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福建省龙岩市糖尿病居民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福建省龙岩市7个县市区的112个镇街中纳入社区慢性病随访管理系统的糖尿病患者10 061例作为目标调查人群.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常规全身检查及视力和免散瞳眼底数码照相检查.剔除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尿病病程均缺失者762例,不能窥清眼底者507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8 792例.DR诊断及分型参照2019年DR国际临床分级标准;单眼或双眼DR者均作为1例纳入DR患病率统计;双眼DR以程度较重眼进行DR分级.按有、无DR对受检者进行分组;以平均年龄67岁为界分为年龄≤67岁组、>67岁组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与患病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的影响因素.结果 8 792例受检者中,检出DR 888例(10.1%,888/8 792)(DR组);无DR 7 904例(89.0%,7 904/8 792)(无DR组).与无DR组比较,DR组患者FPG(Z=-12.448)、糖尿病病程(Z=-18.936)、收缩压(Z=-4.237)、舒张压(Z=-2.881)、体重指数(BMI)≥24 kg/m2者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高血压(x2=11.450)、高血脂(x2=5.100)、肾脏疾病(x2=7.039)、糖尿病家族史(x2=5.0.25)以及是否规律用药(x2=66.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67岁组分别为4 688、4 104例.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111.754)、糖尿病病程(x2=231.658)、BMI(x2=12.404)、收缩压(x2=17.912)、是否规律用药(x2=40.727)以及有无高血脂病史(x2=6.816)、高血压病史(x2=6.775)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7岁组中,不同FPG水平(x2=59.916)、糖尿病病程(x2=128.362)、收缩压(x2=5.183)、是否规律用药(x2=22.097)以及有无肾脏疾病(x2=6.251)、糖尿病家族史(x2=4.967)者DR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有无运动习惯、有无心脏病史、有无其他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间DR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7岁者,FPG[比值比(OR)=1.074,95%可信区间(CI)1.046~1.102]、糖尿病病程(OR=1.088,95%CI 1.071~1.106)、收缩压(OR=1.007,95%CI 1.001~1.013)、肾脏疾病(OR=3.617,95%CI1.268~10.320)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7岁者,FPG(OR=1.088,95%CI1.067~1.110)、糖尿病病程(OR=1.108,95%CI 1.091~1.125)、收缩压(OR=1.008,95%CI 1.003~1.013)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24 kg/m2(OR=0.934,95%CI0.908~0.965)是DR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均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结论 福建省龙岩地区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为10.1%;FPG、糖尿病病程、收缩压为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否规律用药、高血压、高血脂为DR发生的可疑混杂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10个地区成年人腌制蔬菜摄入情况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不同种类腌制蔬菜摄入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CKB项目分别在2004-2008年、2008年和2013-2014年开展了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根据10个地区第二次重复调查对象的咸菜和酸泡菜平均摄入频率,将调查地区分为摄入咸菜为主地区、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和几乎不摄入腌制蔬菜地区。然后分别在前两组地区中运用logistic回归描述腌制蔬菜摄入的时间变化趋势和人群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他膳食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包括青岛、哈尔滨、苏州、浙江项目点,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包括甘肃、四川项目点,两类地区分别纳入204 036和105 573名基线调查对象。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在基线调查、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复调查腌制蔬菜的平均摄入频率分别为3.1、3.3、1.8 d/周;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应的频率为2.8、2.7、1.6 d/周,均呈下降趋势( P<0.001)。基线调查时两类地区的已婚、文化程度较低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均更高;摄入咸菜为主地区年龄较大者腌制蔬菜摄入频率更高,而摄入酸泡菜为主地区相反( P<0.001)。随着腌制蔬菜摄入频率的增加,两类地区经常摄入辣食、口味偏咸等人群比例也呈增加趋势( P<0.05)。 结论:CKB项目人群的腌制蔬菜摄入种类和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摄入频率呈下降趋势,且与其他膳食特征存在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应关注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认知障碍是以认知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痴呆是其严重阶段。痴呆患者不仅需要长期照护,还会发生营养状态下降,甚至谵妄、跌倒等不良事件 [ 1] ,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并极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认知正常和痴呆的一种中间状态,此时患者也会发生生活质量下降、衰弱甚至死亡等不良事件 [ 2]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显示早期发现轻度认知功能下降并适当干预,其可逆转至正常认知 [ 3] ,但目前临床上对轻度认知障碍关注不足。本文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及不良预后等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上对其的重视,及早筛查并适当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北京市平谷区普通人群高钾血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北京市平谷区普通人群中高钾血症(hyperkalemia,HK)的患病率及HK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北京市平谷区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所有研究对象均面访行问卷调查,人体学指标测量,血液标本留取用于测定血肌酐、血钾等临床指标,留取首次晨尿标本测定白蛋白肌酐比值等。HK定义为血钾>5.0 mmol/L,低钾血症定义为血钾≤3.5 mmol/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K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 252名,HK患病率为6.17%(95% CI 5.70%~6.67%),其中血钾>5.5 mmol/L的患病率为0.53%(95% CI 0.40%~0.69%),低钾血症患病率为0.61%(95% CI 0.47%~0.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 OR=1.269,95% CI 1.074~1.498, P=0.005)、糖尿病( OR=1.226,95% CI 1.008~1.490, P=0.041)、总胆固醇升高( OR=1.219,95% CI 1.119~1.329, P<0.001)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OR=0.971,95% CI 0.965~0.977, P<0.001)与发生HK风险独立相关,未发现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和利尿剂与HK发生风险显著相关( OR=1.018,95% CI 0.751~1.380, P=0.908; OR=0.638,95% CI 0.229~1.781, P=0.391)。 结论:本研究发现普通人群中HK的患病率为6.17%,男性、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升高为HK发生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指导肺癌个体化筛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如何利用遗传风险评分,制订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方法: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10个地区100 615例具有全基因组基因分型信息的样本,根据前期课题组发表的19个遗传变异构建肺癌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PRS-19。以55岁且吸烟剂量30包/年人群的5年绝对发病风险为参考届值,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中分别计算不同遗传风险人群5年肺癌绝对发病风险随年龄和吸烟剂量的变化趋势,并绘制5年绝对发病风险分布图,从而判断不同遗传风险人群达到参考界值时的理论年龄或吸烟剂量。根据上述结果给出不同遗传风险人群参加肺癌筛查起始年龄的具体建议。结果:CKB队列中55岁吸烟者,当吸烟量为30包/年时,5年内发生肺癌的绝对风险为0.67%。在吸烟者中,随着遗传风险增加,其5年绝对发病风险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于高遗传风险人群应降低筛查起始年龄,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建议从50岁开始进行筛查;若保持筛查起始年龄55岁不变,则应在高遗传风险人群中降低吸烟剂量标准;不管累积吸烟剂量为多少,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都应纳入肺癌筛查。在非吸烟者中,高遗传风险人群同样具备筛查价值,建议遗传风险最高的1%人群从62岁起进行肺癌筛查,而对于遗传风险最低的5%人群,当年龄达到74岁时才可达到参考届值。结论:对于不同遗传风险的个体,可采用个体化的肺癌筛查方案,对于高遗传风险的吸烟者可减小肺癌筛查起始年龄或吸烟剂量,而我国高遗传风险的非吸烟者同样具备筛查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2021年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河南省18岁及以上人群抑郁症、焦虑障碍的患病率、分布特点及就诊情况。方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河南省30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及以上城乡常住居民10 800人,利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GAD-7)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按照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3组,由精神科医师采用ICD-10对全部高危人群、随机抽取的40%中危人群及10%低危人群进行相应疾病诊断,并根据3个风险组中诊断抑郁症及焦虑障碍12个月患病人数,计算样本的调整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及两类患病率的95 %CI。两类精神障碍患病率的分布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完成调查10 057人,抑郁症患者229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1.96%(95 %CI=1.51%~2.32%);焦虑障碍患者412例,标化后12个月患病率为3.90%(95 %CI=3.57%~4.23%)。农村、≥60岁、受教育程度较低、个人月收入较低、不经常锻炼、有慢性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不具备心理健康素养者患病率较高。抑郁症患者、焦虑障碍患者就诊率分别为32.8%(75/229)和25.5%(105/412),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为不知道是一种病和觉得问题不大。 结论:河南省城乡居民抑郁症和焦虑障碍患病率较全国及其他省略低,患病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中差异较大,就诊率和治疗率仍然偏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筛查在健康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筛查作为发现人群中多种慢性病早期患者和识别可能发生疾病的高危个体的主要措施,与健康管理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筛查试验和筛查效果的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本文将从筛查的概念、目的和类型、实施原则、筛查试验的评价、筛查效果评价及其常见的偏倚等内容展开介绍,以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筛查的评价内容与开展筛查的要求,以期更好地在健康管理领域开展高质量的筛查相关科学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癌流行病学研究年度进展2022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对2022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国内外肺癌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发现,随着肺癌病因学研究的深入和精准医学的开展,全球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大规模人群队列和生物银行的建设推动了肺癌的病因学研究,阐明肺癌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慢性病共病、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关联对肺癌一级预防策略的制定具有积极意义;高通量组学检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罕见胚系变异、嵌合基因组变异、“表观时钟”、循环细胞游离DNA(cfDNA)甲基化和血浆代谢物等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有助于优化肺癌个体化风险评估模型和提高肺癌早期筛查效果;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可揭示影像组学特征与临床诊疗数据之间的深层关系,提升肺癌的筛查效能。上述研究发现为肺癌精准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以2015年9—11月开展的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天津地区调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7个区42个监测点中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753例,对其进行MS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进行分析。 结果:天津市MS患病率为30.6%,标化患病率为24.5%,MS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组(≥60岁)最高,为38.9%。决策树模型显示,青年组(18~44岁)MS影响因素为性别、吸烟、主观健康感觉、年收入、睡眠时间,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5.59%、22.55%、20.94%、9.89%。中年组(45~59岁)MS影响因素为二手烟暴露、主观健康感觉、睡眠时间、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98.08%、91.04%、45.74%、20.15%。老年组(≥60岁)MS影响因素为睡眠时间、二手烟暴露、性别、膳食宝塔得分、地区,标准化重要性分别为100%、46.75%、41.87%、41.82%、7.60%。结论:天津地区调查人群MS患病率较高,烟草危害(吸烟、二手烟暴露)和睡眠时间是各年龄组居民MS的共同影响因素,3个年龄组人群不同影响因素分布各有侧重,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脑微出血与阿尔茨海默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同时也是造成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的最常见疾病。因此,AD的发病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脑小血管病影像学表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MBs在A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CMBs在AD患者中的流行病学、CMBs的数量和部位与AD、CMBs与AD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及载脂蛋白E ε4等位基因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