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制剂发展亟待医工交叉融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就是具体的按照一定形式制备的药物成品;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传统制剂是为了服用方便而解决药物"成型"的问题。高端制剂是在传统制剂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以克服治疗缺陷和实现临床优势为首要目的,通过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特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满足临床需求,使患者获益更多。自20世纪50年代布洛芬缓释胶囊技术出现后,随着分子药剂学、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纳米医学、高分子化学及相关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药物制剂已由过去的简单"成型"向精准化、智能化的"药物递送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DDS)"转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也在国内较早成立生物材料和药物控释实验室,专注于DDS的研究。该实验室研制的医用聚己内酯及其制剂是我国唯一进入临床研究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长效药用辅料。作为新型药物辅料,医用聚己内酯F68已经用于避孕药物和避孕药具新制剂的开发,缓释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II期临床研究。DDS在推动医药产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广阔。与新分子实体研发相比,高端制剂的开发有更大的商业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含药用辅料右旋糖酐40的注射剂临床用药安全风险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右旋糖酐40是一种常用的药用辅料,可作为粉针类注射剂的赋形剂,但具有抗原性,可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含辅料右旋糖酐40的注射剂可能具有更多的安全性风险,临床不易识别。右旋糖酐40引发过敏反应会对某些疾病的诊断造成干扰,治疗药物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修订相关药品说明书、完善临床用药流程等有助于降低含辅料右旋糖酐40的注射剂临床用药风险。医师和药师应拓宽临床和药学思维,将辅料右旋糖酐40的抗原性作为一个独立影响因素纳入合理和安全用药范畴进行评估。既应识别由该辅料导致的不良事件个案,也应采取措施减少因该辅料导致的不同药品的一系列不良事件,切实降低相关制剂的用药安全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7种ICH控制元素测定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钒(V)、钴(Co)、镍(Ni)、砷(As)、镉(Cd)、铅(Pb)、汞(Hg)元素的含量.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后,按拟订的仪器工作条件,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并通过在线加入内标元素来校正测量结果.结果 各元素在1~50ng·mL-1与响应值线性关系良好(r在0.998~0.999);回收率均在80.7%~105.8%(n=6).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中多种元素杂质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降低便秘副作用的碳酸钙D3咀嚼片制剂处方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降低便秘副作用的碳酸钙D3咀嚼片制剂处方优化方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不同辅料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辅料组成的市售产品,根据市售产品辅料组成实验室自制2种成品,通过小鼠小肠运动实验筛选出最优辅料组成.ICR小鼠随机分为8组,即空白对照组、401自制组、601自制组、金贝牌市售品组及已上市产品1组、2组、3组、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分别进行单次给药实验(给药1次)、重复给药实验(给药30 d),给药组给药剂量均为130 mg/kg(按钙含量计算),空白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纯水.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一般表现和粪便性状;重复给药实验每周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观察、拍照各组小鼠粪便性状,称各组6 h内粪便重量;单次给药实验、重复给药实验均在末次给药后进行肠推进实验,计算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结果]不同辅料组成的碳酸钙D3咀嚼片单次给药对小鼠小肠推进率均未见明显影响.重复给药30 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01自制组及已上市产品1组、2组、3组、4组小鼠可见粪便干燥,墨汁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601自制组及已上市产品3组、4组小鼠给药3周、4周时粪便重量及已上市产品1组、2组小鼠给药4周粪便重量均明显减少(P<0.05);401自制组、金贝牌市售品组小鼠粪便性状、小肠推进率、粪便重量均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辅料组成中含有促排便成分的碳酸钙D3咀嚼片可降低重复给药引起的便秘,不同促排便机制辅料可协同发挥作用,经过本研究比较,专利产品金贝牌碳酸钙D3咀嚼片(浙江寰领科技有限公司,专利号CN112972408A)处方工艺最优,可有效降低重复给药引起的便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阿拉伯胶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阿拉伯胶中6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硝酸对阿拉伯胶进行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阿拉伯胶中汞、钒、镉、钴、砷、铅含量.结果 阿拉伯胶中汞、钒、镉、钴、砷、铅元素线性方程分别为 Y=2 500.668 3ρ+370.020 0(n=6,R2=0.999 6),Y=4 388.276 3ρ+25.000 0(n=6,R2=0.999 1),Y=1 752.864 5ρ+0.000 1(n=6,R2=0.999 1),Y=12 593.112 3ρ+25.000 0(n=6,R2=0.998 9),Y=717.067 0ρ+15.000 0(n=6,R2=0.998 6),Y=7 612.563 7ρ+170.010 0(n=6,R2=0.999 5).6 种元素线性范围均为0~100 ng/mL,在上述线性范围内,该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汞、钒、镉、钴、砷、铅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0 5 mg/kg、0.000 4 mg/kg、0.000 2 mg/kg、0.000 3 mg/kg、0.001 0 mg/kg、0.000 4 mg/kg;各元素定量限分别为 0.001 7 mg/kg(汞)、0.001 2 mg/kg(钒)、0.001 8 mg/kg(镉)、0.001 0 mg/kg(钴)、0.003 4 mg/kg(砷)、0.001 3 mg/kg(铅).6 种元素平均回收率为 91.12%~104.60%.结论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简便快捷,可用于阿拉伯胶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离子色谱-电导/紫外检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抑制电导(IC-CD)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搭建在线膜抑制系统,结合LC-MS/MS技术进行结构确证,为药用辅料乳糖的前置风险控制提供新的策略.方法:IC-CD检测法和HPLC-UV检测法均采用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mm × 250 mm)和保护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mm × 50 mm).IC-CD检测法流动相为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的电导池温度为30℃;HPLC-UV检测法流动相为5 mmol·L-1氢氧化钠溶液,检测波长为210nm;两种方法的流速均为1.0mL·min-1,柱温均为30℃,进样量均为25 μL.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亚硝酸根在0.03~10 μg·mL-1范围内、硝酸根在0.02~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为良好(r>0.999);亚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75 ng,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50ng;回收率在84.00%~100.70%之间;进样精密度RSD(n=6)在0.27%~1.33%之间;均满足检验需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前处理简单的优势,可表征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含量,也为其他药用辅料前置风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影响姜黄素口服吸收的因素及药物递送策略
编辑人员丨2024/5/25
姜黄素是一类存在于姜黄根茎中的脂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姜黄素的水溶性低、化学稳定性差和首关效应强等因素导致口服吸收效果差,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增加姜黄素的口 服生物利用度的策略包括加入代谢酶抑制剂或P-糖蛋白(P-gp)抑制剂,或者采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该文综述影响姜黄素口服吸收的关键因素及相关药物递送策略,建议对姜黄素纳米制剂的设计和工业化进行更深入研究;选择兼具P-gp和CYP酶抑制活性的药用辅料递送药物;对于药物浓度需求较高的治疗,靶向递送或皮肤局部给药使药物精确作用于病变部位可能更合理;基于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的协同作用进行药物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国内外政策工具视角下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及添加剂风险控制措施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分析国内外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和食品添加剂风险控制政策的使用情况,为优化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政策工具-风险来源-国家/地区的三维政策分析框架,对纳入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和编码.结果 共纳入政策文件101 份,政策条目编码163 条,政策发布年份为2000-2022 年.强制性、混合性、自愿性政策工具分别占 70.55%、16.56%、12.88%.结论 各类型政策工具内部使用频数差异大,使用结构不均衡.我国对亚硫酸盐类药用辅料缺少针对性管理政策,在食品药品标签无含量说明,有待调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中成药安慰剂辅料、制备与评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安慰剂对照试验是新药研发最常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之一,但目前中成药安慰剂的制备存在诸多困难,其难点在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且中药"气味、味道、颜色"较化学药、药用辅料及食品更为突出独特,而用于模拟味道和气味的辅料种类较少,且尚无完善的"气味、味道、颜色"模拟辅料的统计与归纳,因此模拟难度较大.针对中成药安慰剂制备难点,整理归纳出可用于模拟"气味、味道、颜色"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或药食两用物质及香料等辅料,并对现有的制备和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成药安慰剂的辅料、制备、评价方法等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建立气相色谱(GC)法测定药用辅料甘油三乙酯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Rtx-1701 和DB-1701 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流速为1.5 mL/min,进样口温度为200℃,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侧器,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各物质能有效分离,在 2~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乙酸、甘油、1-单乙酸甘油酯、1,2-二乙酸甘油酯及 1,3-二乙酸甘油酯回收率分别为100.7%(RSD=3.12%)、95.1%(RSD=3.66%)、99.43%(RSD=4.62%)、103.66%(RSD=5.88%)、103.15%(RSD=4.17%)(n=6).结论 本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甘油三乙酯有关物质的测定,为完善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