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PTEN通过调节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极性影响胚胎着床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对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极性的调控及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比较非容受态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HEC-1A与容受态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RL95-2之间PTEN的表达及定位差异;PTEN干扰质粒转染HEC-1A细胞,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紧密连接结构,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运动能力,与绒毛膜癌细胞JAR共培养检测HEC-1A细胞与JAR细胞之间的黏附水平;向体外培养的HEC-1A细胞分别加入二甲基亚砜、17β-雌二醇、孕酮、17β-雌二醇+孕酮,检测卵巢激素对PTEN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HEC-1A细胞,RL95-2细胞 PTEN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P均=0.003);PTEN主要定位于RL95-2细胞核,而在HEC-1A细胞中,PTEN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质粒载体对照组相比,敲降 PTEN基因后,HEC-1A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P<0.001, P=0.038, P<0.001),细胞间紧密连接长度降低( P=0.046),迁移与侵袭能力增强( P均<0.001),与JAR细胞之间黏附率增强( P=0.016);与空白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相比,17β-雌二醇组、孕酮组及17β-雌二醇+孕酮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 P均<0.001),17β-雌二醇+孕酮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17β-雌二醇组和孕酮组( P均=0.001),孕酮组与雌二醇组的PTEN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容受状态的子宫内膜细胞PTEN表达存在差异,雌二醇和孕酮可能通过抑制PTEN在子宫内膜的表达,进一步调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及细胞极性,从而增强子宫内膜容受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抑制丙泊酚致胎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抑制丙泊酚致胎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孕16 d SD大鼠处死,取胎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至第7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 n=12):对照组(C组)、脂肪乳剂组(I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PD组)、PD98059+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PDP组)、MH89 +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HDP组)和KG501+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组(KDP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I组加入20%脂肪乳剂,孵育30 min;DMSO组加入0.25%DMSO,孵育30 min;D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10 μmol/L,孵育30 min;P组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00 μmol/L,孵育3 h;PD组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10 μmol/L,孵育30 min,再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00 μmol/L,继续孵育3 h;PDP组、HDP组和KDP组分别加入25 μmol PD98059(p-ERK1/2抑制剂)、10 μmol H89(p-CREB抑制剂)、25 μmol KG501(CREB抑制剂)孵育30 min,再加入右美托咪定,终浓度10 μmol/L,孵育30 min,最后加入丙泊酚,终浓度100 μmol/L,继续孵育3 h。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ERK1/2、CREB和BDNF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CREB、p-CREB、BDNF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 结果:与C组比较,P组、PD组、PDP组、HDP组和KDP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ERK 1/2和p-CREB表达下调,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P组、PDP组、HDP组和KDP组BDNF表达下调( P<0.05);与P组比较,PD组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ERK1/2、p-CREB和BDNF表达上调,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 P<0.05);与PD组比较,PDP组、HDP组和KDP组神经元凋亡率升高,p-ERK1/2、p-CREB和BDNF表达下调,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 结论:ERK1/2/CREB/BDNF信号通路参与了右美托咪定抑制丙泊酚致胎鼠离体海马神经元凋亡的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糖诱导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的氧连乙酰葡萄糖胺糖基化促进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氧连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介导的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对心肌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为了分析O-GlcNAc糖基转移酶(OGT)对SIRT1功能的影响,将H9c2细胞分为正常葡萄糖(NG)组、高糖(HG,30 mmol/L)组、HG+对照小干扰RNA(HG+siNC)组、HG+OGT siRNA(HG+siOGT)组、HG+对照质粒(HG+vector)组、HG+OGT过表达质粒(HG+OGT)组,每组6个复孔。为了分析O-GlcNAc糖基化对SIRT1蛋白功能的影响,将H9c2细胞分为NG组、HG组、HG+二甲基亚砜(HG+DMSO)组、HG+OGT抑制剂(HG+Ac-5SGlcNAc)组和HG+OGA抑制剂(HG+NButGT)组,每组6个复孔。为了分析O-GlcNAc修饰位点突变对SIRT1功能的影响,将H9c2细胞分为NG组、HG组、HG+Vector组、HG+SIRT1 WT组和HG+SIRT1 S549A组,每组6个复孔。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和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表达水平,使用2′,7′-二氯荧光素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和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H9c2细胞中SIRT1蛋白降低( P<0.001),OGT的表达水平升高( P<0.001),同时H9c2细胞ROS和凋亡水平增加( P<0.05),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被激活( P<0.05);与HG+siNC组和HG+DMSO组比较,HG+siOGT组和HG+Ac-5SGlcNAc组H9c2细胞中SIRT1的O-GlcNAc修饰水平均降低( P<0.001),细胞内ROS和凋亡水平降低( P<0.05),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被抑制( P<0.05);与HG+Vector组和HG+DMSO组比较,HG+OGT组和HG+NButGT组H9c2细胞中SIRT1的O-GlcNAc修饰水平增加( P<0.05),细胞ROS和凋亡水平增加( P<0.05),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被激活( P<0.05)。与HG+SIRT1 WT组比较,HG+SIRT1 S549A组中H9c2细胞增殖能力降低( P<0.01),细胞ROS和凋亡水平均增加( P<0.01),NF-κB信号通路水平增加( P<0.001)。 结论:高浓度葡萄糖通过增加SIRT1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抑制SIRT1的蛋白水平和功能,并导致细胞内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加高糖诱导的细胞炎症反应,促进心肌细胞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Aurora A激酶抑制剂Alisertib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其与p53表达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Alisertib(ALS)对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来自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的诱导细胞凋亡性程序性死亡的作用及与p53表达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结直肠癌HT29和Caco-2细胞进行实验。对照组用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实验组用0.1、1.0、5.0 μmol/L ALS处理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过程中关键调节分子的蛋白表达。应用Prism软件多重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然后进行Tukey的多重比较。 结果:ALS作用于HT29和Caco-2细胞24、48 h后,IC 50值分别为48.4、9.9、89.2和52.1 μmol/L。用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Aurora A激酶(AURKA)的磷酸化(p-AURKA)水平分别减少为对照组的45.6%、6.3%( F=100.400, P<0.01)和65.7%、30.7%( F=26.410, P<0.01)。HT29细胞表达p53蛋白,而Caco-2细胞不表达p53蛋白。与对照组比较,1.0、5.0 μmol/L ALS处理HT29和Caco-2细胞后,细胞凋亡率升高为13.4%、14.3%( F=11.240, P<0.05)和11.8%、10.5%( F=9.357, P<0.05)。5.0 μmol/L ALS引起HT29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分别升高85%( F=7.289, P<0.05)、1.6倍( F=9.640, P<0.05)、1.3倍( F=12.120, P<0.05)、4.3倍( F=56.320, P<0.05),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降低为28%( F=8.849, P<0.01)。在Caco-2细胞中5.0 μmol/L ALS引起RIP、磷酸化Fas相关死亡域蛋白(p-FADD)和cleaved PARP的表达分别增加1.5倍、83%和1.1倍。 结论:ALS分别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HT29和Caco-2细胞发生凋亡性程序性细胞死亡,与p53蛋白是否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抑制剂改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及糖酵解水平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抑制剂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体内动物实验:将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野生型小鼠组(WT组)、糖尿病(DM)组,每组各24只。DM组小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DM模型。建模成功后,DM组再分为DM+二甲基亚砜(DMSO)组、DM+C176组,每组各12只小鼠。DM+DMSO组小鼠按5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DMSO;DM+C176组小鼠按5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STING抑制剂C176共750 nmol。建模后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T组、DM组小鼠视网膜STING表达情况;白细胞粘附实验检测WT组、DM+DMSO组、DM+C176组小鼠体内白细胞粘附于hRMEC数量。体外细胞实验:将hRMEC随机分为常规培养细胞组(N组)、DMSO组(加入DMSO干预)、C176组(加入C176干预)。各组加入150 μg/ml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细胞,体外白细胞粘附实验联合4',6-二脒基-2-苯基吲哚染色检测白细胞粘附于hRMEC数量;流式细胞仪对粘附的白细胞进行定量分析;H 2DCFDA/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ROS表达情况;Seahorse XFe96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测定细胞内糖酵解代谢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体内动物实验:与WT组比较,DM组小鼠视网膜中STING表达水平( t=73.248)及mRNA( t=67.385)、蛋白( t=69.371)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WT组小鼠视网膜血管中白细胞粘附数量比较,DM+DMSO组显著增加,DM+C176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4.352, P<0.01)。体外细胞实验:与N组、DMSO组比较,C176组hRMEC上白细胞粘附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5.251, P<0.01);与N组比较,DMSO组、C176组hRMEC上外周血白细胞粘附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374, P<0.01);C176组hRMEC内ROS水平较N组、C176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1.362, P<0.01);与N组、DMSO组比较,C176组hRMEC的糖酵解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741, P<0.01)。 结论:抑制白细胞粘附、ROS生成、下调糖酵解水平可抑制STING表达,从而改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姜黄素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87只3月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每组29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10 min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经腹腔注射二甲亚砜4 mL,姜黄素组经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用4 mL二甲亚砜溶解)。每组随机取其中15只大鼠,于术后2、12、24 h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术后12 h、24 h取大鼠回肠组织,计算回肠组织含水率,并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回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原位末端缺刻标记试验(TUNEL)检测回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同时观察每组剩余14只大鼠术后7 d的存活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PCT、TNF-α、D-乳酸、DAO含量均升高,PCT、TNF-α含量于术后2 h起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CT(μg/L):1.89±0.17比0.10±0.02,TNF-α(ng/L):216.51±1.47比85.25±8.20,均 P<0.01〕,而D-乳酸、DAO含量于术后12 h起与假手术组出现统计学差异〔D-乳酸(mg/L):40.53±7.76比11.29±1.28,DAO(ng/L):1 120.40±302.35比330.02±81.28,均 P<0.01〕。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术后各时间点PCT、TNF-α、D-乳酸、DAO含量均降低,并均于术后12 h起与模型组出现统计学差异〔PCT(μg/L):5.37±0.44比8.67±0.64,TNF-α(ng/L):211.12±4.31比313.30±18.46,D-乳酸(mg/L):29.74±1.41比40.53±7.76,DAO(ng/L):810.71±201.41比1 120.40±302.35,均 P<0.05〕,术后12 h、24 h回肠组织含水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8.34±0.68)%比(70.55±0.87)%和(69.41±0.59)%比(71.69± 0.87)%,均 P<0.05〕。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术后12 h和24 h回肠组织绒毛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术后12 h回肠绒毛萎缩、增宽水肿、高度下降,术后24 h绒毛水肿、萎缩进一步加重;姜黄素组术后12 h和24 h回肠绒毛水肿、高度等结构受损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回肠组织绒毛上皮细胞凋亡数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个:25.48±6.10比4.00±2.04),姜黄素组细胞凋亡计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个:15.48±3.75比25.48±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姜黄素组7 d累积生存率较模型组下降〔42.9%(6/14)比50.0%(7/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17β-雌二醇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认知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海马源和性腺源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17β-E2)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认知记忆的作用。方法:采用8周龄清洁级雌性SD大鼠进行实验。采用单一连续刺激结合情景恐惧记忆制备大鼠PTSD模型。(1)性腺源雌二醇实验:50只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假卵巢去势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每组10只。模型组、假卵巢去势组、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均进行PTSD造模,卵巢去势组和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进行卵巢切除,假卵巢去势组大鼠仅切除卵巢周围同质量的脂肪组织,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在卵巢去势7 d后注射17β-E2(1 mg/kg,1次/d,连续14 d)。(2)海马源雌二醇实验:40只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海马溶剂对照组、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海马溶剂对照组和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进行PTSD建模,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在恐惧记忆再巩固期内海马注射来曲唑1次(双侧,每侧0.5 μL),海马溶剂对照组大鼠海马内注射二甲基亚砜1次(双侧,每侧0.5 μL)。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的焦虑水平和自主探索能力,僵住实验评价大鼠恐惧记忆水平,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大鼠非空间记忆水平。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在性腺源雌二醇实验中,5组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僵住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200,12.702,7.514,10.094,7.899,13.211,均 P<0.05)。模型组大鼠的直立次数、中心区域活动时间、进入开放臂距离和次数、认知指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 P<0.05),僵住时间高于空白对照组( P<0.05)。卵巢去势+雌二醇组大鼠的直立次数[(11.20±1.55)次]、中心区域活动时间[(11.33±1.80)s]、进入开放臂距离[(1.49±0.26)m]和次数[(10.0±1.50)次]、僵住时间[(92.20±6.07)s]和认知指数[(60.40±3.71)%]均高于卵巢去势组[(4.90±0.65)次,(4.31±1.07)s,(0.49±0.06)m,(3.10±0.62)次,(60.30±5.28)s,(32.60±8.08)%](均 P<0.05)。(2)在海马源雌二醇实验中,4组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僵住实验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0.831,5.553,9.087,5.848,7.657,9.191,均 P<0.05)。模型组大鼠的直立次数、进入开放臂距离和次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均 P<0.05);海马雌二醇抑制剂组大鼠的直立次数[(3.00±0.39)次]、进入开放臂距离[(1.17±0.37)m]、僵住时间[(46.70±3.57)s]和认知指数[(29.60±2.70)%]均低于海马溶剂对照组[(10.10±1.40)次,(4.02±0.79)m,(93.70±9.73)s,(54.20±5.08)%](均 P<0.05)。 结论:海马源和性腺源17β-E2对PTSD模型大鼠恐惧记忆再巩固期的认知记忆和焦虑均具有改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双硫仑/铜复合物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检测双硫仑/铜复合物(DSF/Cu)联合多柔比星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浓度5.000、2.500、1.250、0.625、0.313、0.156、0.078、0.039、0.019、0.009 μmol/L的多柔比星及相同浓度梯度的DSF/Cu(Cu 2+固定浓度1 μmol/L)分别处理HepG2细胞,噻唑蓝(MTT)法计算多柔比星和DSF/Cu对HepG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 50)。以上述浓度梯度的多柔比星单独及联合0.15 μmol/L的DSF/Cu处理HepG2细胞,MTT法分析单用多柔比星及联合DSF/Cu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CompuSyn软件计算两药作用的联合指数(CI)。将HepG2肝癌细胞分为未处理组(不添加任何药物)、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组(仅加入与DSF/Cu处理组等量的DMSO)、DSF/Cu处理组(IC 50浓度的DSF/Cu处理)、多柔比星处理组(IC 50浓度的多柔比星处理)、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IC 50浓度的多柔比星及DSF/Cu联合处理),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HepG2肝癌细胞中ALDH +细胞数量的改变,干细胞成球实验检测各组HepG2肝癌细胞成瘤性的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pG2肝癌细胞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c-Myc、LC3-Ⅱ/Ⅰ和裂解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组间多个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多柔比星和DSF/Cu对HepG2肝癌细胞作用48 h的IC 50分别为0.869 8、0.553 8 μmol/L。多柔比星联合0.15 μmol/L的DSF/Cu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单用多柔比星( t=8.930, P<0.01),CompuSyn分析显示多柔比星联合DSF/Cu对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呈协同作用(CI<1)。流式细胞分析显示,DSF/Cu处理组[(0.886±0.082)×10 5]和多柔比星处理组[(1.374±0.041)×10 5]HepG2肝癌细胞中ALDH +细胞数量低于未处理组[(1.859±0.979)×10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800、6.444, P<0.05)。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0.306±0.122)×10 5]HepG2肝癌细胞中ALDH +细胞数量明显低于DSF/Cu处理组和多柔比星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90、11.730, P<0.01)。干细胞成球实验显示,DSF/Cu处理组(2.167±1.169)和多柔比星处理组(21.170±4.875)中HepG2肝癌干细胞球体数量少于未处理组(46.500±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800、8.567, P<0.05)。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0.833±0.753)中HepG2肝癌干细胞球体数量少于多柔比星处理组(21.170±4.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100, P<0.01)。而与DSF/Cu处理组(2.167±1.169)比较,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0.833±0.753)干细胞球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2.349,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SF/Cu处理组和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HepG2肝癌细胞中Her-2、SOX9、c-Myc蛋白的表达低于未处理组(0.132±0.013比0.049±0.010比0.950±0.052、0.325±0.049比0.311±0.038比0.922±0.027、0.308±0.041比0.235±0.027比0.816±0.092, F=412.50、113.20、47.54, P<0.05),而LC3-Ⅱ/Ⅰ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高于未处理组(1.527±0.201比2.629±0.224比0.766±0.159、0.906±0.083比0.834±0.058比0.039±0.001, F=35.15、170.40, P<0.05)。多柔比星处理组HepG2肝癌细胞中Her-2和SOX9蛋白的表达低于未处理组(0.275±0.018比0.950±0.052、0.535±0.034比0.922±0.027, t=17.440、12.680, P<0.05),但c-Myc、LC3-Ⅱ/Ⅰ和Cleaved PARP蛋白的表达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914±0.097比0.816±0.092、1.329±0.152比0.766±0.159、0.063±0.017比0.039±0.001, t=1.042、4.205、2.061, P>0.05)。多柔比星+DSF/Cu处理组中c-Myc、Her-2和SOX9蛋白的表达低于多柔比星处理组(0.235±0.027比0.914±0.097、0.049±0.010比0.275±0.018、0.311±0.038比0.535±0.034, t=9.579、15.520、6.222, P<0.05),而LC3-Ⅱ/Ⅰ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高于多柔比星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9±0.224比1.329±0.152、0.834±0.058比0.063±0.017, t=6.800、17.980, P<0.05)。 结论:双硫仑/铜复合物联合多柔比星能够协同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CSCs及干性基因相关蛋白并诱导肝癌细胞发生自噬和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二氢杨梅素介导上皮间质转化调控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10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0、25、50、100、150、200 μmol/L)的DMY处理KYSE150和KYSE410细胞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KYSE150和KYSE41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值。以0.5‰二甲基亚砜(DMSO)组为对照组、DMY、DMY+转化生长因子β1(DMY+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为实验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2/3(Smad2/3)、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d2/3(p-Smad2/3)、波形蛋白(Vimentin)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DMY对KYSE410和KYSE150细胞IC 50值分别为100.51和101.27 μmol/L。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0.53±0.03)个和(0.31±0.03)个,均低于DMSO组[分别为(1.00±0.10)个和(1.00±0.05)个,均 P<0.05],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4±0.22)%和(2.80±0.07)%,均高于DMSO组[分别为(1.00±0.18)%和(1.00±0.07)%,均 P<0.05],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侵袭数分别为(0.42±0.03)个和(0.29±0.05)个,均低于DMSO组[分别为(1.00±0.08)个和(1.00±0.05)个,均 P<0.05],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迁移率分别为(0.65±0.14)%和(0.40±0.17)%,均低于DMSO组[分别为(1.00±0.10)%和(1.00±0.08)%,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01±0.08)个和(0.99±0.25)个,均高于DMY+TGF-β1组[分别为(0.73±0.10)个和(0.58±0.05)个,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81±0.14)%和(1.18±0.10)%,均低于DMY+TGF-β1组[分别为(1.38±0.22)%和(1.85±0.04)%,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19±0.11)个和(1.39±0.11)个,均高于DMY+TGF-β1组[分别为(0.93±0.09)个和(0.93±0.05)个,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迁移率分别为(1.87±0.19)%和(1.32±0.04)%,均高于DMY+TGF-β1组[分别为(0.86±0.16)%和(0.77±0.12)%,均 P<0.05]。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中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MSO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MSO组(均 P<0.05);DMY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中p-Samd2/3、Smad2/3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DMSO组(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中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MY+TGF-β1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MY+TGF-β1组(均 P<0.05),DMY+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中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DMY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DMY组(均 P<0.05),TGF-β1组KYSE150和KYSE410细胞中p-Samd2/3、Smad2/3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DMY+TGF-β1组(均 P<0.05)。 结论:DMY可以抑制TGF-β1介导的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EMT且促进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淫羊藿苷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48只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 n=12):假手术对照组(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组)、失血性休克复苏+淫羊藿苷组(HI组)和失血性休克复苏+淫羊藿苷+SSK1组[HIS组,其中SSK1为p38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p38MAPK)磷酸化激动剂]。H、HI和HIS组小鼠通过股静脉放血回输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HI和HIS组在复苏第2天行淫羊藿苷(10 mg/kg)灌胃,连续7 d;C组和H组仅向小鼠灌胃含二甲基亚砜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HIS组小鼠在复苏第2天行SSK1(0.5 mg/kg)腹腔注射,连续7 d;C、H和HI组仅向腹腔注射含二甲亚砜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于术后15 d,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恐惧条件实验评价小鼠认知功能。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特异标记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及焦亡神经胶质细胞特异蛋白并计算海马CA1区神经元含量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焦亡相关炎性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 、IL-18、磷酸化p38MAPK和总p38MAPK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SNK- q检验。 结果: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4组小鼠的新物体识别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50.75, P<0.05)。H组、HI及HIS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22.7±6.9),(40.1±7.0),(22.5±7.5)]显著低于C组(58.5±11.2),HI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高于H组,HIS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低于HI组(均 P<0.05)。恐惧条件实验显示,4组小鼠僵住时间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0.54, P<0.05)。H组、HI及HIS组小鼠僵住时间百分率[(21.8±5.0)%,(38.4±7.4)%,(21.3±4.2)%]显著低于C组[(49.1±7.0)%],HI组小鼠僵住时间百分率高于H组,HIS组小鼠僵住时间百分率低于HI组(均 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H组、HI及HIS组小鼠海马CA1区MAP2荧光强度[(35.3±9.3)%,(63.3±6.1)%,(28.7±10.3)% ]低于C组(106.7±19.7)%,而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率[(24.5±4.2)%,(9.3±1.5)%,(22.1±3.3%)]高于C组(3.4±2.0)%,HI组小鼠MAP2荧光强度高于H组,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率低于H组,HIS组小鼠MAP2荧光强度低于HI组,星形胶质细胞焦亡率高于HI组(均 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组、HI及HIS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18、磷酸化p38MAPK/总p38MAPK比值显著高于C组,HI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18、磷酸化p38MAPK/总p38MAPK比值显著低于H组,HIS组小鼠海马组织中IL-1β、IL-18、磷酸化p38MAPK/总p38MAPK比值显著高于HI组(均 P<0.05)。 结论:淫羊藿苷能够减轻失血性休克后认知障碍及星形胶质细胞焦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磷酸化p38MAPK上调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