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海战伤救治训练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为有效提升海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效果,结合海军部队伤病员救治训练需求,本研究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了海战伤救治模拟训练系统,并探索利用该系统开展案例模拟教学及训练考核的模式,以提升部队人员伤病员救治能力,为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海军卫勤保障层面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不断推动我军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的创新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直升机作业环境对伤病员急救的影响及防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直升机紧急医疗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HEMS)最初的设想源自战场上撤离受伤的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和医疗后送,从1970年以来逐渐拓展到民用医疗领域。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凭借空中悬停、垂直起降技术在医疗救援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目前大多数高收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我国近20年来,在多数经济发达地区院前急救中均可见到直升机救援的身影,其在初级紧急医疗服务或创伤现场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伤病急救领域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舰艇编队救护所仿真训练平台构建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为优化舰艇编队救护所执行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下的卫勤保障工作流程提供快速、高效的工具,为医疗队员开展常态化模拟训练、提升伤病员救治效率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方法:运用仿真建模、计算机兵棋、软件工程等技术,构建编队救护所仿真训练平台,全要素、全流程动态推演、量化分析卫勤保障过程,在实施模拟训练的同时,优化舰艇编队救护所的卫勤保障方案和工作流程。结果:使用该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推演和模拟训练,能够切实增强编队救护所人员、装备配置的合理性和工作流程的科学性。结论:编队救护所工作是海上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重点和难点,舰艇编队救护所仿真训练平台通过动态推演、量化分析海上卫勤保障工作流程实现了卫勤保障研究和训练技术手段的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种作战医学领域基础研究态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从特种作战医学领域论文发表趋势、研究方向、研究主题、研究路线及发表来源等方面探讨特种作战医学领域研究态势。方法:对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9年11月,检索策略包含WOS医学相关学科,从论文发表趋势、研究方向、研究主题、研究路线等方面检索统计分析,检索涉及到的学科方向采用WOS分类标准。结果:共计检索到相关文献1 211篇。从相关论文发表趋势来看,20世纪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较少,近5年来该领域的论文年均发表量超过70篇。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普通内科、公共卫生、环境与职业健康等,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特种作战医疗危险因素、地区战争健康问题相关研究、战场伤病员医疗保健。从相关论文区域分布来看,发文量最大的国家为美国,占全球发文总量的76%,其次依次为英国、中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从研究方向来看,除德国外,其他国家都将公共卫生、环境和职业健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结论: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检索研究,可基本了解国外特种作战医学研究态势和脉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外心血管危重症伤病员航空医疗后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述国内外心血管危重症伤病员航空医疗后送的发展现状,总结军队和民航相关经验,以期对我军心血管危重症伤病员的航空医疗后送实践提供借鉴。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54篇。资料综合 军事人员突发心血管危重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航空医疗后送可以将心源性休克、复苏后的心跳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危重伤病员尽快转运至上级医院,获得有效的紧急救治和后期康复治疗。目前军队(特别是美军)和民航已经积累了较丰富的成功案例和理论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涉及法律法规、人员配置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指导。结论:应加大在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航空医疗后送系统建设方面的投入。既要充分借鉴已有经验,又要考虑实际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智能眼镜在大规模伤亡事件检伤分类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大规模伤亡事件中,由于在极短的时间内,伤亡人数会远远超过医疗急救单位的救治和转运能力,因此对伤病员检伤,迅速将伤病员按照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还可以提高伤员的救治成功率。随着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技术(AR)的出现,智能眼镜被开发和应用于不同场景,并在医疗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着重介绍了智能眼镜在大规模伤亡事件检伤分类中发挥的作用和优势,提出了智能眼镜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智能眼镜在检伤分类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讨论智能眼镜在院前检伤分类中的应用趋势和发展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灾害护理领域中英文文献主题挖掘和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英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灾害护理文献的主题内容、热度变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促进灾害护理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情报支撑。方法:利用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对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21年9月6日相关灾害护理的文献主题进行建模,生成"主题-词"分布概率矩阵并分析结果。结果:LDA模型分析显示,中文文献有13个研究主题,并可归为4个研究方向,包括灾害伤病员的护理及救治、国内外灾害护理现状及院前急救发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救护能力评估及保障、灾害护理人员能力培训及考核;英文文献有6个研究主题。结论:应用LDA模型文本提取结果可准确地挖掘出灾害护理领域的研究主题,有利于了解灾害护理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出海三阶段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编队卫勤保障仿真推演需求与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简述了国内外卫勤保障研究的技术现状,基于出海三阶段卫勤保障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分析了编队卫勤保障仿真推演的主要需求,并结合现代卫勤建设和海上卫勤保障的实际,阐述了仿真推演在海上卫勤保障过程仿真呈现、舰船伤病员医疗后送能力评估、编队卫勤保障方案评估优化、海上大规模作战医疗后送力量部署决策支持、编队卫勤组织指挥与医疗后送全流程实战化训练等领域的主要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内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伤病员航空医疗后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综述国内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伤病员航空医疗后送的现状,总结军队和民航相关经验,以期对我军ARDS伤病员的航空医疗后送实践提供借鉴。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39篇。资料综合:重症伤病员易发生ARDS,航空医疗后送可将其快速转运至上级医院,获得及时有效救治、提高生存率。但空运医疗后送时机舱内低压低氧、振动颠簸等特殊环境会对该类伤病员病情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途中需要实施密切监护措施并及时处置病情变化。目前外军(特别是美军)和民航已有较多成功的转运案例,航空医疗后送积累了一些经验并达成共识和标准化操作流程。结论:我军应进一步配置航空医疗后送相关硬件设施,组织训练专职化医护团队,整合民用航空资源,增加实践练兵机会;同时积极发展ARDS伤病员的航空医疗后送配套建设,进一步增强空军卫勤保障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潜艇失事脱险艇员的分类救治探讨——以北约分类救治为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援潜救生伤病员的分类救治系统。北约针对援潜救生过程中的伤病员情况进行分类救治。该分类系统基于病情危重程度,将疾病分为4类(T1、T2、T3和T4);根据是否需要加压治疗,将疾病分为2类(C1和C2)。另外,将救治场地分为5个区:分类区、一级治疗区、二级治疗区、三级治疗区和T4治疗区。笔者基于前期援潜救生的教学体会,对该分类救治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后期制定我国援潜救生分类救治系统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