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实践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国家专利数据库自建库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复方专利,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整理,建立分析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药物属性分析;应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19.0 软件中的组间连接法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得到 135 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药复方专利,包含中药 395 种,总用药频次 1886 次,其中高频药物有 25 种,如当归、黄芪、熟地黄、枸杞子、鸡血藤和甘草等;所用药物的药性多为温、平,且集中为甘、苦、辛 3 类药味,多归肝、肾、脾经,多以补虚药为主,活血化瘀药为辅,兼用收敛止血药、清热凉血药等,其中补虚药中补气药使用频次最多.4 味以内的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共22 条,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熟地黄-当归、茯苓-白术-当归-熟地黄、茯苓-熟地黄-当归-白术;聚类分析得到 4 组核心药物组合,第 1 组主要包括白术、茯苓、党参、地黄、阿胶和丹参;第 2 组主要包括女贞子、墨旱莲、枸杞子、菟丝子和甘草;第 3 组主要包括当归、黄芪、淫羊藿、熟地黄、山药、白芍和山茱萸;第 4 组主要包括仙鹤草、鹿角胶和鸡血藤.结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用药规律多以补虚药为主,同时遵循"补气补血、滋阴壮阳、补血活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治疗原则,可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全转录组学探讨仙连解毒方治疗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仙连解毒方治疗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潜在疗效机制。方法:本研究针对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选取仙连解毒方给药组和未接受仙连解毒方给药(对照组)的肿瘤组织样本各4例,进行全转录组测序,鉴定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功能通路及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通过两组样本比较,服用仙连解毒方的结直肠癌患者样本中存在多个差异表达的miRNA、mRNA,包括hsa-miR-105-5p、hsa-miR-129-1-3p和hsa-miR-135a-5p等,及ANKRD31、ESPNL和DACT2等。功能富集分析显示仙连解毒方治疗后,膜转运功能、类固醇激素应答、IL-4及IL-13等肿瘤相关通路显著富集。结论:仙连解毒方可能通过调控miRNA、mRNA的表达水平,影响相关通路,从而干预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从炎性反应角度探讨清热解毒药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痢疾等热毒所致疾病.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反应.近年来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对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通过检索近5年文献,对金银花、山银花、忍冬藤、连翘、黄连、栀子、穿心莲、蒲公英、玄参、白头翁、仙鹤草等11味中药的抗炎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主要是通过NF-κB,MAPK,JAK-STAT 3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作用环节相似.并且,针对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清热解毒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内外合治下肢丹毒并发象皮肿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章某,女性,92岁.2017年12月16日初诊.主诉:右下肢红肿热痛1月余.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高热,右足踝焮红肿痛,肤温升高,于我院(江苏省中医院)急诊就医,急诊门诊诊断"右下肢丹毒",急诊血常规白细胞12.3×109/L,余未见明显异常,予对症抗感染治疗,热退但下肢红肿仍有,疗效不佳.3天前,患者发觉红肿范围扩大,肿痛加剧,疼痛难忍,遂前来就诊.查体:患者经轮椅推入诊室,两眼有神,精神状态尚可,面色红润,体型较胖.无发热,口干喜饮,胃纳尚可,睡眠欠安,小便正常,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滑.局部望诊:双足均有足癣,右下肢明显较对侧红肿,皮肤暗红干燥,踝部周围皮肤皮皱加深,触之较硬、粗糙,肤温较高,无波动感,按之色白疼痛,可见明显凹陷,放手即红色,足背动脉搏动尚可.诊断为丹毒合并继发象皮肿Ⅱ期,辨证为湿热毒蕴证,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化瘀消肿止痛.拟方:仙方活命饮加减.用药:金银花、薏苡仁、生地黄、连翘各15g,玄参12g,水牛角(先煎)、当归、牡丹皮、赤芍、黄柏、苍术、牛膝、三棱、莪术各10g,甘草6g.7剂.水煎服.复诊:前方剂尽,疼痛较前稍好转,肤色变暗,肤温较前降低,其余症状同前.舌质红、苔薄黄,脉沉滑.前方加乳香、没药、神曲、法半夏各10g,紫花地丁15g,延胡索、炙甘草各6g.7剂.水煎服.另予黄芩油膏外用清热解毒.后随症加减治疗14天后,症状基本消失,与健侧比较基本一致,痊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疏风解毒胶囊广谱抗病毒功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疏风解毒胶囊广谱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病变(CPE)抑制法,以连花清瘟胶囊为对照,从药物的最大无毒浓度开始,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FM1株、PR8株、江西修水株、B10株、B59株)、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仙台株)、柯萨奇病毒B4型、柯萨奇病毒B5型以及腺病毒的抑制作用,按Reed-muench法计算50%细胞毒性浓度(TC50),最大无毒浓度(TC0),50%抑制浓度(IC50)和药物治疗指数(TI).采用副流感病毒致小鼠肺炎模型,以利巴韦林颗粒和连花清瘟胶囊为对照,测定疏风解毒胶囊对模型小鼠肺指数的抑制作用.结果:疏风解毒胶囊的TC50为2.230 g/L,TC0为1.560 g/L;疏风解毒胶囊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FM1株、PR8株、江西修水株、B10株、B59株的IC50均为0.56 g/L,TI均为3.98;疏风解毒胶囊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的IC50为0.79 g/L,TI为2.82;疏风解毒胶囊对单纯疱疹病毒2型的IC50为1.12 g/L,TI为2.00;疏风解毒胶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C50为0.32 g/L,TI为7.00;疏风解毒胶囊对副流感病毒仙台株的IC50为0.14 g/L,TI为15.93;疏风解毒胶囊对柯萨奇病毒B4型的IC50为0.56 g/L,TI为3.98;疏风解毒胶囊对柯萨奇病毒B5型的IC50为0.28 g/L,TI为7.96;疏风解毒胶囊对腺病毒没有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疏风解毒胶囊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对副流感病毒致小鼠肺炎模型肺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但低剂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高剂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在体外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副流感病毒所致的小鼠肺炎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朱寿兴治疗胃癌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朱寿兴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朱寿兴教授治疗胃癌病例320例,采用Epidata 3.0软件将数据录入,运用频数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纳入的1 486个处方进行分析,涉及132味中药,平均每次就诊使用26味中药.提取主要临床表现和核心用药规律,得出频次排列前10味的核心药物为:麦冬、半夏、玉竹、黄连、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刺猬皮、煅瓦楞子、黄芪和夏枯草.按功效进行分类,使用频率较高的10类中药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湿药、温里药、活血化瘀药和止血药.结论:朱寿兴教授认为胃癌病机以气阴亏虚为主,毒邪留胃为辅,并提出益气生津,清胃解毒的治疗法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仙方活命饮联合黄连解毒汤对于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联合黄连解毒汤对于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庐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仙方活命饮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记录2组手术前后氧化应激因子、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并观察2组术后创面情况及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术后2d,2组创面疼痛、水肿、渗液和分泌物及肉芽生长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2组创面疼痛、水肿、渗液和分泌物及肉芽生长积分较术后2d下降,观察组创面疼痛、水肿、渗液和分泌物及肉芽生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术前上升,丙二醛(MDA)、WBC、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 (IL-8)水平较术前下降,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WBC、N%、TNF-α、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联合黄连解毒汤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蔡连香教授治疗盆腔炎常用药对拾萃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盆腔炎性疾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蔡连香教授在盆腔炎临证中善用药对,疗效显著,本文介绍了十组常用药对.黄芪—莪术,功擅益气活血,扶正祛邪并行,用于治疗正虚邪恋、气虚血瘀的盆腔炎;重楼—连翘,有清热解毒,抗炎止血之功,治疗盆腔炎辨证属湿热瘀毒者;桂枝—红花擅通行经络,温煦胞宫,用于盆腔炎辨证属寒湿瘀阻者;元胡—没药,功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多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腹痛,口服和灌肠均可;徐长卿—蒲公英,可行气化瘀,消肿散结,口服或外用治疗湿热瘀结的慢性盆腔痛,或煎汤外洗治疗外阴诸病;威灵仙—石见穿,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敷用于腹痛、癥瘕等证;马鞭草—忍冬藤,功擅通络活血,清热利水,常用于灌肠方;透骨草—生艾叶,擅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可单用或作引药用于外敷方治疗附件炎、输卵管性不孕;皂刺—路路通,辛散锐利,活血止痛,常用于灌肠或外敷,是治疗输卵管积脓及积水的要药;白芷—千年健专燥湿祛风,通络止痛,常用于治疗附件炎、输卵管积水、盆腔包裹性积液等疾病.文末附一临床病例,以飨同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L-6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酸(UA)、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IL-18、MMP-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IL-18、MMP-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GF-β1、PGE2、U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TGF-β1、PGE2、U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对照组为75.54%(37/5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9%(3/51),对照组为27.45%(14/5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Ⅳ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Ⅳ期结直肠癌湿热瘀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Ⅳ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XELOX方案化疗,分别于2周期治疗前后记录患者肿瘤病灶大小,中医证候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肠癌生存质量评分,体力状况KPS评分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近期客观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湿热瘀毒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1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6.67%(1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细胞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肠癌生存质量FACT-C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在生理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总分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较前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发生率为13.79%(4/29),对照组为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连解毒方联合XELOX方案能显著改善晚期湿热瘀毒型结直肠癌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体力状况,并能减少XELOX化疗方案常见不良反应腹泻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