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因方式在挫折情境与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之间的调节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般攻击模型框架下挫折情境、归因方式对青少年内隐、外显攻击性的影响机制。方法:使用多维-多向归因量表筛选出具有内、外归因倾向的青少年各3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有挫折、无挫折)×2(内归因、外归因)混合试验设计,并使用挫折情境任务、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进行研究。使用E-prime 1.0编写SC-IAT的试验程序,使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双因素方差分析、简单效应分析以及事后检验。结果:挫折情境对个体的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8)=6.78, P<0.05,偏 η2=0.11和 F(1,58)=17.59, P<0.01,偏 η2=0.23)。挫折的情境中被试的外显攻击性[(83.43±15.05)分]和内隐攻击性[(-0.06±0.35)分]高于无挫折的情境中的外显攻击性[(80.54±12.40)分]和内隐攻击性[(-0.33±0.49)分]。挫折情境对不同归因方式被试的外显、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58)=4.90, P<0.05,偏 η2=0.08; F(1,58)=8.68, P<0.01,偏 η2=0.13)。挫折情境对内归因被试( D<0)的外显攻击性有较大影响[有挫折:(82.90±12.98)分;无挫折:(77.56±10.16)分],而对外归因被试( D>0)的内隐攻击性有较大影响[有挫折:(0.07±0.35)分;无挫折:(-0.40±0.45)分]。 结论:挫折情境对青少年的外显、内隐性攻击的影响受到归因方式的调节,一般攻击模型适用于解释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非自杀性自伤与内隐态度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不以自杀为目的,直接、故意损伤自己身体组织,且不被社会所接纳、认可的行为。对NSSI的评估主要有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两种,近年来内隐测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内隐联想测验(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k,IAT)作为一种测量个体内隐认知中对客体的相对态度的工具,且能防止意识的干扰,不失为一种评估NSSI的有效方法。本文在介绍内隐态度相关背景基础上,分别从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两个方面总结了内隐态度区分和预测NSSI的研究进展。首先,与无NSSI史的群体相比,NSSI群体对NSSI有更为认同的内隐态度,并且其与NSSI的频率、严重程度存在相关;其次,与其他已知的传统预测因素相比,内隐态度能否更好地预测个体以后的NSSI行为,存在较大争论;最后,目前关于NSSI群体对NSSI的内隐态度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不多,初步结果表明突显网络的激活、部分脑区(例如背侧纹状体)灰质体积的减少可能与NSSI群体的内隐态度有关。综上所述,测量NSSI的内隐态度利于筛选、预测有NSSI风险的人群,在个体虚假报告或自我觉察能力低时尤为有效。此外,本文也提出几点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以及临床干预提供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SC-IAT和AMP的护士内隐死亡态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探讨护士内隐死亡态度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及其与外显死亡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对170名护士进行测量.结果:在SC-IAT和AMP两种方法测量下,护士均存在消极内隐死亡态度.SC-IAT测量下护士的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相关不显著,AMP测量下护士的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相关显著(r=0.38,P<0.01).结论:护士存在消极内隐死亡态度且具有稳定性.护士内隐和外显死亡态度的相关性可能与测量范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及外显测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索军校学员内隐忠诚与外显忠诚的相关关系及其特异性,为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个体忠诚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忠诚测验对64名军校学员进行内隐忠诚测验,同时使用《中国军人忠诚量表》进行外显忠诚测量.结果 ①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即均倾向于认为自我的忠诚高,非自我的忠诚低.②外显忠诚测评发现:军校学员被试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得分最高(4.79±0.34),对职业的忠诚次之(4.38±0.53),对单位及领导的忠诚相对较低(4.03±0.83).在忠诚的3个维度上,规范忠诚水平最高,继续忠诚得分较低.③军人内隐忠诚与外显测量结果显示: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r=-0.030,P=0.823)、对职业的忠诚(r=-0.047,P=0.728)、对单位的忠诚(r=0.050,P=0.710)、对领导的忠诚(r=0.043,P=0.749)相关均不显著.结论 军校学员忠诚评价的内隐效应显著,且外显测量的忠诚与内隐忠诚之间无显著相关,不能够通过单一的外显测量去判断他们的忠诚态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大学生阈下抑郁与双重归因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调查大学生阈下抑郁现状,探讨大学生双重归因对阈下抑郁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运用滚雪球的取样方法抽取山东省某高校 95 名大学生,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量表、阈下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实施单一类别内隐联想测验.结果:大学生阈下抑郁的发生率为33.7%;男性大学生的外显成功内归因倾向显著低于女性大学生(t=-2.381,P<0.05),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相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的外显失败外归因倾向更高(t=2.648,P<0.05);外显及内隐成功内归因、心理资本均与阈下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394,-0.229,-0.459;P<0.05);心理资本在外显成功内归因与阈下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隐成功内归因与阈下抑郁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无论是在外显层面还是在内隐层面,成功内归因均对大学生阈下抑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且心理资本在成功内归因与阈下抑郁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和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及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160例(最终完成142例)吸毒者的内隐自尊水平进行测量,并测量负反馈情境下其内隐自尊水平的稳定性;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吸毒者对毒品的内隐态度.结果:吸毒者内隐自尊水平与对毒品内隐态度呈正相关(r=0.226,P<0.01),内隐自尊稳定性与对毒品内隐态度呈负相关(r=-0.213,P<0.05).内隐自尊水平能够预测对毒品的内隐态度,并且在内隐自尊稳定性和对毒品内隐态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结论: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与其内隐自尊水平和内隐自尊稳定性有关,内隐自尊稳定性通过内隐自尊水平的中介作用影响吸毒者对毒品的内隐态度,而内隐自尊水平会直接影响吸毒者对毒品内隐态度,是影响吸毒者复吸行为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校理工科男生对吸烟的内隐和外显态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理工科大学男生吸烟的原因以及其内隐和外显态度,为理工科院校制定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招募大连交通大学在读理工科男大学生42名,外显态度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内隐态度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编制吸烟内隐联想测验,分析外显与内隐态度的特点及关系.结果 理工科男生吸烟原因中,社会心理维度得分(2.13分)高于药理维度(1.42分)(t=10.87,P<0.01).吸烟内隐态度与药理维度、依赖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3,0.804,P值均<0.01),与社会心理维度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40,P>0.05).结论 理工科男生吸烟原因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对吸烟的内隐态度与药理依赖程度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少数民族中学生攻击性结构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中学生攻击性结构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关系,为改善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对贵州省7所学校1 457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15名中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结果 外显攻击性总分和内隐攻击性得分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少数民族中学生的言语攻击得分低于汉族中学生,合作人格倾向得分、竞争人格倾向的自我成长因子得分均高于汉族中学生(t值分别为-2.09,3.94,2.44,P值均<0.05);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与合作人格倾向呈负相关,与竞争人格倾向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0.31,P值均<0.01),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言语攻击、合作人格倾向与自我成长存在民族差异;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外显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关系密切,而内隐攻击性与合作、竞争人格倾向没有显著关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学生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内隐感恩与外显感恩的关系,及二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感恩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17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外显感恩与内隐感恩相关不显著;②外显感恩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内隐感恩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感恩内隐效应显著;外显感恩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内隐感恩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不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抑郁患者完美主义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抑郁患者完美主义与自尊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6例抑郁症患者及66例健康体检者, 均进行自尊与完美主义测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自尊量表 (SES) 、内隐联想测验 (IAT) 、中文frost完美主义量表 (CFMPS) 评分.结果 观察组SES评分低于对照组, IAT评分高于对照组 (均P<0.05) .观察组行动疑虑 (DA) 与担心错误 (CM) 评分高于对照组, 父母期望 (PE) 评分低于对照组 (均P<0.05) .对照组SES评分、IAT评分与完美主义之间均无相关性 (P>0.05) .低评分组患者SES评分与DA评分、CM评分呈负相关[ (r=-0.322, P<0.05) 、 (r=-0.330, P<0.05) ];高评分组SES评分与DA评分、CM评分呈显著负相关[ (r=-0.504, P<0.01) 、 (r=-0.489, P<0.01) ].低评分组IAT评分与PE呈明显负相关 (r=-0.358, 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消极完美主义与自尊水平呈明显负相关, 当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完美主义追求倾向, 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引导其自我认知及自我评价, 提高其自尊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