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过渡期肾病综合征患儿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成长过渡期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疾病体验,为临床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提高患儿应对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象学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5—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或住院的成长过渡期肾病综合征患儿( n=13)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分析并提炼主题。 结果:成长过渡期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疾病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包括疾病认知及管理知识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薄弱);疾病相关负担过重(包括学业受到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多、自我感受负担重);负面评价恐惧增加;亲子关系紧张;成长与收获(包括感受到他人关爱、获得自我成长)。结论:成长过渡期肾病综合征患儿经历着成长发育和疾病带来的各种挑战,疾病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医务工作者应密切关注患儿情绪和心理变化,重视其疾病体验,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支持,降低其不良疾病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皮肤接触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皮肤接触作为低成本易操作的新生儿保健护理措施,具有稳定新生儿生命体征、改善产妇分娩体验、促进亲子关系、提高母乳喂养率等临床意义,但其在剖宫产术后并未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通过概述皮肤接触的定义及其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的临床意义,回顾国内外剖宫产术后实施皮肤接触的现状,分析在剖宫产术后实施皮肤接触的障碍和对策,旨在为促进国内开展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母婴依恋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母婴依恋指的是婴儿和母亲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结和精神纽带,它是在婴儿和母亲的亲子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对陌生环境进行探索时,婴儿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母婴关系作为婴儿的第一关系,是之后同伴关系和成人关系的基础,对婴儿的认知、人格、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多种因素会对母婴依恋的发展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孩子方面的因素(如婴儿自身的气质和身体状况等)、父母方面的因素(如父母的依恋类型和母亲的敏感性等)、家庭养育方面的因素(如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在这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母婴之间不同的依恋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鳃耳(肾)综合征患者颞骨CT表现和临床特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鳃耳(肾)综合征患者的颞骨CT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经基因检测证实的13例(26耳)鳃耳(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颞骨CT影像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39岁,中位年龄9岁,有亲子关系者3对(6例)。结果:13例患者均有听力损失和耳前瘘管,其中11例伴第2鳃裂瘘管。混合性听力损失20耳,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3耳,传导性听力损失2耳,听力正常1耳。基因检测: EYA1基因突变12例, SIX1基因突变1例。颞骨CT检查,耳蜗基底周管径逐渐变窄,中周发育不良,顶周未发育20耳。前庭与水平半规管管壁不规则10耳,前庭扩大7耳,前庭与水平半规管融合3耳。前庭导水管扩大3耳,内耳道扩大8耳。锤骨与鼓室壁粘连17耳,6耳鼓室内炎症包埋听小骨、无法测量砧镫关节角度,3耳砧镫关节显示不清,8耳砧镫关节角度大于122°。前庭窗闭锁6耳,蜗窗闭锁1耳。咽鼓管骨部扩张、含气18耳,伴鼓室或乳突炎症11耳。中颅窝低位17耳,鼓室向前外侧移位22耳,外耳道狭窄3耳。 结论:鳃耳(肾)综合征患者的颞骨CT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合性,耳蜗发育不良、听骨链畸形和咽鼓管骨部扩张是其特征性表现。颞骨CT检查可准确评估耳蜗、听小骨、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及内听道等关键解剖结构,结合双侧发病、混合性听力损失、耳前瘘管及鳃裂瘘管等特点,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亲子亲合对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及同胞关系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根据家庭系统理论探讨亲子关系对初中生内化问题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同胞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2021年4—6月对565名非独生子女进行调查,采用同胞关系问卷、亲子亲合量表、自尊量表、内化问题问卷进行研究。SPSS 26.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分析,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母子亲合与自尊和同胞亲密呈正相关( r=0.36,0.58;均 P<0.01),而与内化问题和同胞冲突呈负相关( r=-0.29,-0.25;均 P<0.01)。父子亲合与自尊和同胞亲密呈正相关( r=0.37,0.51;均 P<0.01),而与内化问题和同胞冲突呈负相关( r=-0.36,-0.21;均 P<0.01)。自尊在母子亲合-自尊-内化问题这一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β=-0.09, 95% CI=-0.14~-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0.13%;自尊在父子亲合-自尊-内化问题这一路径中也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β=-0.07, 95% CI=-0.11~-0.0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6%。同胞亲密关系能够增强母子亲合对自尊的积极影响( β=0.06,95% CI=0.01~0.11),而抵消较低的母子亲合水平对内化问题的消极作用( β=0.10, 95% CI=0.04~0.16);同胞冲突关系在母子亲合对自尊和内化问题的影响中没有显著预测作用。同胞亲密关系能够增强父子亲合对自尊的积极影响( β=0.05, 95% CI=0.01~0.09),而抵消较低的父子亲合水平对内化问题的消极作用( β=0.09,95% CI=0.03~0.15);但是同胞冲突关系能够减少父子亲合对自尊的积极作用( β=-0.05, 95% CI=-0.09~-0.01),而在父子亲合对内化问题的影响中没有显著作用。 结论:亲子亲合除了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内化问题外,还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内化问题。较高的亲子亲合水平和亲密的同胞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化问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孕妇甲状腺功能与碘营养及自身抗体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与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选取天津市不同水碘地区,抽取当地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一次性尿样25 ml测定尿碘,采集静脉非抗凝血3 ml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 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根据TSH、FT 4水平将孕妇分为正常组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甲减)组。应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孕妇尿碘水平。分析两组孕妇尿碘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亚甲减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有798名孕妇,亚甲减组有28名孕妇,亚甲减检出率为3.39%(28/826)。正常组与亚甲减组分别有43.73%(349/798)、46.43%(13/28)的孕妇尿碘水平< 150 μg/L;尿碘水平与血清TSH水平无相关性( r = 0.038, P > 0.05),与血清FT 4水平呈正相关( r = 0.077, P < 0.05)。正常组与亚甲减组血清TPOAb、TgA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 = - 3.986、- 3.411, P均<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TPOAb阳性为亚甲减发生的危险因素( OR = 3.428,95% CI:1.131 ~ 10.388)。 结论:孕前或孕早期应将尿碘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筛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及时纠正碘缺乏,同时避免盲目过量补碘,降低孕妇亚甲减的发生,以减少对亲子的不利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足月儿家庭光疗可改善亲子关系并缓解父母压力: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家庭光疗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能否改善因新生儿住院所带来的亲子关系恶化及父母压力增加。方法:该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所有参与的家庭随机分为家庭光疗组和标准医院治疗组,使用产后结合问卷评估出院及4月龄时的亲子关系作为主要结局。4项其他问卷评估父母教养方式、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作为次要结局。结果:我们随机将147例新生儿分为试验组( n=78)和对照组( n=69)。住院时间、胆红素平均值和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父母在出院( P=0.034)和4月龄( P=0.008,效应量 r=0.2)时亲子关系方面的得分较高,4月龄时( P=0.024)的压力水平低于对照组。次要结局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与常规住院治疗相比,家庭光疗改善亲子关系并减轻父母压力。应考虑对未免疫接种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进行家庭光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节异常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类患病率较高的精神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为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了ADHD的执行功能和认知控制,鉴于情绪调节异常对ADHD患者的多种社会生活(如社会交往、受挫应对、亲子关系等)都有负面影响,近年来越多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情绪调节能力的缺失很可能是ADHD患者无法集中注意和多动冲动行为的重要原因。在行为层面,ADHD患者的情绪调节异常主要体现在情绪冲动性、情绪不稳定性和负性情绪性等几个方面。在神经生理层面,ADHD患者的情绪调节异常被发现与心率变异性、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晚期正成分LPP和静息态神经网络的活动异常等相关。研究者提出了关于ADHD的"冷"和"热"执行功能理论,其中"热"调节回路负责处理情绪调节过程。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ADHD患者的积极情绪诱发和保持困难,以及共病情况对ADHD情绪调节异常的影响。同时,研究者还应该结合神经生理技术和家系研究等,深入厘清ADHD患者情绪调节异常的脑机制及其遗传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围孕期母亲同型半胱氨酸与子代出生体重结局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围孕期母亲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子代出生体重结局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上海市围孕期亲子队列(SPCC)中在2016年9月1日至2022年11月11日完成分娩的母子对19 984组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孕前、孕早期纳入两个亚组。纳入时收集血样并采用统一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膳食补充剂使用、孕期不良并发症等信息。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 12的测量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出生体重从医疗记录获取,采用多重填补法处理缺失数据。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和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围孕期母亲HCY与子代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SGA)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孕前纳入9 452组,孕早期纳入10 532组。怀孕年龄≥35岁的产妇占比为9.2%(1 832/19 984),初产妇占比为76.5%(15 283/19 984),孕前超重和肥胖占比为14.0%(2 804/19 984),孕前期使用叶酸补充剂的占比为21.4%(4 272/19 984),孕早期补充叶酸的占比为85.2%(8 976/10 53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占比为6.2%(1 245/19 984),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占比为3.6%(711/19 984),子代出生体重为(3 297±468)g,SGA儿1 962例(9.8%)。围孕期总人群适于胎龄组母亲HCY浓度为(7.9±3.2)μmol/L,其中孕前亚组为(8.3±3.7)μmol/L,孕早期亚组为(7.3±2.4)μmol/L。调整围孕期人口学信息、妊娠不良结局、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 12等协变量后,围孕期母亲HCY升高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显著关联( β=-2.30,95% CI -4.43~-0.16, P=0.035),亚组人群中仅有孕早期亚组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显著关联( β=-7.39,95% CI -11.50~-3.21, P<0.001)。未发现围孕期总人群母亲HCY与子代SGA风险有关联。但孕早期母亲HCY升高与子代SGA风险升高有关( RR=1.05,95% CI 1.01~1.08, P=0.002)。围孕期维生素B 12在HCY升高与子代出生体重降低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围孕期总人群、孕前期、孕早期中介效应分别占其总效应的16.5%、41.2%和5.4%。 结论:围孕期母亲HCY与子代出生体重下降有关,未发现与SGA存在关联。孕早期亚组母亲HCY升高可能与子代SGA风险增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上海市大学生生命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调查上海市大学生生命态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杀意念问卷、亲子亲密度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 912 名上海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上海高校大学生父子亲密度、母子亲密度、心理弹性得分分别为(2.79±0.85)(3.10±0.43)(2.70±0.94)分;生命意义感和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4.93±1.03)(1.69±0.72)分.不同年龄、年级、户籍性质组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自杀意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父子亲密度、母子亲密度、心理弹性得分对生命意义感得分存在正向预测效用(β=0.11、0.13、0.49,P<0.05),对自杀意念得分存在负向预测效用(β=-0.14、-0.08、-0.19,P<0.05).结论 年龄较大、高年级、非本地户籍大学生是生命教育的重点关注人群,促进亲密家庭关系和父母协同养育的实现,以及提升个人心理弹性,可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积极生命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