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质蛋白p17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相关性疾病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质蛋白p17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一种结构蛋白,不仅在HIV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起着关键作用,还与HIV相关淋巴瘤、神经认知障碍和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就基质蛋白p17在HIV感染及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随着HIV感染者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生存期的延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发生率随之升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内持续的免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所以对于HAND的治疗不能仅依赖于ART,还可从其免疫激活相关的机制出发,使用控制免疫激活和炎症反应的药物来辅助ART,以提高HIV感染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将介绍HAND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后可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以此带来的疾病负担亟待解决。现就HAND的流行现状、影响HAND发生的HIV相关因素、宿主因素和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HAND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散张量成像在HIV相关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技术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会对大脑造成持续损伤。尽管目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已经成功应用于AIDS,患者仍可能出现认知、行为和运动异常,导致艾滋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AND)。弥散张量成像(DTI)可检测脑白质的细微结构功能变化,敏感性高,可为HAND的早期诊断、潜在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同时在监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近年来DTI在HIV相关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及技术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可直接入侵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原发性感染,导致相关症状。然而其往往发病隐匿,易被误诊。本研究报道1例因"左手抖动伴反应迟钝10余天"入院的青年患者,其初诊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通过脑组织活检、脑脊液相关检查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确诊后予以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后症状消失。提示HIV感染的青年患者出现快速进展性痴呆时,应考虑HAND的可能,并尽快进行相关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时开展HAART。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像诊断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随着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从过去的严重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慢性可控疾病。并且随着HIV感染患者生存期的延长,HIV相关并发症,特别是HIV相关神经精神障碍(HAND)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重大临床挑战。目前神经影像技术可为HAND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可视化定量信息。本共识旨在围绕HAND的神经影像诊断相关问题,聚焦其定义、临床特点、影像检查方法、关键参数、影像表现与诊断等具体问题,通过文献调研,采取循证医学及Meta分析的方法,检索文献、证据分类、特征提取并与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达成一致,以期提高HAND检查和诊断的同质性,推动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IV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前,毒品滥用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共病问题备受关注.毒品滥用是HIV传播的促发因素之一,其同样可加重HIV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载量水平和加速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IV-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的疾病进展速度.本文着重介绍了目前常用的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如非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及猫科动物,分析了其局限性和优势性,并对HIV感染相关动物模型在毒品滥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患者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神经认知障碍(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rel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HAND)患者脑组织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生物学网络调控及关键蛋白,为后期HAND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从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下载美国纽约HAND患者(14例)和非患者(7例)脑组织基因芯片数据,利用基因云,基因大数据分析(gene-cloud of biotechnology informs,GCBI)实验平台、GenClip 2.0和Sytoscape 3.5.1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探讨差异基因的蛋白交互作用网络和生物学通路,从转录组角度阐述HAND发展的分子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AND组共有780个(1.43%)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免疫调控、抗感染、抗病毒、细胞信号传导及突触传递等功能.LYN和RPS4Y1基因为蛋白-蛋白交互作用网络的核心节点;DNM1、FLT1、NOTCH3、LYN、ISG15和RPS4Y1为关键表达基因,其中,DNM1、FLT1和NOTCH3基因在HAND组低表达,而LYN、ISG15和RPS4Y1基因为高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HAND组和对照组有780个差异表达基因,LYN和RPS4Y1基因为蛋白网络核心节点,在HAND组中高表达,其功能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免疫调控、抗感染、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动物模型在相关神经病变的研究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HIV感染后病毒产物本身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均可引起相关神经病变,包括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HIV associated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HAND)、外周神经病变等并发症.HIV动物模型可对其相关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帮助,该文主要介绍HIV-1动物模型在相关神经病变病理机制的研究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深圳市HIV-1感染未治疗人群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深圳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未治疗人群神经认知功能损伤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医疗卫生人员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和自制调查问卷,结合临床和实验室血清学指标,对深圳HIV-1感染未治疗人群进行立意抽样横断面研究调查.结果 在全部171例HIV-1感染未治疗者中,MoCA测试得分<26分,怀疑存在神经认知功能损害者占46.78%(80/171);该人群中MoCA<26分认知功能损伤组与得分正常组相比主要在视结构技能、执行能力、命名、延迟回忆、注意与集中、语言、抽象思维项目方面分值下降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该人群中,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段中发生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的危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但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对神经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年龄为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为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市HIV-1感染未治疗人群发生HAND的危险性较高,常见视结构技能、执行能力、命名、延迟回忆、注意与集中、语言、抽象思维等方面认知功能受损,且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发生,医务工作者应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及早发现和干预,延缓认知功能受损速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