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扎根理论的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构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为提高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方法 对32例门诊孕产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收集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相关信息,探索她们在心理健康素养方面的认识、理解、感受和需求.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析出知识与信息(获取渠道、提升认知、提早识别),支持与沟通(咨询参与、沟通能力、支持网络),应对与调适(压力应对、情绪管理、心境塑造),效能与弹性(提升技能、提高韧性、增强信心)4个主题.结论 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理论框架的构建为深化对其心理健康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基础,为孕产妇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对妇产科患者自我管理、母乳喂养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于鲁西南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61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72例和观察组1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以及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母乳喂养社会支持评分、孕产妇孕期安全、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将"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妇产科孕产妇中,可在高质量且及时中的信息/交互策略中,满足孕产妇各阶段性的自我管理需求,提高其母乳喂养社会支持与相关知识知晓率,减少孕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信息行为动机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信息行为动机,为构建信息行为需求评估体系及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产科门诊的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11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提取主题。结果:分析提取了6个主题,即整个过程中的信息支持,信息期望,自我护理信息需求,信息可信度,信息判断能力,行为改变动机。结论:根据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信息行为改变的动机,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她们的有效信息行为动机改变,并针对连续不断的健康教育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衢州市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衢州市中医医院进行分娩的226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孕产妇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行为偏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回访形式对其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26份,回收有效问卷215份,有效回收率为95.13%。结果:215名孕产妇认为获取常见疾病(尿布疹、脓疱疮等)防治、生理现象(黄疸、溢乳等)区分及护理、早教形式及内容、心理行为建设及早产儿健康监测方面的信息较困难。215名孕产妇偏好从微信公众平台/APP、宣传手册/宣传栏、网络教学及专家咨询途径获取新生儿保健信息。结论:孕产妇对新生儿保健信息的需求多样化,且偏好的获取途径较多,临床中应拓宽专业化信息获取途径,为孕产妇提供科学而准确的新生儿保健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妇感知的配偶支持在配偶支持和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间的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产褥期产妇感知配偶支持母乳喂养现状,并探索其在配偶支持母乳喂养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上海市4家三级医院产科门诊复诊的602名产妇(产后42 d)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版及产妇版配偶母乳喂养支持量表(PBIS)、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2名产妇PBIS得分为(121.07±25.41)分;602名产妇配偶的PBIS得分为(134.37±18.9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妇感知的配偶支持与配偶支持呈正相关( P<0.01),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P<0.01);配偶支持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呈正相关( 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产妇感知的配偶支持在配偶支持与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结论:产妇感知的配偶支持与配偶支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配偶支持对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正向促进作用可完全通过产妇感知介导。医护人员应重视产妇对配偶支持感知的评估,并根据产妇对配偶支持的需求和体验来指导配偶的母乳喂养支持行为,以提升其对产妇母乳喂养结局的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构建中不同胎次产妇需求感知调查及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设计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型并形成调查问卷,了解不同胎次产妇对此的需求感知及评价,为构建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分娩产妇431例(初产妇229例、二胎经产妇202例)进行问卷调查。以不同胎次产褥期产妇为调查对象,成立调查小组,自行设计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型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自填问卷并当场回收的形式,调查产妇对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的需求感知及评价。结果:不同胎次产妇对延续护理服务整体需求得分均较高为(3.87±1.13)分,其中22个二级条目评分均>4分,但其中初产妇的26个二级变量评分均高于二胎经产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有产妇需求感知与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服务的影响关系,结果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结论:可依据不同胎次产妇的同质性及差异性需求感知,多专业支持下构建完整、有效、可行的4C特色产褥期延续护理模式,组建多学科医护团队,制定多元化照护方案,为产妇提供产褥期多元协同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提升产褥期延续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一种恒温消毒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制一种恒温消毒装置,并评价其在产后会阴部消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2020年11—12月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产妇3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娩后会阴部消毒,试验组进行恒温消毒装置辅助下的会阴部消毒。比较2组产妇会阴部消毒后的温度舒适感受、存在会阴撕裂或侧切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产妇会阴部消毒后的温度舒适感受分别为3(1.5)、5(0)分,试验组产妇的温度舒适感受得分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3.73, P<0.05);2组产妇会阴伤口均无丙级愈合,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伤口甲、乙级愈合构成比分别为89.61%(69/77)、10.39%(8/77),试验组分别为93.75%(90/96)、6.25%(6/96),后者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较好,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9, P>0.05)。 结论:该恒温消毒装置符合临床护理需求,通用性强,能够增强产妇的舒适体验,对促进产后会阴伤口愈合有一定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产褥期女性配偶真实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提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能力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元应对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2022年7—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18名产妇配偶的相关资料,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录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积极体验:正性心理情绪、调整观念与行为、领悟社会支持感;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消极体验:负性心理情绪、照护胜任力低下、生活工作节奏失衡;产褥期女性配偶对母婴照护的多元化需求:获取多维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构建延续性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议、获得家庭整体支持的期盼。结论:医护人员应立足产褥期女性配偶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母婴照护指导以及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完善产褥期女性配偶的家庭支持系统,以提升其母婴照护的胜任感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分级方法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当前临床助产士所具备的核心胜任力的确认、分级方法。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2—6月对14名北京地区助产医疗专家、管理者、教师、助产士等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实施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的需求,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方法以及各级别的特征,实施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对今后工作有积极的影响。结论:管理者应从多方面对助产士具有的核心胜任力进行考核,并根据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进行分级,完善助产士人力资源调配,提高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促进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将心理干预融入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思维项目的调适及可行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进行调适,并在此基础上评价由产科护士主导的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可行性。方法:对医院护理管理者、参与健康思维项目预试验的护士和围产期女性进行访谈,基于各方的反馈意见对健康思维项目的内容、开展方式、次数等进行调适。根据调试后的项目手册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结束后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评价由产科护士主导的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可行性。结果:调适后的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由产科护士在孕妇每次产检的时候对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时间为每次30 min,干预次数为5次,干预的地点在产科门诊健康宣教室。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促进因素包括孕产妇对精神心理健康的卫生需求较为普遍,孕妇、护士和医院都能从项目中获益,管理层的支持,项目本身有很多便捷性及护士的人格魅力。阻碍项目开展的因素包括母亲的参与意愿不够,社会对精神心理问题存在歧视,护士的工作时间不够,护士的知识和技能需提升,培训和督导方式需要改进。结论:调适后的中文版健康思维项目在中国开展是可行的,可以考虑在中国孕产期卫生保健服务中增加健康思维项目以促进围产期女性和新生儿的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