突变阴性,诊断为PMF合并PNH克隆。加用糖皮质醇激素后1个月,患者脱离输血。治疗24个月时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AML-M5),除JAK2 V617F、ASXL1、SRSF2基因突变外,新获得RUNX1、PTPN11、KRAS、NRAS基因突变。患者疾病进展过程中,JAK2 V617F基因突变负荷和PNH克隆在粒系表达均逐渐增高。给予阿扎胞苷联合维奈克拉方案治疗后,患者达到部分缓解,为提高患者深度缓解率,拟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本病例提示,高风险突变基因ASXL1、RUNX1、PTPN11、KRAS、NRAS有可能使PMF细胞、PNH克隆细胞获得了“二次基因突变打击”,助长了恶性克隆增殖优势,可能促进PMF向AML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LPPS治疗肝细胞癌10年回望:永恒的理念 慎选的术式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进术式治疗余肝体积(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近1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其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偏高,远期疗效改善不明显。主要原因有:患者在短期内需承受二次肝脏外科手术的打击;FLR不足的HCC多为中晚期,术后易发生复发和转移;ALPPS仅实现了外科技术上的切除,并未实现肿瘤生物学上的切除。既往研究结果证明,中晚期HCC经局部治疗实现降期后再切除,其5年生存率与早期HCC切除后相当。因此,要提高FLR不足HCC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应倡导以肿瘤生物学转化为先、FLR增生为后的双转化策略和技术。靶向、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有望大幅提高转化率。回望ALPPS治疗HCC 1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的是促使FLR快速增生的永恒理念,慎选的是高代价、高风险、远期疗效提升不理想的外科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抗体介导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是输血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TRALI发病机制的"二次打击"学说中,根据第2次打击因素不同,可将TRALI分为抗体介导和非抗体介导TRALI。抗体在TRALI发病中的作用较为明确,而生物活性脂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微粒等非抗体因素在血液成分保存过程中虽有积累,但是其在TRALI发病中的确切机制尚无定论。笔者拟就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和血液成分的贮存损伤等非抗体因素在TRALI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TRALI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AML1-ETO融合基因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阳性(Ph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伴AML1-ETO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例Ph + CML伴AML1-ETO阳性的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该患者查体示: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脾脏肋下平脐;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均表现为CML慢性期;外周血聚合酶链反应示:BCR-ABL(p210)阳性,AML1-ETO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示:BCR-ABL阳性,AML1-ETO阴性;染色体核型:46,XY,t(2;9;22)(p23;q34;q11.2)[2]/47,idem,+8[2];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示:白血病累及。由于存在AML1-ETO阳性和髓外病变,该患者最终确诊为CML急变期。结论:伴t(9;22)和t(8;21)易位的CML患者临床及外周血均为典型CML表现,虽然外周血及骨髓涂片呈慢性期表现,但已出现髓外浸润及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推测可能是在Ph + CML的基础上发生二次打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主呼吸在ARDS机械通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但机械通气在提供有效呼吸支持时,若应用不当可导致肺部受到"二次打击",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使肺内炎性介质入血,引发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导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虽然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持治疗作用,但ARDS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仍然很高。因此,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始终是ARDS的主要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辅助和非辅助自主呼吸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利弊进行综述,为研究和开发ARDS保护性通气治疗的新策略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