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造影技术在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常规超声引导下应用于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评估CEUS引导的PCNL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研究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接受PCNL的66例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肾结石患者,根据通道建立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CEUS引导组(33例)和常规超声引导组(33例).评估单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残石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组,CEUS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84.85%vs.63.64%,χ2=3.89,P=0.04)、穿刺时间短[(51.18±18.47)s vs.(63.21±23.79)s,t=-2.29,P=0.03]、手术时间短[(73.81±39.84)min vs.(113.44±51.99)min,t=-3.4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个月残石率、血红蛋白(Hb)下降幅度以及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CEUS引导下的 PCNL 可促进无肾积水患者的PCNL,有利于单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可通过后续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确定其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无管化可视超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无管化可视超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采用可视超细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1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标准组(90例)和无管化组(90例)。标准组术后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无管化组术后留置制造人工肾积水的输尿管导管1 d,不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住院时间、医疗总费用、结石清除率、双J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分析两种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91.11% vs. 88.89%)、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11.65±2.74)g/L vs.(12.48±3.26)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无管化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医疗总费用均低于标准组(均 P<0.05)。无管化组术后第7天及术1个月的VAS评分及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发生例数均低于标准组(均 P<0.05)。无管化组的威斯康星州结石生活质量问卷(WISQOL)评分差值高于标准组( P<0.05)。 结论:无管化可视超细经皮肾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同样安全有效,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免人工肾积水针状肾镜系统治疗儿童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探讨免人工肾积水针状肾镜系统(Needle-perc)辅助经皮肾镜碎石(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治疗儿童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1年8月-2022年10月期间山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儿童肾结石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16岁,其中右侧4例,左侧7例,单发肾盂结石5例,多发结石6例,结石最大直径为(18.46±6.52)mm,结石的CT值为(835.04±135.74)HU.均在全麻下行免人工肾积水可视化针状肾镜系统穿刺辅助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中在超声引导下使用4.5Fr可视化穿刺针在直视下行目标肾盏穿刺,随后建立F16经皮肾通道,配合使用550 μm钬激光完成碎石,术后留置F12造瘘管,其中完全可视化肾镜碎石则无管化处理.评估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其中行完全可视化肾镜下钬激光碎石3例,8例行可视化穿刺系统辅助下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手术时间(79.55±10.76)min,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0.09±5.25)g/L,术后住院时间(5.54±1.07)d,术后4周复查结石清除率为100%.术中术后未出现通道丢失、感染发热、严重出血、肾脏及邻近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免人工肾积水针状肾镜辅助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儿童肾结石安全、有效,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达到满意的结石清除率,适合儿童肾结石的个体化治疗,在高原儿童肾结石好发地区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4.8 F可视肾镜在飞行人员肾脏小结石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探讨4.8 F可视肾镜在治疗飞行人员肾脏小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武警河南省总队医院采用4.8 F可视肾镜治疗飞行员肾脏小结石28例,均为输尿管软镜手术未成功(其中19例因输尿管狭窄难以放置导引鞘无法进镜,9例软镜进入肾脏未找到结石),术中改4.8 F可视肾镜手术。先截石位,患侧插入5 F输尿管导管,并接0.9%氯化钠注射液逆行滴入,建立人工肾积水。再取俯卧位,在超声引导下采用4.8 F可视肾镜,穿刺进入集合系统,找到结石并用钬激光粉碎。结果:28例均一期顺利穿刺碎石成功,手术时间13~45 min,平均(18.5±6.5) min。术后2 h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下降1.2~3.5 g/L,平均(2.6±0.5) g/L。术后1例出现较重肉眼血尿,经保守治疗后尿液变清。术后3 d复查彩超,无一例出现胸腔积液、肾周积液或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6±0.7) d。术后1个月复查肾脏CT,均无结石残留,术后3、6个月复查彩超,未见结石复发。结论:采用4.8 F可视肾镜治疗飞行人员肾脏小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在输尿管软镜取石失败时可尝试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预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无肾积水的肾结石(结石直径≥2 c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先经尿道预置双J管,后经尿道向膀胱内灌注0.9%生理盐水500~800 ml,通过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随后进行经皮肾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经皮肾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成功时间、双J管置成功率及术后发热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穿刺成功时间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经尿道预先置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可以缩短经皮肾穿刺成功的时间,提高双J管留置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发热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预先留置双J管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预先留置双J管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74例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手术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74例患者中男54例,女20例,年龄27 ~78(49.5±12.3)岁.结石直径20~59 (29.4±4.3) mm.手术方法为先截石位通过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患侧输尿管预先留置Fr6双J管,随后留置三腔Foley导尿管并夹闭引流腔,袋装3 000 ml生理盐水(高度60~80cm)连接冲洗腔.改俯卧位后经冲洗腔灌注生理盐水,产生人工肾积水后由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Fr20,并行一期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经皮肾穿刺并建立Fr20通道,通道建立时间(8.0 ±2.0)min,手术时间(79±46) min,血红蛋白下降值(17.0±4.0) g/L,血肌酐上升(3.1±1.1) μmol/L,结石取尽率81.1%,并发症发生率8.1%(1例损伤胸膜并发气胸,1例术后形成动静脉瘘大出血,4例术后高热).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预先留置双J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有利于经皮肾通道的穿刺和建立,且可避免顺行留置双J的盲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行人工肾积水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行输尿管插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必要性.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积水为5~ 20 mm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病例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入组的291例患者按术前肾盂分离程度(5~<10 mm、10~20 mm)分2层进行试验,每层均分为人工肾积水组与非人工肾积水组,人工肾积水组术中留置5F输尿管导管,人工肾积水后行俯卧位肾穿刺碎石;非人工肾积水组直接俯卧位肾穿刺碎石.分别采用t检验、x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全部患者中4例术中因脓肾改行二期手术,予以剔除.5~<10 mm层人工肾积水组和非人工肾积水组的术后发热率(14.6%比4.8%,x2=5.07,P=0.03)、手术时间[(65.7±9.9) min比(50.3±7.4) min,t=11.47,P=0.00],医疗费用[(18 327±903)元比(14 583±784)元,t=24.50,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20mm层人工肾积水组和非人工肾积水组的术后发热率(14.5%比3.39%,x2=4.53,P=0.03)、手术时间[(66.0±9.9)min比(52.4±8.9)min,t=8.30,P=0.00],医疗费用[(16 548±537)元比(13 102±629)元,t=32.10,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层两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结石碎片下移输尿管肾镜处理失败数、顺行双J管留置失败率、结石清除率等均无差异.2例因术后出血量较大予输血,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动脉栓塞后痊愈;4例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经超滑导丝引导后留置成功;4例结石碎片下移输尿管肾镜处理失败,均通过输尿管镜成功处理.未发生感染性休克及周围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积水为5 ~ 20 mm的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时,经验丰富的术者可尝试不常规进行人工肾积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可视化穿刺术在无积水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可视化穿刺术在PCNL术中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安全性.方法:2016年6月~2017年3月采用可视化穿刺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21例.21例术前CT及静脉肾盂造影评估患肾均无积水,先截石位输尿管逆行插管,滴注生理盐水形成人工肾积水利于超声定位.在超声的引导下,利用可视穿刺肾镜系统辅助直视下进行穿刺,确认进入集合系统之后,根据结石的大小分别扩张至F12超细通道、F18微通道或F24标准通道,通道建立成功后进行碎石取石.结果:包括第二操作通道共25例通道穿刺,其中22例一次穿刺成功,3例在穿刺过程中见肾实质明确出血,更换穿刺部位后成功进入集合系统;手术时间25~90 min,平均(45 ± 22)min;与术前对比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无栓塞止血治疗;发热1例,经积极抗炎对症处理后好转;无肾盂穿孔、腹腔脏器损伤及胸膜损伤发生;术后5~7 d行KUB或超声检查,19例(90.5%)结石完全清除,2例(9.5%)残留小结石.结论:可视化穿刺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能明显提高肾穿刺成功率,有效避免集合系统、血管及脏器损伤,减少出血、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安全可行,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能提高肾穿刺和手术的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下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GPS导航超声系统引导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7年9月该院23例采用GPS引导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结石17例,多发结石6例.结石大小14.0~25.0 mm,平均(18.3±3.6)mm,结石CT值880~1610 Hu,平均(1253.6±182.8)Hu.俯卧位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GPS导航引导下16G穿刺针穿刺入目标肾盏,退出针芯见灌注液流出后,将F3超细肾镜直接沿穿刺针鞘进入肾集合系统,进一步确认穿刺针鞘头端在目标肾盏位置,并找到肾盏颈口,调整穿刺针鞘方向及深度使其头端靠近盏颈口或进入肾盂内.退出超细肾镜,置入斑马导丝,扩张通道至F14后置入F13外鞘,使用超细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结果 23例均单通道经下盏穿刺行UMP.定位穿刺时间2~8 min,平均(4.2±1.6)min,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00%.手术时间30~65 min,平均(42.3±7.6)min;术后住院天数2~5 d,平均(2.6±0.5)d;血红蛋白下降0~27 g/L,平均(11.2±5.1)g/L.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为0.术后第1或2天复查腹平片(KUB)评估结石清除率为95.65%(22/23).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未出现发热、严重出血、集合系统穿孔、通道丢失和胸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GPS导航超声系统结合UMP治疗无积水肾下盏结石安全、有效,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双J管和输尿管导管用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制备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64例行微创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分别使用双J管(A组29例)及输尿管导管(B组35例)制备人工肾积水,比较两组在通道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微创PCNL.A、B组通道建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0.9) minvs.(7.30±1.8) min,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11.6) ml vs.(28.0±13.8) ml,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23.7) min vs.(89.0±28.9) min,P<0.05],术中集合系统分离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4±0.50) cm vs.(3.38±0.47) cm,P<0.05],一期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76%(24/29)vs.80.00%(28/35),P>0.05],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9%(4/29)vs.14.29%(5/35),P>0.05].结论:与输尿管导管比较,使用双J管建立人工肾积水,具有通道建立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对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