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指作业活动中骨骼肌以低于10%最大随意等长收缩力持续收缩导致肌肉收缩功能下降的现象,是职业性颈、肩、腰、背部不适与疼痛症状高发的主要诱因之一。尽管表面肌电图是评估神经肌肉活动效率的关键生理技术,但在客观检测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方面,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议。因此,本文阐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假说,并综述长时间-低强度肌肉疲劳肌电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早期预防与精准检测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航海医学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航海医学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各种医学问题的综合学科。人类在航海活动中会受到水面及水下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从潜水医学、航海卫生学、航海人机工效学以及航海心理学等方面对各级各类航海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保障航海作业人员在特殊环境下身心健康,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效率,以及实现现场作业的医学救援保障。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航海医学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并对航海医学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的工效学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0月,对哈尔滨市南岗区、香坊区和松北区的137名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进行了WMSD的问卷调研和振动测试。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37名研究对象中,发生WMSD者93名(67.9%),颈部(35.8%,49/137)和肩膀(35.8%,49/137)是WMSD发生率最高的部位。研究对象人体全身振动(WBV) A(8)和手臂振动(HAV) A(8)分别为0.43(0.16,0.87)m/s 2和2.25(1.22,6.35)m/s 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AV A(8)高是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危险因素( OR=3.053,95% CI:1.126~8.280);每日骑行时长≤6 h和工作年限12~18月是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的保护因素( OR=0.175,95% CI:0.052~0.581; OR=0.152,95% CI:0.040~0.567)。 结论: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WMSD发生率较高,主要与HAV、每日骑行时长和工作年限有关。亟须加强对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交通工具、安全头盔等作业工具的优化设计,并实施工效学干预,以提高餐饮行业网约配送员的职业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7 065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北欧肌肉骨骼疾患问卷》(NMQ)调查其WMSDs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WMSDs检出率为43.9%(3 102/7 065),其中多部位WMSDs的检出率达31.4%;检出率最高的部位是颈部(24.5%),其次是肩部(21.1%)、踝部(2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龄3~8年、>8年、年龄>30岁、工作每天重复、每分钟多次重复动作、工作姿势不舒适、经常加班和部门人员短缺等是多部位WMSDs的危险因素( P<0.05);休息时间充足是多部位WMSDs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汽车制造企业作业人员颈部、肩部、踝部及多部位的WMSDs检出率较高,不良劳动姿势及不合理的工作组织是WMSDs的主要危险因素,适当的工间休息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应开展有效工效学干预措施以预防汽车制造业工人WMSDs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模糊综合评判在快速上浮脱险服作业工效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针对快速上浮脱险服的功能和实际作业流程,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快速上浮脱险服作业工效进行定量评价。首先分析影响快速上浮脱险服作业工效的因素,确定因素集;然后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因素的权重集;以某次援潜救生训练为例,对因素集中的各因素进行评价,得出评判矩阵,最后根据模糊变换原理,得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快速上浮脱险服作业工效的综合评分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某钢铁厂轧钢生产线操作室隔声改造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宽厚板热轧生产线操作值班室隔声改造对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9月,以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为基础,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7至2017年某钢铁厂轧钢生产线25个固定操作室和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测量数据作为研究资料,对研究资料中隔声改造前后噪声暴露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隔声改造前比较,隔声改造后操作室工作人员噪声接触值降低、0级[8小时等效噪声(L EX,8 h)≤85 dB(A)]噪声作业合格率、操作室设计限值合格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改造后消除了II级及以上噪声危害作业,操作室工作人员8 h等效连续A声级(L Aeq,8 h)>75 dB(A),但改造后各操作室噪声水平仍不符合工效限值标准。 结论:隔声改造可有效改善噪声工作场所操作室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噪声暴露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某橱柜厂工人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某橱柜厂工人工作有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发生情况,探讨导致工人WMSDs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19年10至12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肌肉骨骼损伤情况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某家具制造企业橱柜厂821名生产工人进行WMSDs的发生情况及风险因素调查,采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工人WMSDs的危险因素。 结果:橱柜厂工人1个及以上部位WMSDs发生率达51.5%(423/821),其前3位依次为肩部(28.4%,233/821)、颈部(28.1%,231/821)、手腕部(25.9%,213/821)。颈部WMSDs发生率在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 OR=1.70)、躯干经常保持同一个姿势( OR=1.61)、长时间转头( OR=1.58)和经常搬运重物( OR=1.44)是肩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颈部经常保持同一姿势( OR=1.91)、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 OR=1.87)、部门人员短缺( OR=1.65)和长时间转头( OR=1.48)是颈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手腕长期弯曲( OR=2.25)、用手紧抓物品( OR=2.13)、上肢或手用力作业( OR=1.91)、部门人员短缺( OR=1.84)、每分钟多次重复性操作( OR=1.68)和使用振动工具( OR=1.51)是手腕部WMSDs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橱柜厂工人WMSDs发生率较高,以肩部、颈部和手腕部发生情况较为严重,合理劳动组织、降低工作场所不良工效学负荷,减少工人WMSDs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Jack软件的小件快递员搬运作业典型姿势工效学评估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随着我国快递业的迅速发展,小件快递员普遍存在超时、超强度、高负荷搬运工作,极有可能罹患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开展WMSDs研究主观性较强,模拟仿真方法可量化评估WMSDs,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WMSDs的研究发展趋势.[目的]采用仿真模拟方法,对小件快递员典型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 530 mm(长)×290 mm(宽)×370 mm(高)的快件几何模型,1.4 m(长)×0.9 m(宽)×1.17 m(高)的车厢几何模型,以及装配车厢总高度 1.7 m的快递车几何模型,并将其导入Jack软件,并设定快件重量为 20 kg.在Jack软件建立男性快递员数字模型,并设定快递员站在车厢一侧用双手搬运快件,将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中部、底部4种不同高度时的典型作业姿势,以及将快件放置在车厢外侧、中间、内侧 3种不同水平位置时的典型作业姿势.利用Jack软件中的可视域和可达域工具确定快件是否可被快递员看到和触及,并确定快递员极限时的作业姿势;再采用Jack软件中的作业姿势分析系统(OWAS)、快速上肢评估(RULA)工具对典型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快件搬运作业姿势进行工效学评估.[结果]最大水平和垂直眼动视野可有效涵盖快件所在区域,但部分区域不在最佳视野范围内;快件距快递员水平方向超过 48 cm时,快递员无法直接触及,只能通过调整站立位置或姿势才能有效触及.OWAS分析发现,当快件放置在车厢顶部、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风险等级均为 1级,为正常姿势;当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内侧时快递员需要屈膝弯腰,作业姿势风险等级最高为 3级,属于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有害影响的作业姿势,应尽快采取纠正措施;快件放在车厢底部其他位置的 2种作业姿势风险为 2级,可能对肌肉骨骼系统造成伤害,近期需要采取纠正措施.RULA分析发现,快件放置在车厢上部和中部时,快递员作业姿势的风险为 2级,而放置在车厢顶部和底部时,作业姿势的风险均为 3级;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时,随着快件离快递员水平距离的增加,作业姿势危害增加,其风险均在 3级及以上,当快递位于车厢最内侧时,风险达到4级.[结论]不同高度和水平位置的快件搬运姿势存在显著的WMSDs风险,作业姿势风险程度依据快件高度从低到高排序分别为中部、上部、底部和顶部.特别是当快件放置在车厢底部,且快递员与快件之间的水平距离增加时,作业姿势的潜在危害进一步加大.通过在快递车厢左右两侧均设对开门,能够有效地让快递员通过调整站立位置,实现左右垂直移动,从而确保快件处于其最佳视野和可达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汽车维修工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的工效学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 对汽车维修行业中存在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WMSDs)相关的工效学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危险评估.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市23家汽车维修企业的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aseline risk identification of ergonomic factors,BRIEF)和瑞典《工效学因素识别表》(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sculoskeletal stress factors which may have injurious effects,PLIBEL)识别汽车维修作业过程中的不良工效学危险因素,并采用快速全身评估法(rapid entire body assessment,REBA)进行姿势负荷等级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对193名作业工人进行了工效学评估,其中维修工86人、喷漆工60人和钣金工47人.BRIEF识别结果显示,维修工、喷漆工和钣金工的颈部、背部、手腕为WMSDs的潜在危险部位;PLIBEL识别结果显示,不同作业发生危险的部位略有差异,维修工、喷漆工和钣金工肘、前臂和手腕部以及颈、肩和上背部主要存在重复性作业,喷漆工和钣金工下背部主要存在无坐和支撑的站姿作业和严重前屈;REBA评估姿势负荷等级主要为中、低危险,维修工、喷漆工、钣金工中等危险等级人数占比分别为61.6%(53/86)、36.7%(22/60)、23.4%(11/17).结论 汽车维修作业人员应加强对相关工效学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以预防WMSDs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中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疼痛及损伤关联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分析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现状,探讨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WMSDs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15个重点行业323家企业66 96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其过去1年WMSDs发病情况,并采用《Borg 6-20主观疲劳等级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调查其作业疲劳和肌肉骨骼疼痛情况.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18~60岁年龄构成数据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结果 研究对象中,一线作业人员WMSDs标准化发病率高于行政管理与其他辅助人员(38.82%vs 36.30%);作业疲劳、肌肉骨骼疼痛检出率分别为44.54%和63.08%.S型曲线拟合结果显示,研究对象WMSDs发病风险随着其作业疲劳程度的升高而升高(P<0.01).一线作业人员中,WMSDs组人群颈部、肩部、下背部、上背部、腕/手部、足踝部、膝部、腿部和肘部9个部位每月平均疲劳次数均高于非WMSDs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9个部位的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高于非疲劳组(P值均<0.01).疲劳组人群肌肉骨骼疼痛标准化检出率高于非疲劳组(80.38%vs 25.71%).除下背部和肘部外,研究对象其余7个部位的作业疲劳与肌肉骨骼疼痛程度均呈中度正相关,Kendall Tau-b相关系数为0.423~0.546(P值均<0.01).结论 我国职业人群作业疲劳与其局部肌肉骨骼疼痛、WMSDs均具有良好的关联性.通过工效学干预控制作业疲劳的发生发展是预防WMSDs的有效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